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起走走 常玉=於室。一代華人藝術大師常玉的春天不遠。

袁青時尚學
發佈於時尚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很多人正忙著去日本賞櫻,但與其疲於奔命追著花期跑,倒不如走一趟台北101大樓右側穿堂走道的Gallery畫廊,一次看個夠,以花卉為主題的常玉限量版畫,看熱鬧也看門道。 

                                                                                                                                          

融合東方水墨形式與西方野獸派視覺畫風,被藝術界譽為東方馬諦斯」的大師常玉(1901-1966),在藝術市場,屢破紀錄,先後以己上看十多億台幣天價的身價,風靡全球。

 

其中,花卉之作是常玉表現東方內涵的延續,也是藝術家筆下暗喻生命歷程的自我觀照。根據《常玉油畫全集》,已知其一生共創作133 幅花卉畫作,常見在構圖大膽、充滿想像空間的超現實中,顯得孤傲獨立的菊花,就有55 幅。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擷取藝術精神內涵遠大於形式;利用簡潔有力線條、造形與輪廓呈現獨特個人風格的常玉,畫風簡練、色彩單純的裸女、瓶花和和有動物的風景,一如畫家一生隨興寄遇;但也因為這份自由,成就了常玉放眼古今中外,無人能及的藝術境界。

 

1920 年,五四運動熱潮,出生四川富商家庭,就讀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常玉成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留法學生。而難能可貴的是,於動盪年代,在涇渭分明的文化衝擊與考驗下,一位拿著油畫筆的華裔畫家,卻能跨越藝術形式;善用東方水墨「筆意」和「留白」的虛實轉化及意境,另外,擷取「去景深」、「平面化」「抽象色塊」…等西方繪畫觀念並加以內化融合,終能成就自己獨具辨識度的藝術風格。

 

常玉畫作,大都以色彩層次鋪陳空間,鮮少強調景深;運用黑色背景烘托粉紅薔薇與白色枝葉的薔薇花束》,凸顯其大膽配色,進一步探討輪廓線與實體間的繪畫關係;對於「光源、色彩與輪廓線」的表現,可視為常玉實現中西交融,創造另一種獨具時代意義與精神象徵的美學形式的風格所在。

 

1920年代晚期至50年代間,靜物一直是常玉主要創作題材,從薔薇、菊花、蘭花、梅花、蓮花等反覆描寫,花卉植物不止於寫生,而成為他畫筆下的文化符號,代表中國文人情感與品格象徵,也可解讀為常玉的情感寄託。

 

繪畫承載常玉的人生歷程,相較於在困頓中多寫菊花的超然脫俗、梅花經霜不凋與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各有所屬。常玉花卉之作,早期色彩多粉嫩,晚年則較為暗沉;尤其薔薇,無疑是而立之年,新婚後,當下最意氣風發的陳述。《白瓶粉紅玫瑰》,以線條勾勒的瓶身曲直表現立體,而不強調陰影與體感的表現手法,較接近東方水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1930 年代後的作品,常玉幾乎就很少畫玫瑰、薔薇為主題;中期多以菊花、荷花為主,但到晚期,莖葉方折且越發直長,如篆書筆法,類似水墨畫的鐵線描的菊或荷花更見枯枝,筆法轉折反映畫家的心境變化。所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高潔隱士之風的菊花與容器,居中的構圖,則是接近西方靜物手法。

 

1940-50年代,仔細觀賞,多次出現於常玉花卉作品中的吉祥紋樣,見證藝術家以中國傳統形式語言,寓意圓滿的深刻意涵;亦如同正躊躇滿志、樂觀豁達的常玉以薔薇盛開的婚禮花飾》,讚頌與象徵愛情及東方對「富貴雙全」殷切期許的美好嚮往。觀看常玉的花卉,一瞬之間,似乎已跳脫春暖花開或秋涼凋謝的時序,反倒有種是從寂靜中看見萬變,剎那看到永恆。

raw-image
raw-image

少見常玉的動物油彩,觀其筆下的「豹」,某種程度反映年輕時的意氣風發;而在一望無垠的大地,漫無目的地奔跑著《孤獨的小象》,最後的一件遺作,仿如年老孤寂且經濟困窘的晚年,光景。

 

有意推動居室環境藝術氛圍的多納藝術 Donna Art,這次精選二十九幅,集結2017年、2018年由典藏常玉畫作的機構: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畫廊以及企業界共同發行的限量版畫為本,採博物館等級「無酸藝術紙」或畫布,透過「數位微噴」技術完成之作,以饗雅好收藏。

raw-image

不論遠觀近賞,常玉的春天,何需捨近求遠?

