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筆札|淺倉秋成:《奪命炎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處當今便捷的科技世代,網路是否也逐漸成為任意審判與定罪的工具?

進入社群媒體、指尖輕快飛舞、完成後按下傳送,不用幾分鐘便簡簡單單產出任何評論,有些平台甚至更以匿名留言的方式著稱,讓敲鍵盤這件事變得更加無所顧忌(或也可說是肆無忌憚)

而淺倉秋成在《奪命炎上》中,以他一如既往的細膩筆法,靜靜揭開了籠蓋在現今社會上的薄紗,直搗其鮮少被重視的——網路暴力下的無辜受害者


raw-image


《奪命炎上》清晰描繪了在網路遭「炎上」時的連鎖影響,自身、家人、公司......無一能夠倖免,僅在須臾之間,就可能因虛擬世界的一切資訊顛倒了現實。以一般民眾的角度,當我們在關注類似事件時,即便不做評述,絕大多數人們也都會跟隨主流民意,一概咬定這便是事實真相。但,這真的足以稱作所謂的「正義」嗎?


搧風點火的網路撻伐,是否也算是一種無形的「殺戮」?

自資訊時代發達以來,網路霸凌事件便從未有過減緩的趨向。不少網友時常秉持強烈的正義感,並貢獻一己之力,在網路上針對各種作惡多端之行瘋狂出征,盼能以此帶來一定程度的譴責與制裁。在常人眼裡,這似乎極為大快人心。

然而,在真正查明事實前,這些電子產品是否也可能成為「殺人利器」?正如《奪命炎上》所構建的情景,我亦經常在思考,無辜的人一旦陷入網上的風波,又何以在流通過快的複雜網絡中,證實自身的清白?

而其中最令人唏噓的,則莫過於「走上絕路」了,無論是想以此作為最終的辯駁,抑或是終究承受不住輿論的輾壓,皆令人傷感萬分。

倘若在這種情況下,網友們的那雙「道義之手」,又該如何解讀呢?


在我想來,《奪命炎上》帶給讀者的不僅是各種省思,更是一雙清澈瀲灩的眼瞳,引領我們運用更清晰的視野,去體察網路社會上的黑與白。也期盼在綿延的未來,伸張正義與網路暴力的界線能更加分明,讓你我都能棲息在更為柔軟的境域✿

