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後的建築法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台灣為這天準備了20年

朋友今天問我:有沒有聽說重劃區的社區有什麼災情的?

說實話,各社區最大的災情大概是電梯防震,被鎖在1樓不能動😂。

(電梯啟動防震機制,會自動停在1樓,要等地震過後,技師復原才會啟動。)

這些新房子都是扎扎實實超安全的,主因在921之後台灣的建築法規就改變了,

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 台灣為這天準備了20年!

人總是從教訓中吸收經驗的,

921是很多人心中的痛,聽到地震就抖,

連買房子也擺脫不了這個陰影。

很多人知道買921之後的房子比較安全,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建築法規通過修法是2003,

所以2003年後拿到建照的房子是上上選,

所以我才說台灣為了這一天準備了20年。


以下重新整理自我的部分舊文,

921之後我們修改的建築法大概如下:

1. 提升建物耐震係數(約耐震3-4級提升為5-6級)

2. 牆、柱、樑需有韌性設計(增加綁紮繫筋)

3.樑柱接頭工法強規範(鋼筋錨定及搭接工法強化)第170-7條,100/06/21日才修正

4.鋼筋及箍筋密度、箍筋彎曲角度(90度變更為135度)

5.禁用無韌性之水淬鋼筋(現在必須使用高拉力鋼筋)


盡量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個原則。

經過這次的驗收,台灣做到了!好感動!

如果還是害怕,也可以選擇高層建築,依照新的建築法規,

50米以上的大樓是需要『結構外審』的,

有公正的第三方來驗證總是多一層保障。

所以不管是買在江翠北側重劃區或是其他地方,

不管有任何疑慮,就是建築法規翻出來看,

不會的,就問清楚結構技師是誰,

研究這位結構技師能不能讓人放心,

看他有那些作品,也是一個方法。


每次地震,就有人要問江北的土壤液化問題,

其實這是個假議題,看得我都不耐煩了🙄️,

法規翻出來就知道了。


以下幾個條件,如果有符合其中之一,

就不用太擔心土壤液化的問題:

1. 如果建築物是依據921地震後,依政府88年12月29日公告修正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規定設計建造的,那麼於設計時已進行液化潛能評估並納入耐震設計了。


2. 地下室三層(含)以上之建築物,下方可能會發生液化的地層,在施作地下室時已大部分挖除,而且採用筏式基礎或樁基礎。


3. 建築物若採用樁基礎且穿過液化地層,當地層產生液化時,仍可以支撐建築物,對建築物之影響較小。


4. 由921地震之經驗,即使在土壤液化區,只要建築物規模在三層樓以下且已採用筏式或版式基礎,受液化影響受損情況都不嚴重。


照片借用姊姊最愛的遠揚之森,

怕地震真的可以選這個有隔震層跟阻泥器的房子,

網路上有瘋傳一段影片,

真的超強,應該會有一波購買潮吧?

