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信義區的寶林茶室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共有18人受害,其中包括2人死亡,另有5人處於危險狀態。經過解剖後,發現死者體內含有「米酵菌酸」,「米酵菌酸」到底是什麼?帶你了解。
米酵菌酸英文全稱Bongkrekic acid,是一種極具毒性的物質。它在人體內的半衰期長達102小時,這表示每過4天,體內的毒素含量才會減半。這種代謝速度緩慢,使得米酵菌酸能在短時間內(數小時至數天)迅速對人體造成致命影響。
僅需極少量(1毫克)即可致命。由於缺乏特效解毒劑,抗生素雖然能殺死細菌,但卻無法消除毒素,即使進行透析也無濟於事。米酵菌酸中毒的死亡率極高,報導顯示死亡率從30%至100%不等,平均超過40%。
潛伏期通常為半小時至半天,但在嚴重案例中可能延長至一至兩天。一旦毒素影響到器官系統,常導致不可逆的損害,強調了食品安全監管和公眾教育的重要性。
國人習慣將前一晚的剩菜剩飯,裝成隔天的便當,又或是習慣打包餐廳剩菜,隔天重新加熱食用,減少剩食。 不管是米酵菌酸,還是仙人掌桿菌等,通常會是食物放置常溫超過2小時開始出現,並不是「隔夜飯菜」會產生毒素,而是沒吃完的米飯類沒有即時冷藏,才是導致可能中毒的關鍵。
延伸閱讀:避開隱形殺手寶林茶室『米酵菌酸』:這些食物千萬別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