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本輸出
也許不用過於擔心自己會無法產生什麼東西出來,因為創作沒有限制、沒有規定的框架、模板、樣式,創作應該是自由的,由內而外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不應該矯揉造作,或任何具有造假、抄襲的弊端,否則就是沒有意義、價值的操作,創作應該本於我心、自我初衷,並且在任何時刻階段自體內部身心靈出現的任何形式的想法與觀點、感受與領悟,毫無保留的全盤輸出文本,這才是創作的目的與意旨所在,每個人應該都是多產的作家,每個人無論年紀、年齡階層、學歷、家庭背景、受教、價值觀、性格氣質等型塑一個人獨一無二的特徵的元素成份,若將這些這些會影響的因素關係解除,其實大家其實都可以在時時刻刻產出論述、言說,因為每個人每一秒鐘都會閃現出許多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想法體受,我們人類的腦筋每一秒鐘都在轉動,無論是快速還是慢速的運作,那都是一種思考、反芻、接收、領悟,藉由這些歷程,每個人就會在每一秒鐘產生各種念頭、意念在腦海中或在心裡,這些念頭可能會透由轉化、融合、組織,而形成了決定與選擇,導致我們會在若干時期做出若干舉動、思想與外顯行為,或者直接藉由口述的方式傳遞表達出來,形成文本內容,如果好的話,就會成為文學作品,供眾人欣賞閱讀、尊敬稱羨,因此如果要頻繁輸出文本其實並不困難,就只要將你當下現在所想到的任何想法感受還原、傾吐、坦露即可,也許個人會覺得不適當,因為有時候我們內心是邪惡的,充滿了負能量腹黑的言論與想法,經過社會化的我們可能不太會這麼直接的表明,害怕傷害、冒犯到別人,除了這些無可避免、必須忽略、過濾、刪除掉的言語之外,人們其實沒有什麼是不能說的,即便有些詞藻不太美妙,沒有經過修整潤飾,是粗糙不堪、醜陋赤裸的文字呈顯,但那才是最真實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思考,但時常卻往往認為言論是要經過一系列精密複雜的內化、消化、吸收、計算、篩選,經過一番忖度之後,確保自己的文字是美麗、簡練的、有意義輸出的,才會輸出,但其實只要有想法就可以隨時丟出來,沒有什麼觀點論述是沒有意義的,即便文詞非常拖沓,冗言贅字一堆,講半天重點都沒說到,反而光是鋪陳就浪費了一大段,沒有濃縮精華,讓文字精煉一點,在有限的文字數量之內塞滿概念見解看法、言之有物,但是沒有人規定一定要有一個文本量的侷限束縛在那邊,因為很神奇的是,即使當下的自己多麼文思枯竭,一時之間想不到有什麼觀念想法可以說出(抑或想說的話要麼別人都說過了、搶走了,要麼是廢話、陳腔濫調的無謂語句,說了也沒有意義),到最後也都還是會產出屬於自己的一番言論,因為說著說著,自己就會不知不覺走向此刻心中最想說的話以及最真實的感受思想的路徑,與當下的狀態、所處的環境、週遭人事物的景況情狀的攸關程度極大,因此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在任何時刻說不出什麼、無法產出論述,因為腦袋是無時無刻在跑的,既然腦筋一直在運作,一直在進行思考,那麼把思考的進程全然輸出,透過書面與口說的自然語言來道盡,不就變得極其簡便了嗎?先不要在乎去蕪存菁,保留完好通順、甚至經過刁鑽、刻畫、勾勒的這項進階的條件,只求將自身所想到的任何想法與感受訴諸於文字,其實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這也是產出論述或創作文學作品的第一步驟,經過實踐,完成了這步驟之後,接下來要真正產製正式的書面語文本,就相對容易了。
領域性格
原來往往時時刻刻都逼迫、說服自己產出文本時不要陷入老生常談的陳腔濫調中,因為這樣的話輸出任何文本都是沒有意義的操作,只會浪費時間、心力、思想、精神,無助益於情勢端態,甚至可以刪減廢除、鏟滅削夷,但是時常這些看似沒有用、眾所皆知的「廢話」,到頭來說起到的作用卻是最大的,因為無論人類多麼傾向於或刻意的讓自己說出實質上有幫助、充分具備硬知識的理論架構,每個人到最後都還是會比較聽取所謂的「廢話」,學習或吸收到相對應的乾貨技術與能力之後,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將其內化、深深烙印刻在自己的骨子裡永不退散,而要如何實踐這一點,就必須要靠那些被人講到爛的語句,那些看似抽象、不具體、無法從文字當中獲取任何實際作為指引的話語,卻是最能讓個人體現若干知識以外、超越知識的精神與態度,理所當然的,在任何一個領域上學習、工作,不免俗的一定會需要接觸到相關的硬知識與軟知識,無論是非常實用的技法與能力(實務),還是紙本書面上的理論概念,都必須要先掌握具備、攫拿擷抓,之後才能追求將其內化、吸收,甚至成為形塑自己的一部分,影響、建構屬於自己的性格與氣質,而要順利渡過這些歷程就需要陳腔濫調的語言來支撐,我們常常會看到某個領域中的人們,透過他們的外顯行為、舉止動作之間,或散發吐露、傾倒呈表出來的氣質當中,都能窺探察知發現他們或多或少都具備該領域的典型形象、氣質與個性樣態,或者也可以說是因為在同一個領域中生存、執業或學習的人,都不約而同的持有相仿、相似、甚至一模一樣的人格形式,因此我們就將這種性格氣質的一致性、共同性、通統性算作是一種那個領域中典型的人的面貌,因為在那種產業領域、行業上生活的人「都會是這個樣子」,當然其中還是會有幾個例外,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要有什麼樣的性格、氣質、外在行為與所說/寫的言語習慣,但這些特例的存在,也不能說他們是在一個群體當中最孤僻乖離、特立獨行的人,用負面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因為每個領域就只是一個領域,集結了相同屬性、特徵的知識內容,從事相關工事的人不一定每個都是對其內容感興趣、並且願意奉獻付出餘生一輩子在這方面,可能他們認為這只是個過渡期、一下就過了,因此還沒來得及或根本不想展演出大眾心目中集體對於該領域的人既定固有的性格想像,而且每個領域產業都不是一個群體,雖然是因為有著共同的從事內容而匯聚在一起的一群人,但是也不能用集體社會、團結力量大的筆調口吻來規限框制在這個領域中從事的人必須顯現出特定的態貌,這非但是強人所難,更是不合理、無謂的要求,這些人是在同一個領域上工作、學習,但是沒有必要將自己的各方面都展現出該領域的模板樣貌,而且也沒有所謂「一定得怎麼樣」的侷束,更何況每個領域內部本來就是多元的組成,由形形色色、來自不同背景環境的不同性格的人交織混雜在一起,是人們自己規定人們必須要有一種特定的性格印象,於是讓想要從事這個產業領域或已經在這個領域裡面的人感覺到被壓迫,被逼著一定要展現出大眾對於該領域的形象,但其實那根本沒有必要,而且也不一定是真實的自己,搞不好演著演著,就會更討厭自己,或弄假成真、變成另外一個人,因此身處在什麼領域,只能代表你現在所做的事、操持的內容是什麼而已,並沒有辦法、也不應該改變影響真實的自我。
累的定義
「輕鬆、適意」對一位時時刻刻維持警覺、緊張、警惕的人來說,是非常困難艱苦的一件事,反而沒有辦法放鬆,直到真正面臨必須讓自己休息、休假的時候,才會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不知所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顯得相對緊繃,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大眾集體共同認定的放鬆、休息片刻,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種痛苦,由於每個人適應、習慣處在的狀態本就迥異,有些人就是喜歡活在急促趕場、每時每刻抓緊神經、必須每分每秒表現出最良好的高峰狀態,那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放鬆、休息的機會,他們卻認為是一種折磨、折騰,不是因為他們無法放鬆、身心生病了,而是他們最「放鬆」的時刻,就是大部分的人認為緊張侷束、壓力偌大的時候,每個人所傾向於存在、遊蕩的狀態皆不盡相同,都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天生就是酷愛待在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是窒息、壓縮或不自由的空間與時間,不斷鬥爭角戰,不知道疲累羸軟、心力交瘁是什麼概念、什麼感覺,只知道自己要隨時盡力朝目標直挺挺地邁進,目光直視標的物向前衝,可能有人會問,這樣身體不會搞壞嗎?其實人是可以很強壯堅撐、富含韌性的,同時也可以是軟弱孱薄的,就看自己要怎麼處理、操持自己的身體/心理健康(畢竟心理會影響生理),這些人不能說他們是超人,因為他們也是人,只是適應、習慣於這樣的狀態,跟多數普羅大眾的平凡一般人不同,並沒有比較好或不好,只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形態、風格與方式,沒有人限制規定若干特定族群的人們生活在自己的時間/空間當中,就必須依照、服膺某種特定的生活模式或者享受在固定的狀態之內,因為每個人都是自由、個體化的形貌,每個人都可以決定選擇自己擁有的人生態樣與當下狀態,也許有人會認為某個人擁有這樣的生活是非常疲乏、累人的一件事,但那也要看當事人自體本身有無這樣肯認、苟贊,畢竟「累不累」除了是個人的感知、覺得之外,也是一種形容詞,只要是形容詞就一定會流於主觀意識與個人色彩的臆斷,然後個人的主觀思考與概念放置在同一個情境下,發現是大家的想法是相似相仿的,個人意識的觀點概念變成集體的共同意識,但還是主觀的,只是人比較多、或比較多秉有類似的觀念而已,而有時候並不一定是描繪指稱情狀的詞彙這方面可能出現問題,更多時候問題是在於各人面對自己生命時不得不(或有得)選擇若干模式來讓自己繼續處在同樣的環境,讓自己得以生存下去,因此不能用既定約俗的標準來框縛、捆綁或定義、解讀一人的疲累程度,甚至要求他人休息、不要再折磨自己了(他也許不認為這是一種折磨),況且所謂的「標準」也是主觀評斷、主觀詮釋,一點也不具體、有建設性、可信度且客觀嚴謹,只因為大眾彼此間共同擁有一致的認定、持有大抵相似的想法觀點(即便沒有科學或理論根據,只是剛好概念意見都差不多),就直接挪用、形成一種社會集體約束的框架樣式,這未免太過不合理、不公平,其實不只是「累」這個詞藻,其他幾乎所有的表示人在若干階段時期中可能出現的狀態的形容詞,都很可能落入這個陷阱與窠臼中,只要人類一直尚保有對於自己的感受集體化、拓散到身邊周遭每個人身上,亦即「我認為什麼、感受到什麼,那麼別人就一定也是這樣的看法、感覺,所以別人應該像我一樣怎麼樣」的印象,人們就不可能發展出自己過生活的獨特方式,社會上集體主義中偏負面的那一端的弊病、宿疾就不可能消退鏟滅,就會永遠浮現,而且越來越強大、銳不可擋,屆時大家每時每刻的身心靈狀態就會趨同、走向統一,共通性無限增生,每個人都成為一樣行為、一樣思想、一模一樣的人。
不存在的事實
其實有時候不是或不一定是我們所印象中想像的事物是錯誤的,不是我們都想錯方法了、用錯誤的角度認識看待這個世界,所有方式都是不對的,而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中,事實本來就不存在,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完全正確、無庸置疑的,每件事情都是假的,所以也沒有所謂絕對正確或錯誤的事物,只有人所處在的世界、社會當中,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詮釋權、解讀權,以及自己的想法主見、觀點概念,來看待這個世界,重新自我建構對這個社會的意識與認知,每個人都是自由自在、獨一無二的個體,皆能有自己的選擇與決定,也許我們所集體共同想像出來的現實世界、乍似完美理想世界,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沒有絕對正確、既定固有的自然本原框架、模板,能讓我們在認識學習、生存生活的進程階段當中做為一個參考的依據,只有各說各話、任人感受思考的空間與機會,即使我們社會中還是培養、形成了無形的趨於一致、相同、統一的價值/道德/人生/世界觀,但我們還是不得不承認,人類就是主觀的,每個人的一生永遠就只能存在於一個軀殼形體之內,不能跳脫抓取出來放在另外一個人的身體之內「替別人生活」,一輩子只能為自己而活、只能活自己的人生命運,因此看待世界的方式、持有的身心靈狀態,也就只會有你自己一個人能體會、感知,而每個人因為擁有不同的性格氣質、狀態風貌、形狀模樣,當然就會衍生出形形色色、多元複雜的生態與社會,畢竟我們共處共存在同一個環境之中,人與人彼此互相之間一定會有瓜葛羈絆、牽扯衝突、對話激盪、交流運通的發生的必然性,因此每個個人操使運用自己看待世界的形式,人工自造出解讀社會的方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就算是針對同一件事實身上進行開展,而到頭來,人們就會發現,其實擁有相同背景、人格等因素的人們,會有差不多相同、相似、相仿的觀點概念,以及針對若干事項所向外提出、內部生成的意見洞察,接著富有共性的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聚集、匯流在一起,合作、組織成越來越大型的普遍共有價值觀,而隨著越來越多相同、類似的人加入,這個群體就會越來越龐大,每個人越來越趨同,甚至有些人還會要求還沒加入的人也持有相同的想法與觀念,刻意將場外的人拉入,造成雪球越滾越大,社會上就不知不覺存在著隱形、但卻不可或缺的概念框架,一旦被定型僵化之後,就很難再有移動調整、改易修正的空間,當時代不斷前進、境遷,人事物也要不斷跟進改變,但這些人卻會在既有的當初設定的框限侷縛之內無法跳脫、拔除、抽離,或有任何挑戰顛覆、推翻倒反的效果作用,以至於特定的那群人就一直卡在某種思維的範疇之內,長期以來無法接受已經正在改變成另外一個形貌樣態的社會,像老人一樣思想一直停留在原地滯步不前,而更恐怖的是,這種思想的固著與無力突圍、改變乃至起初的共同觀念建立,都是在無形之中成長壯大的,大家都沒有感覺到的情況之下,就被一一影響、洗染,捲入這樣的群體之內,造成各位腦子裡潛意識「就是這麼想的」,無法跳脫出既定的框架,無法實踐樣式轉換,甚至會開始強調、說服自己這樣的思想是正常的,要繼續維持下去,導致觀念的滾動窒礙難行,甚至止停、冰凍,一旦越多的人都呈現這樣的狀態,社會就越不可能隨著時代的洪流更替、推演遞嬗而持續進步,越不可能邁向無限可能,各人的主體性就越沒有機會顯示在公眾面前。
