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8 王美麗小時候是一隻毛毛蟲,好餓的毛毛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的蟲不僅很餓,而且很會爬,還會游泳。我在太平洋西岸發現牠。這裡的人,不管是小孩或是父母都愛它,並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謝謝你!

王美麗,我小時候其實有一點怕你的小時候。

我家陽台的王美麗,生物學家叫牠「無尾鳳蝶」、「花鳳蝶」、或「達摩鳳蝶」(學名:Papilio demoleus),小時候是一隻毛毛蟲(FIG 1)。印象中,在老家頂樓我媽媽經營的空中花園裡看過,就在檸檬樹葉子上。當時我其實有一點害怕,也沒有很仔細盯著牠看過,但是我知道媽媽種的樹不要亂摸,因為有可能摸到一隻蟲。

raw-image

FIG 1 王美麗小時候是一隻毛毛蟲,好餓的毛毛蟲。

警語:

本文其他圖片為毛毛蟲真實照片,格友繼續閱讀前請先自行斟酌。



王美麗,我長大以後才開始偷偷注意你的小時候。

人家說,毛毛蟲長大後會蛻變成蝴蝶。我猜這句話的語意,似乎是暗示:「不起眼」的毛毛蟲憑著牠為人所不知的「潛在天賦和努力」,長大後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套用到鼓勵人的身上,人雖然生理上不會像昆蟲般蛻變,但心裡或心靈上,可能經過某些教育訓練,或受到某事的啟發,轉而變成較高尚的人、或做出令人讚嘆的事。人的這種蛻變聽說不一定發生在幾歲年齡,也不一定只發生一次,當然也可能一生都沒經歷任何蛻變。

自從這幾年在陽台植栽,我人生有第二次機會再次近距離觀察毛毛蟲。只是,看著似乎「不起眼」的毛毛蟲,我心裡的疑問卻越來越多:毛毛蟲怎麼脫皮,那麼短的手(如果有的話)可以用來剝自己嗎?毛毛蟲怎麼結蛹,像蜘蛛一樣屁股吐絲嗎?毛毛蟲怎麼吃葉子,為什麼要從葉子邊緣啃起?林林總總問題不斷湧出,我的總體心得是:呵呵,哪裡不起眼?毛毛蟲可是讓人越看越有趣。



不起眼的毛毛蟲,躍升為兒童繪本的主角。

艾瑞克•卡爾(Eric Carle)1929年出生於紐約,是位設計師、插畫家、兒童繪本作家和兒童文學作家,他的畫風鮮明獨特,喜歡採用拼貼的方式,層疊出明亮歡樂的圖樣。這些圖通常是關於昆蟲的,它們都像卡爾本人一樣色彩繽紛、親切友善。許多書中帶有特殊的立體、摺頁設計,讓童書具備閱讀和遊戲的雙重特性。卡爾在1969年創作了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卡爾曾記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充滿了藝術、光明、和牽著父親的手漫步在大自然中。不過他的生活後來並不順遂,因為想念家鄉,他的移民父母決定返回德國,然而他們抵達的時候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受到老師的毆打和士兵的槍擊,他深愛的父親則在被納粹徵召入伍後,於俄羅斯戰俘營中消失了多年。他曾回憶:「我們所有人都後悔了…」、「戰爭期間,城市一切都用灰色、綠色、灰綠色或棕綠色進行偽裝…,沒有顏色」。《好餓的毛毛蟲》的作者親身經歷了飢餓。



毛毛蟲怎麼吃葉子,有請王美麗告訴我們。

我小時候沒看過《好餓的毛毛蟲》,可能是當時台灣還沒發行,或者我的視野太封閉。我其實當大人後才接觸到這本童書,看的時候印象很深刻,因為故事中描述毛毛蟲的樣子,跟我現實生活的觀察很像,那就是毛毛蟲除了睡覺以外只做兩件事:吃葉子,還有爬去找下一片葉子來吃,牠們真的是好餓好餓。

那麼毛毛蟲怎麼吃葉子,為什麼要從葉子邊緣啃起?根據我的觀察,這要從毛毛蟲的構造談起。這裡有請王美麗的小時候當我們的範本(謝謝小模王美麗,我請你吃葉子算是加薪嘍!),讓我們先認識整隻毛毛蟲(FIG 2)

raw-image

FIG 2 Caterpillar surface anatomy (Papilio demoleus) 毛毛蟲(無尾鳳蝶的終齡幼蟲)的外部解剖。各部位名稱標示參考自網路,如有錯誤請讀者不吝指正。毛毛蟲的一對臭角(osmeterium)平時其實隱藏著,縮在前胸(prothorax)裡面,陽台觀察者打擾牠,用捲起來的衛生紙戳牠的屁股,牠生氣了,臭角才翻長出來(用來嚇敵人?)。臭角伸出時,空氣中同時瀰漫一股橘子酸臭味。哎呀,好臭好可怕,好可愛!

