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分鐘的紀錄片,由古自今,緊湊卻清晰有序地探究著〝印第安〞形象,片中穿插許多美國西部牛仔電影,1939年《驛馬車 Stagecoach》、1952年《日正當中 High Noon》、1956年《搜索者 The Searchers》、1990《與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到1975年的《飛越杜鵑窩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95年迪士尼的《風中奇緣 Pocahontas》。
2009/Canada/Documentary/51'/Director:Neil Diamond
隨著時代的推移,人們對印第安的觀念也在不知不覺中轉變,媒體一向是極具效率與效果的洗腦工具,而在電視尚未普及的那個年代,〝電影〞更是極重要的利器。 觀眾在娛樂之餘,自然而然地被灌輸了種種印象:寬廣荒漠、住在帳篷內的土著、綁著辮子頭戴羽毛喜歡「嗚嗚嗚」地鬼叫、野蠻未開化、驍勇善戰,個個是天生的戰士,但在白人先進騎兵武力下,總是慘敗的一方……,這些印象根深柢固植入人們的腦袋中,成了難以被改變的成見,造就印第安人揮之不去的惡夢。
大部分觀眾都是懶惰的,除了當事者本身,我們並不在乎這些被篩選後的訊息,究竟有幾分真實。
種族衝突往往起因於〝不了解〞,及其衍生而來的〝歧視〞心態,即使是在台灣這麼小的彈丸之地,也處處存在著同樣的問題。還記得電影《報告班長》中那位天真可愛近乎呆的原住民大頭兵嗎?個性單純、近乎愚蠢、體能超群、歌聲宏亮,說話時語尾都會有「~的啦」誇張化的口音。這也造就了國人很大一部分的原住民印象吧?!
早期在漢人為主的社會中,原民常是〝弱勢〞的一方,難以取得發言機會,就連小時候聽過的「吳鳳神話」都是混雜著殖民、政治等複雜因素形塑而成的產物。1949年台灣戰後拍攝的第一部國語電影《阿里山風雲》更為吳鳳捨生取義,而原住民「出草殺人」愚昧、迷信、殘暴、野蠻的刻板印象再下一筆。
誰的故事?由誰來說?該怎麼說?
「目前原住民的電影製作人才開始嶄露頭角,馬耀.比吼、比令.亞布、張淑蘭、馬志翔、比恕依.馬紹等,相繼以原住民自身的觀點,來談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適應與衝突。」就像本片結尾,大大肯定印第安導演所拍攝的《冰原快跑人The Fast Runner》(「這是真正內行人的東西。」影片中某位印第安影評人欣慰地如是評價),我也期待台灣新興的原住民電影人,能以其充沛的創作能量提供我們更多元的觀點,由他們來說自己的故事!
當然,「原住民固然可能對自己的問題有『較佳』的了解,但這並不表示他就能對自己做出『較好』的呈現。」外人沒有權利拍攝原住民題材不見得是件好事,自我封閉的小圈圈也許阻礙發展的可能性,當中如何詮釋與拿捏則又是另一個麻煩的問題了。
【英雄本色 Reel Injun】是部短小精悍的精彩紀錄片,引經據典,用輕鬆詼諧的基調探究其實沉重的議題,就算對遙遠的印第安並不熟悉,仍舊不覺無趣煩悶,甚至會很想把片中舉例的一些影片翻出來看,是一部很棒的印第安印象前導片。目前部分串流平台也有上架,或是vimeo上也可看到完整影片,有興趣的人不妨找來看看。
American Indian/インディアン、Inju(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Native American的總稱)印第安人在15世紀末之前本來沒有統一的稱法。1492年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航行至美洲時,誤以為所到之處為印度,因此將此地的土著居民稱作「印度人Indian」。
參考資料:
謝謝你讀完這篇文章!
好的內容需要投注加倍的時間和精力,蘿蔔存活無法只靠陽光空氣水💦
邀請你認養一畝蘿蔔田,支持蘿蔔在創作之路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