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乍現的瞬間
通常靈感都是在無意間突然迸出來的,不需要花費太多心思、精氣神,不須有意識的思想忖度,就是在不知不覺間,突然一種念頭閃過眼前、進入腦內,一個靈感發想就這樣誕生,有時候靈感還會發展成理念、概論、想法、觀點,進而延伸連結,跟其他相關事務做維繫之後,雪球越滾越大,慢慢形成一個非常有體系、有邏輯、系統安排規劃的豐富理論,可以在別人面前說的頭頭是道,自成一個說法,但一切的一切,都必先來源於個人在無意間所突然靈光乍現的小心思,有時候是肇因於心態的改變轉化、流淌溢動,就如同大火的燃成,勢必要先從小小的幾乎微不足道、看不見的火苗開始點燃,然後慢慢燒,範圍越來越大,最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種創作與表述的概念理論,都是從一個小小認知上的好奇和突然想到開始發展的,個體在生活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因素、人事物、因果律等等,天時地利人和、巧妙的湊在一起,每種細部原因各出一點小小的力量,間接會變成直接導致,就繼而造成了自己在若干時段突然產生的意念,這種頓時間的想法是無法抵擋的,但同時來的也快、去得也快,只要不好好抓住、握緊、攫穩、珍惜,很快的就會隨著下一件事的來臨或(因為我們人類每分每秒都在思考)繼續想下一件事情,而原先戳中自己的想法,倏忽間因為自身有意無意的不在乎或認為那無所謂,就讓它過去,過去就過去了,從此被埋沒、掩藏,很難再被想起來,因此一有任何靈光一閃的靈感或想法的時候,不要懷疑,就直接記錄下來,頭腦沒有辦法一時之間承載、儲存如此大量的資料、訊息,又加上人雖是活在當下,但會一直朝著未來的時間向前邁進,所以事情是一件一件接踵而來、不斷疊加上去的,只要稍稍不留意、不留心,可能在當下覺得很有意思、很有趣的想法,就會因為接下來的人事物而被打斷,然後就忘卻、淡化了,無論用筆、口述記載還是各式各樣模式的載體,主要能記錄當下的情境所油然而生的靈光,無論是用聲音、文字、影像還是其他種類型態,只要完整將那種感受感覺、意識狀態、想法內容記錄下來,那就算是成功的保留住當下的靈感,不怕後來會因為其他事被干預、擾亂,然後被遺忘、棄置,將來翻閱記錄時見到此處,才會回想起當初的這個靈感,並且藉以繼續發揮、發展,開創出越來越大的命題,甚至可以形構一種理論骨架,在進行創作或論述的展演時,能更加豐富完善的加註、補充,但也請務必記得,是作為輔助性的補充、填充資訊,而不是贅述冗長的言語堆砌,我們往往都會想要將所有想到的、感受到的,無論好或壞、有沒有經過篩選,就全部放進去自己的作品之中,這種求好心切的心態並沒有錯,但同時也銷滅、降低了作品的品質與可行性、可看度,造成內容雖然豐富,但卻文本量太大、太多,讓接收者、讀者、閱聽人無法一次接受,反應不過來,甚至精神渙散,因此必要的刪減與取捨、去蕪存菁,還是有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的,能讓自己的作品整體大致上來看更有質感。
情感理性的邏輯
不用強求所有的敘事、表述、理論都要非常具體明確、有邏輯且時時刻刻保持理性,因為我們人從來就不是理性的動物,而是有七情六慾、感知、刺激系統機制的有血有肉的人類,不可能everytime保持著理性科學、追求真理這種唯物主義的機械導向,必定時有許多不可言喻、只能意會的情感/情緒/情狀,等等難以用精密的科學計算、計量,來準確推斷、產出一成不變的就只有一種正確答案的結果輸送,一定是有許多模棱兩可、沒有標準正確答案的,由內而外、從心出發的展現、呈顯形式,人不可能隨時保持理性,所謂的「理性」也只不過是人類為了更有系統、更有邏輯的處理、看待這個世界社會,而自訂出的一種看似有規準、有標的的原則,經由一套套公式證明出我們腦中理想、想像的結果,以為這樣就是理性、有邏輯,但有時候更常出現的是「理性的不理性」,也就是從人情義理方面來切入觀察是說不通的論述,「邏輯」這一詞指的不一定只有自然科學、計算,或針對一件事物理性分析推導出來、有脈絡因果的意旨,有時候知曉他人與自己的情感狀態與心境流動,經營人際內部心理關係的能力還比較「有邏輯」,他們通常因為有經驗或天生自持看透他人內心思緒的能力(尤其是情緒),而能自主控制、了解他者或我的內部情緒,藉以給出合理合情的反應與吸納、傳遞與接收,這也能算是一種有邏輯的體現,只要個人本身針對某事物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或對於若干事物會自動習慣依循某種規則來行事、操使,那就是一種邏輯,有邏輯的人不囿限於某種表現氣質、風格、性格,不一定只能是文質彬彬、持重沉穩、聰明慧黠、深明理性、睿智通達,一副學者、研究員的樣子,不流露出半點私人情感、非常正式,邏輯也可以套用在任何一般人的身上,沒有限制,有邏輯的人可以是任何人類可能會有的外張樣態與面貌,體恤、關懷他人、情商高也是一種有邏輯的展演,因為他們在人情世故這方面富有理性,理性與感性根本就不只有一種意思,也不可能是對立相反、相互衝突的兩方/光譜的兩端,而是隨人定義、自我賦予,邏輯亦是,有邏輯的人不一定就沒有情感、冷血殘酷,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情感,只是比例或多或少或是想不想要展現出來而已,擁有邏輯不一定就要滅除、摒棄感性的元素,甚至邏輯本身也可以單方面的指稱情感、對感情十分諳熟、嫻稔,我們說的「感性」是否也能理解闡釋為「情感理性」,因為情感也是理性的、也是有邏輯的,人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但同時感性也是理性的,有時候不一定是「人可以感性、理性兼具(知性)」,而是「人只有感性、因為感性內含理性」,這兩個不是反義詞,甚至不是相關詞、不能擺放在同一個位置一起出現,說到底,每個名詞的定義雖然字典上已經有固定的制式標準答案與註釋,但每個人都可以再跳脫出來,重新自我審視每一個詞彙在特定場合或語境之下的使用是否合乎辭典上的講法,若答案為否定或不確知,這代表自己有自由或義務選擇再架設、加註意思,自己有空間能再做詮釋,所有字詞的組成都並不代表只能有字典內的意思,且只能運用在限定、慣用或常見的情境下,只要自己有對若干詞彙的獨到見解與認知,能完整闡述、敘明其用法,並在自己的作品出現的時候看起來通順、不突兀、不過度刻意、不扭扭捏捏、妖嬈作態,自己就可以定義任何字詞,甚至拼拼湊湊、重組章句或將文字拆卸再重新組裝成為一新詞,自由創作的過程可以非常限縮,也可以非常自由,全然在於你自己如何看待、宰制,自己就是作品的主人,沒有人能限制你要怎麼讓你的小孩誕生,世界上也沒有任何創造出來的小孩,是奇形怪狀、畸形詭異的,只有都是特別的獨立存在,自己就是自己的邏輯。
安排好的
因果循環就是如此的神奇、奧妙,許多意想不到的事物可能就會繞了一圈又回來找你,尤其往往都是那些你不想面對、不想再經歷的不堪過往,或你的直覺內心隱隱約約感覺、感應到的即將要發生的事,就會發生、就會降臨在你身上,人的直覺是很準確的,這應該不用再多說、無庸置疑的道理,但是卻有些人會想要將自己預測到的事盡量避免,因為知道自己有難以言喻的預測能力,所以閃避事實的,讓它不去發生,就是因為事情已經先預知了未來某件事可能會降臨、可能需要面對,而在當下就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想要規避這些事物的發生,無論是採取準備措施,還是預防方案、事前擘劃、安排忖度、鋪路種種,能讓他不真實發生的各種實踐與方針、策略都已經用盡了,但往往事物的運行規則與道理就是這樣,所有即將會發生的事無論時間到了沒、自己想不想要、樂不樂見,都會發生,這已經是上天明明之中註定的,連你會想要(或已經正在做)安排、準備、規劃以避免某些事物的發生,都已經是註定好的,天才知道你就是會在這個時間段之內做出安排抉擇、規劃整治,因為一切都是符合自己性格、觀點、態度等等因素,因此如果以第三人稱、旁觀者或是上帝視角的諦觀模式,來體察個人的行為與思考,任何事情的發生就會被變得無比合情合理、非常順理成章,甚至是一種必然了,若以不同的觀點來進行凝視,並非什麼都用自己、「我」的視角來看待,就會發現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合理性與意義的,就是應該在若干時候發生什麼事,不出現還覺得格外怪異、詭譎呢?因此別想著自己有能力操控所有事物的發生與發展進程,因為每個人類都只是在上天的眼下渺小如一粒塵埃的棋子,我們只能隨祂宰制、統御,而人們在其中的角色除了被控制者、順應者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可能性了嗎?其實也不盡然,我們可以服從於現實、接受現實世界中的各類奇形怪狀、光怪陸離的安排與事物發生,但唯一我們能改變、自主掌握的,是自我意識與態勢,既然已經成為死局、全體事物的走向,說到底都不在我們所能想像、控制之內,我們只能順著流向、走勢來進行相應、符合的事物,那我們何嘗不去改變自身的態度與看待所有事情降臨的角度呢?雖表面上還是在適應現實、接受與處理現實,但至少我們的態度不一樣了,從可能會有的自暴自棄、頹廢沉淪到坦然無懼、隨遇而安,甚至不再刻意安排、事先規劃、準備預測以避免某些事物的發生,這不是無所事事,就任由上天治制,而是因為會發生的就是會發生,我們終究會活成上帝想要、心中想像的樣子,早早就把自己人生路徑的全劇劇本寫好,而且不是草稿,而是定稿,不會再行修正了,我們生活/生存在這世間就只是在參演、表現出劇本裡的動作、狀態、對話等實際內容,將其體化而已,所有生命的歷程都已經註定是這樣子的了,任何人都擋不了,無法阻撓逃離、抽轉換改、更替變動,人是無力無能的、一點也不強大的,但同時也可以是最具韌性、彈性與可塑性的,而這看似光譜中極為相反的兩種性質,其實可以同時存在、並行不悖,不衝突也不矛盾,因為每人本身就是複雜、多層次的矛盾個體,而且可以隨時轉換自己的想法、心情/心境/心態,讓事實雖然不可能被竄改,但至少被接收的方式、看待的態勢不同,以更正向、趨於成熟的觀點來視之,從本質上而言就是不一樣。
不必計畫
事物的所有進程都會朝向一種解脫吧!因此自己不需汲汲營營的急切迫渴想欲追求完美與時間上的配合,面對自己當初安排計畫好的事務突然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卦抽轉而意外的被打斷干擾或延宕緩期的時候,自己能保有彈性與靈活敏捷的滾動更替能力,時時注意外在現實世界的境況與態樣,就表示自己已經認知到所有事物並非完全在我們人類手上、是在上帝的擘劃盤算與操制控握之下,人們在持掌事物的階段是隨時調整修繕的,因為未來每一秒鐘的事物發展走向與推演遞化我們都無從得知,只能大概率的自微薄孱弱的直覺預測與事先預言/預知的揣測能力,試著推導出未來事端的所有可能發展概況,但具體的作為、應該如何應對/面臨/處理,還是要等到那個時候才會知道確切的情況,在還沒到臨的先前片刻,自己都不能妄下定論、斷言臆測,即使有非常完善的細節計畫,還是得要時時準備好可能會有轉變卦動的痕跡出現,畢竟那個人都只是時間上的旅客,沒有權利與自由選擇或操控自己所要經歷的事物,一切都是上天與因果律的安排,自己只能接受,且以自己選擇的不同方式、態度接受,我們不能要求一切事物在時間上都能照著我們當初的設定來走,縱然有十分豐富細膩的管理與系統化的規制品保,在各流程、環節的進行過程中,層層把關、扣守確認,世界上的全事物還是往往無法如我所願(至少在某些條件下是這樣),照著理想的方向駛去,因為我們總是不滿足、感到力不從心,且永遠只會在乎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即便那錯誤多麼微小、無傷大雅、瑕不掩瑜,我們還是不可避免、無法擋礙的怪罪歸咎自己,懊悔愧疚的心情不知不覺的油然而生,卻找不到辦法抑制、停止,總之就是無法放更多的注意力在自己做得好的那一面,然而時間在流逝,人事物不斷轉變,整體的背景社會脈絡持續,總會有許多意料之外、不在自體安排之內的事態會發生,正是你沒有顧及到的面向,明明已經做好了看似(或就你看來)精緻縝密的計畫與實施方案,但偏偏就不會走向自己想像中的樣貌,還是有可能會在某個時段、時軸內出現差錯,事情的發展、事實的呈顯與事先預期的情狀況味迥異、或乖離脫軌,而在這時保有彈性、隨遇而安的態勢,就是個人在該歷程中所需培植的能力了,也許在經歷每一件事情的時候,不需要預設過多的計畫、策略,把將來的每一秒鐘所需要做的事完整詳細的陳列、舉隅出來,因為未來很難說,總是會變動的,隨著時間流動,人事物的變遷總是超乎我們的想像,每每當事況的發展窗景脫逃出自身當初的預想、控制範疇時,往往想要挽回、補救,就開始制訂更複雜、多層次的計畫,盡力想要「凹回來」,但越這麼做,越拯救不了已經早就偏離的事物端況,偏離就是偏離了,不論自己想了多巧妙完善的模式與計算,想要盡一切所能的填補縫隙、彌闕,到最後事情繞一圈還是回來原本自己最想要逃避、不想要見到的樣子,越潛意識的排拒、違抗、反對、不想要接受,上天就會格外「公平」的用各種逼不得已的因素與際遇,讓你不得不遭受,且一定要接受,不能再想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藉口,藉以撇除、赦免、開脫,這就是上蒼的安排,我們人類在此之中是蒼白羸弱的、微不足道的客體,所以,不過度計畫、盤算,也許才能保有輕盈靈活的抽換更改的隨機、即興的自由「伸勼」空間。