太熟練也會不熟練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重複執行、操作一些一樣的事項、事務,會讓我們的熟練度提升、臻至完熟的階段狀態,但同時也會讓我們感到疲憊厭倦,因為我們總是喜歡新事物、喜新厭舊的一群生物,一件事情做久了,總是會感到無聊、怠惰,想要中止、終止、休息,或者是從事其他事,也許我們都不是那種追求貫徹始終、始終如一的最適合人選,又抑或人類本來就有需要時時嘗試新事物的天性,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跳脫、跑出自己原有的環境世界,去探尋體驗更多更不一樣的事情,不是為了追求人生精彩濃縮、豐富充實、沒有白費,而是人自體本性自然而言,本來就會忍受不了無聊,同樣一件事做太久,除了會更成熟、固定、有一套自己的系統與風格、做起來十分有效率、速度變得飛快,甚至不假思索就能像機器一樣精準無誤的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動作行為之外,同時當事人的內心也會感到倦怠、不想要再這樣繼續下去,因為人們都是需要不斷的解鎖刺激,不論是感官上外部的刺激、還是來自心靈心理內部的刺激,都需要有一個誘因來激發、促使我們更往前一步,如果一直待在自己原本熟悉、能做得好的領域範圍之內,自身的能力會變得無可匹敵、高級頂尖沒錯,但是身心靈的富足就可能沒有辦法得到充分的發展,心靈就好像永遠有那一份空虛待填補,永遠就好像缺了一塊,怎麼做都奇怪,卻又不知道要從何說起,甚至想著想著,就影響到自己的日常表現,導致原本嫻熟的事務操持能力逐漸微降、效率低下,做什麼事的好像力不從心,明明自己已經做了比別人還要長的時間,理應更加成熟、快速、資深,但卻在此時好像有什麼東西卡住、梗塞似的無法活躍的做出自己想做的事,以達自己理想的目標與預期標準,此時這種徵象就代表自己應該要跳脫自己的原本所在的領域,去嘗試新事物了,有時候事情太熟練也會變得不熟練,反而隨著時間的遞增越來越卡,每件事物如果能用績效評比的機制來判斷能力好壞以及事務執行的效率高低的話,大致可以畫成一張像山峰一樣的曲線圖,原本剛接觸、不甚熟悉的領域會隨著不斷接觸、訓練與重複進行,而越來越熟悉、熟練,到最後達到完美的地步境界,但是已經完美了之後,如果再繼續訓練下去,沒有切換至其他領域的新事物、一直待在原地不動的持續接觸同樣的東西的話,做再多也就沒有意義了,能力不會因此而更加進步、超前、拔尖,反而會因此下滑,雖然我們說「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但是一旦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好之後,再訓練接觸、再做下去也不會讓自己的能力真的更好,每件事的學習與操作能力都是有高峰期與低谷時段的,一旦經歷過自己認定的巔峰時期,自己就要有明確的意識認知,若持續做下去可能就不會更好了,就像每一朵花都有發芽、成長、開花、凋謝的完整週期,個體能力、效率最良好的階段就是在花朵開花綻放到最豔麗的時候,如果再繼續下去,隨之而來的就是枯萎、凋謝,因此應該要抽換、轉移重心與目標,將現階段主要從事的事物放在其他地方上,不在原本的地方原地踱步,這跟跳脫舒適圈去嘗試新事物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人們在同一個位置坐久了必須要起來活動一下的相似意涵,我們也許不用像蜻蜓點水一樣短時間內就經歷過許多領域事物的洗煉與體驗,反覆跳來跳去、三分鐘熱度,甚至為了把什麼事都體驗過一遍而沒有專精深入的空間,但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自我審視,來透析現階段的自己是否已經處在高峰期的末尾端,且原本的事物已經做得很好,要知道了解如果再繼續做下去,很可能就不會再更好,甚至會越來越差,適時的轉換跑道,將重心放在不同的地方或分散,才會讓自己活得更加快樂適意。
領域狀態論
一個夠認真、用心的人,如果身處在一個場域,夠浸潤、夠融入,就會將自己現階段當下人生所有的重心擺放在那個領域當中,或是從外顯形式的思想、行為或實際具體的表現,來展演出符合該領域環境的態樣面貌,但連自己的身心靈狀態、甚至個性、氣質、風格、行為都轉變成符合該領域的人典型的樣子,就有點太過誇張、離譜了,應該說用錯方式了,想要在某一件事上獲取好的成就、達到理想美好的最終結果,有很多種途徑與模式,不一定要將自己的性格、氣質等等自我本原的天性元素全部改變,犧牲這麼大,將自己原本的個性抽換、轉替,成為一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人搬演、矯飾,這樣除了會造成自體不舒服、無法非常暢快自在的展現自己在外的表現之外,更會限縮自己的能力外張,讓自己無法表現出最好的模樣,因為已經有所窒礙,做什麼事情都好似有一個無形的框架約制、綑綁束縛,使自己無法自由自在的活動,因此就沒有辦法表現出自身最好的狀態,或者必須要再行拓展,開發出自己在另外一個狀態的最好表現,讓自己在這兩個(或以上)的狀態表現與能力是對等平行的(都一樣好),否則就會讓自己喪失了在外人面前好好發揮、表現出自己100%所能的機會了,有些時候太過認真、努力,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結果,如果當規則制定的人當初設劃的績效達成目標沒有那麼困難,當初規則制定者預設底下的人不需要花費太多努力與時間、心力精神在這件事物上,就能達到良好,甚至拔尖、優秀的成績,其實每一個標準制定者,以及裁判評決每個人最終所能得到的績效、成果好壞的人事物,在甫始設置的階段,必定多多少少會稍微設想、拿捏過每個人所需要的努力程度,以及依據個人的能力所及可能有高有低分佈的努力付出指數,不管是能力強或弱的人,不管任何性格都能投入這個領域執行操作,並且若要達到最終的共同目標,一定可以在不付出過多努力、疲累的情況之下就能達成,畢竟目標的制定者不是要為難底下的人,也沒有刻意刁難、讓他們難過,無論本身的能力好壞,要得到一樣的好的結果與績效,都毋須付出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努力,就算是程度不好、沒有基礎或能力紮不穩的人,也能快速輕易的上手,不會差太多,因此也可以說要獲得同樣好的成績,每個人都要付出的努力與精氣神的量雖然因人而異,但都還是會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不會拉太寬,不會有有些人需要拚了老命卻還得不到相應合理的成績、而有些人根本不用出力就可以拿到頂尖的績效的情況發生,一切的準則大致上都是公平的,至少從全觀大局來看,因此如果自己太努力、拚命、出過多的氣力在某項事務上,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力不從心,努力與成績無法成正比,可惜遺憾,自己還不知道獲得這種績效的原因,不知曉為何會這樣,以為是自己付出的不夠多、還不夠認真努力,因此付出更多的努力,打死也要朝向自己心心念念、眼睛直挺挺凝視端詳的目標邁進,甚至徹頭徹尾的連自己在外的表現也變了,以符合在那個領域當中「該有的」狀態,事先預想社會上已經有了共同集體對於該領域學科內的人的典型形象、印象與想像(但其實根本沒有),然後盡量模仿,就算模仿得不像、即使想要模仿的對象跟原本的真實自我差距甚遠,也不能阻擋、妨礙個人為了追求目標結果,而不畏一切的追隨那個刻板形象、性格氣質與能力所在,他們以為這樣就能幫助自己擁有更好的績效,並且在最後贏得好結果,達到理想的地步境界,孰不知這只是其中一個方法論,並不是必要的、強制的,也不一定適合自己,就像每個人有不盡相同的學習方式一樣,考試都是一樣的分數,但是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每個人就會且可以自由的衍生發展出各自不同的學習態度、模式與付出的時間、心力多寡與程度,其實世間上任何目標都是一樣的,要抵達它有千百種路可以揀選,沒有一條路是絕對輕鬆或困難的,只有大家的選擇不同而已,因此照理來講,不可能會有多數人蜂擁而至、悉數選擇某一條路(達到目標的方式)擠在一起的景狀,因為每個人都是主觀的認定覺得自己做起來最舒服、最輕鬆的方式,每個人認為的最輕鬆都不一樣,許多達到目標的路徑陳示擺列在那,每個人往前走,依據自己的喜好、習慣、個性、初衷來選擇獨一無二的路徑,應該是平均分散的人流密度,沒有某一個地方特別擁擠或特別稀疏,因此現階段的自己心中想像對方會想什麼、做什麼,就跟著想什麼、做什麼就好了,因為要完成目標其實也沒有那麼困難,且困不困難、簡不簡單,永遠都只是自己的認為、解讀與個人感受。
情緒&叛逆&挫敗打擊
情緒真的會讓一個人不講理,即便平時再有邏輯、理性的人,遇到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席捲而來的時候,還是會招架不住、不知所措,導致到最後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想什麼,所講出來的話沒有邏輯就算了,真正正在做的事還可能做不好、力不從心、翻天覆地、歪斜倒曲,雖然我們人類本來就有七情六慾,時不時感性的那部分會跑出來,擾亂自己平常的思想、干預自己,使自己做出日後會懊悔的無理事物,但是既然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一事實,就不應該任由自己的情緒肆意流淌、毫無秩序,而是應該學會控制(不是抑制、克制),有效的操使、運用、掌控情緒,必要的時候將情緒收起來,需要的時候將情緒放開,每個人身上都一定會有理性與感性這兩種元素,什麼時候該用理性、什麼時候該用感性,沒有人不知道,但是為何我們還是會常常用「感性人」、「理性人」來描繪、闡述、介紹一個人呢?每個人的感性/理性程度佔比、比重不能用幾%來訂定,而是在於若干情境之下,每個人所拿出來的外顯特質,沒有任何人是感/理性人,每個人這兩種屬性都同時並存在自體當中,沒有誰感性的比例天生就比較多比較或少,只有個體主動自願將感/理性面袒露較多出來而已。
有時候叛逆的必要性是永遠都在的,有時候要(也不得不)相信自己的聲音、直覺、當下的感知想法以及腦中立即浮現的概念,並且應該馬上記錄、保存、留檔、把握住,因為這樣的機會可能不會再有了,也不會常有,是偶爾遇到突發狀況或他人給予自己的評價導致自己可能會有心態、情感上的上下起伏時才會出現,但這都不能阻礙自己展現真實的感受與看法最直接赤裸的表示出來的慾望,除非違反法律(基本底線),否則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出任何事都是可行的,不會、也不應該遭受到阻擋,一切都是自由自在、自我意志、可以自己全然操控決定的,有時候甚至任何時候自己都可以不用聽取、參考周遭身邊其他人的話,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因為此時此刻的自己永遠都是正確的,應該說沒有所謂正確/錯誤的事,只有每個人所選擇的道路與做出來的事情不一樣,沒有誰對誰錯、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這種二元對立的評判標準,我最討厭人們用主觀意識的形容詞,毫無頭緒的直接將好/壞、對/錯等等一點都不具體、沒有標準、一切基於個人感受的詞彙強力輸出,冠加在某個人身上,世界上完全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可以用好、壞來形容的,用好/壞來作為平時日常生活上口語的立即快速回應與反饋,以展陳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勉強接受,但是如果套用於較為正式、嚴肅的場合與環境、情景之下,可能就不太適當,一點信效度、話語的品質都沒有,雖然人受到當下的心靈與外界感官刺激的感覺衝擊、撲襲之下,很可能流於自己個人的情緒上的字眼,此時可能就會很容易用上大量比例過多的形容詞,尤其是直接用好與壞來作為認定、看待每個人的方式,這樣非但不公平,還可能因此造成接收者理解錯誤,因為形容詞擺在那邊,每個人就會衍生出自己的方式與主觀立場,來去自己解讀、詮釋、感覺、認為,往往每個人認為的好與壞都各不相同,可能會因而造成某些人心裡失衡、憤恨不平,只因為言語的表達者用他自己認為的好與壞來看待這個社會週遭的人事物,而導致傳遞不清、語義斷裂、碎片化敘事,產出沒有前後上下文的獨立言語,因為此時的自己都已經被情緒佔領了,無法再說出經過思考、有邏輯的語言,讓人有聽沒有懂,因此造成誤解、曲解,就不是有效的溝通往來、互動交流的對話模式,如果這種現象出沒在教育場域上,就被稱為「低級教育」,沒有良好的「教」、就當然不會有好的學習。
果然人都是需要一些挫折、打擊,才能輸出有價值、意義的觀點想法與文本論述內容,人一旦遭受到這些必要的打擊,心中萬頭攢動、隨之迸發的感受想法就皆會一次沒來由的全跑出來,沖刷、沾滿自己的腦袋迴路,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知名的文學家創作曠世鉅作的時候,都是處在他們人生中最黑暗痛苦的時候,甚至有些藝術家需要、刻意的追尋這種創痛、折磨的過程經歷,且要在suffering、遭受苦楚的情況之下,才能進行創作、揮灑天份的原因吧!
