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赴美探親

2024/03/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日,屆齡九秩,被蔣氏父子軟禁逾五十年的張學良,偕夫人趙一荻搭機赴美探視兒女。

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夫婦搭華航赴美。聯合報資料圖

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夫婦搭華航赴美。聯合報資料圖

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長子,人稱「少帥」的張學良,一九零一年生於遼寧省。

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剛成為廣州國民政府新軍事強人的蔣中正,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在廣州兵分三路出征北伐,除了蔣所直轄第一軍係廣州黃埔軍校師生為骨幹的黨軍外,其他七個軍由粵、桂、滇、湘等地方軍閥部隊改編;及至一九二八年六月,北伐軍攻入北京,瓦解了奉系掌控的北洋政府,奉系軍閥張作霖返回東北途中,在皇姑屯遭日軍炸死,年輕的張學良繼承父位,統治東北;十二月,張學良易幟蔣中正組建的南京國民政府,北伐宣佈成功,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南北統一。

此時,蔣中正才有了自己的地盤,南京國民政府統治著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五省和半個江西,其他地區仍由各地軍閥掌控軍事、人事、行政、財政大權,南京政府無從置喙,各方實力派軍閥仍擁兵自重,與北伐前之軍閥割據實無兩樣,蔣中正對各省影響不彰,不但無法介入,甚至必須支付預算給不受號令、獨立自主的各地軍隊,對蔣中正的統治地位與南京國民政府的經濟造成極大威脅。一九二九年一月,蔣中正推動「軍隊中央化」,中央軍力明顯優於其他集團軍,引發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為首的一眾地方軍閥對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滿,三月,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和黃紹竑與蔣中正決裂,爆發蔣桂戰爭。

一九三零年五月至十一月,蔣中正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等地展開長達半年時間的混戰,戰事漫延冀、魯、豫、陝、鄂、湘、桂等行省,各方投入兵力超過一百三十萬,蔣中正原本用以「剿共」的國民黨軍亦多數被調出,造成北伐統一後國內最大的一場內戰,史稱「中原大戰」;

九月十八日,張學良通電擁蔣,率東北軍入山海關,助南京中央軍幾無阻礙地攻進北平、進攻北方,十一月四日閻、馮通電下野,中原大戰結束。

張學良續以東北軍三十萬人入關接收西北軍系華北地盤,勢力大增,但也造成關外防務空虛,間接使東北三省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淪陷於日本關東軍,日本挾持溥儀在東北三省建立了「滿洲國」。

一九三三年,日軍再強佔熱河並進攻山海關及長城各隘口,南京國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與日本關東軍簽訂「塘沽協定」,默認以長城為「滿洲國」國界以及日本對東北、熱河佔領的事實,此時蔣中正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為了收復東北失地,張學良認同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口號,反對蔣中正的「攘外必先安內」主張,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蔣抵西安,準備將到達陝北的紅軍一舉剿滅,「西北剿匪」副總司令張學良與西北軍將領楊虎城,對蔣實施兵諫,要求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史稱「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左)、楊虎城(中)、蔣中正(右)合影。中國時報資料圖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左)、楊虎城(中)、蔣中正(右)合影。中國時報資料圖

事變落幕後,張學良遭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高等軍事法庭處以十年徒刑,之後雖經特赦免除徒刑,仍交由軍事委員會管束,從此開啟後半輩子的幽禁歲月。

抗戰結束,張學良原本期待能夠前往南京,卻被國府於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解送至臺灣這塊陌生的土地,困在深山老林中與世隔絕,只能收聽廣播、閱讀書報、寫作書法、種田,他寫下「山居幽處境,舊雨引心寒。輾轉眠不得,枕上淚難乾。」

張學良原本篤信佛教,後來受蔣宋美齡影響受洗為基督徒,並透過幾十年聖經函授課程,取得牧師資格,以教名「曾顯華」名義,翻譯基督教書《相遇骷髏地》。

長期的幽居生活中,趙一荻全心全意照顧張學良,基於基督教一夫一妻制的教規,張學良在求得元配諒解後,於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與趙一荻辦理結婚手續。

一九七五年四月,蔣中正去世,張學良到靈前致意,寫下私輓:「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道盡兩人難解的情義糾結。

直至一九八八年蔣經國去世後,張學良才與孫立人同時由當局解除限足令,恢復人身自由。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日,解禁後的張學良夫婦首次離境,前往美國舊金山探視兒女,六月返臺;一九九三年底,張學良夫婦再度赴美探親,之後定居夏威夷;二零零一年十月,張學良病逝檀香山,享嵩壽一百零一歲。

2000年5月,張學良在夏威夷過百歲大壽,夫人趙一荻帶著氧氣管陪伴在旁。聯合報資料圖

2000年5月,張學良在夏威夷過百歲大壽,夫人趙一荻帶著氧氣管陪伴在旁。聯合報資料圖

張學良的一生功過評價兩極,他自己則在晚年留下一幅字句:「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EN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