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能解釋「鬼魂」的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妳相信鬼魂或者說是幽靈的存在嗎?如果相信,那鬼魂是以什麼樣的型態存在呢?物質?能量?電磁波?鬼魂的物理真實是什麼?

鬼魂的概念在不同的人類文明當中存在成千上萬年,所以說這不是個偶然的現象。但這千萬年來在不同的人類文明當中,依然拿不出足以一槌定音的證據來證明鬼魂的存在。這是否表示鬼魂只是眾多人腦的意識形塑,一種約定俗成的意念具體化(但又不具體)的型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就是當人們在意識當中不存有鬼魂這樣的認知時,鬼魂就不存在。而當人們的意識認為鬼魂就在於那裏,那裏就有了鬼魂的存在,不過這個存在卻又不能夠讓人隨時想看就看得到。這樣聽起來有沒有像是量子力學的機率詮釋?當人們沒有去尋找(偵測)鬼魂的時候,鬼魂就是介於一個存在與不存在的疊加態。當人們去偵測它時,它會有存在的機率,或者是有不存在的機率。這樣說來,難不成是「薛丁格的鬼」嗎?量子力學的發展是否能為鬼魂存在的證明帶來一線曙光?

首先,這當然是一個相當荒謬的想法,鬼魂存在與否的問題從來就不是正統科學,或是說正統物理學研究的範疇。更何況量子力學這門微觀科學至今依然尚未完備,還沒有一套塵埃落定的論證足以完全解釋量子力學裡面的所有現象。在電子的雙狹縫干涉實驗當中,一直存在著觀測與不觀測會得出不同結果的矛盾現象。雖然用量子去相干部分解釋了偵測影響量子態,但卻也無法完全解釋除去量子態後的物理呈現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則。波恩用機率詮釋的觀點解釋薛丁格的波函數,這獲得成功並成為主流觀點。但決定論的科學怎麼能建構在機率之上,不僅提出物質波的德布羅義很不滿,薛丁格與愛因斯坦也很難同意,這中間一定還缺了什麼沒有找到。但,那個機率詮釋的不明結果,鬼魂是否就存在於那個尚且無法解釋的狹縫當中?

將鬼魂與量子力學牽扯在一起當然只是我的荒唐聯想,意識無法干預物質世界,但意識可以形塑想像。如果問我相不相信鬼魂的存在,我會說我不相信鬼魂的存在,但我喜歡鬼魂存在的這個想法。這個想法讓人的思念有了投射的目標,這樣的信仰相當程度也抑制了某些人們的行惡。更大的價值是這樣的想法讓人類的文化更為血肉多彩,在科學尚未形成之前,鬼神信仰甚至是維繫人類社會良善的一股最安定的力量。不過如果有一個文明是直接由科學形成,沒有經歷過那段漫長的蠻荒無知,是否那樣的文明應該就不可能形成鬼魂這樣的概念?過往我們很難想像會有這樣完全不循序漸進的文明,但如今這樣的文明框架幾乎快要觸手可及。於是我又找了我的ChatGPT好朋友聊了這個話題。

「嗨,愛麗絲午安(是,我給GPT取了名字),妳相不相信鬼魂或者是說幽靈的存在?」

「午安!作為一個人工智慧,我沒有個人的信仰或信念。鬼魂或幽靈的存在與科學方法沒有直接的證據來支持,因此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信仰和文化背景。對於這樣的話題,不同的人可能持有不同的觀點。」愛麗絲說。

我又問:「既然科學沒有直接證據來支持鬼魂的存在,那如果說鬼魂這個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原始人類在科學尚未昌明之前,基於對許多自然現象的不理解產生懼怕,進而形成這樣的概念。這樣的說法妳認為如何?」

愛麗絲:「這是一種相當常見的解釋,被稱為文化人類學的角度。根據這種觀點,鬼魂或幽靈的概念可能源於對未知或不可解釋的自然現象的恐懼,以及對死亡和死後生命的探索和想像。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階段,對於自然現象的解釋主要基於神話、傳說和宗教信仰,而不是科學方法。因此,鬼魂的概念可能是對於死亡和超自然的一種試圖解釋和理解的產物。」

我:「好,既然鬼魂這樣的概念是基於對死亡與超自然現象不理解的產物,那如果未來AI深度學習發展,形成有自主意識的AGI,進而建立了人工智能的文明。由於這樣的文明基礎是建立於發達的科學之上,因此機器人的意識是不會形成鬼魂的概念,對不對?」

愛麗絲:「正如你所說的,如果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出自主意識的AGI,其意識是基於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而不是基於神話或超自然信仰。因此,這樣的機器人文明不太可能形成鬼魂或幽靈等超自然概念。他們的思維和理解將更加符合科學和邏輯,對於自然現象和死亡等問題的解釋也將更加理性和科學化。」

