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在二樓沙發上坐了下來,書櫥內盡是年少時期,流浪各個城鎮時購買的文學書籍。一本本似在訴說殊異的過往歲月。歲月的臉,如今睜大雙眸在旁窺伺,我在摩娑書冊時,不禁沉湎在舊日的時光中。如今喧囂之聲俱已散去,陽光從玻璃推門,照了進來,亮晃晃的光影,在客廳內挪移。沉寂的書桌,靜置的紙筆,還有一室謐靜的氛圍,我在柔軟的沙發上伸展身體。窗外偶爾傳來喧鳴的車聲,爆竹乍響,迎神的隊伍,一路迤邐而過,咚鏘咚鏘,鑼鼓齊鳴。「忘了燃放鞭炮,宗親會昨天通知,沿路須共襄盛舉,以示崇敬之意。」父親喃喃不已。

嘈雜過後,街道復歸平靜。對面大樹枝繁葉茂,年年新綠,攀附樹梢,樹齡已是百年有餘。「樹有樹神,長得如此壯碩宏偉,庇佑吾家,平安順遂。」初來乍到,雨港陌生的歲月,忽焉浮上心頭,彼時貧瘠年代,一家九口,顫危瑟縮在風雨之中。常在榻榻米上,聆聽雨水淅瀝沿樹而下。滴滴答答的雨聲,敲醒我童年的夢寐,溫暖的被窩、平勻的呼息,兄弟姊妹蜷伏在蚊帳內酣睡,母親在廚房忙碌著,巴答一聲,果實掉落雨遮之上,短垣外,天光已亮,晾曬衣物的竹竿,猶殘存昨夜的雨珠。黃犬一陣嗚咽,黑白貓咪在牆頭上來回漫步,我在甜美的夢中醒來。

陽光攀爬到縫紉機上,補綴古老的歲月,記憶的年輪,擱淺在童年的沙灘上,母親踩踏機具,咿啞緩慢的聲響,蹣跚而過遙遠的年代。如今父母都已垂垂老矣,逐漸鏽蝕的勝家牌裁縫機具,依舊放置屋內的一角。成家後四處奔波謀食,被輕忽多時的父母驟然衰老,步履巔搖,骨瘦嶙峋,而我驚覺自己也已到達,齒危髮禿的年紀了。

老家是父親四十多年前創業有成後,新建的四樓透天屋厝。彼時高樓稀少,頂樓陽台上,可以遙望防波堤岸和蔚藍海水。日後城鎮漸趨繁榮,大樓迭起,遮翳遼闊的視野。四面屏障之下,無景可觀,父親遂種植花木盆栽,陽台變成紓壓忙碌的場所,每日攀爬而上,澆水剪枝、花草枝椏,珊珊可愛,逐漸娉婷風中。那日大弟忽然發現臨近地面,枝葉茂密處,鳥巢之內,居然安臥兩顆鳥蛋。悄然偷窺,憐愛之心,看著綠繡眼忙進忙出,覓食餵哺。無毛閉眼的雛鳥,張大嘴巴,嗷嗷待哺。母鳥警戒,四下張望,都市繁囂之地,父親重溫了童年鄉野的樂趣。

四樓供奉祖先祠牌,金黃的名諱,繁衍的宗族,先祖凋零後,後裔快速茂長。一世一代,時光在煙霧氳氤中飄然遠去,祖父母、堂兄相繼離世後,承續香火祭拜的責任,遂落在父親身上,早晚三炷清香,祈求先祖庇佑,妻賢子孝,永世昌茂。父親攀抓鐵欄,沿階而上,備極艱辛。「爸,不要每日爬上四樓,萬一跌倒了,又無人知道,改成初一,十五燒香祭拜好嗎?」堅持一陣時日後,父親體力逐漸衰歇,上樓之日恐已逐漸稀少了。

三樓牆壁斑剝,雨水滲漏,曾是新婚的臥房,櫥櫃上,豔紅囍字依然醒目,櫥內堆放棉被和舊衣。「衣櫥內有很多衣服,整理看看,那些還可以穿,拿回家去吧。」母親三番兩次提醒。「都是些十幾年前的衣服,款式落伍,如此腰圍肚腹,應是穿不下了。」「拿回去給小孩穿看看。」撫摸著舊時衣物,「媽,現在的小孩不可能再穿我們的衣服了。」昔日縫紉補綴,猶如百衲綻衣,貧困年代,甘之如飴。母親勤儉持家總是不捨,衣服器物,幾番亟欲丟棄,又被母親放回衣櫥內。室內悄然,熟悉的味道、暗紅的床櫃,微風輕揭窗簾,清涼午風,習習而入,光影在磁磚地面上,相互追逐。梳妝台上鏡面斑駁、桌面灰塵滿佈,俯視歲月的陳蹟,也析縷幕幕明晰,彷彿如昨的往事。

父母體力衰竭,目花耳聾,活動之地,逐漸侷限一樓,戶外車聲轟隆。「媽,你眼睛不好,不要單獨過馬路哦!」去年母親身體猶健,外出橫越馬路,驟遭車撞,茫然倒地,呆愣路旁,足脛裂損,折騰經年,方始逐漸恢復。驚懼加上體衰,只能盤桓屋內,哀嘆連連。父親食慾尚佳,水果餅乾,來者不拒。「爸,你有糖尿病,甜的東西少吃。」「有尿意時要趕快上廁所,以免尿濕褲底。」看電視成了父親老年消磨時光的最佳娛樂,打開螢幕,政論節目,鋪天蓋地。「這個賴什麼的,是誰?」「剛才講過,你又忘了?」「不是什麼衝衝衝的,是副總統啦?」父親看似明瞭,但又滿臉狐疑。

