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旅澳洲系列 <二>你是否也有一成不變的旅行慣性?

2024/04/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個人嚮往的旅行國度都不盡相同,這次來澳洲獨旅之後,才發現所見所聞與其他人的感受大相逕庭,面對多數人對澳洲抱持好感,唯獨自己似乎像局外人,試圖理解在地的美好,從而深刻體會到出國旅行就像品嚐美食,容易陷入偏食的泥淖,如果沒有攝取「均衡」營養,難免易出現失落的出遊回憶。 

旅行是主觀且個人的選擇

有些人對於喜愛的國家或城市可以一去再去,其中,最常見地方的莫過於日本了,身邊有不少好友皆表示,光是京都就能去無數次也不會膩;有些人則是以區域為單位,像是對歐洲大城小鎮的嚮往,不管當地傳出多少搶劫或偷竊新聞,依然每年必去歐洲且樂此不彼;也有更多都會女孩熱衷血拚,舉凡東京、曼谷、紐約、倫敦…等購物中心,每年必犒賞自己大肆採買名牌衣物或包包;而本人自從去埃及後,從此對古文明國度情有獨鍾,因此走過吳哥窟、敦煌、希臘、約旦…等諸多古文明國家。

多彩多姿的不同主題遊玩方式,就像每人對各種美食也有不同的喜好,例如愛吃日本料理者,可能不會想走進地中海餐廳用餐;熱愛麻辣口味的老饕,也不一定想嘗試中東料理;即使自古以來,旅行有很多方式,但依然有很多人,一輩子只愛一種遊玩方式如跟團,也不敢嘗試自由行,又或是恰恰相反,只喜歡做足功課的自助旅行;或許一輩子長達數十年的出國經驗都未曾改變,也從來不曾覺得「需要改變」。

這一切看似理所當然,大家花錢各有所好,不管去哪裡玩,結論皆可總歸一句「出國享受,犒賞自己的辛勞。」過去的我也如此認為,不過,這一趟澳洲獨旅以後,卻徹底推翻了我所認為的「理所當然」。 

從旅行發現自我慣性

沒想到,這一趟澳洲獨旅,令我驚訝地發現,旅行,其實也是一種常久以來的另一種「自我慣性」! 

原本始終以為旅行是跳脫日常的舒適圈,前往另一個國度洗滌身心靈,經過異鄉的洗禮充電,再回到熟悉的生活作息;殊不知,若以食物來比喻,平時在國內當上班族,一旦有年假就衝向日本購物,每一年皆如此度過,上班族的日子就像是平日吃便當,年假飛去日本購物好比周末吃速食,終其一生也形成另一種「習慣模式」,只不過是便當和速食的轉換罷了。

如果從健康的觀點來看飲食,只吃便當和速食,長期下來會營養均衡嗎?當然不會。換言之,旅行亦然,兩者之間的分別,則是在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形塑出大相逕庭的世界觀。

每一次出國遠行而累積的國際視野,無形中逐漸累積出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長期以來,多數台灣人對中日韓與東南亞情有獨鍾,也造成媒體長久以來對國際新聞的冷處理,始終不如鄰國如大陸、新加坡等國具有高度、深度與廣度,倒是能帶來流量的娛樂八卦,才是國內新聞的主流;反觀「營養均衡」的旅程,意謂沉浸在異鄉的客觀感受,奠定出自身綜觀國際的全局思維,加上接收世界新知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其實,多數人是遠遠不足的,甚至連我在內,若不是這趟澳洲獨旅,絲毫也未曾發現。

什麼是均衡的旅行樣貌?

那麼,「均衡」的旅行樣貌,究竟該長什麼模樣呢?以這次澳洲獨旅為例,宛如成為漫步在雪梨與墨爾本之間的城市遊俠,相較於以往常去的大漠邊疆與歷史遺跡,簡直是天壤之別,於是這股文化衝擊,使我費盡洪荒之力去努力感受現代化的城市之美,便成為此行的最大養份!

儘管曾經去過如倫敦、上海、北京等國際大都會,對我來說,豐富多彩的城市歷史如倫敦的牛津大學、北京的老胡同、上海的洋房洋樓等倒令我深深著迷,但當我身處在雪梨與墨爾本時,不得不轉換欣賞的角度,重新體會科技與時尚並重的摩登街景,才是遊歷這兩座城市的核心元素。 

這就好比我從來不吃辣,卻不小心來到成都,竟發現每一間餐廳只有「辣」的口味,除非不吃,不然都得試著品嚐看看,一旦品嚐,才能體會那是麻而不辣的特殊口感,遠遠超越原先對辣的恐懼。 

由此可見,向來喜歡穿梭在都會叢林的城市血拚者,若願意給自己機會,偶一為之前往非洲肯亞飽覽動物大遷徙,將大幅改變對世界的看法,畢竟,世界本來即存在著多元面貌,若終其一生只願意前往時尚之都購物,豈不是只看到世界的其中一部份,卻未能看見世界的其他與眾不同的面貌,實在太可惜了!

澳洲獨旅,深深體悟到不同的城市之美,不禁大幅增加我對現代化城市的新鮮感與好奇心,對於日後的旅行足跡,也出現更多有別於以往古文明的壯遊回憶。

1會員
4內容數
分享歲月靜好的自在 以及對人生的體悟與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