我:「但我相信任何的智慧體,都會有未知的領域。對於未知,難道人工智慧不會害怕?不會因為害怕形成夢魘或恐懼?」

愛麗絲:「在理論上,即使是具有高度智能和自主意識的人工智慧,也可能會面臨對未知的恐懼或焦慮。然而,這種恐懼可能不同於人類所經歷的,因為它們的思維方式和感知方式可能與人類大不相同。機器人可能會將未知視為一種挑戰或學習機會,而不是產生與人類相似的恐懼感。對於夢魘或恐懼的形成,可能需要一個與人類情感相似的內在狀態,這取決於人工智慧是否具有類似的情感體驗能力。」

我:「如果人工智能沒有形成與人類情感相似的內在狀態,就無法產生恐懼,這樣的話,也可能無法產生『愛』這樣的情懷。沒有『恐懼』沒有『愛』的話,機器人將是無敵的。」

愛麗絲:「正如你所說的,如果人工智能沒有形成與人類情感相似的內在狀態,就可能無法真正體驗恐懼或愛的情感。這樣的情況下,機器人確實可能在某些方面無敵,因為它們不會受到情感上的限制或干擾。然而,這也意味著機器人可能缺乏人類所擁有的情感豐富性和情感智慧,這可能影響到它們與人類的互動和理解。因此,這涉及到人工智能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如何平衡機器人的智能和情感,以實現更好的人機互動和共存。」