在事務繁雜的情況下保持輕鬆從容
讓自己呈現最舒服的狀態,時時刻刻注意、維持、保有自己的愉悅、舒適性,是極為重要的,尤其在面臨重大抉擇或許多事物接踵而至,壓得自己喘不過氣的忙碌時刻時,更應該保持這種輕鬆、從容、適意的情緒狀態,雖然這很困難,對一般普通人來說是難以做到、實踐的行為,人們總是會放不下,會無法真正毫無後顧之憂的放手,讓事情自然發展,每個人(如果是自己在乎的事)一定都會死纏爛打,緊緊握住、抓牢,直到事情水到渠成、或有進展,成功達到自己理想的境界的那一刻才「善罷甘休」,但是此刻每個人應該要學習的是,自己如何在所有事件壓在一塊、結群成堆的過來的時候,如何在沒有深厚支撐、保險的狀態之下,還不會讓自己過於疲累、身心倦怠,同時保有從容、優雅,甚至不失個人自我的風格、特徵、性質,這就是每個人所需要面臨、克服的經驗與課題,這並不是在提倡懶惰、無所是事、無能無為,而是要求自己該做的時候才做,至於那些必要的休息、適度的喘氣,甚至是不需要再持續進行、繼續做下去的時刻,大可就停手,不要再有任何介入的空間與機會,讓自己好好的調整、維持自己身心靈的自然調和平衡,讓每一個階段的自己,都是處在最健康、優良的境況,這樣才能表現出高峰狀態,如果連自己的狀態、作息都無法調整,且時常處於跌宕起伏、極度不穩定、沒有穩固的樣貌,那麼無論平時再怎麼努力、認真、用心、拚命,最後的呈現還是可能會不敵身心的失常狀態,以及自體循環不佳的力不從心,沒有人規定、也從來不是絕對的事,是努力的多寡不完全與最終的成效、結果成正比,當然必要的努力是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在某一件領域工事上付出認真、努力、甚至拼命的心態、決心與實際具體作為,可以幫助自己得到更趨近理想的好的績效,但是這並不代表「努力越多越好」,付出的心力、精神越多,到了一定的程度、高度之後,就會像山峰一樣,有高有低、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像一張曲線圖,一旦到達了巔峰,就會接著往下掉,屆時再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只是枉然,因為程度、能力與成績效果不會再提升至更好了,也不會直接影響最後的呈現結果與表現的績效,如果到這個時候,自身還沒有意識、領悟到花的力氣、努力太多了,必須要克制、收斂一點,然後還繼續付出更多的努力,到最後只會兩頭空,挫敗沮喪、腿廢癱軟,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時時要有自我覺察,並且與外界環境、週遭人事物、社會背景做聯繫,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是否能直接的影響到自己未來最後的成果,如果某件事對於目標的達成、績效是重要的,那麼就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如果發現已付出了努力,但接下來決定自己最終結果的人並不是你,或自己也無力決定的時候,那就交給上天吧!自己有努力過就好了,問心無愧即可,不需付出更多努力,只為了讓自己安心,這樣就不是為了最後的績效、目標來努力了,而只是為了滿足、彌補自己空缺和空虛的填補性心態而已,一點意義、價值都沒有。
各場域都存在的貧富差距
社會上每個領域、情境都處處有不平等所在,而這些不平等是由差距、拉鋸所導致的,各領域的各方面都一定會出現貧富差距,此指的「貧富」不僅僅是資源獲取的稀少罕有與充分富足之分而已,還更可能包含個人的吸收程度,在若干領域上得到的資源以及被分配到的教育、民生、工作、自由等等元素,必定會有人獲取的太少,或明明有這個能力卻得不到相應的結果,諸如此類的不平等都是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牽扯所造成的不公平,人們會先入為主的挾帶自己主觀意識的判斷來操持、進行事務,當某些人太過篤定、武斷的認為事情就應該這樣發展、或者認為他自己認為的是對的話,就會造成其他人心裡不平衡、感覺被剝削、被忽略、被低估,甚至將自己本來原有的權力巧取豪奪、榨乾殆盡,讓許多不適配的人站在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上,而那些有能力、有程度、遠遠超過他們所想像的人,卻得不到相應的資源與待遇,甚至連最終的成效結果都沒有辦法按照他相應的能力程度來分配、給予,這樣就極為可惜,而又不僅僅是只能用可惜來形容,而是已經演變成一種矛盾、衝突的問題浮現,必須要疾速解決,沒辦法解決也要盡可能改善,每個領域都有貧富差距,不是只有經濟、社會、社經背景、地位上面的分化與分配不均而已,更可能套用在任何的情景之下,只要是多人之間的互相糾葛、交纏,可能就會產生不公平的結果,那些程度、能力好的人被分配到程度相對差勁、低劣的對象,或得到相對低下的資源「罔用」的時候,可能就會受制於對方的表現,而被拖下水,到最後跟著一起爛,這不是他的錯,沒辦法進步也不是個體願意的,但就是在這種逼不得已、不得不的情境之下,無法非常順暢流利的讓自己有進步的空間與機會,因為所能使用的資源與環境現況本來就很差了,被周遭的人事物洗染、沖刷,有時候不是只要光靠努力、認真、用心、拼命,就能讓自己有提升進步的空間,絕對沒那麼簡單、單純,這還要跟周遭環境、背景脈絡全局、大觀、諦視的來一起看,才能明瞭知曉,而那些程度也許沒那麼好的人,遇到比自己稍微強或強很多的對手,或者獲取相對優渥的的資源,就能迅速提升自己自身的能力,而那些已經是頂尖的人,若取得的資源是多的、優渥的,本來就已經是富有了,就會「好的只會越來越好、壞的只會越來越壞」,到最後成為M型社會,沒有中產階級,形成斷層、斷崖式的級距,整體而言不公平、不平均,導致許多在底層的人想要爬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他們會萬念俱灰、頹喪耍廢、不想努力認真,只想癱軟沉淪在那邊,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並不是他們生性懶惰、好吃懶做、沒有任何能量與動力進行學習或工作,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進步,而是環境就是不允許他們這麼做,沒有先天的優良條件,他們不是沒有想過努力、認真,沒有人不想要讓自己進步,但他們有了幾次慘痛的嘗試經驗之後,認知到再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挽回自己的劣勢,嘗試無果,也沒有辦法改變自己所處的位置,甚至還越來越往下掉之後,就乾脆停留佇在原地、隨遇而安,什麼事也不做,反正也不會有什麼改變,結果還是一樣,養成了這種被動無能、無為軟弱的天性,這是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所形成的一種結果,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著想的,誰不想要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提升臻至拔尖美好境界,但是現實告訴他們可能沒有那麼簡單,這不是「比別人多花幾倍的力氣就能達到」的事,在這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完全不成道理、也不合用,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命運,有時候所處的環境中所獲取的資源、遭遇碰觸到的人事物與社會背景,會間接或直接的影響大部分比例的自己將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以及自我的能力到底有多高,這其實某方面都已經註定好了。
基於目標的人際交流
只要人站在同一艘船、同一條陣線上,抑或坐享或使用同一份資源,或有著相通、相同類似的目標要去追尋,彼此之間就會產生向心力,這種情感羈絆與聯繫牽扯是不可分劃、彌足珍貴的,然而,若沒有基礎的目標作為共同的信念追討,或沒有共通的追討趨至的方向,人與人互相往來的聯繫頻率與程度就會大大降低,導致人際關係孱弱、羸弱,甚至在同一個場合之下不得不必須互動交流、對話溝通的時候,空氣沉默、氛圍闃靜,不是吵架後冷戰、不想講話的這種感情不好,而是彼此的關係淡薄,沒有過多的緊密親貼的外顯行為與內在關係,每個人都是自私的、為自己著想的,只有在為自己有利的情狀況態之下才願意與陌生人認識、交流,應該說個人自身與其他人會產生互動、感情交流、關係密切,是因為與他人有共同的目標、必須一起行動才能共創你我,將自己導向理想完好的境界,沒有目標則不會有多親密的關係,人們也不會刻意、有動機主動交流,因為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目標」不一定是利益導向、功利主義的個人目標,也可以是很單純的為了達成人在當下某一個時段所想要的事物,譬如關心、陪伴、愛等等抽象元素,目的沒有設限、只有想要達成的決心與毅力、執行力,目標可以很簡單、甚至幼稚、微小瑣碎,但一定要有目標的成立與存在出現,人與人才能交織、互動相處在一起,否則就形同陌路、沒有言語或肢體上的接觸與交合,多人之間的互動就會斷裂、撕割,甚至零互動,但這樣的狀態其實也有一部分會帶來正向作用與效果,因為如此在群體關係中失去了某些「要求」,好像什麼都可以不用做,也沒有規定人在其中應該要說什麼、做什麼,因為人類都是這樣,沒有目標就不會行動、人際關係就不會密集,失去互動的相互依存性、共融互惠性,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是自由的、自發自主的,做什麼都可以、也可以都不做,一切在於自己的意願,因為有做沒做都沒差,沒有背後的目標撐腰、敦促刺激自己進行實踐,動力就大大降低,人的交流也不會揮發完熟,但同時這種沒有要求且大量留白的空間、因為沒有集合的意義所以擁有極高的行動與思想自由,其實也不能用絕對的「輕鬆」來形容,因為做得少、沒有要求、一切自由,不代表那就是輕鬆的、簡單的(也不能用輕鬆、艱難來定義這種情境的性質,這讓一切變得更複雜、多層面),而是那個場域、情景不需要這麼多的言語交雜,因為過多的言談對話,只要跟人們之所以聚在一起的主題沒有關連,都是不必要的,只會浪費對方的時間、人力/心力成本,無助益於情勢發展,尤其是在短期的目標實踐,達成的過程中往往只談「公事」,也就是只有有意義、直接影響最終結果(目標)是否達成的事才會被提及,否則就不用再多談,多說什麼都是枉然,人們基於某種利益而結合的交流對話,乍看之下好像是沒有密切互動、沒有因為密切往來而產生的無形的規範設立,很可能就會呈現這樣的結果,同時這也是基於沒有目標的交流情境中浮現的優勢之一,也許未來有更多人會開發出更多相關優勢,但一切事物的優劣都還是得回到個人的感受與主觀意識來切入,畢竟每個人的觀感與認知皆不同,每種情境與空間都有人會認為是相對好/壞的、適合/不適合自己的,比例高低與對狀況屬性的解讀詮釋的著力程度而已,這點本身就是自由的,因此整體而言人與人的對話相往就是自由的最大化體現,任何形式的相處、交流與互動全然都沒有標準答案,在任何方面也不應該有標準答案,這樣人類才能是人類,我們才能繼續生活在這片充滿無限可能性的世界上。
詞彙量限制與個人風格
就算是言談詞彙量很豐富、充沛,說話咬文嚼字、用詞非常華麗華美的這種人,也可能會面臨詞窮、卡詞、跳針,重複講到同一個概念、觀點或詞藻用語,導致自己在傳達或聊天的過程中,同一個現象與概念不斷來回一直重複,讓別人覺得好像在跳針,沒有規律、重點,甚至冗言贅字一堆、廢話連篇,這其實是非常正常的行為模式與外顯表現,就算是經過了長久的訓練,無論是言談還是演講,甚至日常生活的一般口語表達、傳遞訊息的日積月累接觸,每個人所能在短時間內講到的詞彙量還是有限,都有一定的範圍框架在那邊無法跳脫、超越,這是訓練不來的,每個人在短時間內若要輸出大量的文本內容,又不是擁有超能力,否則一般人絕對不會將世界上所有可用的同義字詞全部搬出來,每一個語言都有成千上萬針對同一個現象、事物的描繪、形容方式,光是同義字/詞就有無數種,但每個人在若干時期階段所能運用操使的詞彙量,一定就只會有那特定幾個,不可能全部都講到,或在書面語上撰寫、繕打的時候用到,而正是這些範圍限制,才樹立、形塑了個人的文字表現風格,無論是在日常口語談話當中,還是書面正式語體,每個人所需要面臨的考驗,都是詞彙量不足,但這並不是誰的錯,一切也不能強求,因為這是個人的特徵性質之一,如果硬是叫自己必須要將所有同義字詞全盤托出,每當描述形容一個現象的時候,就要用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形形色色的字詞來形容,當文字與詞彙過於豐富的時候,也可能造成反效果、副作用,因為這樣就代表沒有個人特色,失去了本我純真原來的那種天然屬性,不見得是好事,甚至往往造成語意斷裂,無法清楚、簡潔、明白的闡釋一件事物或理論、觀點、意識,尤其是不具體的抽象理念、精神、態度的時候,更難用豐富的言語來形容,越多艱澀、華麗的的文字堆砌,反而會扭曲、複雜化了這些本來就已經夠複雜的事物,讓別人誤解、曲解,更可能會看不懂,導致傳達的訊息在輸送的過程中被撕裂、失真,到接收者那邊時接收不完整,也不是對方聽不懂,而是傳遞者的言語本身就已經過於複雜,當要傳遞這些很難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理論化觀念,又加上傳授者本身所用的言語太過豐沛,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下了苦工的細細雕琢文字,甚至需要另外發想,想的並不是如何將概念明確、清楚簡練的傳達,讓別人聽懂、看懂,而是在想著讓文字怎麼樣看起來更豐富、華麗、用越多越好的晦澀辭藻,這個有點本末倒置的歪斜心態,會造成溝通不良、雞同鴨講的狀況層出不窮,而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罪於傳遞者本身,因為他們往往只不過是想將自體內部產生的想法見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風格讓別人知道而已,沒有人想要讓自己的講話使別人聽不懂,而且誰說這種文字詞彙量龐大、豐富的言談模式就不是個人風格?這當然也可以成為自己的特色之一,但風格永遠就只能是風格,就像自我性格一樣,一定會有好處與壞處、優勢與劣勢的部分,都是一體兩面,因此當這些言語豐富的人在輸出他們的文本論述時,好處是他們會在需要展陳自己的文采、文筆的時候佔盡風頭,而壞處就是可能會造成真正核心的概念傳遞不清,因為將本來就複雜難懂的概念用更瑣碎、繁多的言語模式作為形式來包裝,就更難讓人直接一目了然的聽懂或讀懂,因此在形塑自己的言談風格同時,也要在乎別人的感受與接收狀況,需要跟隨著外部環境情景的反應、回饋來做調整修正,不能想怎麼樣表述就用什麼方式來說話,有時候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是不好,但也會有不好的時候與地方,外界的評論也要聽一下,旁人不一定全然只會給予批評,雖然批評也可以當作是參考的依據,但其實世界上有這麼多聲音,多多少少一定會有一些是戳中自己內心的,而看到這些特別有共鳴、感覺的評價,就是讓自己改變、改善、進步的契機。
個體性的建構
當我們太常過於傾向於使用標準制,認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有固定的套路與評判的依據標準可以依循,如果真是如此想的,就太過淺薄、膚淺了,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其實有百萬種可能性,甚至不勝枚舉、數都數不清,沒有一種行為模式或思想行事是標準的、絕對正確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所做出的行為只要不觸犯法律,都是可行的、沒有規定限制,因此自然也不會有程度高低、能力優劣的存在,那些將所有人們做事的向度,依照各向度、方面來打分數、評斷,用成績來判斷個人的程度能力好壞與否的那些人,都只是沒有安全感,想要有一個不容質疑、絕對正確的標準方式,可以探悉個人的各種面向的能力程度,快速的瞭解每個人表現出來或內在思考思維的狀態,成績好就是比較優秀、不好就是比較低劣,以這種有上下地位之分的觀點想法來看待每個人,這其實非常不公平,因為沒有所謂好與不好的人,只有不一樣的人,沒有人是優於誰、也沒有人是爛於誰,每個人都是人,在獨一無二的個體化過程中,隨著自我覺察、向內探索自我、解構風格與特質徵性,從各個角度剖析自己,都會有千百種不同的樣貌,這些樣貌觀察完之後,就會得出結論,並且透過行為展現或思想體化出來,這並非能用固定制式的成績高低,來直接判斷做決定,因為這樣是片面的,雖然成績可以立馬當機立斷的分辨出哪些人是同一類、哪些人不同類,來迎合大眾普遍共同的想像之下想要將每個人都歸類的慣性,但是這樣也失去了個人作為具有主宰、掌控自我行為、思想模式、身心靈狀態的可能性、自由與機會,實在得不償失,而且也可能失去了自我的銳角,每個人都成為一樣的人,或追尋一樣的目標方向,只注重特定的事物,因為要拿到好的績效,所以依循著一樣的標準進行人家要求要做到的事,一旦有算入成績的面向,大家就變得特別在乎,不管有無興趣了,並且一定都要做到最好,卻忘記了這也許不是你願意的、做起來不會最舒適、最符合自己的,就這樣完全依照世俗框架中的期望與期待來活做自己人生、選擇做出任何事情,這雖然沒有不好,而個人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找尋自己的樂趣,透過執行目標、依照既定的標準,乖乖的服從、服膺,看似輕鬆、不用用到創意、自由發想的一種操作,是可以帶來安全感的,也可以用非常簡單、二元論的方式來快速的獲取資訊、理解世界,且生存在這個社會當中活得很好,但同時我們人作為智慧的靈長目生物,能做的絕對不是只有這樣,雖然每個人都是小小的螺絲釘,無力改變多大的局面,光靠一己之力、多麼提倡個人主義,那也只是讓自己比較開心而已,並不會造成整個社會多大的變革,自己也沒有那個力氣與能量、影響力,但是在個體化的進程中,如果我們所持續長久以來在做的,永遠就只是執行那些約定俗成的、甚至是不約而同就集體模糊的、相同的那些標準來行事的話,可能就會造成每個人成為單向度的扁平的人,除了失去自我特色、鋒利的角度之外,更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活什麼,活的根本不是自己,甚至認為自己所扮演的、包裝的、用面具矯飾的,就是自己,但那其實真的不是自我,而是演出來的,然而如果用更深一層的角度來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裝、都是在演,沒有所謂真實的自我,每個人在各個人生階段都會變,而這每一個變成的自己都是自己想要成為的自己,所以我們都在每個人生時期階段,盡可能地朝當下所想要的面貌、樣態來表現,因此我們其實都是在操演、都在趨向我們理想中完美的自己,但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完美的自己,所有形容詞都是假的,也可以說每個時期的自己都是真實的自我,但絕對沒有唯一一種永遠不變的自我是「真我」,因為人都會變,無論是外顯行為上、性格氣質上、還是內在思考、價值觀、各種概念的形塑上,都可能會因為時代背景、社會脈絡、人事物周遭大環境而產生轉換,所以每個人在任何時刻,雖然是裝的,但是會越裝越像,到最後就成了自己,每一種樣貌都是真實的自我。
