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日記D331》現實給的巴掌

2024/04/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很遺憾,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行動,第一個專題及文章,就是放棄。但是,短暫的放棄並不是真的放棄,希望在未來,還能用其他方式跟大家見面!現在,希望大家能平靜的看待這整份「放棄日記」:)

2024/04/26 天氣陰晴不定雷陣雨 狀態:錯愕、失望

這天是放棄堅持做居住正義議題的第三百三十一天

⌂⌂⌂ ⌂⌂⌂ ⌂⌂⌂

這幾天,陷入瘋狂開會的循環

因為四月以前的提案,陸續都通知是否獲獎、獲得多少補助

接著,就需要針對最終獲得的補助金額,去調整計畫內容

所以週二開了青年好政的修正計畫會前會、週三開了修正計畫會議、昨天開了文化局社區營造的修正計畫會議

這可能就是拿政府補助的惡趣味吧

結果,昨天剛開完文化局修正計畫會議,今天就收到我們的核定公文

老實說,筆者看完公文,有些失望、難過、生氣的感覺

因為當初申請時,筆者寫了25萬的經費、最後,只拿到了10萬元的補助

文化局社區營造計畫是這樣的:營造點分成「基礎型」、「成長型」、「平台型」

最高補助金額依序是「10萬」、「25萬」、「50萬」(這裡說的是「最高補助」,不一定能拿好拿滿)

大家可以看最高補助金額的對比,就能知道,這三種型態是依序成長上去的

剛踏入社造的小白,可以先從非營造點的一般型,拿最高五萬元的經費,做些小行動

下一年,再進階到營造點的基礎型、再下一年開始嘗試成長型、最後,以平台型為目標

所以,筆者去年與浮游藝術一起前進基礎型,今年也與浮游藝術一起努力成長型,同時也與林口長期做社造的團隊co-lab合作提成長型(前面提到的25萬只拿10萬的那案)

前面也提過,10萬元,應是基礎型最高補助額度

因此,團隊在獲得這個消息後,都有些無力感,都覺得,如果我們只需要十萬,那去提基礎型就好,為什麼要讓我們成長型過又只核定十萬呢?

我們的計畫,是需要帶林口社宅公共藝術的志工們與林口六個公厦社區合作,共創屬於不同社區的社區營造,最後再舉辦嘉年華,除了讓六個社區有成果展現的舞台、也希望延續林口社宅一直以來透過市集擾動住戶的傳統

因為六個社區對於社區營造可能都是小白,所以我們需要在他們共創的同時給予他們三場的培力,從了解社區營造、到共創行動腦力激盪、最終產出行動去實作

即使場地都能用個社區的公共空間不用場租、但是把社宅志工帶進外部社區,是需要用講師費或工讀費吸引他們

再加上嘉年華會需要一些設備、場地的租借費,以及相關擾動活動的教材費

上述都還沒算上團隊成員自己的臨時工資(如果沒有辦法獲得臨時工資,那我們全員都只能去做正職工作,幾乎沒有時間能全心投入社區做事)

所以,老實說筆者的到這個消息後,是氣憤的、是懷疑的

氣憤除了是覺得補助金額不合成本、也氣自己為什麼沒有能力「自己做」不依靠政府補助

懷疑則是又有之前的負面想法出現,覺得是不是筆者真的不適合做社區營造?不然怎麼很多時候在社區營造的相關提案,都過不了、或者獲得不合成本的補助額度

再搭配今天的天氣,陰晴不定又打雷

在這樣的情緒環境下,筆者依然在尋找能有彈性工時或遠端工作的穩定的正職工作

只是又需要花點時間去處理這樣的負面情緒了

「遊睦社會行動」,是希望為現代遊牧民族,提供友善的心理支持、社區關係連結培力、實踐居住正義的團隊。然而,在多年無任何進展的無奈下,創辦人決定短暫放棄,但是既然都堅持了三年,不僅是要花很多時間放棄,更希望在最後還能留下點什麼,於是這本「放棄日記」就誕生了,在這裡,將會看到團隊的成立及放棄的過程與結果,一起見證遊牧終點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