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美術與設計-AI的新工業革命,是工具還是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I興盛初期,我即有在開始研究,如MJ (Midjourney) 、SD (stable diffusion)等,剛開始個人對於AI的用途定位是好比使用3D去輔助2D繪畫(這在中國簡稱為三輔二),AI是初期發想與溝通的用途,就像之於使用搜尋引擎,當我想要快速描述這個畫面,所以我請AI幫我拚出一個示意圖,這個圖案是示意用的,或者在一些Photobash(照片組合)技法中,它能夠有一些當作素材的可能性,但最後AI生圖都不會是代表結果,不會是一鍵生成就可以上架販售的事情,無論是三輔二或是Photobash,構圖的組成仍舊取決於創作者的策略


但到了現在,AI在獲取了大量的數據後,產生了急遽的變化,同時模糊了道德界線,我觀察了不少熱衷於研究AI生圖的心態,大多會說AI只是個工具,以初期情況來看,確實是這情形,當時AI品質難以控制,只能當參考。


不同的人,所處的立場,會影響是否認為僅僅是個單純工具,而非一把會割脖子的利刃,對於那些以個人品牌技法維生的創作者們,那些風格不是兒戲,是花了大半輩子的心血,一般用戶或處於浪頭外的局外人,並無法確切感受這把利刃即將割傷自己的迫切感,才能如此處之泰然的聲稱AI無害,表明不學著使用,就會被取代的發言,同時不斷讓AI產出猶如該創作者的作品,科技發展終歸得考量人性與人權,才能在互相理解中,共享創造的可能性,這不是廢話,產品是拿來使用的,不是變成武器直接來掠奪另一個族群。


目前能觀察到有些AI已有會員制,免費會員的限制越來越大,當它發展成熟,收費就會是必然現象,但即便收費限縮了一般使用者,這些踩著他人心血的數據,要如何商用或許是另一個問題。

無論如何,過度依賴AI,終究不是個好現象,它能提升效率,同時也讓人變傻了。

如果只是一般用戶,使用傻瓜相機拍照,當然是沒什麼問題,如果想要研究更深,當然是得想辦法鑽研攝影技巧與相關知識,甚至要去理解過程原理。


近期看到一些研究頗有心得的AI生圖者,寫了很長一篇為什麼下達擬真化的關鍵指令,無法得到想要的效果,AI給了他們不明亮、充滿雜訊的畫面,而一拿掉擬真的關鍵字,就馬上變得光滑亮麗,得到了想要的高解析效果。

這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無論是任何的創作類別,寫實就代表著不乾淨,我們肉眼所見畫面是有雜訊的,所有事物的輪廓線(物體的邊緣)都是模糊不銳利,這個世界呈現的彩度是低的,並不是AI搞錯了他們想像中的高畫質,而是AI吸收的數據就是人類學習後得來的結論。

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你只是一昧地去死背關鍵字,搞不懂原理,即便是單純下達指令,也很容易搞不清楚為什麼,猶如一個指揮官,不清楚組織運作的方式,便草率的下達指令,我想一個真正值得讓人信服的指揮官,他所講出的話,必定要是能理解你的難處以及提供能發揮的位置。


另外AI比賽的出現,究竟要如何才能評斷高下?隨著AI工具的大量出現,先不考慮還處於發展初期的影像與3D的AI工具,以產圖來說,如果只是單純產出與投稿,會是十分荒謬的現象,因為難有依據去評比,如果是比產圖速度,倒還有得比,比創意,那是你的構圖策略,還是AI幫你想的?比操作工具,那些難度能比現有需學習的軟體難嗎?


隨著只能用英文下達指令,到現在的中文也能用,AI在操作上越來越簡單,工具技巧難以成為評斷的項目,綜合下來,能比的只有誰的運氣最好;誰的電腦效能跑得更快;誰的操作速度更快,僅僅如此而已。

自詡科技人的AI生圖者表示創意是人類的共有資產,卻只是不斷的仿圖再造,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創意的表現,因為創意,是要你動腦去構思的,就像是要創作者解釋為什麼要把某物件放在那個位置,面對AI圖,能做的解釋卻只有看圖說故事,文案寫得好不好,是唯一能自圓的辦法。

若不會基本的工具操作,只會使用AI,一旦出現產圖錯誤,就只用其它AI去修,每次修圖的結果都可能跟想像中不一樣,AI即便再精準,隨機仍是特性,太依賴反被工具牽著走,真的得反覆強調構圖是有策略性的,例如為什麼會在那個位置,背後會有用意,相信常看影視作品的人,鏡頭語言的概念應是不難理解,如光影、構圖、視覺的焦點等,總會有一些手法引導你去那麼想,讓你先去看什麼,再看什麼,這些就是構圖的策略,觀眾不會想那麼多,但即便沒有人看到,還是得做無形的規劃,這也是設計產業易被輕視的原因所在。


當年學三輔二,用了外掛去一鍵生成天空環境,非常方便還能轉角度及調天氣效果,結果被老師說:「不要太依賴這種外掛,你會被它影響判斷!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白話探討生活與設計,隨著科技演變,當設計工具變成傻瓜相機的存在時,配著雞排與文青咖啡思索人生苦短,它不是不見了,只是變成了你不認識的形狀!?不用砸錢,不用打扮,用真實的自己觀察世界運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探索者草原大會 的其他內容
路上總是看到各種奇怪LOGO,總是看得很傷腦筋,識別性到底是什麼?如果能有基礎概念,或許各位潛在老闆未來不會覺得用AI就好。
路上總是看到各種奇怪LOGO,總是看得很傷腦筋,識別性到底是什麼?如果能有基礎概念,或許各位潛在老闆未來不會覺得用AI就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人工智能(AI)对人文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涉及到技术、伦理、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AI在技術革新 人工智能(AI)在技术革新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AI在技术革新中的几个关键领域: 1. 自动化和智能化: AI技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發展,AI技術成就卓越,尤其AI生成器在繪圖、文案和影片創作中蓬勃興起。本文深入介紹領先AI生成器,重點關注MyEdit的免費AI繪圖工具,以及Midjourney、Fotor、Artguru等出色選擇。這些工具讓用戶輕鬆將文字、指令轉換成驚豔的繪畫、影片和文案,為創意提供無盡可能。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人工智能(AI)对人文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涉及到技术、伦理、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AI在技術革新 人工智能(AI)在技术革新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AI在技术革新中的几个关键领域: 1. 自动化和智能化: AI技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發展,AI技術成就卓越,尤其AI生成器在繪圖、文案和影片創作中蓬勃興起。本文深入介紹領先AI生成器,重點關注MyEdit的免費AI繪圖工具,以及Midjourney、Fotor、Artguru等出色選擇。這些工具讓用戶輕鬆將文字、指令轉換成驚豔的繪畫、影片和文案,為創意提供無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