相互性&轉向文藝
人都是互相依存的每個對象與個體,雖然在共同生活、生存的過程中,會不斷追求個人主義的實踐與弘揚,但此時由於人類社會極為注重集體性、團結、異中求同的特徵屬性,因此我們很矛盾的經常會要求大家在某種行為或思想上要一致、統一,甚至一模一樣,這樣比較好整理,因為整齊劃一、趨於相通的概念與外顯模式,比較能迅速掌握個人的程度、能力所及,雖然這十分片面、不精準適切,過於膚淺、表象,沒辦法全面性的探悉、切入個人在不同領域上的成就與能力好壞,當一個人「好不好」的依據,全然只取決於他們在某方面同一個標準、向度的能力成績,就有一些太過於淺薄、單方面。
個體如果在自由發展、沒有方向目標與特定主題限制的情況下,書面語或口語可能就會隨著周遭人事物、大環境的演變與流轉進行抽換,這種「轉向藝術」、「轉向文學」跟轉移話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又不是完全相似相彷的體現,自身在自由、沒有方向性甚至漫無目的的情況下所自體建構出的文本論述,可能就會因而呈現亂無章法、毫無秩序的編排,甚至一個話題講到一半突然抽變、更替、改易,轉到另外一個地方,雖然沒有轉得很生硬、艱澀不恰當,一切是如此的順其自然,因為自由的發想理念本來就是隨著周遭社會變化而「隨遇而安」的,這種跳躍式、不consistent、沒有徹頭徹尾的始終如一、變化性極高的文體,可以是一種創新,也可以是個人特色的魅力所在,時常在書寫文章或口語表述的時候,除了辭章結構以及文筆、文采必須要兼具(其實可以擇一,就看個人的選擇)之外,個人的性質、風格也必須掌握,因為如果一篇文章或一段話語表達沒有確切的明示、展顯出自己個人的風格特色,那就跟一般人一樣了,沒有突出、出色的地方,此指的「出色」並不一定是多麼優秀、傑出的那種突出,而是個人在表達傳遞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流淌坦露出來的一種風格色彩,可能是透過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表露出來,這些都會讓接收者眼睛為之一亮,因為可能色彩出挑,讓人一眼就受到矚目,並且有極大的吸引力,想要讓人一幀接著一幀看下去或聽下去,如果是這樣,代表個人的特色與魅力有其價值與意義,並且可行性、可存在性高,可以持續下去,維持自己本有的風格,沒有任何一個人的風格是可以用好/壞來形容,也不能透過打分數、成績,都是個人不同的主觀選擇,況且表達論述或書寫創作都是一種主觀意識流的推動與最赤裸的傾訴陳出,應該不帶有任何標準評判的依據與規則,一切尊重個人在文字上的選擇與雕琢,如果太去在乎個人寫作本身的好與壞,那就有些功利取向、績效名利導向,甚至就沒有機會與時間好好欣賞每個人自我的特色,並且分析觀察,作為接收者,這樣就極為可惜,我們每個人同時都是接收者與傳遞者,作為接收者的我們,必須包容欣賞、不帶有任何批判性的眼光與視角去鑑賞和觀看傳遞者所要表明的訊息與觀念想法之內容,並且用不帶有潛意識、偏見與歧視眼光,像空白紙一般的去全盤吸收、接受,無論是有建設性,還是單純廢話、眾所皆知的陳腔濫調,那都是每個人所噴出、吐露出來的思想結晶與點滴,需要給予他們空間與機會來言說,在他們說完之後進行自我內化,透過自己主觀的評價眼光去分析他們的風格,或觀察出一種規律、現象,並將他們分類、歸種,甚至可以勾到社會脈絡與文化背景等等形塑他們寫作或口說風格的因素,來綜整探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風格,而作為傳遞者的我們,所必須要做的,就是永遠探照自己的內心,自己想要說什麼、講什麼,無論這個觀點創不創新、會不會受到挑戰、有爭議,是不是政治正確,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呈表自己內心深層最真實、不造假、不做作或包裝矯飾的觀點概念,將其還原,將這些原創性的文本輸出產製,才是最真實的創作,才能構建接收者與傳遞者之間彼此往來、互動交流融洽的景況。
自由的特性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而是真正要探照自我內心真實、深層的想法,以及當下所需要且想要做的事,並依循自己的信念行事、執行操作相關事務,而不用在乎他人的眼光或受到任何限制侷束,這樣才是自由的象徵與體現,如果只是單純一味的唱反調、人家叫你走東你就走西,這種沒有自我原則與規範的情況,甚至不了解自己內心在想什麼、想做什麼,那就不算是自由,自由有極高程度需要個人的意識與認知的,如果沒有隨時隨地、無時無刻都保有自我充分的理由與意識,來支撐自己的信念與行為思想,就那麼無論做什麼,都會顯得沒有說服力,而且這樣也不能稱為自由,我們常常認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如果完全認定是這樣的概念與意思,就太過於片面淺薄,並不是所有形式的自由都是這種面貌樣態,當然做自己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元素,沒有經歷做自己的過程,就別提所謂的自由,但是在做自己之前,也必須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誰,以及現階段的自己想要做什麼,而且做出了這些事情之後,對你未來有若干幫助或實際作用,是否合乎理想目標追尋討求的憧憬與嚮往,如果這件事本身是正向的,且符合個人價值觀、信念與想法概念的話,就可以去做,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與見解,一切都是自由意志的操演,如果有這種自我掌控的主見,非常self,aware的知道自己現階段正在做的事有沒有幫助、最後結果所造成導致的結局經歸因之後是呈現負面還是正面,並且主動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與思想負責,這樣才能稱為是自由的最大化展陳,如果連自己正在做什麼都不知道,只是一味的反對,不融入世俗的價值觀與既定不約而同的框架,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獨特而獨特,走與大多數的別人不同的路,如果是這種心態,那就沒有資格稱為自我認知,在行使自由權的同時,也要注意是否合乎自己的信念,首先要認識自己,並且時不時與外界環境做交流互動、反饋回應,如果連與外部情景、社會脈絡的關係連結都沒辦法做到的話,那就等同於是活在自己建構的夢幻世界中,不切實際,當然也不是說不切實際不好,只是在進行自我梳理、完整自己認知的所謂自由的動作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弊端,也就是看似在呈表體化這種自由的典型形象,但實質上內在的自己根本不知道自由的定義是什麼,雖然每一種抽象的概念、理論、名詞都可以由個人自己解讀、詮釋,但是自由還是有一定範圍的明確標準與意思存在,最基礎的要素就是先了解自己是誰,要去追尋的事物有沒有合乎自己的各種觀點,在生活的過程中,是否按照自己貫徹始終、初衷不變的信仰,不受到他人的侷限與約束,自在的過完一生,自由是有一定的基本條件的,要先達到這些覺察與理解其作為之後,才能進一步實現真正的自由,雖然每個人眼中的自由意涵都不盡相同,當然這是因人而異的解讀意義,但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正在享受自由的每個人是否真正內心都是「自由的」、快樂的,在享受自由的過程中,最直接能感受到的情緒就是快樂、開心、無拘無束的奔放感,如果沒有了這些感受,可能就會流於「叛逆」、乖離,為了違逆而反抗的這種不明智、沒有邏輯也不理性的舉動,並不是真正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展現給大家看,自由並不是拿來炫耀、拿來對付誰,在自由中真正受惠的應該會只有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追尋自由應該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反抗、或表現給別人看,否則就是一種搬演、包裝而已,一點也不真實,甚至有些做作,所謂的叛逆就是這麼來的,大家會認為叛逆是負面的形容詞彙的原因,就是因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自由的展現,但其實所做出來的行為,根本有違自我內心的基礎信念,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偏離他人參考建議的指標與慣性來行事而已,雖然每個人都有權利追尋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但並不是每個人每一種行為都是這麼獨特、少見,一定會有某些向度、方面是與大多數的人重疊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一般平凡的普通人,在追尋自由的過程中,必須要適時審查自我的內心與外顯的行為模式是否一致,這樣才是真正的自由。
行動的衝勁
一個人若是越急躁、越衝動,沒有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就魯莽行事,可能會造成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想要做到的事越來越難做到,這雖沒有科學依據,但卻是慣常的一種趨勢性質,只要個人的行為、思想過於衝動、急迫,可能就會造成可能就會導致自體無法完全吸收、獲取所得到的訊息,並且將其透過外顯動作與思考體現、展陳出來,一個人的性格可以影響他在若干時段的命運,甚至整個人生歷程,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如此一帆風順、如意順利的照著自己預期、期望的理想標準來執行,更有可能的是,我們常常被上天推著走,被已經註定好的命運捉弄,而我們就是要去不斷「收拾爛攤子」,被動的接收並處理、面對、正視這些可能降臨在我們人生不同時期階段的困難與阻礙,然後一步一步慢慢邁向趨近我們的目標與最終彼岸,這並非易事,但我們能夠改變的也就只有自身的看法意見、觀點概念而已了,如果我們轉換一種心態,用不一樣的角度切入,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行事作風,而不同的做事風格可能就會形塑出一個人在該相應的時段中有著不同的命運走向,以及所遭遇到的點滴事物,雖然人都是受制於因果律、人事物推敲變遷所自然演變導向而成的,一件件事物都不能獨立開來分析、解剖,而是需要一連串脈絡性的來視觀,才能明瞭知曉,但同時我們也能改變自身的個性、氣質、為人處世的態度與核心精神,如果將這些能改變的事物進行抽換、更替、轉改之後,可能就會有更與以往不同的路途,如果沒有嘗試過,可能就不會知道會有怎麼樣的結果,每個人都是膽小怕生的,面對未來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總是想找個令人穩定的刻意安排或自我先否定來讓自己安心,在還沒真正嘗試、實踐之前,都是惶恐卻步、退縮畏懼的,每個人都會擔心焦慮,是否做了之後會見效、有相應的正面成果,然後開始胡思亂想,如果做了之後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結果該怎麼辦?是否就會感覺可惜、扼腕?認為這一切都白費了,無端浪費生命、時間、心力與精氣神,但其實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也沒有任何一秒的時間是浪費的,活在世間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意義的,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悲觀的認為可能不會成功或根本不可能成功,不會有他們預期期待的標準效果出來,那麼所有人都不會嘗試,然而沒有試過,怎麼知道會不成功呢?怎麼有資格說自己不想做了呢?除非已經有一次或幾次的失敗經驗,有一個良好的歷史借鏡,能警惕、告知我們這件事是不可行的或不適合的,至少以現階段的自己來說,是比較不適合進行的,那就可以有本錢、條件說自己不想做,因為已經有了這樣的一個失敗範例,但是如果沒有嘗試過,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過程,那就別提自己想不想要或不確定未來有沒有相應的美好結果,就是做就對了,雖然敢拚敢衝有時候也會產生弊端,而且每個人認為的所謂有沒有「效果」,都是因人而異、不盡相同的名詞,有些人對於成效的想像不一定是降臨在他們身上的需要面對的樣態形貌,有時候事實會「不按牌理出牌」,最終推導出的結果、現實發生的景況可能比當初想像的還要更偏離、更曲折、更複雜,但不一定會更好或更糟,只有自己當初沒有想到是這樣子的,但一切都是這麼合情合理,因為一切都是照著人事物的性格與社會背景、週遭環境的推進遞移自然產生的結果,不能怪罪於誰,沒有任何人有罪、有錯,也不能怪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只能將這種結果吸收內化,並且汲取經驗、教訓,在下一次面臨同樣的事情的時候,才有更好的本錢與熟練度來處理,並且用更好的方式締造、構建出更完整的自己,每個人都不是完美、完整的,但我們可以讓自己藉由一次次的失敗(也許自己認為是失敗的遭遇事件),不要將這種挫折感無限增生放大、擴充,這樣心態就會比較正常,才比較有精力與能量,繼續穩定發揮持續下去,朝自己想要的目標邁進,也許依現在來看,這個憧憬與幻想還是很遙遠,甚至不切實際、天馬行空,但是人就是越活越會朝向當下所想要成為的那個美好模樣來前進的,如果沒有辦法成為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自我,那也沒關係,因為人生還有這麼漫長的道路需要行走,雖然有無常的這個因素來干擾,但如果我們能暫時撇除這種悲觀負面的意象,用「如果我可以做到,那我就去做」的這種心態來操持任何事物,我相信,成不成功也只是自我的定義、解讀,問題一定能夠到最後水到渠成。
報復的意義