做過才得以知悉
有時候反向操作或背離原常、習慣的行為模式而轉向以不同形式方法做,反而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與成績,有些人可能擔心若脫離自己本先慣習的動作、操持規律循環會導致力不從心、效果不彰,最終懊悔、愧疚、怪責歸咎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質疑「我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這種方式做?」,各種負面情緒的表顯展陳就呼之欲出、蠢蠢欲動,因而不去嘗試、「那很危險」而連碰都沒碰過、未來也保證不會去碰,以為這就是安全、良好的看待事務工事的態勢、「這叫做不輕言試法」,以為若真的做了就是自討苦吃、不知輕重、甚至幼稚不成熟、沒有深思熟慮且做事不經過腦袋,多麼不划算的行為姿態,到時候還要後悔、抱怨自己做的多辛苦、多走了一條彎路、苦命...,就彷若明明知道自己會受傷、卻還去給車撞那麼傻笨、愚蠢,然而沒有試過的事,說如此多有何用呢?就因為對於若干事務做的方式有預設先立的想像、印象,沒有接觸過就直接言定、臆斷這件事是不可行的,會造成效率低下、能力程度減退銳削且得不到理想結果的,因為已然對於「這樣做」會造成的結果有了潛意識偏見、甚至錯差歧視,所以就開始一系列的自我阻擋、自我妨礙,導致自身從來沒有做過、經歷體驗過,更無從知曉箇中的滋味與感受,在沒有親身做過,抑或身體浸淫潤泡、心靈穿梭越過的條件情況之下,任何人都不能說該事項不能做、很危險、會怎樣怎樣,因為沒有自體的經驗累積,不能回憶、回想、以現身說法告訴他人,所說出的見解想法、觀點概念就沒有說服力,也一點都不準確、精切,只有個人單方面的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主觀感覺、直覺,雖然直覺有時是準的、在預測未來上正中紅心、預感極強,但那也只是有時候剛好瞄射到核心、被說中被想中,大部分時間都只有60%左右(甚至更低)的精準率,能依靠的信賴指數偏低、不足以讓人當作參考,個體沒有嘗試過就說出的口沫橫飛、看似頭頭是道的道理與建議,大多參雜混有許多私人主觀的意識色彩,並非大部分有歷經過的人的感受與想法,沒有經過客觀事實與大眾觀感的核實,一切都只是自己感覺,但也不是都不能相信,可以聽聽就好、當作某一個人的意見,不須真的如法炮製的照做,但至少在對方面前要有禮貌,一副看似「聽懂了、我會考慮」的認真態度與表情眼神,這是接收方應對沒有試過就大說特說高見的人時可以使用的技巧,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又不讓自己身陷什麼都沒有碰過的無形框架枷鎖中,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不做什麼而毫無自我意識與主見,跟你說話、勸諫的別人永遠是別人,不是你自己,他人說什麼事不好、不要碰,就只能代表他覺得那件事不好、不能試,或自己親自面臨、體受過後覺得那件事不好、不能碰,但最後還是得回到自己,自己覺得這件事好不好,若不知道很正常,就去嘗試、去做做看,這就是多方探索的宗旨意義,只有嘗試做過了才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別人覺得適合跟自己覺得適合是全然不一樣的,兩者都不代表該事務是絕對適合的,沒有一件事務本身是安全的、危險的、或適合誰的,只有人們自己去嘗試、去經歷才會主觀知道,且每個人眼中的那件事觀念、感受都會不同,這才是正常的,至於傳遞者、說話的人,你們就必須仔細聽聽自己所帶出來的話語與看法有無什麼問題,因為沒有經歷過就產出關於該事的言論,可能讓易受干擾、難拒絕外部環境誘惑的人被影響、牽引,進而跟你一起從事若干事務,就永遠不去碰那件「危險」的事了,但也許那事對對方而言根本沒什麼、不會恐怖可怕,甚至反能造就更好的結果、做得更順利、效率更高、更有自信歸屬感,每個人都有適合做的與不適合做的事,若就因為聽信某人的話而不去多方探索、嘗試該事的話,可能就會錯失開發自我、尋找適合自己做事模式的機會,而且聽信的那個人本身還沒有做過、經歷過,這樣就格外可惜、更是諷刺,一切的事物都很難說,自己真的(或感覺、其實根本沒做過)不適合的事,或許他人是適合的、做得來且做得好的,若就因為對某些人說出「我覺得怎麼樣」的話,可能達到誤導的作用。
當一事務的繁重程度超乎自身想像的時候,自體會自動自主的開啟規避機制與迴避系統,採取「沒我的事」的休眠狀態、省電模式,在某方面來說就是不想負全責,當然有人會因此反駁,說自己才不會這樣、會盡責的將事務從頭到尾的如期完成,無論多累、多費心/力/神/時間,皆會堅撐、咬緊牙根的付出自我能量,直至最後一刻事務到了一個段落或整個完成、完美的坎站,永遠不會輕言放棄懈怠、推卸責任、歸咎栽贓、怪罪問責,但往往說的比做的更輕易無壓力、簡單基礎,只要動個嘴巴、也許動動腦袋心智,甚至身體不需動作或任何實體物理的行為、舉止等動態,就得以讓一些人就這樣相信,但若須呈現在實際行動、實踐實施上,自己的效能、效率可能就不會如此高張了,因為說的總是比做的更沒有負擔、更不用負責任、更不會感到辛苦戮力,而人們向來喜歡從事、操持使自己開心快樂或不用負責任、做起來極為輕鬆的事情,所以遇到可以選擇的時機時,就大肆、不要臉的選擇用嘴說說,而非真正以行為顯示、展陳,或過程中動作的操使與運用極為罕見、頻率相當低,偶爾想到才來做做樣子、以外顯身體的動作來表明自己所說的內涵,接著一定要無限放大、擴張自己所做的那麼一點點「創舉」,才能藉以符合、吻貼自己所講出口的承諾、精神、約定等等口頭話語,然後當事務繁重到某種地步時,再自動逃避、閃離,甚至退出、消失,當作沒自己的事,這並非身體內部自動平衡機制的運作、想讓自身掰回正常穩定的位置,為了自己的身心靈健康著想、顧及,而是純然不想負責任,覺得「做」太麻煩、勞心勞力或困難艱澀,縱然自己在外並未表現得這麼明顯,絕對不會直坦坦的誠實真的這樣說,但心內深處某一部份的潛意識就是不知不覺會朝著這種觀點去認為、去秉有,只是不想承認(他們以為坦承就是認輸)、坦白、傳達這種看似負面惡劣、反社會的思想,抑或根本尚未知曉自己內心最深處原來是這樣想的,導致自己所說的、真實做出來的、內心的所想互各不一致,三者無法共通,成為瀰漫豐充著矛盾味道的個體、上下各方面不完整且彼此衝突的綜合體,活在多重世界中卻渾然不自知或不想面對、承認此事實,繼而說服自己一切作為都是正當的、是愛自己的體現,為了self,wellness而拿「不得不」的免死金牌用以包裝、偽飾、美化,其實那都只是藉口、理由,然而,那些都是個人的行為、言論自由,沒有人能箝制、限縮他人應該/不該做什麼、做什麼是對/錯的、好/壞的,因為世界上本就沒有所謂好、不好的事,將若干特定事物套冠上好/不好、應該/不應該的屬性與價值觀,這個概念邏輯若過度引用、依賴,只會造成泛道德思維,將所有事物與個人的選擇做事分劃、歸類為好與壞的二元對立區塊,有點太過將這個社會簡單化,社會是複雜的、多層次的,即使有人展現出的樣貌是如同上述這樣的「負面」,我們能說他劣質、糟糕嗎?然後否定反對他所有做過的事以及過往、現在的想法?這樣是否又太以偏概全、欠缺完整包納考慮呢?再者,其實全部的人類或多或少都帶有這種思想成分,以不同的出現形式、被看見的角度與型態存在於大眾心裡根深蒂固,無法也無力閃避、轉移或撇除之。
在該說的時候說該說的東西
如果心中沒有想說的話,或者想要輸出的內容,並非極度迫切、渴求的企圖嘗試想要跟大家稟告、廣訴、傳遞、達送,也就是欲說出口的內容不那麼重要或緊急,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乾脆不要說、不要講,以免干擾介入別人的時間與私領域,得不償失,若自己沒有想要說的或是想要說的並不重要,無益於情勢發展,甚至脫離主題、和現今當下所探討談論的內容不相干,那就不要說出,並不是在追求完美、精華、濃縮等等各種進階困難的劃重點能力、只對別人說重要的話,當然這也是一大部分原因之一,即便是多麼熟的人,都不想要一直接收到來自於自己的無謂訊息,沒有目標、行動、進展,對於現況一點幫助都沒有的廢話,就可以省略,更何況是比較不熟者,彼此互相之間的往來交流就只僅限於工事上、學習上或某種目的上才搭建起來的人際橋樑,就更必須謹言慎行,表達一定要、必須表達的非常重要的話,才有資格產出敘述,給別人知曉,其餘的一律都盡量能省則省,有時候不必追求自我說話的規律輸出,因為靈感並不是依照自己的規劃安排,非常規律的產生出現的,而是不定期、不定時的在腦海中突然迸出,這才是言論的正常運作,因此文本產出或訊息傳達都是不定期的存在、產製,有時候自己就沒有靈感、沒有重要的訊息想要傳達表遞,那就保持沉默安靜,不要發聲、發言,因為別人一旦接受到任何訊息,往往都會提高警覺,用盡自己的身心靈、氣力、精神來讀取對方所要傳達的訊息,如果這個訊息本身對於成效目標沒有幫助、沒有進度,只是瑣碎細節的支微提點,甚至冗言廢語,那麼只會造成接收者視覺、直覺以及身心各方面感官意識的混亂、疲累、最後不耐煩,就像放羊的孩子一樣,每次輸出的話都不那麼重要,對方對於你所說的話也就不那麼在意了,而如果突然之間出現了重要的訊息,對方可能就會因為故意忽視、習慣性漠視而不為所動,最後錯失良機、錯過關鍵動作指令,導致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與後果,因此要讓對方對於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非常仔細聽、在意的話,就必須要從自己的言語做起,不重要的話不要說,將相對較小、繁雜的瑣事濃縮成一段重要的訊息,擷取極為迫切、與對方自身的權利息息相關、至關重大的事物來講,將重點框畫、內容精煉,這樣對方就會對你的一言一語,感到非常在乎,會非常專注、仔細的聆聽你所說的每句話,因為向來你就是只會說重點、只會說正事的人,因此久而久之,他們就習慣於每當你一說話就會將全部的目光投注在你身上,不偏不倚、專心致志、心無旁鶩,而此時就表示自我的表述能力已經臻至非常高級的程度階層,認識你的人會對不認識你的人介紹自己,並且一傳十十傳百,蔓延、擴散開來,大家都知道了你是一位只會講重點、正事的人的時候,你的存在就非常有存在感,你所說的每句話都極具份量,對他人的影響不容小覷、舉足輕重,如果這是你想要的結果與他人對待你的方式,就盡量操使上述的方法,但若沒有或無法學得來也沒關係,完完全全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樣子,持有自我本真原來的個性、風格,因為他人與自己認識久了,自然就會找到舒服適合的相處方式,這就是人與人的交流互動慣性,並不需要因為自己無法改掉淨說一些瑣碎的廢話的壞習慣(這其實也不是一種壞習慣),而感到自卑愧疚、甚至因此想要成為只說重點的人,因為人際相處是互相往來、彼此互助的,你不變,別人也會變,你變了也不會比較「好」,因為世界上沒有好與壞二分法對立、絕對正確或錯誤的事實,但如果認為改變可以讓自己活得更舒適、成為你想要的樣子,那就去追求,記得一切以自己為主,自我抉擇。
