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Kindle 起源史:亞馬遜如何回推顧客需求,找到真正重要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亞馬遜的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當時亞馬遜為何決定要打造一台電子書閱讀器?在不少競爭者的時空背景下,Kindle 如何脫穎而出?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提到電子書閱讀器,最常想到大概是亞馬遜的 Kindle。前陣子因為眼睛痠痛,開始想說是不是要入手一台電子書閱讀器,也因為這樣查了很多相關的資料。

發現這個坑比我想像中的複雜很多,閱讀器要挑選幾吋的、選開放式的,還是封閉式的等各式問題。

這讓我蠻想知道,現在我們很習慣討論各種品牌的電子書閱讀器。但時間倒回近 20 年前,當時亞馬遜為什麼想到要自己開發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甚至這還是他們的第一款硬體產品。為什麼一家電商龍頭決定跳進電子書閱讀器市場?這背後如何決策的?

全球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火箭書」的興衰

Kindle 並不是世上的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在 2007 年推出前,在這市場已經有不少玩家參戰。在開始聊亞馬遜為什麼決定開發 Kindle 之前,先來介紹這段在 Kindle 出現以前的電子書閱讀器的發展。

紙本書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有沒有可能數位化、有沒有更好的閱讀體驗,一直是有人在嘗試的。這包含了一家美國非營利圖書館,它在 50 年前想像「把全世界的書數位化,透過個人電腦連線,就能讓更多人閱讀。」

但這裡有個問題:人很難隨時隨地閱讀,移動性很低。這時,有創業者們的想像再更大膽些:何不把整座電子圖書館帶著走。

這兩位創業家是 Martin Eberhard(左)、Marc Tarpenning(右),他們最為人知的創業經歷是特斯拉的共同創辦人。或許往回看,正因為電子書閱讀器失敗,讓他們有餘裕成立了特斯拉。

raw-image

他們在 1997 年成立了新媒體公司(Nouveau Media),研發出全球第一台可攜式的電子書閱讀器:火箭書(Rocketbook,或稱火箭電子書)。

這時的電子書閱讀器和現在我們熟悉的完全不一樣。那時候的閱讀器螢幕是採取半透射式的液晶顯示器(可以在陽光下閱讀),而不是電子墨水、電子紙,主要當時技術還不夠成熟。它也比現在大部分機器都還要重,整台機器大約 500 公克。

有了火箭書的原型後,他們的想法很直覺:找到金主讓他們繼續做下去。金主的第一人選正是亞馬遜的貝佐斯。這款產品確實讓貝佐斯很心動,但也有些硬體上的顧慮,像是:

  • 下載書要跨裝置,對顧客不夠方便:要把書下載到電子書閱讀器中,就只能透過電腦。當時的無線傳輸很貴,這也會墊高每部機器的成本。
  • 電子紙技術還不成熟:當時新媒體公司考慮將顯示器做到低功率、低眩光,可以做到這件事是當時由 MIT 媒體實驗室開發的電子墨水(E Ink)、全錄的電子紙。但這些都在早期開發階段,還無法商業化。

貝佐斯也擔心如果新媒體公司在亞馬遜的投資下成功了,最後如果新媒體公司被邦諾書店(亞馬遜的競爭者)給買下的話,這不是他們吃虧嗎?

貝佐斯要求在合約中,要求只能由亞馬遜取得獨家販售權,但新媒體公司不想要因此斷了籌措資金的後路,這項合約一直談不攏,最終告吹。

新媒體公司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跟邦諾書店、美國出版界巨頭貝塔斯曼談好合約,從他們雙方身上拿到了 200 萬的投資,擁有將近新媒體公司一半的股權。

即便當時距離現在 20 多年前,但大眾接受電子書閱讀器還是比想像中高,在產品推出的第一(1998)年賣出了兩萬台,隔年再翻了一倍。

當時整個大環境正在面臨網路泡沫時期,新媒體公司也擔心他們可能沒辦法籌到資金。尋找新資金成為了他們當時最重要的課題。最後,他們在 2000 年把公司賣給一家互動電視指南公司駿昇(Gemstar),同時駿昇也收購了另一家電子書閱讀器公司 Softbook。

後來,Eberhard 才知道駿昇這家公司不是真的要開發電子書閱讀器,而是要從專利訴訟中謀利。所以在駿昇收購後的沒幾年,內部也沒有能力開發電子書閱讀器。到了 2003 年他們全面退出了電子書閱讀器市場。

短短的幾年新媒體公司經歷了電子書閱讀器的興起、衰落。不論是火箭書或是 Softbook,最後都結束在駿昇的手裡。但有個人一直惦記著電子書閱讀器,那就是貝佐斯。

亞馬遜為什麼要開發、推出 Kindle?