每個人無論什麼個性,不管他是什麼外顯氣質與風格特徵,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沒那麼弱」的成分,雖然不一定每位都是強者,但每個人心中還是都會有一定程度與份量的「不能讓自己受欺負」的這種韌性,每個人當受挫或被戕害、箝制、霸凌、受限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不知不覺的發展出一種想要報復的心態,不堪自己受到如此對待,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如果將自己一直置放在弱勢、需要保護的柔弱位置,自己也不是那麼願意,因此無論外顯形式以及內在思想上多麼顯得相對瘦弱、微薄,自己心裡還是有那一份不屈不撓的精神與態度,想要讓自己持續堅強,不受到外來的阻力、欺凌與折磨而妥協、綑綁,被自己的外型特質所侷束,每個人都想要跳脫出來有自己的個性,雖然在外人面前看起來還是相對弱勢、容易被欺負,但其實自己內心已經有了一個保護機制以及自體平衡系統,能幫助自己遇到這些事端況態之時,不那麼委屈,在施行這些措施的時候,會屏蔽掉許多受到打擊時可能會面臨、體驗、感受到的挫折與失敗情緒,讓自己不要深陷在負面的處境當中,即使事實就是如此,自己已經被相對強勢、佔上風、居高地位的人事物所壓制,被權力關係逼迫而成為受害者或相對較為弱勢的那一方,自己心中依然還是有骨氣與精神,不相信人注定就是要被命運操弄、掌控,一切被抓的死死的,自己雖然面臨這些無端受波及的困境,但還是能夠轉換心態、調整想法,讓自己有那麼一點耐受力與容錯率,讓自己在若干時期階段像是有了盾牌一樣,能給予自己防禦的作用與效果,這是人類隨著社會環境與脈絡背景的演變推移所逐漸完熟發展出來的體系,如果自我受到欺負或被打壓、辱罵,就會想要報仇,無論是來暗的、還是明示,是直接針對還是間接隱喻,都是一種不妥協、不屈服的精神最大化的體現,報復其實有很多種方式,不應只囿於一種特定制式、固化的框架模板中,我們往往想像中的報復都是偏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人家對你做什麼事就必須要百分之百全部丟回去,而且是要人家死的那一種,但其實復仇可以非常含糊不清、朦朧模糊,可以讓別人根本不知道你在報復她,但是也不知為何的就是感覺身心不適或各方面受挫、卡卡不順,而這種不順遂卻好似沒有來由、也不知根柢因素為何,這才是最高超的報復,有些人也會認為最好的報復就是過得比別人好,但其實過得好不好只是主觀意識的展陳與個人因人而異的觀點,畢竟我們也完全不知道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此時此刻內心在想什麼、是否認為自己的生活是過得好的,我們只能確保並營造自己印象中好的生活型態、樣貌,過度揣測他人的認定以及他們所認為美好的生活方式,其實有點浪費時間、心力,甚至到最後就會演變成其實自己是在乎她的,並不是真的想要報復,真正的報復應該是非常討厭這個人,不想再見到他任何一面,不想與他溝通談話,最好「田無溝,水無流」、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如果那個人又一直針對自己,做出一些自身無法忍受的事端,那就不免俗的要經歷一段被復仇的過程,而此時自己就會開啟這種不讓自己受到欺負、時常處於弱勢地位的機制,像觸動了暴衝按鈕一樣一發不可收拾,雖然無法直接性不諱言的罵回去,甚至用各種粗魯暴力的手段對付,但是可以用文字書寫、書面語等等隱晦間接的方式,來讓他感覺痛苦、感到被欺負,就跟當初自己感受到的一樣,但最高超的技術還是讓對方沒有感受到自己正在報復、是討厭他的,還要讓他感覺自己是對他很欣賞、喜愛、想要跟他在一起的,然後一步一步慢慢逼近,在過程中他會越來越感受到不舒服,做任何事都力不從心、無法順利的進行,但卻不知道原因為何,但還是繼續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真的受不了,逃離、跳脫、或崩潰、發瘋,而到這個時候卻渾然不知是自己害的,都還沒有將矛頭指向自己,這才是最高級的報復手段,有時候報復不用明著來,因為如果討厭一個人到極限,是會想要跟他有所往來的,因為已經等不及看好戲、看他受苦,想要看到對方是如何過得生不如死痛苦、悲傷、難過,就像當初的自己遭受到的一樣,而不是不關注、不理睬,因此就算是要跟他往來交流也沒關係,可以裝、可以演,但最主要的目的、目標還是看到他血流成河的模樣。
興趣探索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以及一個完整的結構框架、非常有洞見、建設性、前瞻性的觀點見解,才有資格值得輸出、產製,用文字書面語或口語闡述的方式創作,因為只要當自己有意無意的迫使自己必須在若干時刻定期定量的規律產出文本內容,或進行文學或藝術創作時,自己就會突然撈出不知從哪裡來的靈感,文思泉湧或越講越多,這是非常自然而然產生、出現的,不需要矯揉造作,刻意去澳、去發想,因為人在成長完熟、個體化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許多不知不覺獲取的領悟、體會,是非常珍貴且富有主觀意識色彩的,而這些獨一無二的觀念與看法,就是形塑個人風格、特質性徵的一大成分,非常有坦露、展陳的價值與意義,而當自己被動或主動要求自我必須將這些想法,說或寫出來的時候,就會越來越起勁,雖然萬事起頭難,一開始甫接觸、執行操作的時候,多麼卡卡不順利、力不從心、沒有idea,一點幹勁、動力、能量都沒有,這也無妨,因為人在人是靠習慣、適應,而慢慢越來越成熟、優秀的群體生物,一開始剛接觸意見領域中的事物,或剛踏入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一定會感到無比不舒服、不屬於自己,甚至想要放棄、逃脫、乖離,因為認為那不適合自己的特性,但其實每個人的性格、氣質與所適合的事是會隨著現在正在做的事務而有所變動的,沒有人天生就對什麼東西就是有興趣、有夢想,一定是經過多方接觸探索之後才最終得出的結論,或大概有個方向,認知自己對於哪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有興趣,這些領域工事都是靠探索得來的,因此要不斷從一遍又一遍的進行實踐當中,去擷取自己最有動機、有能量並且主動性強烈的部分,將其擴大增生,甚至一輩子都奉獻付出在這個專業或範圍之內,這就是人在成年之後經常需要面對的揀選、抉擇職業工作的時機,或升大學選科系的時候,因為已經接觸過許多面向的專業,透過演練、體驗,了解不同產業環境中的生態以及領域內所適應的性格、氣質、能力向度,並且探照自我,經過思考反省之後,忖度思量自己適合哪一種方向,並結合自己本身的興趣,甚至內在個性、人格,那些因為先天或後天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學經歷與父母及學校教育等各種因素而形塑出的自我特質,需要多方面複雜的盤點整合、統御綜整之後,才能總括出一個大概的方向,知曉自己究竟適合或較為適合哪一種領域專業,但這往往不是這麼容易、簡單,在追尋探找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兩難抉擇、取捨困難的處境,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其實每個人對天底下所有的事物都有興趣,只是喜歡的程度或多或少而已,因此有很多人會在摸索的過程中,這邊沾一點、那邊沾一點,三分鐘熱度、蜻蜓點水,什麼都喜歡卻什麼都不精,什麼都體驗過、探索過,但卻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哪一個,這也是很正常的行為,應該說這樣才是作為一個普通、平凡的一般人應該有的體現象徵,因為其實每個人對於任何事件的事物的興趣、意願程度都是有一個光譜,從最沒興趣到最有興趣劃分出來的,而不是二分法,因此分數越高或越接近有興趣的那一邊,就表示自己對於該領域內的工事是越有意願操作的,越有意願進行該方面的學習與工作,一切都是比較出來的相對概念,而每個人都對任何事物有興趣,只是拿到的分數或高或低、在光譜的左還是偏右邊而已,這些分數或光譜中定位的出現呈表的建立,也都只基於本身已經有接觸、體驗、探索過該方面領域的事物,已經有大致上的了解,而不是光憑自己的印象、空幻想,畢竟人不是一出生就馬上知道自己喜歡有興趣的領域是什麼,一定要靠多方接觸探索之後才知道哪些是喜歡的,哪些可能沒那麼喜愛、做起來會痛苦,我們常常說家庭教育必須要尊重小孩的意見與想法,從小就要開始培養起他們自我探尋夢想與興趣的能力,但是沒有一個人一出生什麼都會,並且知道自己要的方向是什麼,所以應該要灌輸、甚至硬塞給他們一些多方面的資訊,讓他們了解越多越好的領域與職業內的實踐內容,以及所需要的知識水平、技術能力與相應相關的性格、氣質指標,讓他們像在網路購物、貨比三家一樣,從一項一項的品樣中抽出幾個比較有感覺、有興趣的領域,這樣才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姿態與能力不衝突
人不管當下的自己是處於什麼姿勢、動作,有什麼樣的行為舉止、思想考慮,都會持有相對等同的能力與個人的程度所及,並不會太因為他們當下所處於的環境、位階,甚至細緻至個體自身的行為、行動操作,以及若干姿態身體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而改變、抽換、切轉他們的能力高低,一切都是維持不變的,唯一能搧搖、左右自我能力的因素成分,就只有教育與學習,可能包含不斷接觸,透過理論或技能的獲取,以及訓練、練習臻至嫻熟的反覆操演,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會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程度,教育也能快速記憶、把持知識或技術以提升能力,一個是學習、一個是教人家學習,透過這兩種方式能夠迅速累積個人在若干方面領域的專業技術或能力,無論是理論的內化、吸收或是技術的操持、把握,個人都能夠透過教/學這兩者動作來達到高效能的最大化提升與進步,也許可能會有人質疑,在發揮自我天分或能力的過程中,也許會因為所處的環境背景、周遭人事物而有所窒礙或干擾的可能性與空間,當然每個人在不熟悉、不適應的場所或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沒有辦法全然放鬆、自然而然的舒適狀態的場域之內,都會顯得相對壓抑、限縮阻擾,甚至封閉自己,不將自己所有的能力展露無遺、呈表顯現,但是這也不是完全能影響最終的成果表現與績效結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為個人的天賦是隱藏不了的,每個人在若干領域內所擁有富足的能力高度,不太會因為所處的情境而有任何的本質上的改變,即便外顯形式(外在動作與內部思考)多麼或高或低的起伏變動,都一定會在最終成果呈現的時候,展現所有的自己,能力是騙不了人的,只要當下驗收考核、盤查審觀的機制與體系越公平、透明、對等,那麼個人的能力就越能得到紓展、解開、揮發,因此如果要考慮個人的能力是否會因為環境所造成好或壞的影響、正向或負面的效應與干預,還是要回到結構面來多方向、多面向、多層次的、甚至複雜繁瑣的多重角度來切入觀察分析,不能只因為一種面向、單方面表象片面膚淺的解釋,而就相信了某種特定集體的共同觀點,要具有個人思辨的能力,並且嘗試聽聽別人的意見作為參考,雖然自己主觀意識的觀念看法也彌足珍貴,但同時由於每個人的想法都是因人而異、自以為獨一無二的,所以也應該要去多多互動、交流、往來,透過相互切磋的過程中,可能會吸取一些別人所講出來、但自己當時卻沒有想到,或自己認為很有前瞻性、創新、有趣、有建設性的言論想法,而他人也會因為聽到與自己想法相近、但是自己沒有想到、認為非常值得討論延伸發展對話的議題與概念,而感到新奇,並且想要參考、吸收,一切都是非常自由的交流互動,熱絡的往來才會建構更加良善、互相求進步的社會型態,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如此願意聽取別人的看法、意見,認為他人提出自體的想法、建議,就是在要求他們「一定得要這麼做」,但其實他們也只是提出自己主觀認知中個人的感受想法而已,並沒有要求別人一定要照著他們的想法來走,持有一樣的見解、甚至贊同肯認他們的觀點,然後依循著他們的建議來乖乖行事,別人的話可以聽,但不一定要實踐,大可以依照自己的信念來施行任何事物,只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當初沒預料到的突發狀況與事端,挫折、失敗的困境,而這時候他人的建議與意見就顯得格外重要,必須要多方考量,如同網路購物貨比三家一樣的吸納各種角度的洞見,並且將其內化於心,最後加入自己個人的想法元素、色彩融合之後,產出自己的文本論述,以及自認為正確的實施方法,才能讓自己越來越進步,到最後邁向理想的境地,達至自我嚮往憧憬的目標。
懶惰無能的背後原理
為什麼人會行動力降弱、銳減,效率低下、怠惰「荏懶」、疲軟倦怠、甚至頹喪沉淪、墮落呢?這其實一切都需要與身邊周遭的人事物、附近情景與社會景況做分析對照、觀察比較,才能更清晰、透徹的知曉個人在若干時階期當中所可能會面臨到的各種不順遂與力不從心,常常會有人斷言,一個人會如此「懶惰疲乏」、「不想做任何事」、「沒有動力」、「提不起勁」、「興致缺缺」等等消極狀態,就是因為他天生好吃懶做、平常都沒有訓練擴撐,遇到事就只會退縮卻步,不知道要如何讓自己有活力、能量,繼續迎向人生的每一個關卡課題、甚至困難及挑戰,但其實每個人在本質上都是對等、平起平坐的,每個人都有具備相當的動力與能量,在於鑽研、面對自己的個人喜好與興趣領域,都一定會有充分的熱情與想望、渴切的想要耕耘,因此想要進行操作的慾望是存在的、各人之間的程度相同相仿的,但為什麼就會有些人在不同時期可能會出現所謂的懶惰呢?可能就是因為與自身的目標不符合,或是在達成目的的過程中,自體已經認知到不需花費太多的精力、氣神與時間,就能達成一樣的結果、成效,而此時自己就不想要花費過多的力氣,再讓自己痛苦、折磨,於是花更多的時間在自己想要喜歡的事物上,忽略過度鑽研、努力、認真用心的形象,因此就會讓旁人看起來是怠惰、沉淪、疲累、沒有精神,但其實每個人心中都自有一把尺,有一個明確的底線,知道自己必須怎麼做、應該保有什麼樣的狀態,才能繼續讓自己維持在每個時刻都想要的理想結果,對於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持有相當大的自信與預測能力,不會讓自己偏離軌道,眼睜睜看著想要的東西得不到、跑走、離你而去,而會緊緊的抓牢穩固,不會隨便就放手,也不會這麼容易就鬆手、放下,而這就會導致在看似懶惰、無所作為、無能為力的情況之下,其實自身內心還是會產生一些掙扎、膠著、為難的情緒與思想,也就是在享樂的過程中,心態無法完全的放下,依然在掛心焦慮、憂愁煩惱,各種心懸在那邊放不下來的情狀況態,就會讓本身針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提出質疑,感受到自我懷疑的張力撲襲而來,因此常常出現矛盾、衝突的狀況,明明自己正在享樂、耍廢、癱在那邊、什麼事都不做,但自己內心明確深知,如果再不做些什麼,就可能會完蛋或有不堪的後果難以挽回,為了擔心自己在日後會懊悔,於是隨時保持這種提心弔膽、緊張焦躁的情緒,無法放鬆、從容、優雅、舒展的自在行事,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自己時時刻刻都處於緊張的狀態,即便事情已經有一些進展,克服了「萬事起頭難」的關卡,到了下一階段,已經有一些些進度,不用擔心自己未來可能會做不完或苟延殘喘的相關類似情況,但內心還是無法真正安定,還是永遠處於起伏跌宕,像狂風暴雨這樣非常搖曳飄盪的不穩定狀態,直到事情真正落幕、完全結束、做什麼事都無法改變局面的時候,才真正忘掉、放心,不再上升到重要的層次,而此時又將會面臨另一個問題,亦即將已經可以成為生活重心的事物突然忘卻、放下,那麼身心靈一定會有一部分是突然空虛、空掉了,就像剛生產完的孕婦一樣肚子突然消下去,沒有重心除了會產生無聊寡淡、索然無味的感覺之外,更可能由於如此劇烈的起伏與身心靈狀態的轉變更替、抽換切轉,而造成身體、甚至心理上的一些病灶與問題浮現,而這些以負面居多的問題又不是一時之間就能完全克服、適應,而是要以倚賴憑恃長期的調整與習慣,才能慢慢改善,因此所有的身心靈狀態都需要人體有意識的去呵護、維持,才能永保健康,這其實一切都不容易。
書面語VS口語