領域中的專業用語&無謂細節的無意義贅述
任何領域的言談,都會衍生出屬於自己的專屬專業用語,是具備自己領域範疇內特徵性的色彩的,讓人在閱讀文本或聽人說話的時候,就感受得到該領域所散發出來的那種味道,只屬於那個領域,別人不能搶走、不能佔有,而且需要習得、訓練,才能慢慢嫻熟的掌握那個領域的詞語使用方面的箇中滋味,以及操作運用的方法。
也許真的不用那麼注重細節形式上的各種雜碎小事,沒有意義,也對真正的目的、情勢沒有幫助,對於想要表達傳遞的內容無法通透其中,說再多也是無用,並不會達到加分、令人稱獻欣賞的效果、結果,並不是要求將重點濃縮精華、呈現簡練的文字,才算得了是「好」,而是在產生製出論述的過程中,時時有意識的認知自己正在表達的是什麼,跟主題是否扣合、是否勾到邊,若無、連擦邊球都不如或與所要說的觀念、思想八竿子打不著,那就乾脆別說,以免浪費時間,只有有幫助於對方反思、刺激對話的可能性的話語,才是重點關鍵所在,甚至更好的情況是能找到其中的問題與癥結點,在一片眾所皆知的常識與普遍概念之中,挖掘、體察出其中詭譎、大家頗能接受、甚至曾未考慮過就接受、但卻用有那麼一點點奇怪的成分,這才是不一樣的輸出,如果能做到這點,就表示自身已經有比別人獨特高超的能力,得以發現世俗不悅而同、心照不宣的承受的事物,其實並不那麼理所當然,一切都是有問題的,值得批判、拿出來再行討論的,若只是一味乖乖的將所有事實都視為自然、「本來就是這樣」,只會傻傻的被他人/社會/環境控制,成為沒有意識主見的扁平的單向度人,並不是說這樣不好,但如果一輩子都活在這樣的幻想、空氣中,自體將會不可能進入另一個可能的境界,因為已經被表面/象的事物所欺騙、奪取身心了,自己已然不清楚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雖然自我仍舊不願承認或絲毫不知曉自己正處在一個想像中、別人建構的人造環境,而自己只能享受、執行於其中,沒有決斷權、改變權、操制權,只能服從、順附、依歸於世俗普世的概念框架當中,無法跳脫、逃離出來,自己發明、創建一種理論體系,這樣是否並非好事,個人可以自行評斷,一切都是以主觀感受為要,自己有選擇生活的自由,當然有選擇欲存持的概念、思想的自由,所謂的自由並非全然是行為上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能流暢快速的在各個空間來回移動,甚至「我想怎樣就怎樣」的態度,而是身心靈達到富足的地步,能夠自我主理、自我控盤,靈活敏捷的決定若干時刻自己要有什麼樣的情緒、心情、想法與具備的概念,而不只是肉體上看似自由,有人一輩子被「困」在同一間公司效勞、被「綁」在一個家庭付出,但他們還是自由的,因為他們自認為自己是自由的、可以控制自己的身心靈欲到達哪裡,因此「自由」是自由的,定義非常廣泛,甚至可以沒有定義,隨個體自行解讀、詮釋,即便在實體上是被侷限束縛住了的狹小空間,人的想像力是富饒充分的、精神是自由馳騁的,那他/她就是自由的,應該反過來探詢叩問自由的本質,而非從行為表現上直接進行區判,再來斷言該人是否是獲得或擁有自由的狀態,並且能珍惜、享受在自由的當下時刻。
輸出言論原則
如果你覺得你想說的話,都已經被人搶走了、講過了,自己已經沒有空間再去創造、表述更多嶄新、沒有見過的內容,那就乾脆不要產出言論,其實不會怎麼樣,尤其當自己陷入「我想要說這句話/字詞只是因為我想要說這句話/字詞而並非為了內容的概念確立完整性」的遐思當中,就要格外留心注意自己所說的話是否有重疊、重複或跟別人的相似、相同、相仿的地方,如果是如此,就必須避免、擋煞,甚至盤查剔除、篩選過濾,因為如果再次輸出一樣的內容,只會浪費時間,無論是對方的還是自己的時間,因此聆聽對方的想法與論述,也是非常關鍵重要的能力元素之一,如果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一切以自己為準,卻不參採、傾聽對方的想法,屆時輸出的內容互相衝突、交織,就會造成導致不可挽回的傷害與不理想的結果,最後像惡性循環一樣,越來越難回到當初的位置,因為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沒有聽取別人的想法意見,而一味以自我為中心的輸出自己的看法,如果遇到矛盾衝突的撞題情境時,也只會認為是別人的問題,不是自己的錯失,就更難以執行改進與修整,到最後別人就越來越不想要跟你在一起討論,甚至相處、交流、往來,得不償失,所以在輸出文本內容或話語的時候,必須要考量到別人是否聽得懂、是否重複,不僅是與對方的話語觀點有沒有重疊的部分,也包含自己所輸出的話語內部有無自相矛盾或不協調的所在,常常自己說的落落長,看似完整豐富的內容,卻實際上有諸多重複、可以刪除的冗言贅字的部分,將這些刪除之後,所要傳達的核心概念其實就非常簡單,用一兩句話就可以結束的那種,並不是要求所輸出的話語要非常精煉濃縮、言簡意賅、微言大義,像書面語那樣,而是在說話的當下,必須要時時覺察體會自己從嘴裡迸出來噴發的每一個字、詞、句的重量,是不是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份量與質量,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是不是都有含意,並不是灌水的魚目混珠,只是為了充其量而已的操作,為了某種瑣碎雜穢、沒有價值的無謂目的,而所做出的一種形式主義的追求與實踐,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頓悟,其實自己所欲追求的目的、達成的結果,看起來十分幼稚且微不足道、沒有什麼,我們汲汲營營努力追討的理想境界與目標,說到底只不過是如同小孩子許下生日願望般如此單純簡單的夢想而已,而且很輕鬆容易、用不著費多大的氣力就能達成,甚至非常膚淺粗暴、一點也不宏大,其實我們人類都是單純的,經過美化後的「格局、視野、瞻望、願景」,這些名詞都只是為了藉機放大、抬高自己的身價與清高的程度,透過外顯行為讓他人認為自己非常偉大,有建設性的目標方向也知道如何追求,不能完全說就是為了討好別人,讓別人欣賞自己,而是我們人類天生的共性就是如此,人類往往為了掩飾自己內心也許醜陋不堪、膚淺幼稚的想法與目標作為,而找了一副面具或薄紗來包裝遮蓋,甚至引用、抽取一種自己設立的角色,來套入身軀,進而搬演、展現出自己想要讓別人看到的樣子,我們總是不喜歡承認或者呈顯出太過「簡單」的這副模樣面貌、性格型態,幸好我們有外顯行為、有意識認知可以矯飾、刻意操演出在別人面前(自己認為)最完美的自己,即便我們內心深層知曉明諳,正在做的自己並不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標與想法根本就不全然是表面上所看到的、自己所講的那樣,我們卻都還是義無反顧的繼續保持著光鮮亮麗的表象,直到有一天面具被拆卸,形象崩塌、人設潰堤,自己已經可以預料、想見自己必須公開承認、正視面對自己想要的真正目的、動機是什麼,也許才會痛苦的揭開實情,讓大眾知道真相其實非常單純,沒有必要解釋太多,用過度複雜繁重、艱澀難懂的理論去包裝,以看似宏偉的目標去增高,並且刺激大家進一步告解訴說其實自己也是這樣,所要追求的東西也很簡單。
距離感養成
永遠保持著高姿態,並不是一件壞事,也許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別人「不敢碰你」,在為人處事、相處交流、互動來往的人際關係彼此織入的過程中,要有一點屬於自己的個性、風格,以及散發出來帶給人的一種天生自然的距離感,並不是要讓自己看起來高冷、難以親近、不貼切、不鄰家,而是如果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太過於「人人好」、隨和,好好先生/小姐過了頭,可能就會招來別人的欺負利用、軟塗深掘(得寸進尺),因為什麼都同意、什麼都說好,所以別人會誤以為你就是一個非常好利用、遇到什麼事都不會有自己的獨特情緒與行為表徵的人,要操使一些手段、伎倆、陰謀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容易輕鬆簡單,因為他們已經認定了自己根本不會抗拒,不會往他們想要陷害你這個方向想,已經有了這樣預先的設想,久而久之就會十分自然的對你頤指氣使,拋出許多無理無謂的指派、要求與命令,三不五時想到就對你喊東喊西,甚至箝制戕害、巧取豪奪,試圖扒光自己的身體、心裡所有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利用價值,直到自己沒有任何的用處可以拿來挪用,他們會將其美化、粉飾為一種對你若干方面能力的訓練,總是可以說的天花亂墜、天馬行空、頭頭是道的樣子,讓你不得不信服、接受,並且繼續受他們的控制,執行、展演各種動作,甚至連欲呈表、顯現什麼樣的行為思想、心態感受,都要別人給你,藉由別人,「你」才會被賦予,因此要開發、創展屬於自己的獨立主體性,讓自己成為有主見、有意識的人,並且獨立於任何人,不附屬依從在任何人身上,即使對方不在、沒有本質實體的活在世界上,你還是可以好好的存活生活,絲毫不受干預、影響,如果你有這樣的心態與想法,基本上就已經做到了,接下來就只差實踐,因為每每要施行一個行動,動機與想要做的慾望是頭一步的初始階段,如果你想要做,其實你就已經做到了,因為你會讓自己做到,設立目標,以及要達到目標應該做什麼、讓自己表現出什麼樣子,都是自己決定的,而且也會自己決定,而這個時候,就慢慢逐漸開發出自己的個體性,個人主義開始萌芽,與人們的距離感愈趨拉開,有了自己的性格,走向真正的自己,而不只是活在集體社會的一個小小螺絲釘,雖然本質上、外顯行為上還是如此,但此時精神、思想上已經有了自我真實的自己,是有名字的,且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生命,那就是與以往不一樣,不需要像以往一樣在乎、看待別人怎麼想,因為別人是別人,每個人都是主觀的視覺動物,看/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都只會是他們各人的,而你是你,自己的想法、感受與各種感官刺激的接收最重要,別人沒有辦法左右最深層的自己應該要有什麼想法與意識,也無力擾動自己的靈魂,肇始設定與人設性格只有你自己能定義、賦予,保持距離感只是一種方法,不一定每個人都要這麼做,但如果能在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認識、了解自己是誰,並且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操持、運用自己獨特的性格魅力,才是生命的意義所在,當然這一切都沒有絕對的對錯,我所說的只是我的想法,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照做,人生的意義可以自己認為、自己建構、自己解讀詮釋,沒有人規定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子,才算是「做自己」、認識自我,範疇太廣袤、沒有標準正確答案的題目,一輩子都討論探索不完,所以就乾脆永遠保留空白與解釋性,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從中藉由對話、尋找、體驗,來蛻化抽換、嬗替遞移,既然沒有正確的解答,沒有終點站,那就不斷自體改變,使其盡量精彩繽紛。
細節的不過度處理&自私?