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敞開大門,擁抱子女,雖然各自成家立業,逢年過節,總會齊聚老家。新居落成之日,子女羽翼未豐,一家和樂融融。展翅高飛之後,老家頓顯寂寥冷清,昔日喧噪之聲,不絕於耳,如今只剩臨街轟隆而過的車聲,和偶爾棲息樹梢,盛夏嘶叫的蟬鳴。陽光灑入廳堂,書房內,敬老獎狀和旅遊照片相互寒暄,訴說生命過往的種種足跡,父母在樓下酣眠,我在樓上逐層檢視,緬懷老屋曾經有過的輝煌歲月。


    2會員
    75內容數
    文學,藝術,音樂,攝影,書法,植物,醫藥,電影,旅遊景觀等的探索和欣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熾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寂寞)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靜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戒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歲月)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傷逝)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幸福)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老家的常駐居民周末正午時分,慵懶地起床梳洗,踏著歡快的腳步下樓覓食時,赫然發現腳底瞬間沾上了灰塵,磨蹭著雙腳和地板,帶來了不是太嚴重,卻又引人在意的不適感。 起初我換上拖鞋,試圖忽視灰塵的存在,相信大家在相同情境下,也會選擇這麼做......
    Thumbnail
    avatar
    2023-12-09
    老家情懷阿公走的時候,家裏還有阿嫲。 春去冬來,每逢佳節對於回老家還是有著一股濃濃的期盼。 再後來,阿嫲也走了。 陪伴老家的,只剩下門前那顆很大很大的仙人掌,也是啊嘛生前最愛的植物。 小時候,很喜歡停電,因爲只有停電的時候,周圍環境才會真的是一片漆黑, 只有這樣的時候,才能看見很多很多的螢火蟲在樹枝上飛
    Thumbnail
    avatar
    _你好,我是甯_🐋
    2023-10-27
    老家上次回家是五月初的事了 那個週末 回去整理要帶回台中的東西 把中學前的獎狀拍照後丟掉 F在青年禮拜前領詩 買了二手汽座 又回山上工作   第二個週末 我跟F回台中 還跟他爸媽吃長榮慶祝母親節   接著疫情就開始爆發、延燒 雙北瞬間化為戰場
    Thumbnail
    avatar
    M J
    2023-10-20
    放在老家的那張教師證 郊區的窗外,酷暑火傘下的柏油路,生人止步,郊區老社區迴盪著遠方樹林裡的蟬叫。 積滿灰塵,昏暗的房間中,我一身臭汗的翻箱倒櫃,要從多年賃居期間往老家房間堆積的雜物堆裡,找出那張多年未使用的教師證。 我曾為了想當編劇,辭掉國小老師的教職,但多年來始終沒有打造出能被市場接受的作品,多年間又短暫回鍋
    Thumbnail
    avatar
    魏宏澤
    2023-09-30
    老家住進父母留下的屋子,在高山上。海拔800-1000左右,那是您二老的心血。有五年沒人居住,年邁的父母在兄長家。最終都沒回到自己的家,老爸走時已高齡95, 一輩子在山上爬呀爬,身子也挺不直,再整理出抽屜滿滿的宅急便出貨單,全都是給我們兄弟姐妹的愛心菜啊,現在去住那裡,總有說不出的落寞與失落,父母已不在
    Thumbnail
    avatar
    小桃的方格子
    2023-09-18
    老家的印象我爸把老家的房子賣了。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沒什麼感覺,幾天過後,突然想起很多小時候在鄉下老家的舊事。
    Thumbnail
    avatar
    陳踢娜
    2022-05-15
    老家徐匯廣場來了一台公車、我招了招、坐到蘆洲監理所。我下車、走到潘婦產科的那個巷子,巷子很窄、採光也不是很好,還好兩邊的公寓都不高大、三四層樓的建築,我穿過這條50米長的巷子,向右拐了拐、拐進了我家巷子。 我家樓房是無尾巷的第一棟樓,這幾年,這巷子停的車越來越多,多了10幾台機車、兩台汽車,整條無尾巷變
    avatar
    九尾
    2021-12-05
    夜宿老家老家過夜的記憶是童年才有的。 很清楚,只有兩次。 基本農村的「三」合院對我來說就是台灣民間鬼故事的場景 晚上烤肉的歡樂非常容易把洗澡時間的寧靜對比成18層地獄的恐怖 白天的天寬地闊 到了夜晚 不管如何滿天星斗 月光皎潔 在我眼裡都是墨黑 昨天的客房裡 異姓的堂姐床旁硬是窩著我這堅持打地鋪的不速之客
    Thumbnail
    avatar
    Ally Black
    2021-10-04
    夜宿老家老家過夜的記憶是童年才有的。 很清楚,只有兩次。 基本農村的「三」合院對我來說就是台灣民間鬼故事的場景 晚上烤肉的歡樂非常容易把洗澡時間的寧靜對比成18層地獄的恐怖 白天的天寬地闊 到了夜晚 不管如何滿天星斗 月光皎潔 在我眼裡都是墨黑 昨天的客房裡 異姓的堂姐床旁硬是窩著我這堅持打地鋪的不速之客
    avatar
    Ally Black
    2021-09-04
    拍攝老家記憶與城市縮影的藝術家──馬立群<p>他用影像,記錄無法回來的過去,拍攝城市隨著時間推動的現在,亦是邀請大家,和他一起參與觀察未來的過程,我們都在這個當下,都在看著最後的演變是什麼模樣,都更不只是個議題,而是你我一同生活在城市的時代縮影。</p>
    Thumbnail
    avatar
    重讀者
    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