(在台北市大概要上億豪宅才有的配備)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rry姐姐的沙龍
16會員
37內容數
姊姊愛買房,跟房子相關的一點經驗跟大家分享。
Sherry姐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1
以下轉貼商周的文章,真是難得看到一篇我認同的房地產觀念。有空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
2024/03/21
以下轉貼商周的文章,真是難得看到一篇我認同的房地產觀念。有空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
2024/03/15
很多人買房一聽到倉儲車位就不要,但是都市寸土寸金,有時候真的沒辦法給平面車位,怎麼辦?姊姊的真心話如下:
2024/03/15
很多人買房一聽到倉儲車位就不要,但是都市寸土寸金,有時候真的沒辦法給平面車位,怎麼辦?姊姊的真心話如下:
2024/03/12
本篇文章續談重劃區法規,重劃區有自己的規定,所以不像市區大樓,管委會愛幹嘛就能幹嘛,連樹要怎麼種都受法規管制。 以江翠北側重劃區為例,當年在規劃時便做過風洞實驗,是有風環境管制的。
Thumbnail
2024/03/12
本篇文章續談重劃區法規,重劃區有自己的規定,所以不像市區大樓,管委會愛幹嘛就能幹嘛,連樹要怎麼種都受法規管制。 以江翠北側重劃區為例,當年在規劃時便做過風洞實驗,是有風環境管制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筆者1995年開始從台灣商店街和商圈的推動工作,除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計畫報告,讓當時的經濟部商業司能夠說服上層、民意代表,試著編列不多但是可以有些成效的政策經費。直到1999年正式通過五年計畫(後續改為每四年),我們開始尋找全台各地更多的示範商圈推動基地。   我們團隊一直本著、
Thumbnail
筆者1995年開始從台灣商店街和商圈的推動工作,除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計畫報告,讓當時的經濟部商業司能夠說服上層、民意代表,試著編列不多但是可以有些成效的政策經費。直到1999年正式通過五年計畫(後續改為每四年),我們開始尋找全台各地更多的示範商圈推動基地。   我們團隊一直本著、
Thumbnail
0403花蓮地震發生,憶起之前九二一地震。文章主要描述作者在地震發生時的個人經驗,以及地震後臺灣人的無私幫助與愛心。此外,提醒臺灣建築法規修正後,仍有許多老舊建築故仍需警惕。同時也感謝救難人員的努力。
Thumbnail
0403花蓮地震發生,憶起之前九二一地震。文章主要描述作者在地震發生時的個人經驗,以及地震後臺灣人的無私幫助與愛心。此外,提醒臺灣建築法規修正後,仍有許多老舊建築故仍需警惕。同時也感謝救難人員的努力。
Thumbnail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最近,花蓮外海發生了7.2級的強震,這是自921大地震25年來最大的震級。這次地震造成了一些傷亡和財產損失,並引發了一系列的餘震。同時,食安問題也是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確保食品的安全,例如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
Thumbnail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最近,花蓮外海發生了7.2級的強震,這是自921大地震25年來最大的震級。這次地震造成了一些傷亡和財產損失,並引發了一系列的餘震。同時,食安問題也是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確保食品的安全,例如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
Thumbnail
台灣為這天準備了20年 本篇文章帶大家知道。921之後台灣的建築法規有什麼不一樣。
Thumbnail
台灣為這天準備了20年 本篇文章帶大家知道。921之後台灣的建築法規有什麼不一樣。
Thumbnail
在牛津工作的委內瑞拉朋友得知臺灣地震的消息後瘋狂地傳訊息找我,對上話報了平安以後,她跟我說如果有開放捐款的網頁要記得傳給她,她想要捐款幫忙。臺灣地震雖然規模非常大,但是所幸沒有釀成巨大災害。聖嚴法師在921地震的時候曾開示過我們感恩所有臺灣人扛下這次的因果,也希望受難者一路好走到彼岸,自在無礙。
Thumbnail
在牛津工作的委內瑞拉朋友得知臺灣地震的消息後瘋狂地傳訊息找我,對上話報了平安以後,她跟我說如果有開放捐款的網頁要記得傳給她,她想要捐款幫忙。臺灣地震雖然規模非常大,但是所幸沒有釀成巨大災害。聖嚴法師在921地震的時候曾開示過我們感恩所有臺灣人扛下這次的因果,也希望受難者一路好走到彼岸,自在無礙。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何謂台灣建築危機?台灣建築從用人舉才開始(教育、考試)到職業環境(法規、制度)、再到未來的發展性(薪資、能力)等各個環節都有各自的問題。但什麼才是台灣建築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   要了解台灣建築未來的走向,不可不先思考建築學的起源。唯有藉由思考建築學的起源,
Thumbnail
  何謂台灣建築危機?台灣建築從用人舉才開始(教育、考試)到職業環境(法規、制度)、再到未來的發展性(薪資、能力)等各個環節都有各自的問題。但什麼才是台灣建築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   要了解台灣建築未來的走向,不可不先思考建築學的起源。唯有藉由思考建築學的起源,
Thumbnail
您可以改變臺北的房價荒謬嗎? 您可以改變臺灣的雙語政策嗎?
Thumbnail
您可以改變臺北的房價荒謬嗎? 您可以改變臺灣的雙語政策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