我們也許沒有更多時間,去暗算、盤查、篩檢過多的細節,只能求個大方向,如果大致上沒有問題,就直接輸出、產製,即便在過程當中,因為一些身心靈上的微恙,而導致失誤、粗心,但那也是機率非常小的發生,並不具備必然性,所以也許不用過度擔心焦慮、執著不安,不斷求修正、追尋細節的完美,因為那不是重點,也不會促成多麼理想完好的結果,更不會讓自己的目標最終有效率的達成,沒有實際實質的幫助,再怎麼苦苦追求也只是枉然,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並且了解正在做的事是否對最終結果有幫助,要做就要做最有成效、最能直接影響最後結果的事,挑揀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事來做,才得以用最輕鬆的方式,達到最好的事,人類在這個時代上成長生存,都已經逐漸養成了目標/利益導向,這並不是壞事,而是正常的發展,因為時代環境變遷的進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要努力、下功夫的方向與目標,驅使著自己去前進,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都只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努力、才努力,將自己說的多麼清高、說「都不在乎最終的結果,過程最重要」,只不過是在進行道德主義觀感的包裝,並不是真正自己內心深層所想的,我們仍畢竟都是自我的,只為了自己,只在乎、注重於自己相關的事,至於其餘的事,關注程度就會大量銳減,甚至趨近於零,在外顯行為上表現出很無私大方、慷慨無我的性格,也只是一種搬演、操演,並不是真正自己內心所持有的人性,但也許人們打從出生或在家庭、學校教育的階段,就已經在自己的內心無形、不知不覺當中設下了好壞之分的二元對立價值觀,我們會盡力避免自己表現出所謂「壞」的屬性與特徵,所以我們不會說自己是自私的,甚至表現得很在乎環境中所發生的任何人事物,以及週遭環境的變化,即使說這個時間上沒有好壞、一切形容詞都是主觀色彩,但我們還是無法摒棄、真正將這種概念放下拋喪,因為我們還是會擔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與意見,雖然人是自私的,但非常矛盾衝突的是,我們居然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想法與態度,進而調整自己的作為與思想,來去迎合大眾、服膺社會,在這個集體主義當道的時代,過度的追求自我、甚至自私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會無法融入群體環境,甚至會成為一些壞的形容詞的代表,如孤僻、邊緣,大家都不想被冠上這樣的頭銜,因此就會表現得非常融入、在乎別人的觀點,甚至變得社交,縱然明知道自己本來就不是這種性格,我們雖然都是自私的,而且都知道自私這個詞彙本身並無貶義,也不是不好的形容詞(其實形容詞是人造的,其存在就已經給予人們能各自解讀、用自己主觀的意識來詮釋定義每個詞的屬性了),但是我們似乎還是難以擺脫、逃離這樣的框架模板之內,我們還是會下意識的認為自私是不好的,必須要規避這樣的行為,因此在行為展示上不會顯露出什麼事情都只為自己想的具體體現,但其實自己的真心是百般的不願意、萬字堆疊的怨言淤積,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甚至有時還要強顏歡笑,只為了讓自己成為人見人愛、或至少所遇到的人不會討厭自己的人,其實也很累,所以很想要就此「放棄」,直接呈顯出自己最自然、最原始本真的樣子,但卻還是做不到,即便心裡已經想這麼做了,但是身體卻好似不受控制一樣,一遍又一遍的做出讓自己懊悔或非同於腦中所思的本意的事,甚至藉由一次次身心不協調的動作,卻慢慢變成,這種包裝、矯飾、扮演似乎才是自然的,或者逐漸變成自然的,那既然已經是自然了,何不保持現狀原貌,維持自己已經習慣展現的樣態,繼續毫無保留的表現出來、公諸於世呢?
輸出不規律
當所想講的要輸出的文本內容,都已經被人搶光、或自己在過去就已經都講過了,沒有辦法再產製更嶄新、全面、宏觀、多方面包納、所有層次向度皆顧及的概念觀點,已然「無計可施」的時候,不要太灰心、沮喪,因為現在沒有,不代表未來就不會再有了,時常,靈感與想要表達輸出的概念,不是每天固定規律的產生、突然蹦出在腦海中的,而是藉由內部思想與心態上的轉變,動態或靜態的端態樣貌,以及外界環境的洗染影響,逐漸造就、形塑自我的想法在若干時刻倏忽之間出現,一切都是偶然的、意料之外的,並非自己想要求得就可以得到的,這跟順遂、如意與否並無直接攸關、係連,而是靈感的產生與概念的抒發,本來就是不定期、不規律、不穩定的袒露與靈光乍現,不能強求在每一天的什麼時候就一定得有任何的內容,即便沒有也要硬擠出來,想要寫的時候就要有得寫,這都還要看外部與內在的環境,是否條件允許自己在這個時候進行書寫,即使是多產的作家,也有可能會遇到瓶頸卡關、文思枯竭的時候,這些都是正常的狀況,如果因為要求自己每天都必輸出一定字數的文本內容,硬性規定自己想法概念、理論見解的輸出一定要非常規律平整的撰打,甚至威脅恫嚇、逼迫壓榨自己,一定要在想要寫的時候就一定有東西可以寫,如果這樣的話,除了身心靈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惡性循環與戕害鉗制之外,還可能會導致作品失去原有的品質,亦即寫出來的文章不會好到哪裡去,一個好的作品絕對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沉澱與發酵,接著自己必須有意無意的進行多次修改,好像沒有邊界的不斷擴增或刪除一些內容上的失誤或不太好的地方,以臻至完美(或越來越好,因為完美一詞就好像賦予了極限,好的作品是沒有極限的,只會更好沒有最好),但是如果沒有想到更好的方案或計畫,就不要動,因為靈感不是想要有就可以有的,如果所要修改的內容預期改了之後沒有比較好,那就乾脆不要改,就算若真是這樣的話,會導致連續好幾天、好幾個星期、數月都沒有任何的實際產出也無所謂,好的作品本來就是作者有心想要寫才寫,不只是為了形式上的交差、有做就好的操作、為了寫而寫,且是要有內涵,有實質顛覆性、挑戰性、批判性的想法,對抽動扯盪社會結構與景況、搧搖改變讀者/接收者思想有幫助者,才有輸出的價值與意義,否則就是一些冗長贅言的廢話堆砌而已,尤其是那些只會因為在乎自己輸出的量與規律性,而不在乎質的人們,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輸出的文本都是沒有意義的,所謂的「有意義」不一定要知識量充足、滿滿的「乾貨」、句句金句,或者是充滿專業技術性的理論或能力教導、手法傳授,更有意義的文本,應該是要刺激接收者的反思與衍生好奇,促發討論、對話的空間,開創無限的可能性,讓作者與接受者之間的角色樹立沒有那麼明顯的區分,讓兩者之間的身份角色界線模糊,每個人同時都可以是創作者也可以是接收者,這樣雙方才能有效互動,彼此往來的探討、辯論、分析一個事物的現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並且都能尋得管道方式來輸出,才是有意義的文本內容,這樣的討論才有價值、才是雙方面的,而不是單向式的,自己的創作旨趣,才能有效成立,自我噴出的言語論述,才會愈趨精進、有深度、更上一層樓,不斷往前徐緩邁步。
強制性、選擇性?
別人推薦你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嗎?也許我們都會陷入一種被迫性的強制式認知,認為別人鼓勵、邀請就是代表強制、要求、一定要做,但其實,除了溝通不良、對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而導致無法完整接收對方的訊息、造成聽不懂之外,更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曲、解誤解了對方的箇中涵義,將別人的建議、請求視為強制性的一定要做,因而將自己逼得太緊,因為好像如此一來,什麼事都變得重要、重要的事一直變多,會演變成這樣的緣故、因素,也許是因為自己過度在乎最終結果的呈顯與表現,擔心最後的成效無法達到理想的境界,所以在過程中必須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努力,將能決定最終結果成功與否的對方人物所講的話奉為聖旨、圭臬,即便是對方鼓勵、建議、歡迎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做也沒關係不會太大程度的影響到最終表現成果,自己也要不知為何的將其視為強制性的要求規範、逼迫自己一定要去做,因為會影響到最終結果的呈現,然而其實具體而言是不會的,也許不用將對方所說的明顯是邀請的、推薦的事務,全都去翻閱、都去做到、都去從事(這樣會看不完),也能得到自我理想當中完美的效果與結果,一切只是自己因為逼得太緊繃,而將所有事情都是為算入、納進績效評比的考量項目之一,是心態上的偏差,已經不再是因為在乎成績而做出的努力了,一切都是心情上想要做、認為必須應該要做,因此作為人(而不是機器),要清楚了解對方的用意為何,才能真正做出該做的事、想做的事,不讓自己過於疲累,或在過程當中因溝通不良而造成對對方的不能體諒。
強出風頭
不要太強出風頭,不要過於表現自己,每天就這樣穩穩、規律的正常的過,不需要因為最終目標擔心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的地步,而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拼了老命的想要做到最好,雖然主動努力、積極進取、認真追求爭取的態度值得讚賞,但如果太過了,反而造成自己身心的無法喘息,因為身體沒有過多的能量來負荷、承擔如此的大量努力付出,因此可能就會產生力不從心、入不敷出的效應與後果,要視自己的身心靈情況而定,不要將自己逼得太緊,也許自己會十分在意最終的結果,但是在追求利益目標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在過程中是否有倦怠孱弱的現象、狀態出現,若存有這種情況,必須採取實際的行動實踐,停止或減緩努力的輸出,才不會讓自己暴露在危險的環境當中,自我剝削、自我虐待卻不知曉,還狡辯是自己是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模式,但其實根本就已經疲累不堪,再撐一下都不行,人往往會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之下展現出最好的樣子,我們越欲想、越預期自己要有很好的、最好的表現,反而越表現不出來,甚至導致效率低下、表現失常,還退步滑鐵盧,這跟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是相仿類似的概念,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對於我們很在乎的事,去不那麼在乎,少費一點心思,但該有的努力還是不能少,此指的心思是除了事務本身執行方面以外的胡思亂想、心態作祟,應該要減少這種干擾的情況,並且將重心真正放在進行、處理事務上,才是比較有效率且正確的方式。
形式及內容的並置與錯位
現在很多人往往都比較注重「形式」,形式不一定指稱外表包裝,用什麼樣的載體、媒介來傳遞、輸送、展演、表示、呈顯,而是在文本或論述內容之上的一些細微的小事物,也能被稱為形式,比如在演講或報告進行的過程中,不去注意講者講了什麼,反而在乎口述時的聲音、音域、音色、語調等等枝微末節、不在該場域內所探討的主題範圍之內的事物,偏離主題而自己建構或延伸出一種看待內容的方式,雖然無助於事實、跟現當下的情境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卻極具個人特徵與風格魅力,有時候以形式去切入文本內容,反而會比先從內容開始看起,還來的更獨到、更全面、也更嶄新,現在的世代,人人都是內容創作者,同時也是接收者,這兩者之間的身份界線已經非常模糊,甚至已經撇除了這種身份上的意識與認同,大家都是任何人、任何身分,所以可以自由的輸遞、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觀點、解讀,也必須要參考、聆聽他人所輸出的言論與創作,就是這樣互相雙方來往交流的過程,才有潛力促成對話的可能性,同時透過形式與內容的相互交雜,有時先看內容、有時先看形式,以及加上每人特性、作風、切入視角不同的這種多元包納,才是整體社會、文化進步的動力與奠基。
能力一直都在
能力退化是真的,能力進步也是真的,人的某部分能力不一定會隨著時間或年齡的老去而逐漸喪失、退步,人是不斷進化、發展的個體,但是在隨著時間流淌而不斷更替遞嬗、抽轉改變的進程中,人們是起起伏伏的,在不穩定的階段當中載浮載沉,也許你會在某個階段時期,發現自己很厲害的能夠在短時間內輸出非常具有質量且精準的濃縮言語,驚嘆於你自己怎麼會這麼有潛力、有能力,但有時又會感到力不從心,明明自己想要傳達的概念,已經深諳、內化,卻苦於無法用語言準確的描述、闡明,明明自己身心靈各種指數一切狀態良好、健康,但卻還是無法如意順暢的將心中所想、所思、所感完整的產出,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卡卡不順暢,這個問題時常困擾著自己,直到下一個階段來臨,自己又莫名其妙的發現可以很厲害、流暢,有能力的輸出自己想說的所有文本,像超人一樣,才終於將這個事情忘記、拋卻腦後,直到下一個概念空窗期、思想枯竭期、表述困難窒礙期的來臨,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規律的輪迴、循環模式,不一定這麼有系統、可以預測,而是不可預期,一切都是未知數,也許空窗期會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或能力高超期時長會延續很久,這一切其實跟現階段當下的身心狀態其實沒有如此密切緊貼的關聯與牽扯,這其實就是人類腦袋與身體之間合作機制的調和有時沒那麼協調而已,有時候覺得自我能力強或弱,並不是真的能力強或弱,人的能力是可以維持不變的,甚至持續藉由訓練進步的,但就是腦袋與身體之間的維繫問題,無法時刻刻保持緊密的合作,也許有時候會覺得力不從心,那就真的表示需要讓自己休息一下、別再輸出了,也許只是在此刻,負責主掌思想與論述的記憶體空間爆滿,導致無法正常儲存內容,腦袋是承裝思想與概念的倉庫,若與表達遞送、呈顯袒露、抒發展示的身體(口、四肢等)頻道對不起來,電線沒有接合、吻合、扣在一起,就可能會造成力不從心的狀況,也就是心/腦中所想的很周全、很了解,但卻無法說出來或寫出來的這種困難,或自己身體狂輸出一些腦袋不知道在想什麼、自體本身不知情的概念(但其實這樣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很少見,大部分都是自己想要說出來的東西說不出來,就是找不到機會或找無正確適切、恰當直截的言語文字來表露),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極為正常的,所以不能用可惜來形容,也不能怪罪自己,因為這就是身體運作機體的正常反應,不只是說話、寫作的能力,其餘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如此,雖會隨著人的年齡而老去、退化,但更可能呈現的端況,是自己隨時隨地感覺都在抽動、轉變,一下感覺自己很厲害、很行,一下又好像不太行,如果自己不知道人體自然的運行原則,可能就會因此質疑、詰問自己的能力是否有到位,甚至歸咎、責備自己,明明是當初會的東西,為什麼現在就不會?明明想講,為什麼說不出來、寫不出來?這不是很簡單的事嗎?就算是很簡單的事,也可能會出差錯,任何人都是一樣,沒有一個人是機器或超人,不可能時時刻刻皆保持在最好的狀態,縱使本身能力有到,所以,往後當自己正在做自己知道會的事情,卻不知道怎麼做、一時之間忘記抑或做得很吃力、費力的時候,就必須體諒自己、放過自己,不再強逼硬迫、恫嚇威脅自己一定要像以前「輝煌」,綻放十足的光芒,因為自己的能力是在線的,甚至也沒有忘記、丟失,只是隨著人體自然循環的情況之下,一時之間無法操使、拿來運用,但這也只是暫時性的,不可能永遠都是這種狀態,因為自己就會讓自己重新「活起來」,並且再現超人情景,再次使自己看起來能力、效率高超難及。
