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閾限空間,維基百科是這麼說的:「閾限空間指的是那些空曠或廢棄區域,這些地方呈現怪異、荒涼且具超現實的特質。這種空間通常被視為過渡場所,與閾限的概念密切相關。」
可能是高悚如懸崖的漫長堤岸;一座位於架高迴廊的空蕩漁市;從夜晚頂樓望出去,一間無人的明亮百貨大樓;一條兩側由工廠的廢棄水泥牆夾出的窄路,窄路盡頭,是漫天飛雪的空曠十字路口。
偶爾零星人群如背景音,從夢裡醒來後,便和所有情節褪至最淡。只有這些空蕩的場所被留下,成為風能穿過的廢墟。我無法摧毀它們,因為最鮮明的感覺已經像鬼魂一樣,找到時機便在裡面終日遊蕩。
想起過去曾經歷的一段很糟的時光。那時,夢裡的我經常徘徊在某個奇異的場所──是一座非常逼近海的高架橋下。眼角餘光,零星幾個人影晃動進出,我則坐在朝海一側傾斜的坡上,橋的陰影裡,能感覺到鹹的氣息、鯨龐大身體的腥味從風中傳來,還有綠色的寂靜。偶爾透過水泥縫裡的雜草擺動,知道風正輕微地來。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Liminal Space ──又譯作「閾限空間」。我稱這個空間也為「過渡通道」──這裡,「存在」即是通過。只有完全存在裡面,你才「正在通過某處」。Liminal Space全然建立在感受的維度上,它拒絕任何思考:你無法估算樑柱的數量,不能確定任何材料。只有水泥的冰冷是真實的,鋼筋的灰色調才可以被傳達。
從夢中醒來後,認知的移動,使你開始察覺現實的某處正在錯位。這些空間藉由你的經過被搬移──你成了空間的空間。
頻繁進入Liminal Space的後遺症,是難以適應那股落差。於是我不斷在網路上搜尋各種空間圖像,比對和感受的缺角存在卡榫的圖片,僅管那拼合經常是粗糙的。
最後,我找出一組簡易的表達模式:透過「形容詞/聲音/主題」三者的指引,以極度有限的語言作為材料,藉由書寫向閾限空間(Liminal Space)發出召喚,試圖用想像,解放此刻空間裡正過渡著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