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是顯著、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有些人會刻意將日常對話,以及人際關係之間的往來彼此、交流互動所使用到的口語談論的語言,對待得像面對正式的書面語那樣正經的態度,並用正式、嚴謹的文字排列與揀選,來與人溝通交談,但其實有些時候,不同形式之下的對話與言論表述、產製輸出,是要依照當下所處的情境與場合,來做出相對應的模式選擇,有時候使用書面語、有時候使用口語,不同方式就會產生不盡相同的帶給別人的感受與結果,雖然人們可以自由切換產出言論的形式,隨自己的心情抽轉、在這兩者間自在擺盪遊走,書面語通常較為正式、言語簡練凝縮,排列謹慎、詞藻精準的呈表,展陳、顯示相關的成語,經過潤飾的字詞會運用相對頻繁,反之如果是口語表達的情境,就會比較輕鬆、沒有過多的要求限制範圍,也不用像書面語一樣特別在文字上有所雕刻、鑽研、琢磨,只要將自體本身在當下所油然而生想要袒露、傾吐的概念觀點「勾到邊」即可,然後盡可能的詳盡闡明,不需要有過度嚴格的格律規則,在形式上顯得較開放,因為重點是讓別人聽懂,不需用到如此艱澀、困難、隱晦的詞綴與描繪形容,使用簡單輕巧的言語傳遞想法、解釋得通就好了,如果像某些人一樣過度聚焦、著重口語的正式性,在口頭傳輸的過程中,緊繃的確保嚴謹,甚至不能有任何詞字像是在聊天、談話一樣,在他們眼中看來這樣不自然、過於浪費、太多多餘的言語,但其實口語本就應該擁有不苛責、不過度要求的精神,當下在想什麼、感受到什麼,就直接說出來,不用刻意在乎文法、句子結構等等書面語才會注意的部分,尤其這種毫無矯飾、不需要再思索文字上有什麼不符合邏輯或文法錯誤部分的自我論述風格,才是自然的典型口述樣貌,最能突顯自身屬性的種種元素,也許針對口語及書面語的差異性與辯證,在現今還是沒有一個完全標準、有系統的定論,還是流於各說各話、隨人解讀的年代與況態,甚至有人會混淆口語跟書面語的差別,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這兩者表達方式模式就是不一樣,同時也要持有不同的角度、心態來看待,使用相對適合的方式,才能促進對話的空間與可能性,口語最大的關鍵核心目的就是讓對方聽得懂,對方一旦聽得懂,才能將其吸收內化,經過理解之後,再自體內部生成自己的觀點想法,並且輸出,而對方的輸出也同時需要具備口語的那種特徵,也就是簡單、不用過多複雜言語的無端堆砌,只需要將重點與關鍵詞點出來即可,這樣的話對方所說的話自己也才能聽得懂,並且屆時一樣的,內化、吸收、產出自己的言論觀點,這些才是最有效、正確的溝通,對話才有意義與價值,需要用不同的角度方式來看待兩者模式,必須銘記到書面語是相對正式、要求多的嚴謹語言,即便與口語使用的是相同的語言(如華語、英語、台語等),所呈現表示的方式仍舊會天差地別,也應該要做出這樣的差別,畢竟人在閱讀讀文本內容的時候,是能夠吸收更艱澀、委婉、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吸收進入腦中或心理的過程,因此可以將書面語視為相對正統、具有明確表明、意涵的詳細專述,利用這種形式來傳達理念感思或心得洞見,就必須確保文字是否精闢、準確,也許不用挪用過多華麗豐富、繁雜斑斕、七彩繽紛、五顏六色的形容詞彙來堆疊,在表達的過程,意思要能充分的說明、講述、具有說服力,而當然書面語及口語又分為好幾種形式,其中每一種形式具備的嚴謹與輕鬆之程度也都各自不同,所以是有一個從左到右的漸進式的變化,以及每一種形式在光譜上的定位,不是絕然二分的明劃出哪一種表達形式在溝通對話上是屬於嚴謹的、還是聊天放鬆的,而每個人對於若干形式的表述所持有的觀念也都是相對的,由於本身的價值觀、世界觀、言語概念、意識認知,甚至出身、教育背景、學經歷等等社會脈絡都會攸關到,例如辯論,雖然是口語,但相對日常的聊天或生活瑣事的交代提醒,又更偏向於嚴謹正式,更往書面語偏過去,但是完全不會有任何一種口語的嚴謹程度,是可以與書面有重疊之處或相互匹敵的情況發生,雖然是光譜的漸變存在,但是一定都會有一條楚河漢界的分野,以區判書面語與口語,最嚴謹的口語形式絕對不會比最輕鬆的書面語還來得嚴謹,這是恆常不變的道理。
自由的不自由性&沒有標準規則的問題與弊病
當一切的環境都是自由自在、自由意志的空間,自己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得到,完全不用再特地服膺、迎合、遵守相關的限制、要求、規定,因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規定,一切都是寬鬆、從容、沒有秩序的,雖然這樣可以在若干特定情境中,顯示出人的積極性與對於一件事物的興趣、熱情與動機、能量,但是這種過於即興自發的形式,往往會造成許多人付出了過多超出自己身心靈負荷的努力與認真、用心、拚命,然後搞得自己身心靈狀態不佳、疲軟、羸弱、累人、精神耗損等等戕害箝制的情況出現,非常得不嘗失,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但對於那些過度在乎最終成效、結果的人,就會無可避免地付出過多的努力,因為自身本人不知道付出了這樣多的努力,會不會得到相應的結果?因為完全沒有一個標準的sop流程,有規則規律的明確指標、指引,來讓自己可以服從、遵循、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慢慢來,安心的照著相關的規則來走,因為一切都是漂流、漂浪的、不確定、且戰且走的,沒有任何具體、明確、準確的目標目的,甚至一切的評判標準就是沒有標準,依照個人主觀意識色彩的展陳、顯現與呈表、演示來作為參考的依據,並給出分數,這樣非但不公平、沒有依歸,可能還會導致許多人心理不平衡、自認倒楣,因為自己已經付出了這麼多努力,面對最終的結果還要時時提心吊膽的揣測、預估,去猜疑、猜忌別人是怎麼想自己的,因為一切成效、成果的表現、具體呈現好不好,或者是分數高不高、有沒有符合自己的理想境界,一切都是要按照別人對你的印象來主觀判定,甚至與他人的價值觀、意識、認知,各種概念、理論框架來走的,而在還沒有完全認識對方之前,根本就沒有辦法清楚明白的知道對方的心裡在想什麼,以及深到他的背景訊息,甚至性格、氣質、價值觀、感受、概念等等,更遑論對於自己持有怎麼樣的想法與印象,因此一切都存在著不公平、不對等、不正義的問題與窠臼,只要對方的評量標準、模式進行的方法論一直沒有改進、修繕,那麼這個問題就會好像打不死的蟑螂一樣無法根除,而且對方完全不知道一個人如果過於在乎自己的眼前目標,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會多麼「虐待」自己,將自己的身心靈逼到無法勘受的境界,將自己撐到極限、臨界點,直到自己潰堤、昏厥、甚至無法再承受任何打擊,才願善罷干休,因為沒有標準評量好依循、遵照,自我根本就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要做到什麼樣的事、要做到什麼程度地步,才會得到自己心目中理想中的好成績,因此就只會不斷一直付出越多越好的努力,毫無止盡,他們也只能這樣做,為了得到最終的好結果,於是他們拼死拼活的付盡了全力,雖然很多人說努力是好事,但如果過於努力,所導致造成的後果也不容小覷,可就不是「努力就能成功」、「只要堅持到底、夙夜匪懈就能達到理想的東西」,這麼膚淺、簡單粗暴的言語就能解釋得通,一切都是要按照自己的身體、心理狀態來衡量、調適的,不是毫無止盡的付出努力,以為這樣就能夠得到相應的結果,但是他們又能怎麼做呢?在他們的認知中,因為沒有絕對正確的評量標準,一切在未來是否能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事物,最關鍵核心的決定、主掌者都還是那一位只會靠自己主觀印象來打成績分數的人抉擇的,因此為了要得到自己相應的成績,除了付出無限的努力之外,還會衍生出討好他人的手段、步數,甚至阿諛諂媚、巴結苟合這等等道德不正確、卑微醜陋的黑暗面,這是許多規則制定者當初都沒有想到會延伸發展出的問題所在,許多人在設計一個環境、空間場域、或制定規劃他們認定中所謂的標準評量系統的時候,都沒有仔細的考量清楚,從多個面向切入,以及站在規則服膺者的位置,將心比心的來想他們在過程中可能付出多少努力、要容納多少的不確定性,在還沒有真正得到結果之前,內心是會多麼不安、焦慮、憂鬱、緊張,他們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心態,只為了自己當前的利益著想,卻放任這些在下位、底層的人們,來苦命的遵從這些規則,以求得他們想要的理想結果,在過程中必須承受多少嚴重的身心靈代價與犧牲,當這個社會已經演變成每個人不論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克服自己所處在的境態,無法跳脫出自己的階層或地方,一切是否成功的依據完全取決於決策者個人主觀的想法、感受與意識狀態時,那麼只會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再繼續付出努力,即便是自己最有興趣、有動力、想要了解學習或工作、深入研究的領域,也會乾脆全然放棄、頹喪、沉淪、墮落,不再付出任何一絲絲的精神、心力,要麼100分、要麼0分(真的有人是這樣的),反正努力拼死拼活也不會得到相應的結果,反正最終能得到多少、成效好或壞,一切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而是他人透過對方自己都不知道會是如何的個人主觀想法、意識、認知來判定,反正一切都沒有標準規則,沒有專業,沒有絕對單一、一視同仁的公平規準、範疇,來框立相關必要的限制,型塑、樹立明確具體的條文,一切都是個人說的算,而且這個人也其實沒有很專業,甚至不適任,反正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自己也不用太奢求渴望自己會得到多麼公平的待遇與結果,所以就亂做、隨便,如果一個體制內的生態已經演變成這樣,每個人所持有的觀念都是這種消極、敗壞的信念,那麼集體共同的進步,只會隨著時間的洪流慢慢消失,人類的發展就會一直原地踱步、停滯不前。
自我的無限可能性
不要不相信自己的潛力,人有無限可能,只要經過訓練、不斷接觸、操持,技法必將日漸愈趨嫻熟,一定在有朝一日未來的某一天會發現自己其實所保有的能力、程度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高很多,而且是可以用更有效率、速度更快的方式就做好平常預期可能會占用到的時間,是超出基本標準、高於及格線的理想展顯,個人在生活、生存或是進行一些久而久之會漸漸熟悉的事物時,會發現自身隨著時間越來越熟能生巧、輕盈飛快、感覺簡單,甚至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有這麼超前的能力,能幫助自己在從事若干工事,在任何情境下都能發揮、呈表出自己最優秀良好的模樣形貌,而這是無可變動的道理,但是如果越是這麼想,又好像過於正面,沒有理性、邏輯的客觀介入,一切都好像過於理想化,沒有實際作為與實踐的證明,有一點太過於只停留在腦內或心裡的想法、觀點、見解、認知與概念,沒有跳脫、抽離出來,用真實施行的作為行動來彰顯自己真的有這番實力,而不只是憑口說說而已,雖然我們不免俗的需要將人們分門別類、做系統性的理論歸整,也就是將人分成行動派或理想派(想像派)這兩種人,當然這也不是全然二分、絕對對立的形式,而是光譜漸進式的漸層效果與作用存在,每個人的個性都一定會有實際面與理想面,就只是比例各佔多少,或在什麼情況下會拿出什麼樣的性格、氣質與狀態而已,每個人都可以大致上被分類為實際行動派與思想理論派的分劃,雖然不是絕對,一定會有些許衝突、矛盾的出現產生,但是每個人在面臨正式的事物、要執行事務的時候,都一定會呈現這兩種情況,像分流一樣面對兩條分岔路各自走入自己傾向於選擇的路線,各自都有優缺點,一切都是一體兩面的,針對那些理論想像派的人,他們的缺點就是沒有缺乏行動力,許多事情都只是在腦中轉過一輪、翻過一圈,但是想完之後,即便非常富有想法、洞見,但就只停留在理論的建構,一切都是抽象、不具體、不實際的,而沒有真切準確、明晰的行動被做出來,容易淪為紙上談兵,而針對那些行動派的人而言,他們的劣勢就是沒有經過腦中思索忖度,就直接輸出、產製相關文本論述,或是做出相應的行為,雖然在外人眼中,第一秒看起來會讓人感覺很有效率,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不需要記憶,甚至有點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象徵形象,缺乏在腦中先輪轉過一回、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可能會造成因為衝動而產生的無可避免的錯誤,無論是小的過錯,還是會令人懊悔終身的鑄下大錯,都是一種過於偏好、側重於行動導向的人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但我們也不用過度苛責那些行動派或想像派的人,畢竟他們也許天生就造就了他們這種性格與人性,是天然、自然而然形成的,要改變也很困難,大可以善用他們的優勢也能活得很好,不需要當一個面面俱到、八面玲瓏,什麼形容人的優點形容詞都能完美的套用在他身上,什麼都沾一點點的那種人格,反而有時候會有副作用,因為每個人之所以獨特、不能被複製取代,都是因為他們有著別人沒有的、或不那麼特別、優秀的擅長事務,特別出色、凸顯出來的優勢與人格特質,這些徵性是無法透過模仿、演練等各種學習方式來操使的,因此一個人的優點,應該要加以發揮、最大化體現,而缺點應該要適時的隱藏、屏蔽、遮蓋起來,不要這麼容易袒露、捧出來運用,多去參考、吸收別人在自己是缺點的那個面向可能會出現的優點,如果選對了人,該人的優點部分也許就是你的缺點部分,針對那個面向、層次去跟他人多多仿擬、觀摩,也許就會讓自己更加進步、臻至完熟的境界,但是要十分注意、留心的是,最終的終極目標並不是要讓人成為所謂的「全人」,也就是每個向度的人格特質都是好的、都是優秀的,真的挑不出任何毛病與缺點,好像什麼都會、什麼都很好,這種非常圓滑、完美的性格,其實也存在著缺陷,因為就失去了個人的特性、「質地」所在,沒有了這種鋒利的、個人意識化的展演模式與性格狀態,就會被人群所埋沒,因為太過沒有特色,就可能不會在人群當中亮出來,從此被消失在茫茫人海當中不被看見,即便自己已經非常努力的想要在每個方面都精通,都讓別人稱讚嘉許,但是到最後就會發現,無論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都不會得到自己想要到的結果與績效,別人也不會因此對你讚譽有加,因為自身已經太過於想要將自己打造、形塑成完美的人,在各方面都很優秀,而不是將自己的特長無限發揮出來、提亮打光、讓別人看見,這樣就有些偏離了作為一個人應該要有的正常反應與行為,因此認識了解自己、發覺挖索自己的強項/弱項,也是每條生命的歷程階段當中必經的課題與挑戰。
潛力與可能
總是以為在任何時刻都不可能產出新的文本內容與表述想法了嗎?其實不盡然,只要自己在當下竭盡所能、搜索枯腸的掏空、挖掘自己內心或腦袋所想的、所感受到的資訊與概念、觀點,其實無論何時,都有豐富的、充分、富足的見解與論證、觀點可以列舉、吐露、傾訴,就像一個人可以在短時間內腦力激盪、分秒必爭的擠出許多同義字詞一樣,雖然這跟個體所受到的教育與家世背景、社經地位學經歷等等複雜綜合因素都有密切相關,以及不可分割、劃裂的關聯性與重疊性,但是無論是誰,都能大致完整明確的描摹,並說出他們腦中/內心所想要表達、傳遞的內容,八九不離十,所以不用擔心自己在若干時刻情境之下,會無法產出內心所要真正表明的意涵,抑或擔心、煩惱別人聽不懂、看不懂,因為其實人作為讀者、聽者,也是能夠自己「腦補」想像的,即便話語傳遞者(說話者)口齒不清,或傳遞的內容詞不達意、剛好蜻蜓點水、勾到邊而已,沒有再繼續深入講下去,不那麼明確具體、直接了當地講出來,那些接收者依然還是能透過自己的想像力與補述的這種自體天生富有的技能,來讓自己能夠吸收、內化,即便真的還不是這麼懂,但是總能在一遍又一遍重複接觸之後,或透過教別人或產出論述等方式重新複習,來讓自己越來越嫻熟、明晰、透徹,這些雖然都是要靠訓練,但是人先天就一定會有一些成分是不需再行鍛鍊、展演的,而是自然而然就可以拿出來展現揮發的技能與每人對等持有的天份,這也算不上是個人的優勢、天賦,沒有「有些人天生就比較好、有些人就比較弱」這樣差異性的分別區判與展陳樣貌,而是每個人都具備相當程度、一定範圍的這種能力,能自己填補對方可能沒說完、或說得不詳盡沒有直抵核心的話,即便對方說的話不太明確、完熟,還是能藉由自身的補充,來讓自己聽懂或假裝聽懂,接著再給他人回應、反饋,雖然這樣的對話溝通、交流往來互動,是奠基於對方沒那麼聽懂、看懂仍要回複的情況下而勉強成立的,但是只要雙方兩造的身心靈狀態是舒適、安全的,兩邊的情緒沒那麼高漲,是平和、大致和諧的,彼此就有這個條件與本錢,能繼續維持進行人際交往與對話,而具體確切的傳輸與接收內容,是否有完整無虞的經歷過傳遞與吸收的階段,可以再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溝通成熟,來讓自己與他人越來越鞏固想法的共通、共同性,就像一個領域的專業技術、所謂的硬知識,可以靠日後的培養、植入與反覆練習,但是在該領域所需要具備的態度與精神、素養與氣質、甚至人格特徵等等抽象理論化的元素,卻是要倚靠個人的修煉,不斷經歷蛻化與改變,才能漸漸操持的由內而外展現出來的質性,這是無法透過正規傳統的課程,一步一步引導教/學習得的,有時候更需要靠難能可貴的經驗的累積、攢積,才能漸漸掌握住的一種心態,雖然這與領域中所需要的使用到的技術與能力沒那麼相關,不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的職涯或生涯發展,但卻能或多或少的間接左右、牽制、甚至干預阻擾其他人看待自己的態勢與眼光,也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訓練在若干領域或自己所處的場合情境下,所應該延伸開發出的氣質與素養,經過訓練與不斷接觸,漸漸演變成自然而然、不需要搬演矯飾或包裝與刻意的呈表展演,就能看似理所當然的散發出這種精神與態度,並體化在日常或工作的行為舉止之中,顯得毫無違和感,甚至如果做得好,還會被人讚賞美譽,總歸來說,人必須要相信自己所能到達的境界、地步,並且了解自己的潛力,將其發揮到最大,但同時也要注意身心靈狀態是否一切安好、合宜,在舒適的環境之下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可能,別將橡皮筋拉撐到極限,到最後只會彈性疲乏、羸軟,甚至斷裂,一切都需要遵照自己內心或身體的訊息來進行、來做任何事,同時心態的調整與精神的樹立也十分重要,縱使真正做事的效率與程度比不上別人,是相形弱勢、低下的存在象徵,但可以透過精神與態度、素養的高上與建構,來讓他人心服口服,並願意針對不同的各方面向來對你刮目相看,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所在,將好的部分放大到極致,才能在人群中凸顯出色,讓別人發現到自己其實獨一無二。
永遠和平、平和?