小事不是「小事」
事務太繁瑣、複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無法再去慢下來仔細咀嚼、欣賞路邊的風景,一切目標導向,在乎的事情只有哪些事還沒做、那些事做完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待辦清單,讓自己壓力頗大,在這種情況之下,身體往往會出現問題自己卻不知道,因為一心只在意自己在此時此刻進行的事務是否順利的完成,那在這件事完成之後,還有哪件事等著自己去做?永遠都在奔馳的過程當中,朝著目標邁進,眼前只有目標,雖然「過程比較重要」已經被人說爛,成為了冗詞贅字的廢話,但很多人就只是說說而已,往往卻無法實踐,因為大家都是庸碌的平凡普通人,在一般的正常情況之下,無法去在意過程中的沿途美景,就連過程中的景象是否能有資格被稱作是美景都有待商榷了,更何況停下來駐足欣賞?因此許多人在現代忙碌、利益導向的社會境端之中,往往錯過、拋除、甚至喪失、缺乏了「將小事放大」的技能與心情,將小事放大並不是指「大驚小怪」,所有發生在生活日常當中的微小瑣碎事物,都要無限放大成好像很嚴重的樣子、「活得很精彩」,而是能夠在追求目的的同時,注意、留心身旁的微小事物,並不用將這些事物用很嚴肅、很正式的方式來看待,或者把它當作是一件大事、生活的重心來認真處理,就只要欣賞、留意即可,生活中有許多大小事,而那些小事時常是我們忽略的垃圾或拋棄式發展,事過境遷、過去了就忘了,但正是這些小小的事物,才能慢慢、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推動整體事態的執行進程,演變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樣子,甚至影響未來,如果我們不去在乎身旁所發生的人事物,即便多麼小,都有可能會造成未來若干事件真實發生時,對於其發生的原因、緣故不解,就是因為在過程中沒有細細品味、注意這些螺絲釘一般的小小事物,積沙成塔,慢慢累積成一件大的事物發生降臨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就會招架不住、感到困惑,「為什麼會這樣?」,因此留意週遭所發生的一舉一動,可能會對最終的目的、目標有些許幫助,至少屆時真正發生時,自己不會驚慌失措、措手不及,因為這些微小事物就已足夠暗示、預言了將來可能會發生的事物,不論是大的還是小的,每件事會推動、促使另外一件事的發生,週遭的任何人事物我們都不能輕忽、假裝沒看到,否則我們只會越來越單一,只知道朝著一種方向前進,卻不會橫向發展,除了眼睛朝著前方直挺挺的趨前奔赴之外,也要隨時擺頭、轉頭看向其他的東、西方位,那裡發生了什麼,因為那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兩側的事物,不能與自己脫鉤、抽離,與最終的目的還是會有一點點關係的,也許不用將這些瑣碎小事物視為人生的重心,無限放大、正式化,但至少可以在閒暇時刻或片刻的有空的時候,多用點心思、意識,去注意、觀察、發覺,也許經過這樣的演練、操作之後,你眼中所看到、感知到的世界會從此更不一樣。
事實不是事實
事實不可能永遠一樣,會隨著時間背景、人事物、週遭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這是大家眾所皆知的事實,事實並非一成不變,是會被抽動、更換、遞嬗的事實,甚至事實本身就已經不真實了,我們往往在生存、生活的過程中,希望追求真相,千真萬確、不可置疑的事實,卻往往忘記了事實也有可能會變動、持續時刻被推翻,被認定、核實為是真的事情可能下一秒、過幾分鐘之後,就更變了、就會被推翻、被挑戰,時間是不斷在流淌、逝世的,就像河水一樣,「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兩次」,我們追求的事實是否在某一個程度上從來就不存在?追求真相、追求事實這件事實是否已經不是事實?因為本身的存在就很荒謬?因此如果真要追求所謂的事實,也只能是「相對的事實」,亦即在當下的情況之內為真的事情,而在未來、過去一樣的事是否為真就很難說且不能保證,或者提供若干時期軸段之內難以更動、轉換抽變,幾乎已經穩定、固化的事情來作為事實,也許還比較具有可信度,因為事實是奠基於時間的基礎上所延伸、開發、拓展的呈現狀態,時間會變,當然事實也會跟著變,這是萬年不變的道理,也許我們不用過於在意、錙銖必較事實的真實性,沒有所謂正確或錯誤的事實,事實是會不斷轉改、滾動的,也皆會隨著人事物、社會環境的境遷而產生改變、發生不一樣的事實,更不用太執著於事實的正或假、正確或錯誤,陷入集體迷失與偏誤當中,因為這世界上萬物這麼多,每件事物、事件是假的,沒有人能判定,也沒有共同統一的既定標準,以篤定的斷言事實的真偽,所有事實的生成都是建立在每個人的個人主觀意識的價值觀,於各方面概念與行為、思想之下的產物,本身就已經不具有可信度,因為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持有不同的意見、想法,沒有絕對特定的標準答案,更沒有好壞、正確錯誤之分,所以如此一來,所有的事實的建構也就變得各說各話,認人解讀、詮釋,在七嘴八舌的堆疊之下,事實也就不那麼真實了,沒有所謂真實的東西,所有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不存在的,我們就是活在這樣一個虛構、虛擬、虛空的世界當中,卻還想要塑造、營立所謂絕對真實的事實,如果以這種角度觀點來切入探察的話,一切的事物就會變得極其可笑,因為我們人類是傻的、自以為是的,我們自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正確的,朝向美好正向的路線來發展邁進,但其實我們所有的操作都是一種以為、我行我素,其實一點也不具有參考的價值,因為我們本身就已經沒有價值,所有的價值觀、道德觀都不存在,都是人工人造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但是就是這樣虛假的世界,我們卻可以樂在其中、活的好像「我們是最大的」,因為人類具有思考、智慧的能力,不像動物一樣只能求生存,我們可以改變社會世界、推動科技發展的進步,所以我們就因此而「聳鬚」了、驕傲自豪了,但是反過頭來看,其實我們就像動物一樣,都只是活在這個地球上的生物而已,沒有什麼特別或厲害的地方。
對話的要素
沒有人能否定每個人在若干時刻做出的舉動是否別有用意,因為雖然我們無法猜測、全然正確的解讀別人的心思、確切的目的是什麼,以及心中的想法與認知意識,但是可以大概、大致的猜到、揣測對方的內心,這就是人類彼此之間的共性,我們總能透過交談、溝通、對話、彼此互動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假說與論述,即使沒那麼準確、切要,但還是能八九不離十的講重別人的心思,也許細節需要再調整,概念觀點上、見解方向上、站位傾向上需要再行調整修編,但是只要對話的當事人彼此之間有共識,知道對方大概在想什麼,並且輸出對方可以聽得懂的言語,那這場對話就是有效益的、有生產力的、有價值意義的,也許有一些字詞、語彙,會因為語者的文法錯誤或含糊說不清、快速帶過,或是對方聽不懂、聽不到而無法全部傳達,但只要關鍵字能抓出來,擷取、吸拿片刻枝微細語、但是是精華重點的詞彙或語句,就能至少聽得懂對方大概的含義,至於太過細節、過於完整的吸收理解,可能就沒辦法做到了,但這不妨礙兩造雙方進行溝通,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還是可以順暢自如的各拋出一些意見與內容物,進行看法上的交流、交換、交織,主要的大目的是讓對方聽得懂,而自己也聽得懂對方所說的話,雙方互相平等、雙向的情況之下,進行有效率的溝通,這才是重點所在,與所用的詞藻華麗艱澀、刁鑽豐富與否沒有直接太大的關係,而且口語平常的講話也不需要如此計較,對於字詞使用上有過多過度嚴格縝密的高標準,一切都是基於對方聽得懂、自己聽得懂的簡單言語,能藉以傳達意思、概念就可以了,想要用高深難懂的字詞或語句組織、語意安排來進行溝通也不是不行,但這樣也許就會造成語意斷裂、訊息傳達不清楚明晰,讓別人無法馬上立即知曉並給予回饋、建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會讓人覺得自己是在炫耀、驕傲自己多麼會使用文字,這樣除非對方理解、閱讀、吸收能力或是聽力絕佳,否則一般人都難以聽得出來其中的含義,光要理解意境、意味自己講出的概念想法,就已經有些困難、需要花費足夠的力氣了,更遑論吸收想法、概念之後從中發現切入點,輸出、產製自己由內而外散發的想法論點,如此一來溝通就會變得單方面而沒有互動、沒有效能,其中一方的想法無法被正確的輸送,對方無法完整的吸收,並且生成自己的表述,然後就更難讓自己知道對方的想法與意見為何,造成惡性循環,在溝通下去也只是枉然、只會越來越糟,無法真正達到改善抽動、轉變更替或有任何進展的效果與作用,也無法綜整統合出結論性的總括話語,總之弊大/多於利,也沒有持續對話的必要性了,因為兩者之間已經沒有了共識、共性,失去對對方語言的理解與自我闡述,這兩個最重要的構成有價值的對話的元素一旦喪失、忘卻了,也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了,因此對話應該是雙向的、平等平行的,不存在有任何一方壓過另外一方或不對等的情況發生,當然對話溝通沒有正確的標準答案,也沒有好壞之分,主要還是要依照雙方之間是否在這個階段過程中,有感到開心快樂,並且達成各自的目的,這才最重要,談話沒有限定形式、既定的標準進行方式,但有最基礎的大原則必須掌握住,才能至少不會浪費時間。
沉靜心性
有時候「沉落」的心境,反而會讓自己更平靜,有時候,我們經歷過太多繁雜忙碌的生活型態、模式之後,會感到疲累、軟弱、挺不起勁,做什麼事都無精打采、力不從心,如果身體感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必須讓自己心靜下來、慢下來,冷靜平淡的享受、浸淫在沒有人干擾的平穩心性當中,先讓自己在顛簸崎嶇、跌宕起伏、極度不穩定的心情心態與遭遇境況之中,學會安定、和平、無風無波、風平浪靜,即便週遭人事物、環境社會景象依然亂糟糟,但若能安定心靈,讓自己處變不驚、萬事不怕,無論外界怎麼震動、吵鬧,自己依然故我、始終如一,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動搖、搧扯自己內在的信念與穩定狀態,此時你就戰勝自己了,成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外部的環境氛圍所影響操制,可以全然的掌控自我,也許展演出這種氣質形式的時候,會被四周的他人認為是「無要無緊」、隨遇而安、不為所動,但是只要自己能夠堅定內心,別人無論再怎麼說,都只是外部所發生的事,沒有辦法深入左右影響自己的心志,有時候人的內在狀態感受到的氛圍,會透過外顯行為的顯示呈表,散發出每個人不同的風格氣質、性格態樣與個人面貌,這就是每個人獨一無二之處,而每個人在每個時刻都會展現出不同的自己,但無論如何,那都是屬於自身的自我,無論怎麼更變抽換、蛻化演進,都還是自己,因為時間在變,人也會變,但人無論怎麼變,自己永遠不會變,又加上人是會隨著外部的狀態來影響內在心裡的呈現模樣的,即便我們已經非常堅定的抓穩自己的內心心性,我們還是很難不被外界外在的人事物所影響,尤其是那種難以名狀、不可言喻、抽象不具體的氛圍或空氣狀態等等,需要身歷其境親自的感受、體驗、思考、意識,才能受到其影響,我們人們都是泡潤在由人類群體以及人工建造自設的建築體、事物體當中在生活、生存的,我們時時刻刻都受到外界的洗染與拓印,幾乎沒有人活了一輩子都不跟人相處,或沒有受到任何世界外在的影響,即便是多麼微小瑣碎的事物,只要能動搖自體在當下就算只有一秒鐘的心思、想法、決定、選擇,都算是一種影響的產生,然而,雖然我們時時刻刻被外界所宰割、拖曳、拉拽,就像長在路邊的雜草一樣,沒有自己的自由權,隨時隨地隨著風、水、土地等大自然的環境改變而變換,風往哪裡吹,就往哪裡倒過去、往哪裡傾斜歪曲,雨水來了就當作是灌溉、澆水、補充養分,如果沒有雨水,就節省、珍惜一點,將自己過去所存儲蓄留的能量省著點用,就算是煎熬也要挺撐、堅持過去,但是無論外在的真實世界如何變換、改易、動盪不安,小草都不會因此而死亡、屈服、放棄、妥協,甚至會用一種叛逆乖離、偏差邊緣的操作與行動,來保護守住自己的權利與自由,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多多少少有這種特質徵性,只是看自己願不願意、能不能透過動作來彰顯、操使、援用出來,若自身能做到的話,就表示自己已經有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甚至無我境界的潛力,在受到外界影響的情況之下,還能同時持有、富含自己的信念與心性,不被外界所全然牽動,自己在任何時刻都可以展現、感受自己想要經歷的內心狀態與風格,這就是一種平靜、平淡,並不一定是指面無表情、木訥麻木等那種實際的「冷靜」,而是在外在社會世界如此不穩定、漂移浮沉的狀況之下,還能保有堅定、安穩的價值觀與信念,讓自己可以選擇想要生活的方式,這就是一種自由,雖然自由難以獲得、追求,但不拚拚看,怎麼會知道其中真正的困難度呢?
