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地震感受:素食先生的心情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花蓮長大到現在,在今年4/3是被地震嚇到腿軟,早餐在市場吃素食粥,順便買蔬菜及豆類,在賣豆類的地方發生地震了,整個人快站不住,腳一直顫抖,持續的時間感覺有1分鐘左右,感覺天快塌下來,這也是第一次站著感受地震的威力,大自然漂亮,同時要有敬畏的心。 如果地震發生的時間在連續假期,災情可能更加嚴重,到現在花蓮還有餘震,回想起18年的2月6日的花蓮地震,餘震多的可怕,震到不知道這是地震還是頭暈了,保持愛惜生命珍惜大自然,環保從自己開始,自己實踐環保一分,地球就能再呼吸一下,大家一起實踐環保。 素食先生要繼續整理家園了😀,恢復平靜的生活。 📝拍照後用美圖秀秀 app後製

raw-image


一個分享葷轉素的故事,一個巧妙的機遇開啟了我的素食及身心之旅,是高敏感一員,人格是ENTP + INFJ。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對生活的要求愈來愈高,比較之下常常感到不滿足。然而,真實的生活是否如外界所想像的美滿呢?本文分享瞭如何對生活有滿足感的看法,並提醒人們學習未雨綢繆,以迎接命運的洗牌。
這是一個家庭糾葛的故事,描述了大兒子與母親之間的衝突,以及弟弟對於家族遺產的看法。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親情和家庭關係中的複雜情感和糾葛。
素食先生小時候很會睡,尤其在冬天走到哪睡到哪,隨著時間長大,睡眠得品質也逐漸下降,造成的臉部抽動及抑鬱的表現,2021年果斷戒除藥物,改變生活方式及工作模式,持續不斷的學習,並從中找到平衡。這是一個成功治療失眠的實例。
一個小小的想法與信念都有可能影響自己的一生,如正念冥想與吸引力法則,可以幫助人在思考及判斷上更清晰明確。本文分享了作者的生活哲學和心得感受,並提到如何面對困境時改變心態,希望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量子,影響心態的小小想法。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對生活的要求愈來愈高,比較之下常常感到不滿足。然而,真實的生活是否如外界所想像的美滿呢?本文分享瞭如何對生活有滿足感的看法,並提醒人們學習未雨綢繆,以迎接命運的洗牌。
這是一個家庭糾葛的故事,描述了大兒子與母親之間的衝突,以及弟弟對於家族遺產的看法。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親情和家庭關係中的複雜情感和糾葛。
素食先生小時候很會睡,尤其在冬天走到哪睡到哪,隨著時間長大,睡眠得品質也逐漸下降,造成的臉部抽動及抑鬱的表現,2021年果斷戒除藥物,改變生活方式及工作模式,持續不斷的學習,並從中找到平衡。這是一個成功治療失眠的實例。
一個小小的想法與信念都有可能影響自己的一生,如正念冥想與吸引力法則,可以幫助人在思考及判斷上更清晰明確。本文分享了作者的生活哲學和心得感受,並提到如何面對困境時改變心態,希望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量子,影響心態的小小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0403地震發生後,我們先是經過一個月每天都搖個幾次, 搖到已經失去敏感度,熟悉了震度四級以下沒有任何反應, 市區進行大型建築拆除,而封街需繞道, 失去安全住處的災戶們找到房子安定下來後的日子, 我們也發現, 花蓮沒人來了! 所有的火車票都很好訂,市區的停車格好停車, 原本假日需排
Thumbnail
還要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等了好久的雨,終於下了,但是豪雨卻也帶來不少的傷害,連著 二十多日的花蓮地震,又被偶然的餘震,嚇得連山上都不敢回,年後種的菜,就只能自生自滅,沒什麼事也沒勇氣面對,有落石的危機,記得921地震,爸媽還在山上,我隔了有半年以上才有勇氣回家,現在沒這動力,能避就避吧,幾日的雨,也下的人也blue 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最近在臺灣發生的地震對作者的影響,並強調了善的循環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文章表達了對受災者的關懷和對臺灣社會的感激之情。