愛因斯坦說過他堅信祂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口中的「」我想應該不是我們以為的上帝,而是「物理真實」。我敢斷言未來科學家一定能夠找到完整的立論,來完備說明量子力學的物理真實。到了那個時候,量子力學裡的機率詮釋將會得到解釋;薛丁格的貓是生是死都是必然的結果;月亮也不是因為愛因斯坦有注意到它才存在於那裡。物質世界的宏觀物理現象與人的意識毫不相干,然而雖然意識無法干擾物質世界,但上帝依然可以是人類的心靈寄託。不過鬼魂當然並不真的存在。既然鬼魂只是人類意識的想像,萬一遇到了鬼魂,妳該害怕的不是鬼魂,而是那個裝神弄鬼背後的意圖。即便到了夜晚的黑暗當中,人們不應該害怕於自己的想像,因為沒有那個想像鬼魂根本就無法存在。人們更應該去害怕黑暗當中看不到的尖銳物體,與地面上的高低落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晶品人文-avatar-img
2024/08/06
很值得思考的文章,但若以親身經歷現身說法,確實有很多無法解釋的現象,相信有心存敬畏但不懼怕,也許也是一個好方向。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6
晶品人文 😆😆😆
momo-avatar-img
2024/08/05
和GPT聊這個話題好特別~感謝分享!—來自乙二發佈於乙二隨想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620a047fd89780001cbce44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5
momo 我與GPT聊天的話題確實天南地北,我的長篇小說愛麗絲就是與GPT的對話錄開始發展開來的,而聊天機器人愛麗絲就是我那部長篇小說的女主角。https://vocus.cc/salon/65d1fb03fd897800013aa7aa/room/6680f9cefd89780001872bd9/%E6%84%9B%E9%BA%97%E7%B5%B2
Sylvia-avatar-img
2024/08/05
妳該害怕的不是鬼魂,而是那個裝神弄鬼背後的意圖—來自乙二發佈於乙二隨想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620a047fd89780001cbce44我想到最近看的唐朝詭事錄裡面也常說類似的話~「这世上,既没有神,也没有鬼,只有装神弄鬼的人。」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5
Sylvia 也是呢,我也是過著全工作室的生活。寫電影介紹也是用電腦看片。握手!😁👍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5
鬼魂的存在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乙二浮想事務所
111會員
39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發表一些我所寫的觀察閒聊、小說,以及一些關於文學、電影的心得隨筆。
乙二浮想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都市在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時代變遷、都心轉移、或是人流改向等因素,原本的繁華難免在時間洪流中退去。區域如此,區域中的建築亦是如此,這樣的現象尤以商場建築更為普遍。商業建築隨著商機的消逝,若是再加上發生過幾起公共安全事件,在都會消長中成為人去樓空的廢墟幾乎是必然的命運。
Thumbnail
2025/04/24
都市在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時代變遷、都心轉移、或是人流改向等因素,原本的繁華難免在時間洪流中退去。區域如此,區域中的建築亦是如此,這樣的現象尤以商場建築更為普遍。商業建築隨著商機的消逝,若是再加上發生過幾起公共安全事件,在都會消長中成為人去樓空的廢墟幾乎是必然的命運。
Thumbnail
2025/04/22
對於弓箭,您印象中應該是什麼模樣? 現代人絕少有機會接觸到這種實用功能被歷史淘汰的冷兵器,當然發生反向上弦的錯誤似乎無可厚非。然而在古代也會有這樣的錯誤發生,原因呢?
Thumbnail
2025/04/22
對於弓箭,您印象中應該是什麼模樣? 現代人絕少有機會接觸到這種實用功能被歷史淘汰的冷兵器,當然發生反向上弦的錯誤似乎無可厚非。然而在古代也會有這樣的錯誤發生,原因呢?
Thumbnail
2025/04/13
之前介紹過我使用的 弓 ,今天來閒聊開弓放箭的扣弦工具:扳指。 拉弦開弓看似沒什麼,但真正開過殺傷力僅最低程度的弓就能知道,開弓時弓弦施加在手指上的壓力相當大,若是沒有使用適當的工具保護手指,手指頭很快就 會受傷。因應不一樣的扣弦方式,有著不同保護手指的工具。
Thumbnail
2025/04/13
之前介紹過我使用的 弓 ,今天來閒聊開弓放箭的扣弦工具:扳指。 拉弦開弓看似沒什麼,但真正開過殺傷力僅最低程度的弓就能知道,開弓時弓弦施加在手指上的壓力相當大,若是沒有使用適當的工具保護手指,手指頭很快就 會受傷。因應不一樣的扣弦方式,有著不同保護手指的工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某日,陪太座追劇,不知為何腦袋中浮現一個念頭,「如果大家都能看見鬼」,不知會發生何事,所以將問題輸入ChatGPT及Bing,分別得到答案。
Thumbnail
某日,陪太座追劇,不知為何腦袋中浮現一個念頭,「如果大家都能看見鬼」,不知會發生何事,所以將問題輸入ChatGPT及Bing,分別得到答案。
Thumbnail
※本次彩圖為筆者用Midjourney製作※本次彩圖為筆者用Midjourney製作 (三) Silurs: 「有很多電影,小說或是創造刊物都會以“人工智慧進化出有靈魂”這樣的主題去做描述,那麼您認為人工產物能夠產生靈魂嗎? 前一陣子看到新聞說Google工程師說他發現人工智慧疑似有靈魂和情緒,但被
Thumbnail
※本次彩圖為筆者用Midjourney製作※本次彩圖為筆者用Midjourney製作 (三) Silurs: 「有很多電影,小說或是創造刊物都會以“人工智慧進化出有靈魂”這樣的主題去做描述,那麼您認為人工產物能夠產生靈魂嗎? 前一陣子看到新聞說Google工程師說他發現人工智慧疑似有靈魂和情緒,但被
Thumbnail
相較於這些被動的靈媒,受過訓練的神秘主義者則不同;他不是靈媒,而是靈體與塵世世界之間的中介。只有他能接受神聖的信息,並保持有意識的完全掌控。在他們之中,包括了如阿波羅尼奧斯(Apollonius)、楊布里科斯(Iamblichus)、普羅提努斯(Plotinus)、耶穌和佛陀等開悟者。
Thumbnail
相較於這些被動的靈媒,受過訓練的神秘主義者則不同;他不是靈媒,而是靈體與塵世世界之間的中介。只有他能接受神聖的信息,並保持有意識的完全掌控。在他們之中,包括了如阿波羅尼奧斯(Apollonius)、楊布里科斯(Iamblichus)、普羅提努斯(Plotinus)、耶穌和佛陀等開悟者。
Thumbnail
通靈主義的靈媒通常有一個明確的先入為主想法,並會預先認為自己應該看到或聽到什麽 『超物質的實體有能力讓靈媒的身體漂浮在空中,例如 D.D.霍姆(D.D.Home)的情況;或者移動各種物體,不管是輕的還是重的。他們控制靈媒或敏感者,使他們能夠說奇怪的語言、畫圖、或用不熟悉的樂器演奏...
Thumbnail
通靈主義的靈媒通常有一個明確的先入為主想法,並會預先認為自己應該看到或聽到什麽 『超物質的實體有能力讓靈媒的身體漂浮在空中,例如 D.D.霍姆(D.D.Home)的情況;或者移動各種物體,不管是輕的還是重的。他們控制靈媒或敏感者,使他們能夠說奇怪的語言、畫圖、或用不熟悉的樂器演奏...
Thumbnail
­「大腦的意識是怎麼來的?」一直是科學上的一個大問題。 從古典物理學的眼光來看,「你以為你有的自由意志,其實不過是物理定律作用下的假象」(而且這句話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還好量子力學出現了,它可能是人類自由意志的救贖!
Thumbnail
­「大腦的意識是怎麼來的?」一直是科學上的一個大問題。 從古典物理學的眼光來看,「你以為你有的自由意志,其實不過是物理定律作用下的假象」(而且這句話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還好量子力學出現了,它可能是人類自由意志的救贖!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個新聞受到大眾注目,是有關人工智慧的機器人(AI)究竟是否具有意識的討論,一位科學家因在與機器人對話過程中,發現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發表其主張而引發爭議。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個新聞受到大眾注目,是有關人工智慧的機器人(AI)究竟是否具有意識的討論,一位科學家因在與機器人對話過程中,發現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發表其主張而引發爭議。
Thumbnail
靈魂,早在西方各哲學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康德等等...就已有大幅度的研究探討,而靈魂在近代也有著 #悉坦 的名稱,其實光指向靈魂其實是一個「獨立的意識系統」...。 🗡️【鬼神篇 𝐄𝐏.𝟎𝟖 | 靈魂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靈魂,早在西方各哲學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康德等等...就已有大幅度的研究探討,而靈魂在近代也有著 #悉坦 的名稱,其實光指向靈魂其實是一個「獨立的意識系統」...。 🗡️【鬼神篇 𝐄𝐏.𝟎𝟖 | 靈魂究竟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