內在自我
什麼時候我們逐漸失去了探照、覺察自己內心狀態的能力了呢?什麼時候我們逐漸將重心都放在外在,人生只為了某種人事物而活,而沒有真正追求自我內部想要的一切?由於我們會經由時間洗煉而社會化的形塑、活成我們想像當中操演的那個美好理想的樣子,於是往往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外在的環境,包含大眾如何看待、接收、評價自己各種向度的好感指數與評比,讓自己壓力越來越大、大到無法負荷喘息,在外面的思想、行為每分每秒都要十分注重、注意,只為了符合、服膺大眾的期待與他們所能接受的面貌,不一定是指自己臉皮薄,抑或怕丟臉、難堪、尷尬等等正常人都會表現出來的反應,而是太過在乎外界對自己的看法,於是矯揉造作的包裝、搬演用另外一個角色、人物套入自我的軀殼身體之內,好像隔透著一簾薄紗似的,永遠摸不清、看不透且沒有辦法顯示、表現出自己最真實、赤裸、原始的人格與氣質,因為演的都不是自己,也沒有辦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時時刻刻小心謹慎、誠惶誠恐地注意週遭的草木移動,任何旁人的指教、建議都是為批評、辱罵,因此為了求得最多人的滿意,不惜抓取許多社會普遍集體的框架、模板般的印象範疇之中看似比較好的那一面,接著試圖體現出來,但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與品味等等因人而異的事物,所以就只能求圓圈交集最多的部分、最大公約數,然後展演出來,但由於那根本就不是自己,所以越演越累,到最後不想再假作下去了,就會要麼掀扯面具,用最真實、不假裝的那一面示人,要麼自暴自棄的認為自己沒有辦法達到社會上共同對己賦予的美好行為與樣態,自卑的認為自己不夠好、就是永遠都不會好,於是性格更為內縮、更不願意將那真實的自體嶄露無遺、毫無保留的呈顯,如果是這樣,就更為可惜、遺憾,但最令人感到扼腕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連自己現在是在演一個角色、還是在做自己都不知道,因為都已經沒有認真的像內探求、找尋、了解、認識自己了,更遑論要去展現自己,並將最完全原始預設的模樣袒露出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活在自己的世界」不一定只帶有負面的含義,神遊、抽離、幻想等所指,人也可能藉由這階段過程,修整、認識、明晰、梳理自己,讓自己真的成為自己,雖然以哲學的角度來看沒有所謂的「真我」,而且自己也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種樣貌形式,而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隨著人事物外部週遭環境的嬗替而抽換,同時也會因為當下的情境而有不同的性格與表現形式,每個人的自己都是千變萬化的,因此「做自己」就不是只能展示一種個性、氣質的態樣,人作為人,應該是立體、多面向多層次的,而且永遠都在探尋自我,整個人生無時無刻都在蛻化、演進、改善、成長,自我沒有固定、沒有設限,就是因為人直到死的那一刻,都在嘗試做自己,而且都不會成功的做到、活成純粹的自己,因為自己永遠都在變,我們永遠都在追逐自我,剛剛好不容易追到了、找到了,並且想要將這個自我展現出來時,自我又跑走了、改變了,所以我們就又必須追求更新的自己,以希冀能繼續做自己,生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生軌跡,不斷循環,但在行走、追尋的進程中,忠於本心、跟隨自己的狀態是關鍵,是找到暫時性的自我的不二法門。
時間的概念
雖然時間過得飛快,其流淌的速度超乎我們想像,我們只能推測、驚訝於時間的逝去,但也許我們能更加從容的將時間視為一個維度,而不是多麼重要的攸關生死的一件事,雖然時間是決定我們人生、生命的一大關鍵因素與成分,但我們仍舊能將時間就單純的視為宇宙萬物的本就存在的一個抽象概念,也沒什麼,其實時間也就只是時間,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沒有將其看得非常嚴重的必要,因為時間是平均、勻稱的在流動,十分公平、公正的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當中分佈,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24個小時,當然人的一生能活多久,就靠個人造化與外在環境、人事物、週遭社會背景的綜合複雜因素了,但是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存在的,時間是騙不了人的,即便我們多麼想要承認自己往往會面臨時間不夠用的情況,時間永遠都是不足、不充分的,但是這並不是時間的錯,時間也只是按照大自然時序流程的遞嬗更替、轉變抽換,來執行自我的流溢、渡過,像河水一樣潺潺、緩緩的過去,不特別快也不特別慢,其實快與慢、夠用或不夠用都只是人工預設、自造的主觀詞彙,只要是形容詞都會可能發生主觀意識色彩,甚至偏頗的情況,因為每個人對於快與慢的定義、解讀都不同,所以才會造成不公平,但其實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時間看似是等速運作,非常中立、平衡,沒有對誰比較好、特別眷顧哪一位或某個人事物,但就是一個如此客觀的存在、沒有質疑空間的無彩色事物,卻常常遭到人們的無端指責、歸咎,只要一個不順心、不如意或事情的發展不照著自己的安排與預期來走時,人就會咒罵、叩問上天或怪罪時間怎麼走那麼快/慢(通常多數人認為是快),將一切的錯都推搡堆在時間太快身上,但其實時間也只是做它自己的事,時間本身並不快也不慢,這些形容詞都是人們自己賦予、添加在他們身上的任何事物,名詞本身都沒有任何特質、屬性,只有無數的被冠名,而時間作為無時無刻存在於我們的身邊無法脫離的生存元素,我們時常會將時間用以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對待,但大多數都是負面的、情態的,也許我們應當改變這樣的思維、觀念,將時間就只視為時間,單純的計算大自然演變的流程的一種尺度、純量,而不因為個人因人而異的喜好或當下的情緒、感受,而強加一些屬性在時間之上,雖然這樣可以確保個人獨特的徵性與風格,具有不可取代之地位,但同時也會讓我們失去對時間的掌控,流於個人情緒化的狀態之中,導致事務永遠都無法順利理想的完成,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抱怨時間走得太慢或太快,況且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是在農業社會之後才開始的,遠古史前時期的遊牧民族、鑽木取火沒有文明的那時代的人,根本沒有時間的概念,他們就隨著當下的感受、所見所聞以及週遭的環境來活、來求生,在他們的眼中沒有未來、沒有過去,只有空間的概念與一切看/聽/摸得到的事物,因為這些就是他們所能實際觀察、發覺的實體事物,沒有所謂未雨綢繆、準備謀略、策劃統籌等等這類工作,這都是在有了「時間」的概念之後才產生的,我們雖然無法活回過去的樣子、對於時間的概念一無所知,但我們可以不將時間套入太多自己的詮釋,時間就只是時間,並且不將時間看得那麼重,就像空氣一樣,我們平常不會特別在意有空氣這回事,但若沒有空氣,我們就會窒息、無法存活,就是以這種依存的關係來對待時間,或許才是最好的方法。
每個人都有所謂自己個人的氣質、性格,這些屬性特徵、風格色彩都是我們眾所皆知的,也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的主要原因,但同時我們每個人身上,也都存有個人獨特的才氣、才調、天份、天賦,這些是無人能取代、複製、挪用、模仿、搬演的,因為這是除了那些性格、作風、思想、行為等等之外,更能表示自體的一種屬性,其他的特質(如個性、外顯行為的展陳呈表等等)都是可以經由週遭的他人,透過觀摩、擬仿來學習如何塑造、包裝、扮演出這些人物角色的,不自然、不原創就是了,但是自身本人對於某種事物領域的天份、才氣的這種與生俱來、天生富有的特質,卻是無法無可取代的,別人無法完全佔有、模仿、複製的,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有那麼多有天份的藝術家和各行各業的業界強者相繼出世,在他們擅長嫻熟的領域內部,大膽綻放、肆意開展,成為產業中的佼佼者,這些人就是因為掌握、抓穩了自己在若干方面的天賦、潛力,並且善加運用、訓練,而不是只靠天生完美無瑕的那份「好」而已,而是在後天成長、茁壯的過程階段當中,不斷進行自我的訓練、考核、堅持、拓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就像天生會讀書的人,如果又同時加上努力的元素成分,那麼最終的成效將會無人能匹敵、迅速輾壓所有人就算了,而且還不是一般人花了他最多的時間盡可能的超越就可以超越的,常常會有人說,沒有天份的傻子要達到與有天份的人一樣的成就,如果有天份的人出一分力,傻子就要出十分力,才能達到與有天份的人一樣的地位與成效結果,等於他們要出比有天份的人10倍的力氣,在一件事物上認真的耕耘,才能勉強勾到邊,讓他們能跟有天份的人一起比較、相提並論,否則完全沒有任何可以互相競爭、實力相當的被說的資格,而相似的,有天份但卻沒那麼努力的人,也會輸給有天份也願意努力的人,兩者之間的成就相差也差不多成10倍,「或許我們都不是有天份的人」這句話是正確的、但也是錯誤的,因為個人有沒有天份是依照我們所處的環境、領域而定的,也許我們在這方面或在這個產業沒有天賦、沒有才,怎麼學就是學不會,而且會因為怎麼學都學不會,而感到灰心喪志、頹廢沉淪,沒有任何動力與興趣再繼續夙夜匪懈的堅持下去,想要放棄,甚至自暴自棄自卑的認為自己就是比他人沒有天份,比有天份的人沒有天份是事實,但同時在其他領域,你可能也會比別人更有天份,「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在說假的,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發揮到最完美的天地與場域,只看你在這一生命周期、這一輩子當中有沒有機會攫尋得到而已,如果能追求到,就表示自己對自己興趣上的探索有明確的認知,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喜歡、有興趣的事跟擅長做的事可能會有些微落差,也可能天差地遠,也可能完全重疊,每個人就要透由多領域、跨領域的多方面探索,去盡量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不一定要找自己最有興趣、最樂在其中、醉心快樂的領域,要找你最擅長或是天生有這方面的潛力與天份的領域來從事,才是最適合的,沒有所謂正確或不正確的人生道路選擇與決定,完全一切都依照自己的想法與信念、意見、觀點、概念來施行、來走跳闖蕩,並且自己需要為了自己當初的決定來負起責任,如果意識到這並非你最擅長、最有天份、做起來人人稱羨且無人能取代複製的行業的時候,就要做出適度的逃離與轉換跑道,離開並不是一件壞事,沒有人規定一輩子就只能做一件事一路做到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要認知自己到底天生擅長的地方在哪裡,才能創造出最好的自己,就算不是最喜愛、有興趣的領域,也會因為天生很會做、有天份,而越做越有成就感,慢慢越來越喜歡,興趣、動機就因而提升了,到最後也會成為你數一數二、或至少在排名前三之內的有興趣的領域,一切都是自己的抉擇,雖然「聽天由命」、「隨遇而安」乍聽之下是正面的詞彙,但同時也要捫心自問,此時此刻的自己真的快樂嗎?合適嗎?
