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酵菌酸是一種在台灣較少見的粒線體毒素,主要存在於土壤和各種植物中,尤其是玉米和椰子等食品發酵而產生。在22-30°C的溫度條件下,毒素生長最為活躍。
- 這種毒素會抑制人體細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功能,導致身體所有細胞瞬間失去能量,進而導致各種器官損傷,特別是肝臟、腎臟和大腦。
- 食物中的米酵菌酸即使經過清洗、浸泡,甚至高溫高壓烹煮後,也無法去除其毒性。其毒性極高,人吃下1到1.5mg就可能造成死亡。
- 在澱粉等食物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浸泡在水中,沒有得到適當保存時,就容易產生米酵菌酸。特別需要注意的食品包括:發酵的玉米麵粉、變質的澱粉、黑/白木耳、糯米湯圓、馬鈴薯粉製品和甘藷粉製品。
- 米酵菌酸中毒後的症狀包括: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脹腹痛、全身無力、頭暈、嗜睡、器官充血水腫、急性肝腎功能損傷、少尿血尿和死亡(死亡率從30%至100%)。
結論:米酵菌酸的毒性高,且難以被清除。為防止食物中毒,應避免食用長時間未適當保存的澱粉發酵食品,並應維持食品和環境衛生,不要食用變質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