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信義區的寶林茶室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共有18人受害,其中包括2人死亡,另有5人處於危險狀態。經過解剖後,發現死者體內含有「米酵菌酸」,「米酵菌酸」到底是什麼?帶你了解。
米酵菌酸只要1毫克就有可能致死
潛伏期通常為半小時至半天,但在嚴重案例中可能延長至一至兩天。一旦毒素影響到器官系統,常導致不可逆的損害,強調了食品安全監管和公眾教育的重要性。
剩菜剩飯可能產生米酵菌酸
國人習慣將前一晚的剩菜剩飯,裝成隔天的便當,又或是習慣打包餐廳剩菜,隔天重新加熱食用,減少剩食。 不管是米酵菌酸,還是仙人掌桿菌等,通常會是食物放置常溫超過2小時開始出現,並不是「隔夜飯菜」會產生毒素,而是沒吃完的米飯類沒有即時冷藏,才是導致可能中毒的關鍵。
延伸閱讀:避開隱形殺手寶林茶室『米酵菌酸』:這些食物千萬別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