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調理」和按摩、傳統整復,有什麼不同?

2024/04/0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遇到難以解決的酸痛,許多人想到的途徑,大多是按摩、傳統整復、骨科等,

鮮少有人聽過「筋膜調理」


今天就從客人角度,簡單講解,這三種方法的不同:


1.服務的重點和客人感受

2.服務時間

3.服務對象

——————————


1.服務的重點和客人感受


按摩:處理肌肉。

按摩師在僵硬的部位,以「揉、按、推、撥、壓」等手法,

使肌肉舒緩、放鬆。

過程會「酸酸痛痛的,很舒服。」


傳統整復:處理關節

整復師在關節跑掉的地方,以槓桿原理,幫助關節復位。

復位後,附著上面的軟組織跟著放鬆。


因為整復手法要利用頓挫的力量,過程「可能會痛。」



筋膜調理:處理結構的張力

張力不是身體部位的名稱。


「張力是師傅手下的一種感覺。

在關節的連接處,手下觸感平滑且連貫

就是對的張力。」


反之,關節錯位凹凸不平,手感推之艱澀。

就叫張力不對。


因為要處理張力,手下必須感受張力結構的變化。

所以操作時,動作要,輕、小、慢。


過程會「接近微酸,甚至無感覺。」


2.服務時間


按摩:1~2小時

幾乎全身都會按到。


傳統整復:10分鐘上下

針對疼痛的部位,做關節復位。


筋膜調理:30分鐘上下

針對疼痛的部位,用筋膜做全面的調理。


3.服務對象


按摩:想要舒緩痠痛、找地方睡一下。

因為按摩時間長,過程又舒服。

一般人會把它當保養、放鬆的地方。

不會是要處理問題。


傳統整復:急性肌肉疼痛

通常可能是一起床,脖子無法轉動。

或是出力過度,肌肉拉到…等,突發性狀況,導致肌肉疼痛。


這樣的狀況,代償部位少。

把有問題的地方快速復位即可。


筋膜調理:長期的疼痛

因為現代人的作息,比較偏「長時間一個姿勢不動。」


這樣的肌肉痛,通常是許多部位代償,

導致的疼痛。


例如,手部肌肉太過疲勞,沒有復原,

逐步往上影響肩膀痛


這時,

一組關節的復位,難以處理問題。


所以需要用全身性的筋膜觀念,去調理。


總結

筋膜調理對「長期」的結構張力異常,引發的肌肉痠痛,有較全面的效果。


按摩適合想要「放鬆、舒壓」的人。


傳統整復,適合「急性」的肌肉問題。





分享筋膜調理的工作經驗。幫助讀者更加了解,筋膜調理的好處。 以及筋膜概念,怎麼幫助自己保養身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