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累積性+獨特性+表達性+貢獻性+連結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作者這篇文章中提到:

「和自己靜下來寫作的時候,我能夠感受到內心的平和。寫作容得下我的脆弱,允許我放下戒備心去和這個世界接觸。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是最不完美的學科,充滿著各方的主觀代入和解讀。不過,我對此的心態可以借用伍迪·艾倫在電影《安妮·霍爾》的結尾面對鏡頭講的那個段子來概括:“有個傢伙去看精神病醫生,他說:‘大夫,我兄弟瘋了,他以為他自己是一隻雞。’醫生說:‘那你怎麼不把他帶來?’那傢伙說:‘我是想帶他來的,可是我需要雞蛋呀。」


「和人交流的需求就是如此荒謬但又必不可少的。我們想要被理解,被看到;為此,我們也願意冒著被誤會的風險而行。將內心的世界赤裸地寫在紙上,仿佛是一種救贖,用真理來換取和同類的連接。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有機會暫時中斷常態的孤單,這是文字近乎神聖的價值。寫作,就是我的歸屬之地。」



raw-image


這篇文章中,這段內容讓我有所感想,想要想想寫寫一些心得:

這段內容就讓我想到我起初開始寫作的經驗

回想起2023年暑假,漸漸覺得有一種虛無感,就感覺人既然都會死掉,到最後什麼東西都不會留下,那這樣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大學開始後,也開始會覺得跟父母一起時,感覺很多事情都缺乏意義,就算跟一起久了,好像也沒有太多用處

其實多少是因為一些原因,像是在他們前面有些話不會說出口,不然可能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就是感覺影響圈好像太小了吧,我這一生真的就這樣了嗎?

有時候跟朋友、同學、興趣好友,甚至是陌生人,似乎都還感覺更有意義,一方面可以說些不一樣話,表達一下內心想法,然後影響圈也更大,投入共大的共同體,這就很像文中提到放下戒心和世界接觸

而關於人生意義,我在一些資源裡得到些解答:

不是人生沒有意義,而是沒有預設意義,即使人生沒有意義,你可以自己賦予,我認為人生是個體驗過程,包含現在和未來,就讓每個時刻體驗提高吧

因此我思考有過哪些事情,是會讓我覺得體驗感好,會覺得是有意義的,而這件事情可以在課業之外,給我一種平衡感和想持續投入

raw-image


有個是興趣圈,以前跟幾個有參加line社群,跟些相同興趣好友,會一起共同聊天或玩遊戲,創造一段段美好時光,只要是相同興趣的好友一起,就經常感覺有意義

一種是紀錄,例如寫寫日記、寫閱讀筆記,這些之後可以再次回顧,因此具有長期性和累積性,也會有一種為了未來準備的感覺

以前FB上發文也是,會發文給朋友看看,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一種被大家理解的感覺,光是那種有機會被大家閱讀的感覺就很棒,分享也帶來愉悅

還有提供資訊,記得以前加入些line群組裡面,有分享過自己一些高中課業的經驗,或者是以前在網路遊戲社群上,會分享一些遊玩心得或攻略等等,以前也有將高中入學甄試經驗做個分享,這些都能感受到種分享的喜悅

然後閱讀作品,或是經歷事件,即使同一作品或事件,每個人感受一定都不同呀,如果能記錄這些想法,這就是一種獨特性

然後產出創作,以前國小曾經畫過漫畫,會有種投入和打造作品感覺,而前幾個暑假有曾經將一些影片發到Youtube,覺得那種產出作品後,能被大家看見的感覺很棒,獨自一人時能投入,然後作品再和外界連結,也同樣是分享的愉悅,也能感受自己的一種獨特性

累積性+獨特性+表達性+貢獻性+連結性,這些元素加起來,就真的是創作了吧,其中文字創作正是其中一種方式

後來也有讀到些關於意義的一段話:「意義來自歸屬感、致力於超越自我之外的事物,以及從內在發展出最好的自己

創作過程中可持續培養能力,也能夠獨自一人投入,以作品與外界連結,同時能表達自我,又能表現出自己的獨特性,然後藉由作品累積後,讀者也就越來越多的,也會經常是有共同興趣的,與大家互動也能感受到歸屬感,這些作品之後有可以回顧,就告訴自己持續投入吧

我自己也創作幾個月後,真的感覺就如同文中所說的,有一種救贖的感覺,這是一個能夠有兼具上述各種元素的事情,想到自己每天還能繼續創作,有個園地可以持續發揮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起身創作,感受自己既能投入,又能與更大的共同體連結,讓生命綻放出更多光彩吧

感謝作者這篇文章,從中體會到種種,也帶出各種想法,也謝謝各種寫作平台,謝謝上面市民們,謝謝每次活動的機會,謝謝各種創作,讓我們能夠彼此閱讀、創作、互動、交流、參與,感受那種貢獻和連結、那種共同創造、那種交會的光彩,這些都是生命中的一種美好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vi Hsu-avatar-img
2024/04/24
累積性+獨特性+表達性+貢獻性+連結性,這些元素加起來,就真的是創作了吧!這段重點筆記! 透過前面三個可以更了解自己,自我成長,後面兩個是透過與他人分享建立連結,然後又可回饋到前面的三個,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當然前提是不包含滿滿惡意跟製造仇恨對立面的文章內容,不然就變成惡的循環了。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4/10/11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Thumbnail
2024/10/11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Thumbnail
2024/09/22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2024/09/22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2024/09/21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Thumbnail
2024/09/21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媒體創作需要發揮自身長處,重視讀者體驗,並建立品牌信任。除了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外,還需注意多平臺試金和持續學習提升。建議作者重視 SEO 關鍵字,例如「自媒體創作」、「網路內容創作」等。
Thumbnail
自媒體創作需要發揮自身長處,重視讀者體驗,並建立品牌信任。除了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外,還需注意多平臺試金和持續學習提升。建議作者重視 SEO 關鍵字,例如「自媒體創作」、「網路內容創作」等。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我是否會跟創作者討論作品的內容? 創作者的內容是他獨一無二的部分,我要做的是強化這個部分,讓實體成品在視覺、觸覺、甚至嗅覺上有更加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是否會跟創作者討論作品的內容? 創作者的內容是他獨一無二的部分,我要做的是強化這個部分,讓實體成品在視覺、觸覺、甚至嗅覺上有更加不同的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