1993年,我到紐約大學人類表演學研究所就讀。上課第一天,就被幾個學長姊的博士論文選題給驚呆了:有人以職業摔角選手的命名跟裝扮為題目,有人研究紐約聖派翠克教堂二戰期間做禮拜的女性頭飾變化為題目,有人研究猶太人做菜習慣的傳承與變化。
一句話,人生何處不表演。文化跟表演,文明與傳承,都有許多講究可以被細細琢磨。
人類學家有個「過渡儀式」的四階段理論:分離,危機,矯正,回歸。講人總是會遇到可見或不可見的問題(你從日常生活中分離開來),問題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你得透過學習來改變,最後還是得回到日常生活----此時,你已經不是原來的你了。
我自己後來將之濃縮成:危機,衝突,高潮,解決。這個規律,可以放在幾乎所有講故事的文學跟影視創作當中。
11月20日甫獲得今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作品獎」殊榮,由楊双子撰寫,金翎應譯的《台灣漫遊錄》,故事本身就完全符合這個規律。
昭和13年(1937),日本青年女作家青山千鶴子受邀到台灣巡迴演講一年,臺灣大家族庶出的女子王千鶴擔任翻譯。她們走遍台灣也吃遍台灣,故事章節就用他們在各地享用的瓜子、肉燥、生魚片來命名。
千鶴子在日本被催促得去相親,幸好有機會來台灣踏查----分離。
千鶴子被台灣風土與王千鶴吸引,並一路思考「帝國」與「本島」的關係----危機。
千鶴子益發堅定文學可以支撐生命的可能性,台灣讓她從印象深刻(impressed)進化到獲得啟發(insipired)----矯正。
千鶴子完成《台灣漫遊錄》,回到日本終生未嫁,王千鶴按照家庭安排嫁為人婦----回歸。
這本台灣作家虛構的日本作家遊記中,人與人之間的思慕之情,讓人聯想到《千江有水千江月》描述鹿港小鎮兩個年輕人漫長而沒有結局的愛。
展現時代特質跟細節之處,則像《了不起的蓋茲比》和《追憶似水年華》般的細細品味過去的種種美好。而全書採用的簡短句子行文筆法,讀來根本像青春小說般的輕盈。
對很少閱讀台灣小說的我而言,看書過程有如發現「天上掉下來個楊雙子」般的愉快。
《台灣漫遊錄》這個舞台上,台灣的美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傳統和現代的交融與衝突,被表演得賞心悅目。
一年挑戰100本書之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