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很遺憾,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行動,第一個專題及文章,就是放棄。但是,短暫的放棄並不是真的放棄,希望在未來,還能用其他方式跟大家見面!現在,希望大家能平靜的看待這整份「放棄日記」:)
2024/03/11 天氣雨 狀態:低落、複雜
今天是放棄堅持做居住正義議題的第二百八十五天
其實今天想分享的是昨天發生的,筆者的家事
因為昨天筆者家裡網路不知道怎樣,突然跑很慢,所以改成今天發
⌂⌂⌂ ⌂⌂⌂ ⌂⌂⌂
這三天,筆者家裡在換冷氣,因為是換掉2.30年前的老舊室外機,加上之前的冷氣排水孔沒裝好會漏水,所以原本冷氣的排水孔所在地地板也需要拆掉
那個地方是筆者家的倉庫,顧名思義,是平常用不到的東西就往那丟的地方,所以非常亂,也因為不常有人去整理、打掃,所以也蠻髒蠻多灰塵的
筆者不算是個愛乾淨的人,但是自從接觸居住議題後,自己深刻感受到「居家環境」對一個人的心境、想法、觀念有多直接的影響
以上的狀況顛倒也是有可能,就是說:
筆者就是屬於「不至於潔癖,但是看到髒亂到一定程度就會受不了去整理」的人
偏偏筆者家中四人,只有筆者是這樣的人,家父家母家姐,都比較偏向前者
於是,在這次拆冷氣之後,筆者主導了倉庫大整理改造計畫,準備來把那些陳年物品斷捨離
家人是沒有阻攔或反對,說都由筆者決定要不要丟
所以這三天筆者都在整理打掃中
⌂⌂⌂ ⌂⌂⌂ ⌂⌂⌂
不過,昨天發生了一件事,是讓筆者也想要測試看看是不是「居家環境對心境有直接影響」這個現象是真的
昨天,家父家母吵架了
不是因為筆者打掃或丟物品的原因,只是為了午餐家裡要自己包壽司,醋飯的調配沒有溝通好,雙方口氣又一直都是不好的那種說話態度,所以兩者大吵一架,家母奪門而出
筆者的家庭,也算是傳統台灣家庭,父母打罵教育到大、父母可能彼此也沒了愛情剩柴米油鹽醬醋茶,再加上兩方的溝通方式一直都是「大聲」、「不專心聽彼此說話,左耳進右耳出、「後面才再用大聲及質問的口氣問對方問題」,所以經常為了一些瑣事吵架
長大後學了社工,又曾經在家暴領域待過,才意識到自己原來也是「目睹兒少」
但是,父母這樣的狀況就維持到了現在筆者都快三十了
你說,要改嗎?能改嗎?也許能吧,但是兩位如果還是傳統家庭觀念,應該對他們個人意願不高
我們常說,如果個案自己沒有打從心裡的意願要改變,那這案的輔導就不可能有成效
所以之前筆者讀書期間,一直很希望看看能不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技巧,幫助家父家母緩和彼此對彼此不滿的情緒
很顯然,沒有成功過,到現在都是
⌂⌂⌂ ⌂⌂⌂ ⌂⌂⌂
就筆者觀察,家父屬於傳統家庭長大,因為自己的成長背景也是打罵教育,所以對家人的口氣一直都不是很好
比如:
會打驚嘆號,就代表說話口氣就是給人感覺具有攻擊性的
而家母,在一個不算是很傳統的家庭中長大,但是因為是家中唯一的女兒,前面有三位哥哥,所以從小在備受寵愛的氣氛下長大
不能說是公主,但也真的不是那種所謂的「賢妻良母」
所以兩個一講話就像要吵架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難不吵起來,應該說,沒真的打起來就謝天謝地了
筆者小時候不懂,所以就學了他們的壞脾氣,對朋友對家人也都不好
長大後除了逐漸培養幽默感、透過心理學學著去理解他人,才漸漸長成現在這樣
但是,回到家後,卻感覺很難自己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在自己的家庭上
筆者曾經也想過要找父母好好談談家裡的詭異氣氛及經常性的衝突
但是卻總是開不了口
因為每當想開口的時候,又會想到:反正他們的個性絕對不會聽自己的話,甚至會覺得筆者是在說教,反過來責罵自己,又何必自己找罵呢?
包括今天只有筆者及家父在家的時候,也出現這樣的狀況了
不過,家母倒是在筆者長大後,比較願意分享自己的心情,也願意接受筆者或家姐的建議
所以今天,反而是家母下班回家後,她主動提起昨天的狀況,於是筆者及家姐以旁觀者的角度分析了一下這次的事件,感覺家母雖然短時間還是這樣的性格及行為,但是至少不會太虧待自己的內心,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生氣就是在懲罰自己)
也是這次事件,讓筆者更加理解,什麼叫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為什麼早期的社會,會覺得家裡人吵架、打架是家務事,而不願意接受「外人」的協助
就是因為,有時候自己發生的事只有自己能解決,旁人所謂的協助,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幫忙分析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及也許可以朝哪個方向改善的建議
筆者不奢求很快就解決這件事,也不覺得家父家母短時間內會和好
但是,筆者曾經聽過心理師分享,父母吵架的時候,孩子不要急著參一咖,因為父母也需要學習靠自己去解開衝突,孩子只需要保持中立,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所以,筆者也就隨遇而安囉~見機行事也是筆者越來越會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