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近期AI和創作的價值

反思近期AI和創作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AI與創作

raw-image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繼續創作,因為害怕幾年後我的創作會被AI取代

然而,當我想到一些古老的作品,這些幾十年前的作品,現今可能超過九成都不會再被閱讀了,但它們仍然有意義呀,這些作品在一段時間內對作者和讀者都產生了影響

它們的意義可能在於實用性,例如時間管理文章,能幫助他人了解一些方法,幫助他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自己也能從中體會到分享的愉悅;情感性文章能感動他人,書寫過程中自己也能得到療愈和感動;趣味性文章能帶來帶來他人和自己的快樂等等

所以,只要這些作品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他人,以及讓作者沉浸在創作表達的過程,以及感受到自己能為他人帶來價值等,都是有意義的

一個事物在一段時間內發揮價值,就有其意義,所以我認為不應該因為過度擔憂作品在未來就被取代就停下創作

另外因為作者和讀者關係也是可思考的點,當知道某個作品是由某作者創作時候,對作品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或者,可以用雨傘作為比喻,古代有木製雨傘,雖然後來發明了更多更好的雨傘,但當時的木製雨傘能夠減少當時候的人的一些雨水的侵襲(畢竟木製傘對當時後人來說,就是那個時代最最好用的了),只要能夠在一段期間內有所作用,就是他的價值

當然, 創作時候,在自己喜歡和他人所需之間的平衡,以及要創作哪些方向,這可能就是創作者要去思考的問題

例如如果大眾比較喜歡列點方式說明,就可以試著去學習

以及獨特性這方面,創作對於自己來說幾乎都是有獨特性的,但如何讓他人看起來也有獨特性,也是要思考的問題

我自己覺得,創作還是具有滿長期價值的啦,畢竟日後能夠持續他人和自己都能回顧

不過,不同選題可能也有不同特性,要去思考那些題材,在十幾年後來看會去在意,其實多少還是有點難度,有時候自己一段時間內覺得有意義的主題,可能幾年後想法改變會覺得不一定有意義

但是就像前面提到,一段時間內能提供自己與他人價值,創作就發揮種價值了

raw-image


⬛AI合作和未來方向


回到AI的部分,我覺得

可以將AI融入創作,去做些不擅長或機械性做的部分,試著去和AI合作,例如不會畫圖的,就可以用AI生成圖片放在文章,或者檢查文字時候可以交給AI

而過程中的評估能力就很重要,藉由自己對於一個事情的理解,才比較容易判斷AI所給予資運是否正確,我之前有些ACG的問題問AI,但發現AI會給一些錯誤答案,尤其在小眾領域錯誤更多

最近也在思考,哪些部分是AI無法取代的,然後朝著這方向去創作

例如,動漫解說的配圖,會要自己去找圖和截圖;影片創作目前有部分流程取代(例如上字幕和配字幕),但很多還是需要自己來,因此可拍攝遊戲影片中的一些有趣細節;在文章或影片內配上自己親手拍攝和屬於回憶類的照片等,這些都是比較難以取代的部分

最近,我也在考慮這些問題,例如思考如何讓我一些心得,會看起來更有獨特性,但如果無法達到獨特性,可能就是嘗試去選選看其他領域,這也是我近期創作方向轉變的一些原因,之前寫閱讀心得為主,最近會想去嘗試更多在ACG方面的創作

獨特性,需要考慮的點,在一段時間內,如果作品有高獨特性,更能夠吸引他人閱讀或討論,以及感受到自己創造出作品的感覺,就有他的意義了

所以:

1 持續創作,一件事物能在一段時間內發揮功效,集有其價值, 2 學會AI合作,嘗試練習那些不被取代部分來創作

上面是一些對於AI和創作看法,和大家分享

其他關於AI創作的文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