毛毛蟲包括頭(head)、胸(thorax)、腹部(abdomen)。頭部是由黃褐色的硬殼包覆著,胸部及腹部大致呈圓筒狀,綠色,光滑。胸部分成3節(prothorax,mesothorax,metathorax),腹部共有10節(I-X)。胸部每節有一對腳(foreleg,midleg,hindleg),共3對腳,都具有關節。腹部第3到第6節各有一對腹原足(abdominal proleg),腹部第10節有一對肛原足(anal proleg)。原足雖不具備關節,但可以類似油壓般的伸縮運動。腹部兩側有多個呼吸孔(spiracle)。

接著我們來看毛毛蟲的頭部(FIG 3)

raw-image

FIG 3 毛毛蟲(無尾鳳蝶的終齡幼蟲)的頭部。頭部兩側大面積的地方是臉頰(gena),臉頰上數個黑黑小點是小眼(ommatidia),小眼雖多,視力不好。兩邊臉頰還各長出一根觸角(antenna),觸角有嗅覺的功能。位於頭部前方是前額(frons)、額板(clypeus)、和上嘴唇(labrum),上嘴唇構成嘴巴的上緣。嘴巴側邊由一對下顎(mandible)組成(我的理解是:下顎基部靠近臉頰的地方是黃褐色;下顎邊緣靠近嘴巴的地方是黑色),吃葉子的時候這對下顎會左右開合,所以對鳳蝶毛毛蟲而言,葉子需要立著擺,嘴巴才能順著啃。嘴巴旁邊還有一對上頜觸鬚(maxillary palp),上頜觸鬚可以輔助腳,把葉子扶好。照片也標示了胸部的幾樣構造:一對小小骨化的前胸背板(pronotum),位在臭角兩側;前胸呼吸孔(prothoracic spiracle);假眼(false eye)。

分解動作看毛毛蟲啃葉子(FIG 4-5)

raw-image

FIG 4 張嘴即將啃葉的毛毛蟲。牠用一對前腳(foreleg)及一對上頜觸鬚(maxillary palp)把葉子扶正,然後嘴巴湊過去。牠的上嘴唇(labrum)呈兩葉狀,中間有一個三角形缺口,正好用來把葉子塞進嘴巴。

raw-image

FIG 5 一口咬著葉子的毛毛蟲。葉子完全卡進上嘴唇(labrum)的缺口,一對下顎(mandible)左右閉合。前腳(foreleg)及上頜觸鬚(maxillary palp)仍然扶著葉子,從頭到尾葉子不須碰到觸角(antenna)。毛毛蟲下唇(labium)有一對小小的下唇觸鬚(labial palp),照片勉強拍到。



好餓的毛毛蟲爬過半世紀,太平洋西岸沒缺席。

「週一牠吃掉一顆蘋果,但牠仍然很餓。週二牠吃了兩顆梨子,但牠仍然很餓…」,當星期六到來時,飢餓的毛毛蟲會狂吃「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蛋捲冰淇淋、一根酸黃瓜、一片瑞士起司、一片薩拉米香腸、一根棒棒糖、一塊櫻桃派、一根香腸、一個杯子蛋糕和一片西瓜」。

卡爾在1969年創作了繪本《好餓的毛毛蟲》,至今,在全球發行超過66種語言,售出超過5200萬本,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兒童讀物之一(資料來源:網路)。卡爾曾說道:「我相信孩子們天生就有創造力,渴望學習」。

影片分享:

艾瑞克•卡爾閱讀《好餓的毛毛蟲》

YouTube link: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read by Eric Carle | Waterstones


「我認為這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書」,2019年卡爾在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 Random House)發布的紀念影片中說道。當時89 歲的卡爾,已退休在佛羅里達州的家中,他穿著黑色吊帶和藍色襯衫,與他活潑的眼睛相配。「孩子們需要希望」。「你,一隻不起眼的小毛毛蟲,憑藉你的天賦,可以成長為一隻美麗的蝴蝶,飛向這個世界」。「我能做到嗎?」,「是的,你能做到」,這就是那本書的吸引力。「嗯,我應該知道。畢竟這本書是我寫的!」,卡爾說。


親愛的艾瑞克:

你的蟲不僅很餓,而且很會爬,還會游泳。

我在太平洋西岸發現牠。

這裡的人,不管是小孩或是父母都愛牠,並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

謝謝你!

