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與定義──障礙與壁壘

2024/03/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There will always be rocks in the road ahead of us. They will be stumbling blocks or stepping stones; it all depends on how you use them.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生活中處處皆是困難,阻礙人們達成各自的目的,經濟市場也不例外。

在經濟學的「完全競爭模型」中,假設著市場中有足夠多的買方和賣方、任何買方或賣方都能自由的進出市場、瞬間的資訊交流、產品具有同質性。如此一來,任何買方或賣方(消費者或生產者)都無法自主控制商品的價格,只能被動接受供需曲線產生的市場價格。

然而,「完全競爭模型」在現實世界是不存在的。現實世界中,由於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的限制,要成為生產者進入市場,就要克服啟動成本。市場交易中,買方與賣方、買方與買方、賣方與賣方之間都可能有資訊不對等的情況發生。儘管產品的功能類似,總是會有一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優於另一些企業,導致消費者產生選擇的偏好。現實世界中,買方或賣方憑藉著這些差異產生優勢,並且影響商品的價格,獲得定價權。

造成這些差異的,就是無所不在的障礙與壁壘。障礙與壁壘就像是切斷河流的水壩,讓上下游的水域不再流通。一旦水流成功越過水壩,便能釋放出累積的位能。粗略地說,優勢源自於這些障礙與壁壘.利潤源自於「克服」這些障礙。

同理,優秀的投資者追求的是超額報酬。在「效率市場假說」中,超額報酬是不存在的,好在,市場雖然有效率,卻又不是完全的有效率。投資者之間的差異,就是大大小小的障礙與壁壘。想要獲得超額報酬,勢必要面對各種困難:資金量、知識量、心態、分析判斷、時效......等等。更加困難的是,克服障礙的過程中,很難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確的方向上?學習的知識是否正確?努力是否是做白工?唯一能確定的是,輕鬆簡單人人都會的投資,背後沒有超額報酬。



基礎與定義──目錄

1會員
6內容數
投資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