avatar-img
3會員
13內容數
閱讀的我們皆為一座島嶼,藉由文字探尋遠方、連接彼此,因此閱讀不再是件孤獨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閱讀彼岸🌤 的其他內容
愛的形與色、關係的存廢與否、內心本質的善與惡——人本身就是錯綜複雜、無從完整拆解的生物。 即使每日密切交流、談天說地,對於這些長期同住的室友們,我們真能自稱瞭若指掌嗎?
愛的形與色、關係的存廢與否、內心本質的善與惡——人本身就是錯綜複雜、無從完整拆解的生物。 即使每日密切交流、談天說地,對於這些長期同住的室友們,我們真能自稱瞭若指掌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讀完《六個說謊的大學生》之後,我就對作者浅倉秋成很感興趣,前幾天默默讀完了這本,果然如書腰上提到的,比《六個說謊的大學生》還要燒腦!我好需要開一個炎上會議,來探討這整個故事的細節!(告訴我,這不是科幻故事吧?)
Thumbnail
《奪命炎上》縱觀現今的網路發展,除了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推進劇情,亦穿插其心境描寫,使讀者不會因為知道泰介並非真凶而感到乏味,反而更能體會其求助無門的困境。
有了網路,世界猶如被收於網中,本來十萬八千里外的人事物,都變得近在咫尺,可以隨時關注和參與。然而當任何一件事變得過於容易,做起來就會相對不經大腦,像是湊熱鬧、出名、賺流量,都只要動動手指就行,那麼誰還管自己轉發或刊登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先撈到好處再說吧。
【防雷提醒】 「為什麼不相信共事多年的人,卻相信毫無實據的謠言呢?」 網路的虛實和科技所帶來的世代差異我認為是《奪命炎上》這部小說最核心的兩個議題。故事的第一個章節,由一位猶豫是否轉發疑似兇殺案的推文的大學生初羽馬開始,展現出一般人對於網路訊息的掙扎:既想參與,又怕被假訊息騙而惹禍上身。(小說中
Thumbnail
在網路普及的現代,無遠弗屆的資訊迅速流動,在社群平台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界線的催化下,一旦成為網路世界的公審對象便無所遁形,難以逃脫。日本作家淺倉秋成敏銳地觀察到此點,以時下常見的網路正義為題材,撰寫出引人深思的懸疑推理小說《奪命炎上》。
#可能劇透警告 故事從現代人熟悉的社交平台X上開啟,透過幾位不同年齡層的相關人員各自的生活態度與面對網路上疑似殺人事件的反應,展現科技快速進步下如何放大世代衝突。看似倒楣的山縣泰介先生是個標準的、被認為既得利益世代形象,工作上認真負責,事業有成,生活優渥,又有著幸福的一個小家庭。但另一方
Thumbnail
「對於二十多歲年輕人或對於年輕生命的憐憫,應該是我開始創作這本小說最初的動機。真要說的話,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電腦網路時代的成長經驗,也是一本戀愛小說。……獻給那些曾經坐在電腦螢幕前和素不相識的人共涉愛河,敲打著鍵盤用暗語交談,躲藏在化身背後面紅耳赤的人。」 ――金英夏 作者: 金英夏 김
Thumbnail
自從讀完《六個說謊的大學生》之後,我就對作者浅倉秋成很感興趣,前幾天默默讀完了這本,果然如書腰上提到的,比《六個說謊的大學生》還要燒腦!我好需要開一個炎上會議,來探討這整個故事的細節!(告訴我,這不是科幻故事吧?)
Thumbnail
《奪命炎上》縱觀現今的網路發展,除了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推進劇情,亦穿插其心境描寫,使讀者不會因為知道泰介並非真凶而感到乏味,反而更能體會其求助無門的困境。
有了網路,世界猶如被收於網中,本來十萬八千里外的人事物,都變得近在咫尺,可以隨時關注和參與。然而當任何一件事變得過於容易,做起來就會相對不經大腦,像是湊熱鬧、出名、賺流量,都只要動動手指就行,那麼誰還管自己轉發或刊登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先撈到好處再說吧。
【防雷提醒】 「為什麼不相信共事多年的人,卻相信毫無實據的謠言呢?」 網路的虛實和科技所帶來的世代差異我認為是《奪命炎上》這部小說最核心的兩個議題。故事的第一個章節,由一位猶豫是否轉發疑似兇殺案的推文的大學生初羽馬開始,展現出一般人對於網路訊息的掙扎:既想參與,又怕被假訊息騙而惹禍上身。(小說中
Thumbnail
在網路普及的現代,無遠弗屆的資訊迅速流動,在社群平台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界線的催化下,一旦成為網路世界的公審對象便無所遁形,難以逃脫。日本作家淺倉秋成敏銳地觀察到此點,以時下常見的網路正義為題材,撰寫出引人深思的懸疑推理小說《奪命炎上》。
#可能劇透警告 故事從現代人熟悉的社交平台X上開啟,透過幾位不同年齡層的相關人員各自的生活態度與面對網路上疑似殺人事件的反應,展現科技快速進步下如何放大世代衝突。看似倒楣的山縣泰介先生是個標準的、被認為既得利益世代形象,工作上認真負責,事業有成,生活優渥,又有著幸福的一個小家庭。但另一方
Thumbnail
「對於二十多歲年輕人或對於年輕生命的憐憫,應該是我開始創作這本小說最初的動機。真要說的話,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電腦網路時代的成長經驗,也是一本戀愛小說。……獻給那些曾經坐在電腦螢幕前和素不相識的人共涉愛河,敲打著鍵盤用暗語交談,躲藏在化身背後面紅耳赤的人。」 ――金英夏 作者: 金英夏 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