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台灣企業更擅長的是「效率與成本領先」的道路,近年是有往「差異化」邁進的跡象,但前進地步伐非常緩慢。
慢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台灣企業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擔當「快老二」的角色 → 先讓龍頭公司突破成功,知道大方向跟趨勢後再快步追上。
要知道領先者也有它們的痛苦,那就是前頭沒人領路、無人可抄,得靠自己慢慢地摸索求突破,這個摸索期的耗費相當驚人;早期台灣企業沒有這麼多資源,只好當老二或老三,等老大找到路之後,再透過效率跟成本的最佳化追上去,老大吃肉、老二至少也能喝到湯吧!
但隨著台灣企業的能見度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當「快老二」的機會好像也沒有以前這麼多了,反倒是要作為探索者、領頭羊繼續前行;這聽起來是好事,但也暗藏許多潛在的危機。
回過頭來探討「新創公司」,文中說明只有在滲透期快速成長時才有「估值溢價」的機會;但難就難在「孵化期」時,因為滲透率很低,其實也很難知道哪間公司可以走到最後,所以想要壓到對的那間公司,其實難度也很高。
以投資人的角度來說,既然選擇投資龍頭公司也有所謂的「估值溢價」,那倒也未必要冒上述投資新創公司的風險。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優秀的製造業公司通常需要兼備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要在管理上非常優秀,保持成本與規模優勢;另一方面還要不斷通過研發與技術進步,加強這個優勢,或是開發出更領先市場的產品與服務,來獲得更好的定價權。
如果一家企業不具備這兩方面的能力,那它能賺的利潤就是最基本的辛苦錢。
這就是一條經典的 S 型曲線,在滲透率快速上升的成長階段是投資者最喜歡的時光,因為在這個階段往往可以享受到公司業績和市場估值兩方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