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三月小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這句話是我從網路文章看到的,後來去查了出處,是中國大陸的小說《魔道祖師》中的一句話,最近看到了這個句子,覺得十分有感觸,便抄寫下來。

年紀增長,遇到的問題越來越複雜,牽涉的層面愈來越廣,看似荒誕的情勢發展,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身份還不能得知最核心的關鍵,現在的我,儘量再等一下、再觀察看看,不要過早發表意見,也不要用太多的情緒去猜想各種可能,這個月想跟自己說,再寬容一點、再理性一點。

人生九宮格

raw-image


學習成長|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這個月月初參加了整理相關的聚會,月底的時候就收到了其他整理師的合作邀約,以前總擔心參加費或講座費花了之後沒有回報,這陣子決定豁出去不要想那麼多,走一步算一步,果然,自由接案就是靠不斷刷存在感來開拓案源的,我選對了。

也因為開拓了機會,這個月支援了兩個不同的團隊,看著他們彼此之間的默契,也開始思考像我們這種需要不斷配合其他團隊的工作性質,該如何快速掌握團隊合作的技巧、精準的溝通方式和磨合不同人的工作模式,這幾點是下一個努力的方向

最後是社群的經營,目前的做法是方格子發完後幾天在IG發文,從受眾比較大的平台裡講流量拉過來(應該是這樣解釋吧?),但我的貼文數實在是太少了,要再思考看看有什麼內容可以增加。


健康生活|從調整飲食順序開啟正念飲食之路

這個月在朋友的建議下調整食物的進食順序,在餐前先喝一杯水,之後依序吃蛋白質、蔬菜,最後才吃澱粉米飯類,放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嚥,可以穩定血糖和調整腸胃健康,我現在大概調整了兩周,比較不容易在午餐結束後犯睏,下午的工作效率也略微提升。

這兩年多來,為了調理體質,在平日的上班時間,中午我會攜帶自己做的便當,做一些清淡又簡單的料理,長期下來也習慣了吃清淡的食物,以前總會想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現在這些慾望都降低了,下班後的晚餐也越來越簡單,不再追求兩菜一湯或複雜的樣式,有時就是一份Subway、一份蔬菜湯和烤雞肉片,不餓了就停止進食,以自己的飲食需求為主。

以前的我,總會想著同居的生活就是要“每天”一起吃飯,一起吃一樣的東西、互相配合對方,這樣才會像一個家,但因為下班時間不同和飲食習慣也是略有不同,要每天都配合對方的生活,其實不一定比較幸福,有時候我下班晚了,總會抱著一股壓力,覺得耽誤先生吃飯很不好意思,但內心又覺得就是應該一起吃飯,矛盾的心理會讓我在加班的時候變得很焦急。而先生有時午餐較晚吃飯,到了晚餐時間他也不餓,為了和我吃飯而多吃一份完整的餐食,對他而已也是多食,為了滿足我想一起吃飯的需求,而吃進他不需要的食物,後來的我們開始釐清雙方對飲食上的需求,一起調整用餐的時間、一起選擇各自需要的食物份量,偶爾在想各自吃飯的時候也可以平靜坦然地分開用餐,而不是被不合時宜的價值觀拉扯自己的內心,好棒!我們又處理好一個問題了。



財務管理|決定不再流水帳式記賬。

這個月重要的財務決定是決定不要再鉅細靡遺的記賬。

觀察自己的消費模式這麼久之後,大略摸清自己的月開銷,持續記賬的意義已經不大,也不希望自己被數字所迷惑,為了省錢而做出浪費時間的事情,我在Youtube上看到了投資腦袋の熊敖整理的一段影片《省吃儉用反而更窮,巴菲特告訴妳真正原因!避免讓你變窮的五大法則!》

影片中提到,財務規劃有五個要點:

