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的到來,大家都開心的寫出新年新希望,但到了年底卻一件都沒有完成,到下一個年度,又是一樣的新年新希望,日復一日一日年過一年,都沒有改變?
如果想改變,那就來試試這本12週計畫吧!
作者在書中開頭就表明,捨棄「年度計畫」吧,製作「年度計畫」就是阻礙你獲得最佳表現的原因之一。
在年初制定年度計劃會讓人產生拖延的想法,反正12月還那麼久,有的是時間,那就慢慢來吧。
賣場的年終大拍賣、12月是保險業業績最好的月份,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12月31日就是當年度的最後期限,大家都想拼一波,讓業績達標。
原因就在「最後期限」,大家都喜歡在最後期限前一秒完成事情。
作者就利用最後期限與運動員訓練計畫(運動員每個訓練計畫,都只會訓練一個技能,並且持續四到六週)為發想,製作出「12週計畫」,一個長到可以完成目標,又短到可以製造且維持一種急迫感的期限。
12週說短不短,說長又不長,但在這期間可以讓我們聚焦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從12週的大目標,再分到每週的小目標,再計畫出每一天的小任務,這之間環環相扣,就像小螺絲釘一樣,少一個都不行。
以終為始的概念,先思考想要過怎樣的人生,再來制定小目標,沒有願景目標的人生就像無頭蒼蠅,到處亂撞。但是我覺得還找不到目標也沒有關係,在2年前,我對未來感到迷惘,那時我看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想要一個東西,那你就要努力成為配得上的人。」從那時我開始學習新事物、任何我感興趣的東西,直到今日回頭看,我學會了許多當時的我不會的東西,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隨波逐流,在這之中,從一開始只知道什麼是不喜歡的、不可能的,到現在我可以明確的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對我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我的北極星是什麼。就像吸引力法則,把願景制定出來,並且放在時常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就會開始發現身邊有很多機會,這些都會讓你離願景越來越近。
每項不可能的成就背後,都有一個環抱不可能夢想的夢想家。
從制定週計畫開始,有效利用週計劃的方法就是回顧過去一週的進度,並且規劃未來一週的工作。把12週當作一年,把一週當成一個月,以這種方式來看待,這樣可以使得每一天都變得相當重要。
從小我們都處於被打分數的環境裡,考試分數、資格排名,到績效考核,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打分數會傷害自尊,但研究顯示,分數可以將進步和成就紀錄下來,這其實是建立自尊心和信心的關鍵因素。以每週為單位,為自己的這週打分數,結果好與壞都沒有關係,這只是要讓我們知道績效差是計畫的缺陷,還是執行上有問題,要知道我們要得不是達到完美,而是越來越好。
每天都喊著好忙喔,但你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嗎?都說免費的最貴,人們都容易忽略到時間是不可逆的,也是最容易被浪費的資源。都在做那些很急但對自己來說不重要的事情,想要避免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上面,作者在書中利用「時間塊」來管理時間。
如果不能掌控你的時間,就無法掌握你的結果。
亞里斯多德:「重複的行為造就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卓越的關鍵,當我們安排出每一天的任務,有時就會有特別不想做的感覺,像是早上5點從床上起床、在寒風中慢跑、在肚子空空的情況下還可以拒絕零食,正是在這個時候,就更需要遵循你的承諾,而不是靠著感覺行動。
我很喜歡規劃任務,任務的安排讓我每天不用再想一次我需要做什麼,但在覆盤的時候發覺有些任務完成率都不高,例如做運動,我曾經試過很多方法想要讓自己如實完成這項任務,縮短運動時間、降低運動強度、把它安排到行事曆,但總是讓自己有很多藉口不行動,自從我告訴自己,如果不做這項行動,就是對自己的身體不尊重,沒有遵守對自己的承諾,並且加上未完成的懲罰,我開始改變心態,現在終於可以在運動這個任務上打勾了。
如果不想再重蹈覆轍,堅持承諾,做該過的事。在你不想的時候,多做一點,這很重要。
我覺得並非一定要把新年新希望的「年度計畫」給捨棄,我今年也有把年度計畫寫出來,再從中排出輕重緩急,把我最想達成的項目優先安排在第一個12週計畫,我今年給自己的關鍵字是「穩定」,我希望今年可以達到穩定產出文章、穩定的生活型態、穩定的身體健康,藉由12週計畫好的習慣變成自己的樣子。
不做只是原來的樣子,做了就是改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