成功的自我定義
即使身入絕境、付之一炬,若仍能保有自己的信念與意志,不被現實所屈服、妥協,始終沒有全然放棄的那一天,能堅撐到最後的人就贏了,至少在自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進程中就贏了,輸贏、成功失敗與否的概念,並非絕對、二元對立、互相相反、只要其中一者存在或正在經歷另外一個就沒有或不可能存在,同時也並非由他人定義、解讀斷言,自己身為自己的主人,應該要自我設定、明晰的進行一系列的覺察與體化,才能真正知道自己若干時期階段的目標與為了達成目標而應該實踐的作為與操持的思想模式,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對於輸贏的剖析與看法,怎樣才算是贏了、輸了?要做到哪些事、做到什麼程度?因為諸如此類的問題與道理內容都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有主觀意識色彩的各說各話、隨人定義,無法憑藉成功人士的事跡分享與鼓舞勉勵(個人的炫耀與宣傳闡揚),而知曉成功、來定義成功,成功絕對不是僅有一種樣貌型態、只有單方面的創舉能證明確認,而是因人而異的存在,尤其這種概念化、理論化的抽象事物很難用三兩句話或一個陳腔濫調的故事情節來敘明,用過於粗糙簡易的筆調、語法或口氣口吻來一味聲稱、武斷的臆測、甚至強制劃定「就是這樣子」,任何形容詞或不具體的詞彙之所以會產生出現都是因為人工設置,人類自造了一個可以用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來解讀的語言環境,讓每個人可以看似自由的使用、運作這些形容詞藻而不感覺到有偏頗、不公平或流於主觀的情狀,因為形容詞本來就是主觀的、不穩定不固化不公平的,每個人心目中認為的若干形容詞的屬性與程度都不盡相同,因此也不能強求大家對於「成功/失敗」(形容詞)的概念想法與意見觀點必須一致統一或相近相似,因為這是不可能追尋得的想像,我們活在當下的現實世界中,因為每個人的出生背景、社會情境、時代脈絡、家庭與學校教育、生命經歷以及性格氣質等等都有高度的異質性(雖然還是存有共性、通用性,我們就是不斷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所以分眾、多元、複雜、多層次多面向,我們也已經早就習慣了這些特徵的與自己共存,但適應歸適應,我們終究還是得要面對形容詞在言語形容表達上會有的弊端與問題,亦即有些人會將成功/失敗視為可以以單一行為模式來判斷論辯的目的,有些人認為只有做到某些事項才算成功、或做一件事務做得很好才有資格稱作成功,但沒有人規定、也不需要規定做到、做完什麼樣的動作與事情才算是成功,成功可以自己說、自己覺得,而且做到「很好」是多好?又來一個形容詞,沒有具體精切準確的標準維度或評比機制可以參考、依循、施作、執行,說什麼好不好、成不成功一切都只是流於個人意味、自己說得算,既然我們都已經知道形容詞的缺點與可能出現的問題,那除了改善、滾動調整(多擘劃編制一些模板化的規則與參究標準)之外,我們還能做的更深層、更往本質根柢面上去探照,也就是乾脆承認、肯同形容詞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不那麼排斥違悖、抗拒反逆形容詞在語言溝通、交流上的作用,因為它們還是有用的,因為形容詞本來就是主觀的、個人定義所以沒有絕對的,再怎麼撫平、用看似客觀的準繩與法則規制去限設,去創造建構一種絕對、共同,到最後也只是枉然、沒有用,因為我們還是會「亂用」形容詞,也就是依著自己的主觀觀點來使用形容詞,所以不如就維持原貌、現狀,讓形容詞保有它最肇始初衷的原意與修飾效果,這樣方才能有價值、作用與存在感。
字數重要嗎?
有時候,一個作家或創作者產出的文本論述內容好壞與否的依據參考、關鍵標準,並不是按照他們所產出、輸製的文字量來作為評判,作家或創作者們是否是好的、有地位的且值得獲得名聲,而是在於他們所產出的概念、品質、意識、觀點是否具有前瞻性、挑戰性、批判性、創新性,有時候大家常常陷入這種迷思、謬誤當中,也就是會流於將文字數量視為這個人多厲害的標準之一,如果這個人一天到晚不斷的生成文字,像AI人工機器人一樣,就會可能被眾人稱羨、敬佩,並且認為就很「厲害」,但這其實沒有怎麼樣,就只是他們所說出的文字量較多而已,並不代表什麼,主要還是要回到他們所要表達的觀念、洞悉與想法、見解,因此應當著墨、聚焦的關鍵,不是他們寫了多少個字,然後越多越厲害、越多越好,而是他們欲傳達的認知、概念,有沒有言之有物,這才是焦點以及大家所需注意的地方,然而這並非否定每位創作者、尤其是那些多產的作家所輸出的文字的份量與價值意義,他們所噴出的每一個字當然都有它們存在的必要性,甚至是不可或缺,缺一個字都不行、就沒辦法形塑他們各自殊異的風格的,但是亦要觀察每一個文字是否都有它的意涵,這些文字之所以存在是為了類疊、排比、強調、形容、描述,還是為了傳達一個概念、想法,抑或是為了建構創作者的寫作風格、為了做自己而故意刻畫的操作?這三種意圖與目的都是有分層次與等級程度的,但是並沒有誰比較好/比較壞、哪一個比較低階/高階這樣的主觀劃分,就只是每個人所選擇使用的文字表達方式不同而已,每個作家當然不用因為自己的文字量多、不會濃縮而感到自卑、愧疚、丟臉,因為這正是自己的特色、屬性所在,沒有哪一種寫作方式是比較好/不好的,因為只要有在做、有在生產文本,那就是創作,沒有什麼創作應該存在/不該存在、有/無資格繼續輸出,這樣的審查考核機制,創作應該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可以將自己的性格、氣質、慾望、看法等等自然而然、毫無保留的還原陳出,然後流露袒顯、呈表展現,不應該有任何明文規定,而文字所能傳達的意思、意味、意境、意象,也是創作者可以自己塑造、營造出來的,除了冗言贅字、講廢話等等非必要、可以刪除的文字之外,其餘的都是有價值的,即便它們不怎麼關鍵的直接形容、描繪一種現象與傳遞的概念觀點,但是文字既然已經出現在接收者面前了,就是有它的意義,因為每個接收者或讀者由於切入的角度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感受、解讀、詮釋、剖析,尤其是文學作品,每位讀者所看到的面向肯定會因人而異、不盡相同,這也是正常的,文字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與力量、能量,創作者在沒有明說、篤定果斷的闡敘他於創作的文本內容中絕對正確的意涵為何的情況之下,每個接收到文本的讀者們都可以握有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因此文字的存在究竟是在堆砌、鋪張、沒有意義、沒有存在之必要、只是為了湊字數,還是真正有表達意思的目的與作用效果,就全然在於讀者自己怎麼看待文本了。
放鬆?
保持放鬆、放下無謂的事,不用太過糾結執著、在乎關注,這對我來說好像十分困難、要我的命一樣,即便我知道有時候休息才能「行萬里路」,若每每心中已經有一種聲音叫我要放鬆、不要這麼緊繃,將事情看淡一點、別那麼執著在乎,這樣的話事情搞不好還會有好一點的轉機與方向走勢,但我身體就好似不聽使喚一般,我行我素的時時刻刻保持緊張,每分每秒都處在極度uptight、矜持、保守、硬撐、無法鬆懈或有任何一片刻的休息,想要讓所說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極具份量、濃縮精華,想要讓自己所做出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動作行為、細緻表情、肢體實際的作為,都沒有浪費、都是保持在最完美良好的狀態,沒有將自己逼到極限就不開心的樣子,往往會讓自己身心俱疲、拖垮潰堤,不做到死就往死裡做,這種幹勁、念想與堅持時常存活在腦袋裡屹立不搖,好像要吞噬掉自己殘弱的心靈,但經常這種意念又不那麼活靈活現、具體真實的出現在自身面前,沒辦法有意識的感受到其存在,進而讓我順利的看見、並解決,永遠就是那種明明摸不透、無法確認其存在卻又深受其擾的狀況階段,不斷干預著心態與思想,想殺死卻有無力突圍,只能繼續被它纏繞、交葛,讓自己的外顯行為彷若被人操控一般侷限束縛、壓抑縮制,導致自己只能展示呈表出一副認真致志、英明睿智的形象態樣,這種假象面貌使我看起來難以親近、或孤僻乖離,甚或精神障礙、哪裡有問題,但這並非我所在意,他人的看法如何、對待我的方式與態度怎麼樣都沒關係,因為這些都是主觀、不強制的、過度自由的,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只要不影響到最終成效與結果、我欲達成的目標即可,因為我真正在乎的是結果、目的達到的有無,任何牽扯攸關最終成績的事物我都會如瘋子一樣的牢牢抓住、死也不放手,其他沒有績效考核、向度評分機制的事情,或鼓勵性質、邀請意味、不強求不會影響成果的事,我一件都不會做也不會搭理在乎,因為那不是關鍵的重點,也不是左右、形塑、奠定我後續發展與最終目標的元素因故之一,所以就產生了兩個極端在我心中,極度努力拚命與極度擺爛耍廢,沒有中間值、沒有過渡帶、沒有灰色中介,永遠在這兩者間反覆橫跳,有時一天可能可以經歷無數個光譜極端的狀態切換,還不想承認這樣很累,然而這種活著的形式除了真的很累、造成身心多重傷害與創痛苦楚之外,往往也會招惹上天的「不滿」,於是命令降臨許多事端的因果律發展,賦予不得不的場景與情況讓我「只好輕鬆一點,不休息也不行」,縱使自己安排了千百個事項待辦、自我壓榨剝削故意使自己喘不過氣,也一定會有眾多逼不得已的境況讓我不得不得要放鬆一下、不做若干事項,事態發展進程才能繼續延張,真的「人算不如天算」,與其說是人類自體的平衡系統自動調節將自己的身心靈狀態適應於當下的環境,讓自己沒那麼累、吃力,不如說是上天介入自己替每個世人安排擘劃了所有命運機遇與遭逢的事物,若有過於難以堪受、負荷不了的情況的話就指派一些不得已的事態發展來讓主事者面對,自己必須停止、休息、放鬆,然後才能以更和緩、舒適的態勢進行事務,只是這些事情的變化都是因為周遭人事物所導致的就是了、跟上天沒直接關係,那除了安排不得已的逃避給自己之外,大家也會體會過一種情況,就是自己越不希望發生的事越會發生,這與機率與天時地利人和沒有直接的關聯,純粹只是直覺會帶領人們的思考與行為,最終塑造、導向現實,因此有時候並不是我們直覺強烈、有第六感,而是心中所想的就是接下來自己會做的,然後在不知不覺做了之後導致發生當初預期的結果,事情有時不複雜,複雜的是心思、情緒、想法,是我們自己想的太多、太遠、太沒必要,所以才會如此痛苦難受、乏累疲軟。
能力的獲取方式
自己的能力不會憑空而生,一定是經過訓練、教導才慢慢養成、形塑出來的,人是被教育所灌輸而形成的生物之一,慢慢經由成長茁壯的過程,積累越來越多知識量與技能,越來越豐富、充沛,越來越嫻熟,沒有所謂的「巔峰」、「最好」,只有不斷的往上攀爬,沒有終點止息的那一天,然而,如果太過用力想要攀至越高越好的山頂,只會讓自己走向極端,也就是在某一向度方面越走越遠、或越走越偏而沒有回頭路,也許我們會在若干時期階段陷入一種對自己的苛刻要求,認為一個階段從頭走到尾必須要有些許不同,能力一定要越來越好,所輸出的文本一定要越來越精良、優秀,因此自我限制、束縛、要求自己隨著時間的演進遞移,在某一個面向的事物操持能力一定要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走向極致,又加上沒有所謂的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就會一路往前奔赴邁進而沒有終點,雖然漫無目的、迷失徬徨,但也只能告訴自己必須不斷努力,而且要越來越努力,橡皮筋越拉越長,到最後彈性疲乏,讓自己憔悴累軟,才善罷甘休或者不繼續追求、維持原樣,然後固定穩定的輸出、產製、執行,人往往會因為受到刺激、激勵、鼓舞,或有特定的目標、目的需要達成,而過度的逼迫自己一定要做到某些事情,如果沒有做到就會力不從心、心生不爽,如同偏執狂、強迫症患者一樣,一定要讓自己做到,做的完不完美沒關係,反正就是一定得要做到,並且做到的事要越來越多,這樣才能象徵一種進步,但其實這樣不是進步,而是過度逼迫要求,雖然所輸出的文本量是越來越多了,也讓自己的時間塞得越來越滿了,但實質上針對某種知識或能力的提升到底有沒有確實真切的吸收、獲取,就很難說了,畢竟每個人學習的方式都不同,有些人就是一定要使自己逼到絕境,時時刻刻緊張侷促,不斷在擔心是否會得到好的結果,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