 

常玉限量版畫特展

展期:2024/3/4~5/4

策展:多納藝術 Donna Art

地點:Gallery 101(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1F)

    7會員
    74內容數
    致力「日子過到極致就是藝術」。 跑過20年新聞;編過6本雜誌;寫過5本著作。 緃橫圈內,如入無人之境;跨界多元,我說了就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藝起來共鳴 Podcast 第二集預告 與蜂共鳴【藝起來共鳴】Podcast 第二集即將上線!主題圍繞著翻閱書籍、共鳴的關鍵字,並將介紹頻道的第二個系列:「共鳴咖啡館」。第一本推薦的書籍是美國生物學家索爾.漢森的《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透過科普專書介紹蜜蜂的重要性。敬請期待!
    Thumbnail
    avatar
    Jinna Sun
    2024-02-15
    藝起來共鳴 Podcast 開台第一集:關於 藝術教學、創作與共鳴《藝起來共鳴》節目邀請了臺北市中正高中藝術老師馮珉彤老師,分享教學與創作的初心與熱情。主持人菊君將與孩子們一起的寫生旅行,並分享集中意念翻書的神奇體驗。透過收聽本集,您將瞭解更多藝術創作初心的啟發與共鳴。
    Thumbnail
    avatar
    Jinna Sun
    2024-02-15
    崔廣宇《2022大台灣上市上櫃藝術株式會社暨文化價值生產力分析》|藝起講講畫[藝起講講畫] 以崔廣宇2022作品《2022大台灣上市上櫃藝術株式會社暨文化價值生產力分析》來作探討📑
    Thumbnail
    avatar
    爬蟲少女yihsuan
    2024-01-01
    藝起銀齡到老——專訪樂活大使龔筱瑜如何為與日俱增的高齡人口,打造更多元且值得期待的生活場景,是值得我們加緊腳步、投入更多心力探索的課題。
    Thumbnail
    avatar
    見域Citilens
    2022-07-27
    【易起成長 #3】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交友不順、情感不利、工作受委屈,是「人」不對! 在學心理學之前,我總是把錯誤指向環境與時間,但同一個環境與時間的人那麼多,為什麼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提到,成功的要素是時間對了、地方對了、人也對了。
    Thumbnail
    avatar
    Yee👉催眠諮詢x心理諮詢x健康管理
    2021-08-25
    【易起成長 #2】C 是萬靈丹「C 是萬靈丹」 受傷、過敏、壓力大,我有顆萬靈丹!抗發炎、抗氧化、抗病毒,還可以預防過敏、癌症,好奇什麼營養素這麼厲害?繼續看下去吧! 最近學營養時,學到一種仙丹-維生素C,我就好奇了,這種營養素真有這麼神? 於是某一次心理諮詢,對象情緒不穩定,氣噗噗的跟我訴說需求,我便請他吃兩顆C,10分鐘後
    Thumbnail
    avatar
    Yee👉催眠諮詢x心理諮詢x健康管理
    2021-08-25
    藝起聊聊|每個人都有他獨一無二的人生故事很多人常問我什麼叫「藝術療癒」? 雖然我分享了概念及好處,但限於少數人可以面對面得到實際的體驗,所以試帶著大家做線上練習:透過簡單的「看圖說故事」技巧,可以解讀自己的心情。
    Thumbnail
    avatar
    梅根的斜槓人生
    2021-02-28
    藝起聊聊|勇氣是女巫湯,讓人又愛又怕這幾年很紅火的議題:斜槓青年/零工經濟,不管在報章雜誌及網路上都有很多文章探討,各式各樣教人做斜槓的課程也不斷的冒出來。而大環境因為疫情受到的經濟衝擊,中年失業人口大增,自媒體平台的興起,種種的因素更是讓斜槓話題炒熱到一個高點。代表了人們對於生活的不安全感,也在思考是否『可以不只有一種人生』的可能性
    Thumbnail
    avatar
    梅根的斜槓人生
    2021-02-03
    憶起紅楓回想起那時的時光,搖曳的大樹,飄散著,陣陣的花香,悠哉的行走著,不時低頭,卻總是遠跳著。 記憶中的一切,僅僅只是如此,卻已充足,那怕是春夏秋冬遠去,守護著,那片紅楓將一直存在。 也許淡忘了,是如此的單純,曾經為自己遺留的,未必是真實,只是從未正眼,去誠實已對,坦然接受,去發現它們從未離身過。
    Thumbnail
    avatar
    雪曜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