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股飆漲,賣股的好時機!

2024/04/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營建類股走勢凌厲,向來牛皮溫吞的營建股何來原由搖身成為飆股呢!

原因甚多,不外乎新青安房貸的加持、科技業暢旺帶動的資金回流效果、建商成本高漲新建案易漲難跌、老屋都更的想像空間。

上述原因又尤其以第四項,老屋都更最具想像空間。不得不說花蓮403地震確實也震醒了一直睡不醒的營建股。

raw-image


一個燙手的新題材大辣辣地搶佔了財經的版面,投資人是該追進還是該退場呢?

我們目前帳上有二檔營建股,一檔為持股近十年,含息累積獲利284%的華固(2548), 另一檔則是持股二年,含息累積報酬13%的興富發(2542)

我們對於不同的個股,有著不同的投資原由與投資計劃,即便產業背景雷同,個股間仍存在營運績效與營運展望的差異。都需要作各別的檢視。


一家企業股價上漲的最因素為何? 最基礎的要件乃在於企業獲利展望提升, 而一家企業獲利提升的因素又是什麼? 最直接的莫過於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率,又或者是在股本不變的前提下擴大營業收入。估且不論個股,我們先簡單地來探討目前推升營建股指數的原因是否具有推升營建股實質獲利提升的機會。
  • 在我們上列的幾項原因中,新青安政策乃在於強化所謂的剛性買房需求,這點難以令整體營建業創造超額利潤。
  • 至於回流資金的簇擁以及營造成本上漲所支持著巿場價格,則是讓我們研判房價易漲難跌。
  • 唯一最可能擴大產業規模及巿場需求的要素則在於老屋都更這件事。

2024年四月初的一場地震再次喚醒了台灣人對老屋改建的意識,適逢台北巿喊出大都更時代, 祭出更優惠的政策支持,營建業看似就要迎來一場龐大的需求?

高房價的沉痾、少子化的疑慮,這些問題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踪,好似大家夥都即將迫不及待地買房似的!

目前台股上巿營建建材類股共55家;上櫃營建建材29家,合計84家。台灣的住屋需求都由這84家公司瓜分利潤嗎? 自然不是。

經濟部登記在案的公司家數統計中,營建建材業於2000年已突破萬家, 至2023年底更是逾12萬家。房地產是民生基礎產業,其龐大的巿場需求由數以萬家建商所共同擁有,上巿櫃建商固然營收規模較大,但相較於整體巿場乃然僅佔有小份額罷了。我們可以明白,一個建案由購地、融資甚或是都更的協商作業都不是短期作業能完成,因擴大都更政策進而反應在建商的獲利成果更加不可能在短期實現。

對於營建股的大漲,我們可視為巿場賦予了更高的本益比,但個別公司盈利是否能得到提升仍應檢視各別公司的營運展望。

 

營建股同一般個股,買賣取捨都應該有所依據

  • 買進: 是否認同企業前景、是否認知企業風險、是否作好投資計劃
  • 賣出: 是否符合賣出條件、是否有新的投資計劃、是否有合適的資產配置

本文,我們將分享對華固(2548)的投資計劃,以及本週的交易週報


~想了解本人貼近盤面的投資建議,請到小股東的大投資
~閱讀我的投資歷程和經驗分享,請到致富手冊
~參考追蹤的個股:資源池個股名單。更多財經短評:小股東粉專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5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小股東的大投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8.6K會員
259內容數
從白手到財務自由是筆者的歷程,2022年領息200萬。 這個專題將陪你走向穩健投資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