不安,於是開始永無止境的努力耕耘,即便最終的結果和當初所付出的努力不完全成正比也無妨,因為一旦自己有想要得到理想結果的決心與意志力,那麼縱然過程中跌宕起伏、坎坷崎嶇,最終的結果也不一定是自己完美理想的樣貌,也無所謂了,因為屆時就會說服自己問心無愧即可、不需要太在乎糾結結果、過程中的努力與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關鍵,這種頭重腳輕的分配安排、擘劃規制並不是最正確優秀的計畫策略,有時甚至還不是最適合自己的,因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能做得最舒適且能力提升的最快的學習方式是什麼,於是只能囫圇吞棗、將所有接收到的訊息一概毫無保留的還原、輸出,完全沒有經過消化、內化、反省、思考,甚至沒有經過大腦過濾、巡迴、篩選過一遍,就將文本輸出,這樣雖然文字量是非常多的,但品質質量高不高,就必須要另外開一個話題來探討,有時候,努力也有分效率等級、分層次、分形式,有時候人會成功,不是因為他多麼用力、付出多麼大量的心思及精神氣力,而是在於他使用的方式很聰明或最適合自己,施行起來即可很是順利,還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未來意料&有邏輯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但都是獨一無二、互相分立的存在,由於在活著的當下人們不會時常反覆的認知到自己是否正在講道理、保有理性,並且所做的事、說的話、思考的事物都是有邏輯的,時常人們就是在沒有邏輯的情況之下,做出許多決定與行為、動作,然而卻在事態發展到嚴重或偏離自己當初預期、希望的樣子時,感到錯愕、懊悔,但是從來這樣的進展、現狀都不能怪罪自己,當初是在沒有太多邏輯、上下文前後脈絡的情況之下做選擇的(人往往都是這樣),甚至有時候是衝動、情緒高漲的促使之下所導致的作為,最後因為人事物的滾動轉變、抽換更替、遞嬗推演,以及因果律的緣故,一層一層導出結果,這就不能怪別人、怪上天了,也不能說一切皆是「自作自受」,因為會演變成這樣的局面也不是自己願意看見的,自己當初也沒有刻意往那方走去,只是對未來的一切太過難以預料,即便有看似精準的直覺、預測、經驗等機制可以探知未來,但往往還是趕不上變化與突發狀況,所以就乾脆不預測了,完全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就無法未雨綢繆、準備籌畫了,所以就會做出許多當下覺得很棒、但未來會後悔的事,但的確有一部分的因素是自己在操持事物時沒有想得透徹,甚至不理性的行事,所以導致這樣的後果,其實每一件事的發展進程與造成發生,都不能怪罪、歸咎於任何人身上,因為每個人都沒有想到、想過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就算做了縝密細緻的安排擘劃、策略計畫,還是無法避免變化的產生與降臨,所以原本就乾脆不太那麼想未來的事了,就專注的活在當下,處理現在所需要急迫面臨的事物即可,導致明明時常做的決定會影響未來趨向、走勢與端況,自己卻不在乎、或壓根沒注意、沒意識,常常沒有做足非常充分的預估,導致後來的結果真正發生時,不知所措、面露驚慌之色,但其實這也不是人們的錯,畢竟大家都不想要在未來會有這樣的結果,不是有意為之,一切都是在無預警、無預期之下突然生成的,而這些衍生的狀況,就是每個人在每個當下需要解決、處理的事項,因此我們總是會認為事情越疊越多、接踵而至,處理完一件事物還有另外一件事,終於都處理完之後,過沒多久又有另外一個新的問題需要解決、處理,總之事務永遠沒有沒有的一天,總是排山倒海而來,壓得自己有時候都有些喘不過氣,就是因為我們在每一個當下就算是非常認真、全神貫注、專心致志的處理解決當今的問題,也還是會因為人本有的七情六慾、不理性的想法感受而做出若干會影響到未來的抉擇,後續可能就會演變成沒想過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是好是壞、當初的決定是錯誤還是正確的,就必須要回到自身概念來主觀判斷,因為每個決定都是人們打造的、做出來的,而每個人都有不同迥異的觀點和見解,不可能有某項決定每個人都認為是正確/錯誤的,只有較為少數或多數人認為「是這樣」,因此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不免俗的會經歷猶豫游移、百般兩難、躊躇不定的不可避免的景況,無論當下認為自己所做出的抉擇多麼完美無缺、八面玲瓏、全面兼包,未來還是會可能發展出自己會認為是問題的枝伸事物,等著自己去解決,因此事物就會這樣一件接著一件被引進來,而這些結果都是當初的決定所導致的,但真正做錯的不是任何人,甚至沒有所謂正確或錯誤的作為、決策,就只有每個人在若干情境之下付諸的行為與思想不一樣而已,且自己當初做出的決定會導致相關、相應的結果,雖然自己不知情,直到事情降臨了才會發現、並解決處理,但這也是正常的,人本來就對未來一無所知,因此只有當事情真正實體出現了,才會去整理、面對、溶解,也許我們能加強的不一定是對未來的預測能力,而是當下處理事務的能力,是否能以更理性、更有邏輯的模式,避免因為外界環境、人事物的影響與洗染沖刷了自己的情緒,而促發自己做出日後會後悔的決定。
既來之,則安之
經常會有一群人說「既來之,則安之」,以一種勸世、敦促的口語形式與口吻方法,來營造讓世人或周遭的目標人物感到穩固、靜止、靜下來的意味與所指,希冀言說的對象能「改過向善」的不要再想東想西、胡思亂想,可以就這樣安定的在現今當下所處的位置安然度過某段時期階段,在過程中不去想著逃離、規避、閃退,不能渴求自己有機會可以稍微跳脫或在現實世界中不那麼服從認命,還是可以有偶爾探索尋求其他管道路向的機會,但是這一群人全然否定排拒、抑制抵壓這種需求與慾望,擺明要求他們苦口婆心勸說的對象人物可以認份,既然已經來到這裡了就乖乖聽話,不要乖離抽開、不專心或一心想其他的路,然後就「做你現在該做的事」,但是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人在任何時刻「該做什麼事」,沒有法條規定限縛人類的行動與思想自由,即便已經身處在某一場域浸入潤泡了許久,還是可以因為不適應、不喜歡沒有興趣或單純厭倦了,而離開去找其他生活型態或另闢蹊徑,這種一味安然立命的限制與阻擋只是在諷刺那些沒耐性的人,間接挑釁污辱、批判唾罵那些三分鐘熱度、時常一個地方還沒站穩久留就開始追尋另一條路的人,他們認為蜻蜓點水、跨領域的跑來跑去並不合乎人體工學,也不是一個得體尚可、優秀良好的人該有的思考呈表與行為展陳,甚至連正常普通的平凡人都說不上,覺得就是特立獨行、沒有定性、「過動症」,一輩子都在風火頭上、庸碌無為的衝動瞎忙,搞得自己在每個地方都曾待過卻皆是虛妄空蕩、不切實際,就是在看似豐富充實但其實沒有意義的浪費時間,讓自己朝向什麼都會一些但什麼都不精、不深的發展奔赴過去,這群人的指控與勸告、要求對方避免,體現在人生生命的觀點看法上,在集體彼此互相往來的進程中論述概念的交鋒、討論及辯證時會出現,突然在一片寂靜闃暗的時刻產生、引出,或最常見的職涯、生涯規劃時,具體的情境如高中職、大學系所的選擇決定與銜轉變換,這些看似講的頭頭是道的這些人就會操使出他們獨有的無與倫比的勸說技術,將當事人懟得無言以對,因為他們的話語總是乍聽之下如此有條理、有邏輯,一切的理論都提供了完美的解釋、沒有任何漏洞狹縫或需要補闕的所在,表面看起來好似都說得通,但若進行微觀細緻的分析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本質上根底的觀念上就有諸多問題,每個人來到一個場域、環境,撇除自體不適應、身心靈無法習慣和磁場能量不合、頻道沒對上等等不可控的內外因素之外,每人都可以無時無刻循環反思、向內探詢捫心自問,是否在這樣的環境領域下是舒服、快樂的、興致勃勃的?是否有持續待在原地的意願與動機?自己願不願意將現在所處的位置設為若干年、甚至下半輩子餘生長久的立身的所在?經由這些叩問、得到解答(也許不是最準確、符合自己的答案)之後,反覆篩檢盤查、翻閱考核自己當下的回答,確認自己當時的想法是否與本真的深層內部的自我一致,記得從頭到尾都要確保自己是開心、樂意、想要做的,這樣繼續留在現在所身處的場域才有價值,否則就不如轉換更變自己的路線,如果發現自己在所處的跑道並不開心、鬱悶不樂,旋即改易方向,不用管他人的諫言見解與指教評點,永遠依照自己的內心,這樣就不是三分鐘熱度、「既來之不安之」,而是真切的在探索追討、挖掘尋覓,企圖找到最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舞台。
屬性蛻化
那些賦予、冠加在我們身上的任何特徵、屬性,都會隨著時間與社會背景、周遭大環境的改變而轉換,不可能時時刻刻都保持原樣,不會有任何改易、更替的空間,也沒有任何屬性是一輩子、從頭到尾黏在我們身上的,一定會由於各種因素與因果律的關係、牽扯,而導致自己在不同的時刻,會做出不同的思想、行為,以及觀點概念的樹立與形成,對於那些固執、選擇始終如一、貫徹始終的人來說,也並不那麼一定是完全永遠不變,而是變動的幅度、範圍沒有那麼大而已,從長遠、宏觀的視角來切入視觀,還是會發現兩個時期對照比較之下所呈現的不同與迥異,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無論是心境心性上、價值理念上、態勢看法上,無論如何壓迫、抑制自己,還是會隨著時/空間、環境脈絡而擺盪、流轉,所以人們才會十分喜歡、傾向於追求秉持一致性consistency,因為我們人類都是矛盾、互相衝突的,我們皆是獨一無二、追求個人主義卻趨向集體統一的個體,越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然後就越得不到,越得不到就越想要得到,就越會努力的去讓自己得到,接著就會發現其實努力與成效沒有成正比,但是沒有關係,還是無法阻擋自己拚命追求想要得到的事物的動機與心思,就這樣一直陷入一種螺旋式的惡性循環當中,永無止境,身上沒有的特質就越想要去追求、奔赴,然後到頭來就會發現,其實一切都是徒勞無功,都在浪費時間與心力、精神,沒有意義、沒有價值,但是很魔幻的是,我們往往又都會繼續追求,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是不是符合我們理想當中的期望、樣態,我們都會好像不求回報、只求問心無愧似的刻苦追尋所謂的一貫、不動搖,越是汲汲營營、戮力、渴求、企盼,就會發現自己得到的越少,甚至身上本有的特性還被消磨殆盡,就像購買點數金幣一樣,購買不到自己想要的寶藏,金幣點數還都用完了,得不償失,不求回報的付出貢獻看似十分值得敬佩、尊重、讚賞,是人人稱羨、值得學習觀摩的行為,但是也要看該人付出努力的地方在哪裡?是否能得到相應的成果?成果、成就不一定是要指最終的實體分數成績上面的表現良好,抑或者獲得眾人的讚賞、美譽、聲望很高,有時更多的是這個人在過程中有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如學習一個新的事物、新的能力技術、充實豐富自己、讓自己的心靈提升昇華、洞見更遼遠廣袤,各種難以用具體表述說明的抽象獲取,都是一種理想美好的成效與結果,但是如果連這個都沒有達成,也就是自己根本不知道付出努力之後會得到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的話,那就是沒有意義的操作,根本是在浪費功夫,就陷落於無限循環的窠臼泥淖之中,會得不到的越想得到,然後就不斷無條件的付出努力、貢獻,卻不知道最終得到的是什麼,符合當初的努力程度嗎?有合乎、有達至預期標準嗎?因為當初根本就沒有為自己設下預期與標準,就是在這種盲目、沒有意識認知的傻傻的情況之下,就付出了自己100%的盡全力,得到的效益與報酬、權利卻不知道是否與當初的努力成正比、是否是值得的,這種情況其實在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曾經發生過,甚至可以說層出不窮,也許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也許現在的自己就正在經歷這種狀態,但是該避免還是不避免,仍要依照自己的想法與盤算來看,有些人覺得這樣的狀態雖然累,但是快樂開心,那麼就是值得的,就不是浪費的,一切都還是要遵循自己的感受與心態、想法來走,沒有絕對的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