  1. 建立明確的目標和建立財務計畫
  2. 投資自己的時間和資源、人脈
  3. 找到生活開銷及投資規劃的平衡點
  4. 評估價格與價值(使用高品質的物品可以減少汰換的風險及重新購買的成本)
  5. 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以上幾點都值得不斷思考和調整自己的理財規劃,未來的財務紀錄可能會把紀錄支出逐漸調整為紀錄收入,來思考如何開源,而不是一直探討如何節流,不過哎如何成係在這裡,我需要再思考一下。


三月的自己

能看到這裡的應該都是親近的朋友了吧,三月呢,其實歷經了許多爭吵,因為都是日常生活圈中會遇到的人,更令我感到心力交瘁,我反覆思考了數次,都認為應是我佔理,怎還有受不完的委屈,我總想著也許是一些誤會,不要口出惡言,不要讓場面變得難看,但換來的不是對方的珍惜,只是認為我的犧牲付出都是理所當然,事已至此,依然不想多說什麼,我能做得好像只有斟酌考慮,是否該讓這些不值得的人遠離我的人生,算了,有什麼好爭執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se | 生活的留白練習 的沙龍
29會員
65內容數
因為開始練習「留白」而改變生活的30+女子。 正職上班族,副業整理師。 生活小記|飲食風格|整理工作|閱讀心得|個人成長
2025/04/24
2011年,山下英子老師出版了《斷捨離》,改變了許多家庭,在2020年又濃縮了代表作《俯瞰力》、《自在力》和這十年間的整理案例和人生體悟,創作了《新・斷捨離》,走入了更多人的生活裡,也成為我改變人生的契機。 你們覺得什麼是斷捨離呢?這篇我想分享書中的觀點和想法,和大家一起思考
Thumbnail
2025/04/24
2011年,山下英子老師出版了《斷捨離》,改變了許多家庭,在2020年又濃縮了代表作《俯瞰力》、《自在力》和這十年間的整理案例和人生體悟,創作了《新・斷捨離》,走入了更多人的生活裡,也成為我改變人生的契機。 你們覺得什麼是斷捨離呢?這篇我想分享書中的觀點和想法,和大家一起思考
Thumbnail
2025/04/07
做出對的選擇比盲目努力還要重要。 三月小記稍微遲了一點~~~~~ 剛好遇上清明連假,對於時間上的安排就比較容易失控,原先預定在連假時好好打這篇文章,卻又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處理緊急的案件支援,因為我還在求表現的階段,所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分給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便把打日記的時間延後了。
Thumbnail
2025/04/07
做出對的選擇比盲目努力還要重要。 三月小記稍微遲了一點~~~~~ 剛好遇上清明連假,對於時間上的安排就比較容易失控,原先預定在連假時好好打這篇文章,卻又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處理緊急的案件支援,因為我還在求表現的階段,所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分給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便把打日記的時間延後了。
Thumbnail
2025/03/27
現在房價上漲,每平方的空間都變得十分珍貴,大家能保留在自己家裡的物品勢必是精挑細選,不過是不是也有些格友已經進行了斷捨離,但仍然覺得物品數量較多,不知道該如何減少呢?這篇文章會介紹10個普遍以為日常不可或缺,但實際上可以重新思考需不需要擁有的物品,接下來,一起思考是否斷捨離吧! 一、垃圾桶
Thumbnail
2025/03/27
現在房價上漲,每平方的空間都變得十分珍貴,大家能保留在自己家裡的物品勢必是精挑細選,不過是不是也有些格友已經進行了斷捨離,但仍然覺得物品數量較多,不知道該如何減少呢?這篇文章會介紹10個普遍以為日常不可或缺,但實際上可以重新思考需不需要擁有的物品,接下來,一起思考是否斷捨離吧! 一、垃圾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這句話是我從網路文章看到的,後來去查了出處,是中國大陸的小說《魔道祖師》中的一句話,最近看到了這個句子,覺得十分有感觸,便抄寫下來。
Thumbnail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這句話是我從網路文章看到的,後來去查了出處,是中國大陸的小說《魔道祖師》中的一句話,最近看到了這個句子,覺得十分有感觸,便抄寫下來。
Thumbnail
善用資訊管道,明辨分析內容。
Thumbnail
善用資訊管道,明辨分析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