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房價上漲,每平方的空間都變得十分珍貴,大家能保留在自己家裡的物品勢必是精挑細選,不過是不是也有些格友已經進行了斷捨離,但仍然覺得物品數量較多,不知道該如何減少呢?這篇文章會介紹10個普遍以為日常不可或缺,但實際上可以重新思考需不需要擁有的物品,接下來,一起思考是否斷捨離吧!
一、垃圾桶
首先第一個是『垃圾桶』,很多人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每個空間都需要有一個垃圾桶,其實你需要的不是垃圾桶,是『垃圾袋』,只要每次製造垃圾的時候都用中小型的垃圾袋(或購物塑膠袋)裝起來,並且思考自己家庭的生活模式是什麼樣的時間點容易製造垃圾,進而安排家庭的處理垃圾時間,你就能擁有一個低垃圾量的住宅空間。
像我跟先生兩個人住在公寓,樓下有子母車和回收室,我們的的生活習慣是偶爾外食、偶爾做菜,容易在飯點前後製造垃圾,所以就會用買便當的袋子或是買菜的袋子將垃圾全部裝袋,然後每天吃完飯後走去一樓倒垃圾。
像我爸媽住在透天社區,需要在巷口等垃圾車,媽咪就會在做菜時考慮今天是否有垃圾車,來決定是否處理海鮮或是水果這一類,容易製造垃圾且不能堆放過夜的生鮮垃圾。
我也曾聽過朋友為了減少垃圾量,改用免治馬桶,如廁後用水洗淨後再用溶於水的衛生紙擦拭,用完後就沖馬桶,月經期間則用月亮杯,如此一來,廁所只會有排水孔上的頭髮需要整理而已,非常清爽!
二、瀝水架

很多人習慣洗完餐盤之後將餐盤放置於瀝水架晾乾(如左圖),但原本的方便順手,到最後很容易成為另一個餐盤的囤積處,這種條條框框的設計在清潔上也十分困擾,長期使用下可能會累積水垢油垢或是鏽斑,用來放置食器也讓人不安心。
後來我改用了左圖這種廚房瀝水墊,美觀好看,也不如瀝水架昂貴佔空間,可以適時更新,保持乾淨和衛生。
三、抹布
第三個要來討論的是抹布,不是說需要使用抹布,是從抹布改用『拋棄式抹布』,過去在家,媽咪都習慣使用吸水抹布,但用久了就會變色、滑滑的,我的母親大人就會教我怎麼泡小蘇打水、洗衣粉,然後怎麼樣用熱水煮過就可以變得潔白如新⋯⋯
(‘⊙д-) 救命喔,一寸光陰一寸金,真的不要浪費生命在洗抹布上了!
後來我用了好市多的拋棄式抹布。
便宜耐用,平常擦比較多灰塵的時候,還可以稍微水洗一下繼續用,做一次料理用一張清潔檯面就夠,缺點是一次需要買10捲,真的會用非常久,我是後來買給爸媽一人一半工作和日常都有其他用途才消耗了許多,如果自己用不完也可以考慮其他品牌。
另外,我還在山下英子老師的著作《斷捨離的簡單生活》中讀到,山下老師會利用拋棄式的紙巾取代瀝水架,將碗盤倒置在紙巾上,吸取一定水份之後便將碗盤整理,並順手擦拭檯面,使用完畢後便拋棄,不僅捨去了瀝水墊和抹布,也省下了物品維護的時間。
四、馬桶刷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學校有沒有打掃廁所的經驗,以前在學校時,掃廁所是每個人都會輪到的工作之一,馬桶刷也會因為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當或是各種慘案(?)而變得令人作噁,所以當我發現馬桶刷可以用拋棄式刷頭,我就再也回不去。
使用拋棄式刷頭不僅可以維持廁所清爽美觀、也能在沐浴的空間裡減少不確定的污染,讓人安心許多,在牆上黏貼掛勾吊掛使用可以保持刷柄通風,除去馬桶刷底座後清洗地板也會更加便利,只有乾淨的浴室才能安心洗澡的吧(-`д´-)
五、備用床包、枕套
我目前和老公兩個人居住,當初因為收納櫃不足,就沒有把備用的床包組帶來,長期下來突然發現其實也沒有多大影響,每次到了該清洗床包枕套的時間,就挑一個假日的早晨,在起床後就直接將床單被套等等一次拆洗,趁著中午的陽光晾曬個幾個小時就能晾乾,傍晚前再收進來裝回,就能實現一套床包用到底的生活方式。
因為我們都是簡樸的人,床組沒有分季節都一樣使用,若想隨著季節更換床包,也可以把數量控制在夏冬兩組即可,我理解有許多可愛的床包讓人心動,但太多的選擇只會模糊焦點,人永遠會對最新的更有興趣,而不是家裡的,所以好好將一件物品用盡,再帶著期待的心情購買下一件,才是最幸福的購物方式呦(ゝ∀・)b
六、保溫瓶
過去在家裡,我們都會擺放一個保溫瓶,能持續將水保溫,在冬天需要泡咖啡或飲品時,就能有熱水可以使用,近幾年冬天較少,為了節省能源就換成了快煮壺,不僅體積較小,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就能加熱一杯飲品的水量,原來生活真的有非常多種替代,端看自己怎麼取捨。
七、行李箱
因為我是個較少出國的人,出國的目的多為旅遊而不是工作,為了短暫的旅遊而在家裡堆放行李箱就比較佔空間,因此!我找到了租借行李箱的平台,租借上非常便利,也可以依據出國的穿搭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李箱(這很吸引人了吧!)