陽台觀察者 2024年5月23日


僅以此文紀念兒童繪本《好餓的毛毛蟲》作家艾瑞克•卡爾逝世三周年。

艾瑞克•卡爾(Eric Carle、1929年6月25日—2021年5月23日)

延伸閱讀:

No. 6 王美麗,我會好好守護你的。我是都市人,我也要成為護蝶人。

【作者簡介】

作者熱愛生命,喜歡大自然;他住在都市,卻想種一座森林。透過一系列自家陽台攝影,他編著了世界上第一本聚焦於陽台生物的雜誌《陽台觀察者報告》。目前人生的志向是推廣陽台綠化,讓台灣的都市蛻變成森林都市。他們說,如果把花園和各種植物帶回城市,動物們也將回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5/23
FIG2-5每幅照片都色彩鮮豔,標識清晰,比任何生物教科書圖片更為精美。王家衛導演拍電影拍一個鏡頭可以拍好多天,我們方格子的陽台導演寫文章製作一幅圖片也同樣投入許多心血,這樣細心雕琢的職人精神讓我深深敬佩。讀陽台導演的文章是一種享受。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6
熟齡文青 哇,這麼恭維的字句,加上落款,文青鼓勵格友的用心我收到了,謝謝。❤️ 我看了除了感謝文青,也覺得自己今後不可怠惰,才不辜負格友的喜歡。平時我常從網路上獲取別人分享的有用資訊,心中常懷感恩,常想偶爾若有什麼自己做得到的,一定也要不吝嗇在網路上分享。這次觀察毛毛蟲時,發現目前網路上的確少有類似的圖片。我家沒有昆蟲圖譜,我是從網路上一些國外的黑白手繪教科書圖和文字,對照自己拍的照片和影片動作,去推敲、標示各個部位名稱的,也許會有錯誤,有點擔心呢。😄 為了方便搜尋,發文的時候就把圖說的英文標題也附上,希望能供有興趣的網友參考,不分國界。❤️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5/23
王美麗童星與著名繪本同場出現,互相輝映!「我知道媽媽種的樹不要亂摸,因為有可能摸到一隻蟲」,所以我雖然好想親親樹木,還是要看個清楚才敢摸摸樹身😅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7
黃璧怡 每次看到毛毛蟲吃葉子,就會想起卡爾的繪本,一本溫馨又有童趣的好書。於是這次寫文時也把繪本一起介紹,想表達我對卡爾的敬佩與謝意。❤️話說要看清楚才敢摸,沒錯,我也都是這樣,謝謝璧怡說出我們的真心話。大自然雖然美好,但有時藏有陷阱,我們都膽子小,小心駛得萬年船。😄
切格拉底-avatar-img
2024/05/23
以前家裡有顆小檸檬樹,大概就 1百多公分高而已每年都有無尾鳳蝶來這產卵,而且超多卵,超多毛毛蟲,後來那顆檸檬樹被徹底吃到掛了XD還記得看到鳳蝶們破蛹而出的樣子,很精彩,可惜當時家裡還沒有數位相機 紀錄也在這棵小樹看過各種生命互動,螞蟻們會來騷擾、偷吃毛毛蟲化成的蛹大黃蜂直接來把毛毛蟲絞成綠色肉塊......或是我也會拿樹枝,勾毛毛蟲 用釣魚的方式去餵大肚魚(乖寶寶別學這篇整個回憶湧現 哈哈哈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7
切格拉底 為了避免天敵侵擾,我會把毛毛蟲搬到小棵的橘子樹,盆子小,方便挪室內放。不過小橘子樹葉子本來就不多,如果吃過頭了,植株會整個枯死,所以我備了很多小盆橘子樹。😄開心這篇文章拋磚引玉,引起切格拉底的共鳴。樹是森林的縮影,各種生命之間的互動,展現大自然的奧秘,也讓切格拉底看得趣味橫生。謝謝切格拉底的賞光,也感謝切格拉底自身經驗的分享。❤️
氣泡水-avatar-img
2024/05/23
觀察者的毛毛蟲這個系列,也介紹得很精采。雖然我小時候也很怕王美麗的小時候,長大後雖然沒這麼怕,但還是能遠離就遠離。所以真的不知道毛毛蟲有能伸縮的臭角,還會發出嚇敵人的臭味,而且看似"一整條"軟軟的毛毛蟲,原來也有關節,真的長知識了,謝謝觀察者的分享。😊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7