當事物累積到一個境界、坎站,只會越積越多,並不會因此而消滅、根除、夷平、歸零、無緣無故不見,只會隨著時間的遞進跟遞嬗、推進、演變,變得越來越多、複雜繁瑣,就像雜草一樣會蔓延、爬升,分支拓散擴展到越來越茂密,像叢林這般複雜的這種景態、情況,並不會因此而變得比較少或維持不變,只會越來越多,這個世界只會越來越複雜,並不會更單純了,所謂的單純,都只是個人的想像與自我說服,有時候面對不斷切換、快速滾動、蛻化轉變的世界,我們常常會因為自己不想要再接收這麼多複雜的資訊,避免自己被壓得喘不過氣,時常會採取極簡化的處理,也就是將事物無限的簡單化,將繁瑣細碎的細節部分直接省略、視若無睹,大而化之,把焦聚拉大、範圍範疇無限擴大,這樣從高空俯瞰下去,才會顯得很大局、全面,但其實這樣就少了一些細粒度、顆粒精準的細緻描繪與解讀詮釋的空間,讓整體的心態趨於粗略、過於簡化,但這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都只是一種選擇,人類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千千百百種無限可能的人生選擇,各種身心靈狀態都是可以個體自身自由選擇決定的,也能抉擇自己想要在任何時期階段所沉浸、泡潤的環境與心境流動的狀態,一切都沒有對錯,也不是全然絕對黑白、二分對立的框架模板,一切都是自由開放的,不做A不一定就要選B,有時候許多人會太過流於歸類的弊病與問題,也就是太想要安排別人或自己,讓一切都成為有秩序、有系統、完美,強逼自己或別人放入、塞下某一種類別形式當中分門別類,這樣才是有秩序、和平的體現象徵,但其實世界本來就不可能會是如此安詳、美妙的,一定會有一些混亂、不平衡、沒有秩序的地方存在,不可能永遠都是如此有系統、有秩序,且時時刻刻照著自己的想法來走,就像水一樣,是如此的不穩定,隨著地勢、環境不斷改變其形狀,來服膺或流入各個地形,是可塑性極高的,而人類應當也是如此,不應該將人們都放在同個種類當中,並且用相應的形容詞或名詞來勾勒闡述,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每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在每分每秒也都會展現顯示、呈表彰顯出與眾不同、都不一樣的人格特質、性格、風格、行為模式與思考路徑、思想模式,一切都是如此的變幻莫測,因此不需要糾結於這個世界為什麼如此不公平,永遠沒有辦法照著自己當初預期的標準想像來發展,因為這一切本來就是可變動的,一切的事物都只是暫定的。
外界誘惑
事物的誘惑真的會讓一個人失去邏輯、理性,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麼、應該要做什麼,可以說被全然沖昏頭了,導致事物拖沓、延宕,直至無可挽回的地步,再來事後懊悔為什麼當初要如此浪費時間,但是在浪費時間的那個當下時刻,自己並不會這麼認為,因為光享樂就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還會有時間與心思精神去跳脫出來重新反覆思索、忖度、感受自己正在做的事是否正確合理?一切都是基於非理性、被動接收的姿態與角度來過生活,但這其實並不完全是自己想要的模式,每每到了這種後悔的時刻,都會追究自己的人生「為什麼會過成這樣?」,除了怪罪、歸咎於自己無法控制自己之外,還會順勢批判外部環境、周遭人事物的誘惑與洗染,讓自己不知不覺間就被吸引過去、毫無知覺,甚至在當下根本不會認為自己在浪費時間,流於無意識的狀態,這其實十分正常,只要是人,都會或多或少受到社會環境與背景脈絡等各方面原因複雜、綜合多重的因素所影響、左右、操制,因而形塑、造成這個人在若干時刻所做出的任何行為、動作,或持有的思想特質、人格氣質、身心靈形狀等等內在或外顯的形式,這其實也不能怪罪於任何人,甚至於自己有時候常常會過度的將罪推搡到自己身上,好像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必須予以懲處、罰鍰一樣,但其實自己沒有太大的過錯,也不需要將事情看得這麼嚴肅,我此指的嚴肅不一定是稱沒有全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層次的去觀察分析、勘探回顧事物的本質面與現象,以及除了表象之外要更深層、深刻、深入的追究討論背後緣故根底、最原始的原因與問題,而是可以不用以這麼肅穆、不苟言笑的心態與氣勢、情緒況態、心性,來看待一件事物,因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人類反應,只要是人都會受不了外界的誘惑與刺激,無論是感官上、還是心靈上、精神上,都會受到各種各方面無論是來路不明、還是自己當初自願主動選擇從事投入的事物的吸引,像膠水一樣一旦被吸抓、黏住,就從此拔不開,直到自己在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正處在的狀況,並且懂得換位思考,跳脫、抽離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狀態與現在正在做的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相對正確的,也許我們應該換個角度來思考,又或許我們應該永遠都是處於流動、開放的心態,不在同一個視角上觀察事物太久,而是常常抽換、轉變、更替、改易,以帶有不同的洞見與思考模式,才能讓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更獨立、有意識且多方面諦觀全知的來解讀、詮釋任何已經既有存在的事實。
矛盾人性
人是矛盾、互相衝突、抵制牴觸的,待在一個同樣的空間、環境太久會生膩、生厭,甚至想要閃避這種情境下的對話與生存,但如果自己生活狀態型態,是一直處於跌宕起伏、浮浮沉沉、極度不穩定,時常變換切轉抽動的形式,一個地方還沒站熱、坐熟,就馬上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永遠都在漂浮、旅行、移動,自身又會感到疲累、倦怠,想要找一個地方停下來、定錨,好好的休息、喘氣,讓自己有一個家的感覺,可以有一個靠岸、安定、平穩的情狀心性,所以人是非常「傲嬌」的,應該可以這麼說,因為永遠都總是在光譜的兩側極端當中之間擺盪游移、反覆橫跳,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平衡點與定位,永遠覺得不平衡,時常偏左或偏右太久了就會想要再移到另外一邊,來讓自己可以協調、調和,這就與每個人的自體平衡系統有極大的關係,這個系統會幫助人們在若干時刻,調整自己的身心靈到在當下最舒適、最平衡諧和的狀態,以讓自己在當下所處的情境景態當中,是可以適應的、習慣的、覺得舒適、不會彆扭、卡卡不順或造成任何身心靈上的不適情況的,但有時候這種調和系統也會失靈,尤其是在過度運用或有意識的介入,正在想自己正在平衡這件事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平衡,這就像躺在床上準備入睡的時候,當自己的腦袋有意識的在想「我現在要睡覺了」、「我現在嘗試讓自己睡著」的想法,越這麼想就越睡不著,越想睡著就更睡不著,這一切都是有違常理的,但同時又是如此的合理,因為人本來就是不合理的、矛盾的,但這種在不斷變動或不斷靜止不動的兩者極端之間的調和,以及永遠不滿意的情緒感受,其實是銘刻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或體內的,從一生下來到死都一直存在著,除非自己沒有意識,失去了任何知覺,包含心靈、心態、靈魂、精神上的思想與狀態,這就像桌球在球拍上滾動時,持拍者必須無時無刻握穩、抓牢球拍,讓球可以在有限的球面範圍之內滾動,還不會掉下去,這種不斷平衡的動作,就像極了我們在這兩者狀態之間不斷擺盪、猶疑的情況,有時候向左、向右,有時候向前、向後,永遠都在動、都在晃,不會有任何一分一秒是全然靜態、固定不動的,只是變動的速度快、慢以及方位位置的所處、站位不同而已,因此不用替自己的這種心態感到懷疑、批判,認為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或有躁鬱症、憂鬱症等等問題,因為這是人正常的反應,不管是誰都會在人生不同階段,體驗、感受過這樣的歷程,而人在此刻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心態先放一邊,但不是要全然摒除、抹滅、削減,試著忘卻、淡化,而是可以不用將它視為人生的重心一樣不斷來回的展演、想像,而是可以讓它成為形塑自己最底層、基底的條件與元素、要素,就像陽光、空氣、水一樣,我們使用的是如此自然,但是沒有它們卻又無法存活下去,就是以這樣的共存、共處、共生方式,才能讓我們繼續在這個世界上,安然無恙、平和穩定的生活下去,沒有任何疑慮擔憂。
圓滑≠沒個性
不斷重複照搬相同的觀點、概念、洞見與想法,只會讓人覺得無聊、厭倦,不想再繼續聽或讀下去,因為重複的觀念反覆再提,只是到最後會流於沒有義與價值的廢語,甚至瞎扯硬搬、亂說胡談,也不是說這種沒有邏輯、理性的談天不好,而是應該要注意現在所處在的情境是什麼樣的情況,適當下環境而定自己的展演,或主題、內容的模樣形貌,而不是一味無限量的產出文本,卻沒有顧到品質,以及是否合乎現在的場域、有依照所處的情境場合與背景環境等各種多條件複雜綜合因素來審視、盤算決斷自己應該要如何說出內容與言說的主題,是否相對穩妥、完善,而不只是光光注重內容的的整體性與好壞而已,如果個人在創作或論述書寫的過程中,引入太多自己的觀點意見,而沒有去多方面參考、比照其他人的建議或作品呈表、顯現的話,就可能會過於特立獨行、一意孤行,雖然可以保有個人主體性與獨特性、迥異性,但是卻無法改變自己原有的劣勢或缺點,讓自己無法更全面進步、越來越完熟,有時候保有自己的特色、風格、徵性、質地,是件好事,每個人都需要有這種鋒利度,來確保自己不會因為太過沒有特色、沒有辦法出彩、亮出來,而被埋沒在人群之中、不被人發現看見,甚至消失、從此沒有這個人的存在,在他人眼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而如何彰顯這種獨特,就是要靠個人的努力與付出,以及透過各種內部或外張的行為、思想來體現、實踐出來,但同時保持圓潤、圓滑、圓滿的塑型,甚至有時候必須要迎合某一種情境的模式與大環境的演變趨勢、局面的時候,就不能再大量過度的保留這種獨特性,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的,個人的特徵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而優缺點的比例多/寡,就是一個人必須時時刻刻注意掌握、有意識的去調整、不斷滾動式的修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有時候人會在若干時刻忘記了必須自己是身處在集體社會大環境下的一個生物、或小小螺絲釘,而將自己想得太偉大,因此自傲、自負,好像將自己比擬成在山巔上獨嗷的孤狼一樣,高處不勝寒,但其實每個人都沒有這麼偉大、厲害,每個人都只是普通一般的平凡人,每個人的一生注定平凡無奇,除非是那個少數的天選之人,但其實無論是誰、哪一種人,大家都是依照自己本身的定義與解讀、詮釋,一切都是從自己的主觀感受與看法出發,世界上完全不存在所謂客觀、絕對正確/錯誤的觀點概念,一切都是比較、相對而來的,因此只有在產出論述或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之間的人際互動、交往、交流、往來的進程當中,時時刻刻達到內外合一的平衡,在保有自己的主體自我風格同時,也必須要秉持與他人是可以合得來的性格,不在這個社會上顯得格格不入,甚至可以的話,綰合、融入於這個社會群體的多數樣貌,所有能力的操持與狀態的身處,都必須要靠自身的付出、或多或少的努力而得來的系統性平衡,在這兩者之間的拉扯,一定會面臨許多衝突、矛盾,但這其實都是正常的過程,必須要在其中拿捏、抓取中間值,雖然一直處在中庸地位是非常困難,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這可以靠訓練與不斷頻繁接觸來逐漸讓自己越來越熟悉這種狀態的拉扯,而有時候會陷入的自以為是,也是一種在調適期中會遇到的問題,也就是明明自己想的是「已經非常平衡了」,沒有任何疑慮狀況,但在他人看來,自己就還是太過於表現自我、太過鋒利,或者是太過圓滑、沒有自己的個性,且不同的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角度又會不同,所以就是一切都非常複雜、多方面層次交融混亂的一種景況端態,一時之間很難說得通,但如果我們要用偏學術性,非常嚴謹、艱澀、隱晦、難懂的敘事手段來介入,太過理論化,那好像又不太那麼可行,所以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就只有透過一次次的實踐,藉由時間不斷慢慢的沉澱、發酵,就像酒釀一樣越陳越香,也許隨著歲月的侵蝕與流動,更替、遞嬗、推進、演變,到最後我們都會長成不一樣的模樣,各種條件因素都會形塑出形形色色、互相各自不同的人性與內/外在主體,而這些都是促成多元包容、不同觀點的累積碰撞、激盪溝通與對話,而產生更往推進、不斷進步向前走的社會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因素之一,每個人不論是實體的軀殼、還是抽象的內在思想、意識認知,或者外在我們看得到的動作行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不能被否認、不苟同、不受到尊重,每個人所展現出來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不能受到任何的不同意、不支持,也不能強逼他人不再產出、不再繼續做,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都是自由的、有權力的,同時無論是誰,都有資格創造、營建出自我的樣貌,自主、自願、自動的選擇出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以及理解看待世界的方式,不應該受到任何的阻攔擋礙,自己也不應該妥協,只要能自成體系、自圓其說,任何的觀點、行為思想都是可行、可以存在的,不應該消失,這樣才是相對和平、多元自由的世界理想的狀態建構。
人際互動的無限惡性循環
人與人之間時常會產生出現許多矛盾的複雜情感,一時之間無法用單一、特定的形容詞來闡釋描述,因為一切都是多層次面向、複雜的,且會透過不同情境、景況、場合、狀態的存在,而會有不同的解釋與看法、觀點概念、見解與感受,一切都還是要按照所處的環境與當下的情緒心態來做判斷,衡量對於若干人事物的觀點、主觀意見與想法,不能以一化之,用看似全然標準的方式來篤定的論斷某一種現象與行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應當是如此,因為自己對於某個人太過在乎、注重,因此當這個人說出的任何一句話、甚至細到每一個字時,都會「奉為聖旨、圭臬」,然後仔細地聽取、參考,並且照做,而這時對於該人的任何情緒起伏波動,透過言語或談論、甚至外顯行為的各種呈表、展現,都會大大徹底影響自身對於接下來所要操持的事務所抱有的心態與視角,因為這個人對自己來說太過於重要,就會非常把握此人所講的任何一字一詞,有沒有全然吸收內化?不清楚,但絕對能且願意將所有所說的話、寫的字通通記錄下來,並且盡可能的付出全力「傻傻」照做,但是如果就在此時該人說出了可能對於自己有傷害性,是負面的批評、批判,即便是以委婉的建議口氣,口吻也沒有太差,自己還是會陷入深深的絕望與懊悔當中,甚至將這種自我歸咎的情緒轉變為憤怒、憤恨不平、不公,導致轉向怨懟對方,因為此時的自己會認為已經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認真用心的在鑽研工事,並且完成自己所應該要做的本份,拚命的付出全力、負責任,但卻沒有辦法得到相應的讚美,不一定要讚美,相應對等的回報即可,不奢求對方能給予自己多麼友善的評價,甚至是正面讚賞、美譽,但是也不希望自己接受到負面的惡評,甚至是污辱、唾罵,或者有時候對方接收到自己所闡述的文本論述或話語書面口語內容之後,所產生的各種情緒性字眼,透過外在的話語呈顯出來,此時自己就會受到很大的創傷,要麼更向內縮,更加沒有自信、自卑、自慚形穢、自暴自棄,要麼開始針對他人想要展開報復,並且全然將自己原本很努力正在做的事物拋喪、忘卻,不再付出這麼多的心力、精神、時間與氣力,甚至完全放棄,反正也不會得到多好的回覆與報酬、迴響,所以幹嘛努力、那麼認真的付出全力呢?