Thumbnail
  幾天前的早晨7:58分..正當我準備要吃早餐時,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嚇壞了我當時所有在店內用早餐的人都紛紛往外跑,這也是921地震後,第一個讓我驚嚇往外跑的地震,看了新聞才知道地震是7.2級,花蓮已經傳出災難... 上傳的這張照片是2019年11月22日我曾經與好友去旅遊時拍的,當時的風景是相當
Thumbnail
電視播著0403花蓮7.2地震的新聞 震下的當時 在遠方工作的我 沒有第一時間感受到 下班後 打開電視 新聞一則一則的彈出 ... 震時的影片. 落石的滾落. 山時的鳴叫. 男女老少的驚慌.....好多.好多 越看越難過 越看越心驚 原本也打算這次休假也來一趟花東遊 這一次的震後 人
Thumbnail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此時此刻我想為這次花蓮地震的台灣人做點什麼,但我不確定可以怎麼做,連結土元素對話問地震的原因好像於事無補⋯⋯,造物主有什麼建議?」 造物主: 「不如我們一起寫一段訊息吧~」 造物主: 「這個地震帶來的災害,遠遠不及地球上人們的壞念頭所帶來的傷害。但是,要淨化
Thumbnail
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地震,一位散步的人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文章描述了他在公園散步時感受到了地震的影響,但在室內的人感覺比較強烈。希望大家都平安。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0403地震發生後,我們先是經過一個月每天都搖個幾次, 搖到已經失去敏感度,熟悉了震度四級以下沒有任何反應, 市區進行大型建築拆除,而封街需繞道, 失去安全住處的災戶們找到房子安定下來後的日子, 我們也發現, 花蓮沒人來了! 所有的火車票都很好訂,市區的停車格好停車, 原本假日需排
Thumbnail
還要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等了好久的雨,終於下了,但是豪雨卻也帶來不少的傷害,連著 二十多日的花蓮地震,又被偶然的餘震,嚇得連山上都不敢回,年後種的菜,就只能自生自滅,沒什麼事也沒勇氣面對,有落石的危機,記得921地震,爸媽還在山上,我隔了有半年以上才有勇氣回家,現在沒這動力,能避就避吧,幾日的雨,也下的人也blue 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最近在臺灣發生的地震對作者的影響,並強調了善的循環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文章表達了對受災者的關懷和對臺灣社會的感激之情。
Thumbnail
  幾天前的早晨7:58分..正當我準備要吃早餐時,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嚇壞了我當時所有在店內用早餐的人都紛紛往外跑,這也是921地震後,第一個讓我驚嚇往外跑的地震,看了新聞才知道地震是7.2級,花蓮已經傳出災難... 上傳的這張照片是2019年11月22日我曾經與好友去旅遊時拍的,當時的風景是相當
Thumbnail
電視播著0403花蓮7.2地震的新聞 震下的當時 在遠方工作的我 沒有第一時間感受到 下班後 打開電視 新聞一則一則的彈出 ... 震時的影片. 落石的滾落. 山時的鳴叫. 男女老少的驚慌.....好多.好多 越看越難過 越看越心驚 原本也打算這次休假也來一趟花東遊 這一次的震後 人
Thumbnail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此時此刻我想為這次花蓮地震的台灣人做點什麼,但我不確定可以怎麼做,連結土元素對話問地震的原因好像於事無補⋯⋯,造物主有什麼建議?」 造物主: 「不如我們一起寫一段訊息吧~」 造物主: 「這個地震帶來的災害,遠遠不及地球上人們的壞念頭所帶來的傷害。但是,要淨化
Thumbnail
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地震,一位散步的人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文章描述了他在公園散步時感受到了地震的影響,但在室內的人感覺比較強烈。希望大家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