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落空不等於愛的缺席

期待落空不等於愛的缺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人生當中,我們經常要面對他人的期待,但有些期待並不是自己所要的,拒絕對方後,對方可能會有失望、挫折等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往我面對這樣的情緒,會感到很痛苦,但接受對方的期待,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前陣子我在上冰山理論的課程就有一個篇章是在講關於【期待】,不管是自己對自己的期待,還是他人對自己的期待,或是自己對他人的期待,都解釋得很清楚。

最近就發生我的孩子需要我滿足他期待的事件,我就運用這個方法,讓他面對未滿足的期待後,幫助他平復情緒、重新建立內心平穩


同理的力量

當對方的期待未滿足的時候,第一步是展現同理心。這不僅僅是說「我懂你」,而是要真正去感受他們的情緒。

比如,孩子想要一顆氣球,我們無法滿足時,我就對他說 : 「你很想要那個氣球,但媽媽不能買給妳,你現在有點失望、難過,對嗎?

這樣的語言可以點出孩子的情緒,且讓他感到被理解,情緒被看見。

孩子回說 :「對,我真的很想要,我很喜歡那個氣球」

我就進一步問 : 「你喜歡這個氣球的什麼地方,這不是你平常喜歡的樣式耶,你怎麼會想要這顆氣球?

這樣好奇的問話,可以讓孩子緩和情緒,讓他被情緒腦控制下的情緒,慢慢轉向為理性腦控制。


不否定期待

很多時候,我們會陷入一種糾結:既不想滿足對方的要求,又害怕傷害他們的感受。但坦承現實其實可以做到既真誠又不傷人。

「你很想要那個氣球,但媽媽現在不能買給妳」向對方表達,我理解你的期待,但我們有現實的限制。

用這樣的方式避免直接否定對方的感受,避免引起過多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雖然我得不到,但至少媽媽懂我。」


提供替代選擇

在表達理解後,為對方提供一些替代選擇或希望,讓他的期待轉移,不必糾結。

「雖然今天不買,但我們下次可以一起找找看更多漂亮的氣球,好不好?」

「也許我們可以想想其他方式來玩得開心,比如今天去公園玩怎麼樣?」

讓孩子了解到,我仍然在乎你,並且我們可以一起找其他快樂的可能性。


內在的調適

在面對對方未被滿足的期待時,我們也需要檢視自己的內心。放下對行為的評價,承認這是他們的感受,而不是“無理取鬧”

例如,當孩子哭鬧時,告訴自己 “她的失望是自然的,這是她學習處理情緒的機會。” 當我們以寬廣的心態去面對這些情緒,語言自然也會更柔和,不會激發對方的對抗。


結語

無論是孩子、朋友還是家人,當他們的期待未被滿足時,最需要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理解。他們想要的是一種被看見、被接納的感覺。我們能做的,是先站在他們的角度,用心感受,再坦誠表達現實,最後提供一些希望或替代選擇。

這種方式不僅讓彼此的感情更靠近,也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平和、溫暖。


avatar-img
香氣四溢的伯爵紅茶
8會員
52內容數
哈囉,我在一成不變的人生中,愛上了閱讀,歡迎你們來跟我一起看看別人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書作者郝旭烈(郝哥),就是擅長用白話解釋複雜的知識,而《富小孩與窮小孩》也延續這種風格。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國高中生的孩子閱讀,同時也能幫助大人重新理解財富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觀念。
春節連假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我明明知道該開始做正事,但就是提不起勁。一想到要寫閱讀心得,就得先整理摘要、釐清自己的想法、再匯集成文章……光是想到這些步驟,就讓我瞬間卻步,只想繼續耍廢。 但這種狀態,誰沒有過呢?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擺爛下去,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卡住的感覺呢?
這是一本整理書,卻不同以往的整理書,它不會跟你說怎麼整理物品,反而說整不整理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的內心,那些收納技巧都不重要,只要心裡平靜了,最適合你的整理方式就會呼之欲出。 我讀過很多整理書,卻從來沒有開始,讀完這本書後,放下心中的成見,我開始整理「我想要的家的樣子」。
本書作者郝旭烈(郝哥),就是擅長用白話解釋複雜的知識,而《富小孩與窮小孩》也延續這種風格。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國高中生的孩子閱讀,同時也能幫助大人重新理解財富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觀念。
春節連假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我明明知道該開始做正事,但就是提不起勁。一想到要寫閱讀心得,就得先整理摘要、釐清自己的想法、再匯集成文章……光是想到這些步驟,就讓我瞬間卻步,只想繼續耍廢。 但這種狀態,誰沒有過呢?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擺爛下去,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卡住的感覺呢?
這是一本整理書,卻不同以往的整理書,它不會跟你說怎麼整理物品,反而說整不整理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的內心,那些收納技巧都不重要,只要心裡平靜了,最適合你的整理方式就會呼之欲出。 我讀過很多整理書,卻從來沒有開始,讀完這本書後,放下心中的成見,我開始整理「我想要的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