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寫出可以跟著洗手下廚的紅樓菜!聞佳、艾格吃飽了寫的《紅樓饗宴》
有時覺得書寫的初心很重要,即使只是拆解紅樓夢一道美食,但紅樓夢三個字本身就是偶像包袱,寫得不好或寫不出什麼驚人發現會否遭讀者謾罵?作為其中一位微塵眾,卻被作者最簡純粹的想法打動:「最終觸目都是一茶一飯,一粥一器,琳瑯滿目的佳釀美食,以及鋪陳開來的一段生活盛景。最終落筆寫這本書,是終於止不住好奇:茄鮝,到底是怎麼回事?《紅樓夢》中人吃的菜,到底是什麼味道?講了這麼多種食物,能不能真的把它們做出來,成為我們精緻的家常菜?」我最想看的就是挽起衣袖細細煮食的功夫。
作者說「《紅樓夢》裡描寫大量精緻生活細節:「一桌子的食物,講究搭配:糟鵝掌鴨信,要在冬天裡吃涼的,但要配上燙好的黃酒;早餐,可能是一碗簡單的清茶泡飯,卻也要配野雞腿肉炒的醬菜。所有這些閃閃發光的生活細節,是我在為寫這本書重新細細研讀《紅樓夢》時,覺得特別美好的部分。原來,那個年代裡生活最奢侈的一群人,並不是天天山珍海味,金碗銀筷,只不過是講究“不時不食”。」
然後又說「畢竟我們現在可以網購,有快遞服務,想要吃當季時鮮,總能在網上買到。雖然比日常飲食稍貴些,倒也不難承受。明清時代只有賈府這樣的貴族世家能吃上的食物,我們現在很容易吃到。 甚至很多時候,能比他們吃得更好。 因為食物的極大豐富與方便易得,使得我們產生了比較。 例如,天下只有蘇州的紅菱好嗎? 順德的紅菱滋味也很美啊。 大觀園裡吃的酒釀清蒸鴨子,其實並不如何好吃,浙江寧波沿海一帶用酒釀清蒸排骨和當季梭子蟹,好吃得多。 」最好看其實是這些領悟書寫,也拉近了彼此的時代,我不知道如果今天走進賈府還會這樣嘩嘩聲失禮,但一枱精緻食桌卻必然叫人移不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