和租借wifi機、租車、租借行動電源一樣,共享經濟已經開創了另一種生活模式,我們能以更低的成本租借一樣物品來實現自己某個需求,不需要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目的是否達成。
八、客廳桌子
『去客廳化』已經是目前住宅空間的熱門規劃方式,為了讓空間能做更多元的運用,餐廳與客廳兩個需要使用桌子的空間中,我們會更傾向將需要桌子的行為集中到餐廳,讓家庭聚會到餐桌上,會客則可以選擇外面的用餐空間或咖啡廳,移除客廳大桌子之後可以改用移動式的小茶几,用於擺放臨時的物品,茶杯、書籍或是點心,其餘空間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空間玩耍,或是作為瑜伽或其他運動的空間,在臨時有訪客住宿的需求時也可以加一床墊作為臨時的客房,留白,才能夠創造無限。
九、書櫃
和第七點提到的租行李箱雷同,我最近發現,我買書的速度真的跟不上看書的速度,儘管控制了書架上的數量,但還是只能用很緩慢的速度汰舊換新,在這段時間,我開始接觸電子書和圖書館的借閱服務,真的非常想看的新書就買電子書,而願意慢慢等待的書就上圖書館預約或借閱,時間到了再到圖書館取貨,這一點跟網路購物取貨的生活習慣一樣,並不會特別影響生活。我特別喜歡Hyread的圖書館服務,只要辦理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讀者身份,就能在雲端借閱許多熱門書籍在手機、平板上閱讀,非常方便。
這種生活過了一兩個月,除了需要紀錄還書日以外,不僅閱讀的數量增加,也能慢慢減少書櫃裡未閱讀的書籍,找到每種物品的使用模式,才能幫助自己的空間新陳代謝。
十、洗衣機
想不到吧!捨棄洗衣機是在我選擇租房時所做的決定,當時的房東在同一棟大樓有兩間房給我選擇,一間是有洗衣機和陽台,但每個月租金多三千,傢俱稍微舊一點,另一間是有我很喜歡的木地板,但就是沒有洗衣機和陽台,其他傢俱相對較新,當時的我陷入天人交戰,我不知道沒有洗衣機的日子該怎麼辦,但又真的很喜歡木地板和新傢俱,後來我看到租屋處附近有一間洗衣店,因此重新審視洗衣的需求,我大約一個禮拜洗一次,洗滌一次約70元,若需要烘衣則是1次約60元,以五次計算便是650元,因為洗衣店距離很近,也不至於影響生活,用650元的成本就能省下3000元,並住在自己喜歡的房子裡,在往後的日子裡也沒有感到不方便,真的非常划算!
結語
介紹了這麼多可以斷捨離的物品,有沒有哪一個斷捨離是能幫助到你的生活的呢?如果有的話,我真的很開心,但如果沒有,也沒有關係,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無數的排列組合集合而成的,會有不同的解答,請保持意識調整生活,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
感謝各位閱讀至此,喜歡的話再幫我點個愛心,也歡迎分享你們的斷捨離小訣竅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