雖然一開始亞馬遜沒有和新媒體公司在合約中達成共識,但貝佐斯和 Eberhard 一直密切保持聯絡。

自從 2003 年駿昇離開了電子書閱讀器市場、2004年日本 Sony 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擁有電子墨水技術顯示器的電子書閱讀器 Librie,都讓貝佐斯認真考慮推出電子書閱讀器。

這時距離推出 Kindle 還有四年的時間,除了貝佐斯和電子書閱讀器結下不解之緣,整個大環境也正在改變。

  • 實體媒體轉向數位媒體:之前在談到 Spotify、iPhone moment 的兩期中,都提到讓音樂數位化的關鍵是數位音樂分享平台(盜版網站) Napster 爆紅,越來越多人傾向從網站上下載音樂而不是購買 CD。
  • Apple 推出音樂播放器 iPod:2001 年,Apple 推出行動音樂播放器 iPod。為了解決用戶要「取得音樂」會離開 Apple 的介面,催生了 2003 年的線上音樂商店 iTunes Store。甚至,到了 2004 年,Apple 賣出了 130 萬 iPod(這是前一年的四倍)。

有了硬體產品 iPod,也要有個地方能夠讓人下載到音樂,而這地方就是他們後來推出的 iTunes 線上音樂商店。在上面的任何一首單曲都是 0.99 美元,這也形成了 Apple 重要的數位音樂媒體生態系。

亞馬遜也想做到類似的事,但媒體內容不是音樂,而是他們的老本行「書」。iPod 主打可以裝進 1000 首歌,那麼 Kindle 做了更大的夢:要超過 10 萬本電子書,而且每一本書不論何種語言都要能在 60 秒內取得檔案。