這是非常正常的行為與思考導向,每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除非是自己有興趣、有意願、天生就富有源源不絕的動機、不求回報的那種耕耘,否則做任何事情都是帶有目的的,如果目標沒有達成,或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途中,遭受到任何阻礙、攔截、不苟同肯認、沒有受到應當相對應的報酬,就會乾脆不努力,反正有不會有什麼好的(不用到好、至少「理想的」)績效與成果,「我幹嘛這樣子呢?」,因為對方從頭到尾都沒有承認過自己曾經付出的努力,就算心裡沒有這麼想,但也應該要說出來,如果沒有講出對自己的肯定也沒關係,但至少不要口出惡言,對自己所做出的一切事物全然否決,甚至帶有情緒的修飾字詞及主觀意識、認知的來判斷自己就是怎麼樣,因為有時候每個人的認知都是從自己主觀的預設立場出發,帶有潛意識偏見以及可能並非事實的概念來看待任何人事物,所以當自己做出了某些事物,正在引以為傲、以為對方可能會領情,甚至稱讚自己的時候,如果對方沒有接收到,並且用相對批評、不滿意的方式來提出他們的意見的話,那麼無論對方講得再好聽,說什麼「良性的建議」、「可以提供進步的空間、刺激成長發展」,都只是空口白話,根本沒有實際的效益與效果,自己還是會從此以後不再付出努力,反正也不會得到相應的好結果,所謂理想的境界地步根本不會實現,如此一來對於雙方兩造之間的彼此互動、往來關係,更不會往融洽、和諧、密切、越走越近的狀態來行走,只會導向更惡性的無限循環,雖然有時候人之所以會交往、互動、有人際之間的交流牽扯,基本上通常都是帶有某種目的而成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要走得長久、持續穩定(不一定要追求到多麼親密、良好,但至少不要惡化得太誇張),雙方都要對彼此釋出善意,在尚未全然讀懂對方的言語與論述前不要有任何批評的傾向,尤其是看到了對方付出那麼多努力想要把一件事做好,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人,甚至是達成某種特定的目標,都應該值得肯定,任何事情都沒有對/錯,只有不同的選擇與獨一無二的作為,不應該排斥、給予爛的評價,都應該要適應它們的存在,並且將這一連串的輸出視為平常、不足為奇的,而並非有過多太誇張的情緒反應,體現在應當正式、理性、有邏輯、有系統的場域之內,這樣就有失專業,也不配有資格擔任現在自己所飾演的角色與身分,甚至是不適任、應該被淘汰抽換,因為在執業的過程中人士應該持有的態度與精神自己沒有具備,有時候本性那種太過情緒化的風格氣質、特色徵性就會跑出來,也許是因為看過這麼多人之後油然而生的這種不吐不快的情緒,一定要找一個機會說/寫出來,無論用什麼方式,就是一定要讓大家知道,又或者是因為經驗不足,沒有辦法在有限的時間與環境之內,說該說的話,所以才會造成別人的誤會、誤解,甚至無意中中傷別人,讓別人從此以後不再拚命努力,但這其實也是值得慶幸的,甚至要感謝他們,因為是對方才能讓自己可以「不累一點」,身心靈狀態能夠趨於更加健全,不再進行自我糟蹋、剝削,不再繼續拼命努力、認真到過度折磨自己,過度消耗氣力、精神,將自己的身體、心理棄之不管不顧,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過度刁鑽,陷入疲累、耗弱、羸軟等等不良的情狀當中,其實這也必須感謝對方,因此我才會說這是「矛盾的複雜情感」,雖然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淺薄,甚至沒有互相交談過,對於彼此的認識也是一知半解,但其實兩者的關係不一定要建立在話語量非常多、彼此往來互動密切頻繁的條件下,才有辦法形成,而是基於某種利益導向的目標,就可以讓一個人歷經各種生不如死的情況,有時候當自己太過在意某一項目標,或在乎在該目的獲取的途中可能具有決定性、判斷權的績效,就會因為對方的一言一語、一句話、一段文字,而榨乾自己的腦汁、精氣神,甚至為此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與心性、態度,讓自己的各項觀點、產出的表述言論的內容或主題徹底改變,千萬不要小看一個人過於注重自己某方面的事物時,將會採取的手段與行動。
人生低谷過渡帶的定義
只要人在動盪不安、崎嶇不穩定、跌宕坎坷的時候,都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甚至有時候會做出情緒性、非理性的行為,無論是無理、會後悔的決定與斷言,還是如今想想覺得很傻、很笨的思考與想法,到最後釀成無可挽回的後果,這裡指的「後果」不一定全然是負面、有損自己的利益、將自己推向無底黑洞深淵的結果,有時候也可能會是幸運的、好的、正向的事態,屆時還要感謝當初自己的決定呢!而在這種過渡期之中,每個人都一定會有各種怨懟、唾罵、責怪、義憤填膺、怒氣沖沖的狀態,但這些都是正常的,也不用刻意抑制或質疑這樣的情緒是否太過於高漲、浮誇,不穩定到需要去看醫生,因為只要是人都一定會有這些行為、思想、感受與體會,因為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並且有靈魂、有精神,一定不可能會是單一、片面、扁平的,而是立體、多面向、多角度的,這才是為何人性會如此複雜的原因之一,而與其說一些心靈雞湯式的正向語錄,一味重複堆砌多說也沒用的喊話、理念語句,不如直接用真實、實際的行動,來讓自己可以比較舒服、快速、沒有知覺的度過這陣子的時期階段,透過行為的實踐,讓自己盡量「忙碌」一點,以忘卻這種低落的身心靈情狀,才可能讓自己重新燃起希望,從沉落、沉淪、溺陷的情境中跳脫、抽離出來,重新復甦,而雖然人性是複雜、多方面的生物體,都必須要兼顧考慮全方位的層次,都是有血有肉的一群,但是有血有肉也不完全代表就一定是軟弱的,雖然人肉是軟的,人們在精神、態度上也可以很堅強、強硬,這一切都是抽象、不可用實體的經驗來比喻比擬的,而人們在這個世間當中活著,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態度與標準、預期,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會不同,因此對於這些低谷的過渡期,總會有自己不同的詮釋與解讀、定義,也許自己認為是低谷期,別人則不這麼認為,也不見得會將這個階段視為多麼困難、煎熬折磨的困境,因為一切都與每個人主觀的意識、認知有密切攸關,我們不能要求別人一定必須持有與自己同等的想法,以為這樣就是公平,這世界不可能會是公平的,一切都是按照個人的見解、觀點、概念來走,來發生、推動任何事物的發展與進程,所有事端的演變情況會呈現這樣的模樣與形貌,都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持有不同的思想模式與思維迴路,對於若干事件採用的手段與態勢、精神都不盡相同,在立場不一樣的情況之下,就會無可避免的產生衝突、矛盾、對立,因此唯有彼此互相往來交流、討論溝通,才能藉由一次次的事件不斷獲取經驗,並且越來越成熟,理解到其實每個人的想法都會不同,這也是很正常的,沒有必要同化、統一,這樣才能確保社會的多元性與每個人主體的獨特性,以及彼此之間的差異性,才能讓這個世界持續開創無限可能,讓生態越來越蓬勃、多采多姿,但其實也有人認為這種精彩與繽紛是不必要的,更傾向於偏愛單色調冷色系、consistent的這種方向,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經歷了這麼多複雜、豐富的內容,體驗過這樣的精彩之後,總會覺得太過疲累,因為必須要應付這麼多樣化、迥異的人的意見與看法,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不習慣、不適應,甚至橡皮筋快要拉斷、彈性疲乏的況態產生,而當這種心態出現時,就顯明了自己是不屬於追求多樣豐富的人的類型,覺察到這點之後,大可以在日後未來,朝自己想要的路線前進,也就是追求單一色調,這也不是什麼壞事,世界上沒有任何好與壞的區分差別,只有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也許自己與別人(大多數人主流典型)追求的樣貌不太一樣,也沒有任何人有權利阻攔、擋礙自我發展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方式,以及理解看待世界的角度與形式,無論是追求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只要是人,都一定會有各種不同、多樣化的面向與看法,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所持有的態度與觀念也不會相同,是不斷在變化、蛻演的,這也是人類最有價值、有意義的特色、性質與屬性,我們必須掌握、珍惜這種特徵,並且將其發揮、弘揚至最大境界,因為這是我們人類獨有的技能(沒有之一),與其他種類的動物就此劃分、獨立出來,我們應該要盡全力的守護、保存住這種獨特性,如此一來,人才能是人。
既來之,不安之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總是要適應、習慣、徹底「安頓」下來、不要再想東想西,能與周遭的人事物相融合最好,甚至達至無我、合一的境界地步,與附近相關的人士進行溝通協調、交流對話,盡可能的與所有交際、維持互動關係,這樣才是良好的人在社會上所應該要展現體化的方式與樣態、形貌,才能真正活成一個「完整的人」,在這個講求群體共同性的世界上生存,但其實根本沒有所謂對/錯與好/不好的概念與認知,在我看來,任何人在外顯行為上表徵展陳出來的模樣態貌,都只是個人的自我意識、主觀選擇與判斷標準,一切都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所要在外彰顯出來的角色與行為、思想,一切都自己自己主導、決斷,沒有任何的正確/錯誤或好壞之分,同樣的道理邏輯,每個人不一定要融入這個社會群體,因為不融入、不互動也是一種選擇,是個人的行動與思想自由之體現,是保有自己僅存的性格獨特性唯一的方式,沒有人有權利箝制、干預、叫自己不要這麼做,得要尊重個人的行為與性格操演,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頻繁、大量的與周遭的人互動往來,並擁有非常充足、密切的對話,還跟每個人都很好的樣子,除非有因為特定的利益導向與目標正在驅使著自己,才有可能比較願意主動付出精神與氣力在經營人際關係上,我相信每個人都是這樣,世界上有好幾種形容人的個性、風格、氣質的形容詞(即使都是以外表行為展現來主觀、片面的臆斷),而這些數以千計、萬計、無限的詞彙當中,總是有那麼幾個是會被貼上負面、批評的標籤與屬性,而我希望達成的終極景況,並不是將這些詞彙全然摒除捨棄、拋喪忘卻,溝通交流的時候刻意的不用到這些字詞,而是在無論口語或書面的文字呈現上,不要將個人的價值觀套入在某個他者身上,否則就是偏頗、不公平的象徵,因為一切都是相對比較出來的結果,如果某人在一群非常活潑外向的人群當中,只是稍微不講話、在若干特定期間內吐出的字數較少,或者顯得比較內斂,就會被視為是害羞、甚至孤僻、不跟人互動,各種謾罵唾棄的眼神與形容語彙就應運而生,完全不合理,也會造成許多個體當下、甚至是終身的創傷與苦痛折磨,但是這些加害者通常都不覺察、不自知自己有這些問題,沒有去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及在評判、論價別人的時候所運用的文字色彩與詮釋角度,但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辦法保持時時刻刻中立、客觀,永遠都是從自我主體性的角度來出發,但這也沒關係,我們可以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在保有自我獨特性的同時,不傷害到別人,以不侵犯到別人、讓別人感受到不尊重為前提條件,就可以再行發展出良好的人際交流互動關係,而不只是基於各說各話、「你這麼認為,但我不這麼覺得,所以你no,good」的惡性循環,既然你我的性格顯示都只是個人的自我選擇,沒有任何對錯,也不應該被打上分數,用各種價值觀的標準依據來績效主義的論斷,以不公平的機制來套入這種生態,那麼一個人進入一個場域、環境之內,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融入、「既來之,則安之」,因為這完全是可選擇的optional,並非強迫、強制的mandatory,每個人在這個自由的世界中,都可以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來體驗、感受、從事、實踐、操持、投入於任何領域的工事,一旦選擇了一個事務之後,除了要付責任、盡力的把本份做好之外,周圍的他人也要對自己的選擇與外界/內部的表現給予尊重,畢竟每個人之所以會如此「鋒利」、多樣化,就是因為每個人所持有的概念認知都不同,在外表現出的行為也會不同,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典型多數的人一樣,可以這麼有能力或意願融入這個社會,甚至迎合、諂媚,雖自身已經進入了當初自己選擇的場域、決定從事這個領域之內的事務,但這並不代表個人就一定得要持有這個領域當中多數人所擁有的概念與想法、認知,甚至是個性、人格氣質、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以求圓融、圓滑、融入這個社會群體,因為這完全沒有必要,既然自己已經選擇處在一個場域內,就要安身立命?就應該要安頓下來?且遵循、依從這個領域之產業內的標準規範來行事?或許形式上、行事作風上的規限以及實際上的作為是可以變動的,可以隨時服膺、有像水一樣的彈性與可塑性,隨時靈活抽變轉動,人類有這樣的特質徵性,但這並不代表每個人就都要將自己最原始本初的性格與信念完全鏟滅,你可以將在領域內的本份做好、做滿、做到自己認為最好的地步,問心無愧,但你完全不須要在全場都哄堂大笑、但你自己不想笑的時候笑,即使已經身處在一個領域場合當中,你還是可以隨時說走就走,只要一不爽,就脫離、逃開、閃避、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直到自己舒服適應為止,「適應」不一定要在一個固定的空間當中靜態存處才能成立、形塑,真正的適應是讓自己的心性穩定,讓自己的身心靈狀態可以隨時跟著自己的身體與靈魂、精神來進行肉體上的變動更替,即便自始自終都在不斷處於跌宕起伏、不穩定的未定錨浮沉狀態,在汪洋當中漂流,只要自己當下是開心的、快樂的,不穩定也是一種穩定,一切都值得,所以在一個場域之內,不一定要表現得非常融入、適應的樣子,既來之一定得要安之嗎?其實到頭來只要夠了解、認識自己,「不安之」也可以是一種「安之」,因為安的是自己的身心靈、不是別人的。
環境造就人性
環境真的會造就一個人在若干時刻所展出呈表的行為、思想與人格氣質、個性狀態,等等各種多層次複雜的元素,因為每個人雖然都是獨一無二的、不一樣的個體,但是總會受制於所處的環境、情勢,被其所影響,並造就、形塑出他們在不同時刻的當下心境與身心靈狀態,從而在外顯或內部的行為模式或思考路徑方面上體現出不同的樣貌,這些都是正常的流動歷程與經過,每個人無論多麼追求穩定、固態靜止,都一定會受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更替改變,人是隨時隨地都在流動、變卦的,只要還在喘氣、還在呼吸,只要還活著,每一秒都在改換、都在蛻化,而這個變換的速度快慢就因人而異、不盡相同了,但無可厚非、也不能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會在任何一個時刻,受到相關的環境習染、被感化,繼而陳示出他們的行為思想與氣質況態,我們常常以為每個人的個性「生來如此」,有時候是天生的,跟家族基因遺傳、社會背景、各種教育(學校、父母等)、同儕之間的相處往來、互動交流或學經歷,等等各種背景的因素無法產生太大程度的關聯,這些導因也無力影響本身個體的展演與在外或向內的表現,每個人的個性是這樣就是這樣,不可能會再有更大的抽動空間,但其實這樣說是不對的、卻也可以是對的,亦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狀、條件,不能以一味用單一、扁平、片面表象的價值觀與判斷標準依據,去直接的衡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樣子、面貌以及任何思考或行為模式「就是因為怎麼樣」,因為所有的為什麼以及探究背後隱藏的原因的過程,都是極其困難、複雜的,而且會越翻越深、永遠不見底的那種探索,只要還在進行研究、勘察,就一定會沒完沒了,並且到最後越扒越深,甚至連自己都不可置信為什麼自己可以如此的深刻、深層、深入,有些人的自我意識以及主見很強烈,即便外在的環境多麼強勢、有侵略性與攻擊性,且非常有效率的就能將周遭的人事物沖刷、洗鍊成若干樣貌,他們都還是不為所動、依舊維持自己的原廠設定,也就是天生的人格特徵、色彩屬性與各種狀態,絲毫不受到任何牽連扯動、變卦,同時當然也會有人受到任何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大量嚴重的被影響,有時候自己都沒有辦法接受這種狀態,想要趕緊修繕、脫離,縱使周遭的環境多麼開放自由、沒有在不理他,也沒有強烈的主掌控制權、抓的非常緊、很牢很死,自己還是會不知不覺的受到左右,並且從而形塑出個人的樣貌、形式、樣態,所以一人在外表現出來的行為與個性是如何,真的不能完全用簡單粗暴的歸類方法論,斷言是因為什麼原因,就算將這種現象說成是外界環境與自我個人內心天生因素雙重影響、都有份量,將這兩者都講到,也沒有辦法達到非常完整明晰、精確準切,並透過觀察剖析、覺悟領會,來真正透明的參照、分析一個人在任何時候所處的身心靈狀態與相關反應的肇因,因為這一切都是極其多面向層次、不能大而化之、以一論斷的,但也許我們也不用太沮喪、挫敗,因為這本來就是一道未解之謎、未竟之路,一直以來我們都走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只會將路越開越廣,因此有難解、甚或無解的問題找不到答案,都沒關係,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能做的就是可能盡全力的守好自己的本份、責任,並且鑽研自己有興趣、動機強烈的領域專業工事,到最後就會發現,其實真的沒有標準答案,任何世間上存在的問題、概念、觀點與想法,都只是人造的,不是本來就存在的、不變的自然定律,只要自我說的通,就可以成立,沒有限制也不應該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