跟上數位媒體策略是迫切的,貝佐斯實際上更擔心他們舊有的賣書業務會受到盜版網站衝擊。(畢竟音樂產業已有 Napster 的前車之鑑)但有幾個問題蠻讓我好奇的:在沒有開發、設計過硬體的前提下,亞馬遜為什麼要挑戰從零到一設計出更好的電子書閱讀器?或是說,為什麼電子書閱讀器非得由亞馬遜來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41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VK科技閱讀時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2.8K會員
71內容數
Hi,我是 VK~ 好奇科技發展、想看懂科技趨勢和新創的眉角。決定每週記錄下那些我感興趣、還看不懂的事。這裡會聊很多科技公司、新創,他們背後的人物與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K科技閱讀時間 的其他內容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今年二月底,馬斯克在 X Spaces 提到他旗下腦機介面新創 Neuralink 的新進展: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大家對於 Morgan Housel 比較多的印象,可能是來自他的第一本書《致富心態》(The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美國知名創投 a16z 普通合夥人 Chris Dixon 的新書《Read Write Own》。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Read Write Own: Building the Next Er
Hi 我是 VK~ 年後的這期我們來聊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這是我目前寫過最有挑戰性的一家公司。 不僅是業務牽涉許多晶片設計專有技術外,它也是一家商業模式很特別的公司。不像是過去聊的軟體公司大多走的是訂閱制等,他們採取的商模是智慧財產權。 除此之外,安謀的創業歷程也極為曲折。原先這個晶片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Reid Hoffman 的創業和投資歷程。如何從 PayPal Mafia,到成立 LinkedIn,後來成為了老牌創投 Greylock 的合夥人?之中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 下週過年電子報會休息一周,我們年後見,也提前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Stripe Press 的成立故事、創新之處。 身為一個到現在還會讀實體書的老派讀者來說,實在很好奇為什麼這家做支付服務的 Stripe,決定成立出版部門 Stripe Press、推出實體書,甚至經營了六年的時間。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今年二月底,馬斯克在 X Spaces 提到他旗下腦機介面新創 Neuralink 的新進展: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大家對於 Morgan Housel 比較多的印象,可能是來自他的第一本書《致富心態》(The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美國知名創投 a16z 普通合夥人 Chris Dixon 的新書《Read Write Own》。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Read Write Own: Building the Next Er
Hi 我是 VK~ 年後的這期我們來聊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這是我目前寫過最有挑戰性的一家公司。 不僅是業務牽涉許多晶片設計專有技術外,它也是一家商業模式很特別的公司。不像是過去聊的軟體公司大多走的是訂閱制等,他們採取的商模是智慧財產權。 除此之外,安謀的創業歷程也極為曲折。原先這個晶片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Reid Hoffman 的創業和投資歷程。如何從 PayPal Mafia,到成立 LinkedIn,後來成為了老牌創投 Greylock 的合夥人?之中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 下週過年電子報會休息一周,我們年後見,也提前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Stripe Press 的成立故事、創新之處。 身為一個到現在還會讀實體書的老派讀者來說,實在很好奇為什麼這家做支付服務的 Stripe,決定成立出版部門 Stripe Press、推出實體書,甚至經營了六年的時間。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自己有在看課外書,分享個我常用且好用的設備,是我去年七月大概花幾天時間摸索,所以想說來分享個 Kindle APP 電腦+手機板
Thumbnail
在入手電子閱讀器、各方比較前,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非買不可的理由是什麼?」現在電子書的閱讀風氣已經很盛行、市場也很成熟,基本上只要有手機、有平板,就可以看電子書了,電子閱讀器存在的必要性是什麼?
Thumbnail
作為一個 29 歲的 Kindle 愛好者,我花了很多時間探索不同的電子書格式。兩種最受歡迎的電子書格式是 EPUB 和 Mobi。每種格式都有其優勢和劣勢,尤其是在 Kindle 上閱讀時。
Thumbnail
一直到近一兩年,我閱讀的習慣已經完全轉換成電子書,對於電子閱讀器的熱愛程度,也可以說是如果去荒島只能帶一個東西,我會攜帶電子閱讀器 ( 但會沒電吧 ? )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電子閱讀器的選擇心得,包括了閱讀器購買動機和款式選擇,以及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比較。
Thumbnail
Kobo與Kindle,所有接觸國外電子書的讀者肯定都聽過這兩大電子書平台。兩大平台除了有大量的外文書籍,也有不少台灣出版社進駐。閱讀器新手常常陷入兩難的抉擇:Kobo Libra 2與Kindle Paperwhite 5,到底買哪台好?
Thumbnail
我十幾年前買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初代的kindle Paperwhite),是託人在日本讀書的親戚帶回來,當時完全不知道能拿來幹嘛。除了拿來看朋友的詩集,印象中只用來看過《琴劍六記》(已斷尾)、王小波的《紅拂夜奔》跟某篇文學獎的小說得獎作品。
Thumbnail
自從入電子書這個坑約莫3年,每年幾乎都會受到「想買閱讀器週期」衝擊,今年終於熬不過慾望以及盯著手機和電腦看讀墨小說、漫畫乾澀的眼睛,趁著蝦皮誠品打折下訂了讀墨的mooInk S六吋閱讀器。
Thumbnail
書總是讀不完,自己買的,圖書館借的,儘管待讀清單長長的,但遇到有興趣的書,還是先買為敬。 我的電子書大多在讀墨購買,雖然我的第一部閱讀器是Kindle,但實在沒什麼中文書可以買,後來丈夫送我第一代Mooink小六,我才開始投進中文電子書海,買買買,從此不用憂慮書籍擺放問題,有興趣就買。 後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自己有在看課外書,分享個我常用且好用的設備,是我去年七月大概花幾天時間摸索,所以想說來分享個 Kindle APP 電腦+手機板
Thumbnail
在入手電子閱讀器、各方比較前,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非買不可的理由是什麼?」現在電子書的閱讀風氣已經很盛行、市場也很成熟,基本上只要有手機、有平板,就可以看電子書了,電子閱讀器存在的必要性是什麼?
Thumbnail
作為一個 29 歲的 Kindle 愛好者,我花了很多時間探索不同的電子書格式。兩種最受歡迎的電子書格式是 EPUB 和 Mobi。每種格式都有其優勢和劣勢,尤其是在 Kindle 上閱讀時。
Thumbnail
一直到近一兩年,我閱讀的習慣已經完全轉換成電子書,對於電子閱讀器的熱愛程度,也可以說是如果去荒島只能帶一個東西,我會攜帶電子閱讀器 ( 但會沒電吧 ? )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電子閱讀器的選擇心得,包括了閱讀器購買動機和款式選擇,以及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比較。
Thumbnail
Kobo與Kindle,所有接觸國外電子書的讀者肯定都聽過這兩大電子書平台。兩大平台除了有大量的外文書籍,也有不少台灣出版社進駐。閱讀器新手常常陷入兩難的抉擇:Kobo Libra 2與Kindle Paperwhite 5,到底買哪台好?
Thumbnail
我十幾年前買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初代的kindle Paperwhite),是託人在日本讀書的親戚帶回來,當時完全不知道能拿來幹嘛。除了拿來看朋友的詩集,印象中只用來看過《琴劍六記》(已斷尾)、王小波的《紅拂夜奔》跟某篇文學獎的小說得獎作品。
Thumbnail
自從入電子書這個坑約莫3年,每年幾乎都會受到「想買閱讀器週期」衝擊,今年終於熬不過慾望以及盯著手機和電腦看讀墨小說、漫畫乾澀的眼睛,趁著蝦皮誠品打折下訂了讀墨的mooInk S六吋閱讀器。
Thumbnail
書總是讀不完,自己買的,圖書館借的,儘管待讀清單長長的,但遇到有興趣的書,還是先買為敬。 我的電子書大多在讀墨購買,雖然我的第一部閱讀器是Kindle,但實在沒什麼中文書可以買,後來丈夫送我第一代Mooink小六,我才開始投進中文電子書海,買買買,從此不用憂慮書籍擺放問題,有興趣就買。 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