氣泡水 ❤️
甲文人-avatar-img
2024/05/24
《好餓的毛毛蟲》的故事好可愛唷!😄 很難想像作者經歷過戰亂後,仍然能夠有這麼活潑的創作。小小一隻毛毛蟲的身體有這麼複雜的結構,生命是如此奧妙。我也想起電影〈魯冰花〉裡的小男孩畫畫得奬的作品,是毛毛蟲大口吃掉茶樹的葉子。發掘男孩繪畫天份的老師說,小男孩把毛毛蟲畫得好大隻,能從他的畫作感受得到毛毛蟲吃掉了茶農的希望。謝謝分享!❤️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4
甲文人 ❤️
avatar-img
陽台觀察者的沙龍
233會員
33內容數
這裡不賣花、鳥、蝴蝶,只記錄我陽台的小世界。嗯,那或許是你也有的。
2025/04/10
我喜歡這樣的時刻,就算你縮手離開時沒來得及道別,我腦海中會記著你。
Thumbnail
2025/04/10
我喜歡這樣的時刻,就算你縮手離開時沒來得及道別,我腦海中會記著你。
Thumbnail
2025/03/20
話說我從小就是乖孩子,都聽老師的話,沒有偷看女生上廁所,可是這一刻,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得好快。我覺得我可能生病了,竟然開始期待「小阿雅」上廁所的畫面。
Thumbnail
2025/03/20
話說我從小就是乖孩子,都聽老師的話,沒有偷看女生上廁所,可是這一刻,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得好快。我覺得我可能生病了,竟然開始期待「小阿雅」上廁所的畫面。
Thumbnail
2025/02/23
那些謝幕前的身影,是那麼優雅奧妙,因為他們的身軀,承載著光陰的雕刻。
Thumbnail
2025/02/23
那些謝幕前的身影,是那麼優雅奧妙,因為他們的身軀,承載著光陰的雕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跟小學同學「余」,小時候都會走某條大街回家。有一天,我們發現了大街上有幾隻毛毛蟲正在爬行。其中一隻毛毛蟲長得跟別人不太一樣。余看到牠興奮極了,拿著撿來的石頭與樹枝玩弄。一開始我們只是覺得好玩,但這隻毛毛蟲似乎看起來不太妙,接著就越動越慢。 我跟余吞了吞口水,覺得有種怪怪的感覺,不太敢再拿
Thumbnail
我跟小學同學「余」,小時候都會走某條大街回家。有一天,我們發現了大街上有幾隻毛毛蟲正在爬行。其中一隻毛毛蟲長得跟別人不太一樣。余看到牠興奮極了,拿著撿來的石頭與樹枝玩弄。一開始我們只是覺得好玩,但這隻毛毛蟲似乎看起來不太妙,接著就越動越慢。 我跟余吞了吞口水,覺得有種怪怪的感覺,不太敢再拿
Thumbnail
大葉子欖仁聽到都笑了:「小臭蟲你別擔心,這兒的兄弟姊妹們多,我們一定會接住你的…」。
Thumbnail
大葉子欖仁聽到都笑了:「小臭蟲你別擔心,這兒的兄弟姊妹們多,我們一定會接住你的…」。
Thumbnail
一般稱為寶寶的,總是可愛的。但蝴蝶寶寶不是一般大眾接受的可愛。前陣子陽台老是有蝴蝶飛進飛出,早幾年的我看到會非常驚喜,經過幾次一夜醒來片葉不留的經驗,看到蝴蝶,就知道又有哪棵樹要遭殃了。 這棵白玉蝶上個月才修剪,剪掉的葉子有一片帶著卵,還以為碰巧避開了蟲害。沒想到還留下一隻,都結繭了,也不知道是蛾
Thumbnail
一般稱為寶寶的,總是可愛的。但蝴蝶寶寶不是一般大眾接受的可愛。前陣子陽台老是有蝴蝶飛進飛出,早幾年的我看到會非常驚喜,經過幾次一夜醒來片葉不留的經驗,看到蝴蝶,就知道又有哪棵樹要遭殃了。 這棵白玉蝶上個月才修剪,剪掉的葉子有一片帶著卵,還以為碰巧避開了蟲害。沒想到還留下一隻,都結繭了,也不知道是蛾
Thumbnail
記得有次老師與我們分享小青蛙的故事,我們從中學習到青蛙的小時候就是隻小蝌蚪,認識了小蝌蚪的一生,老師也和我們提到毛毛蟲的小奧秘,我們都有記住唷!可是呀!我們確實還沒真正看過牠們實際長大變身的樣子,很榮幸丞旭媽媽正好分享著家裡外面的金桔樹長了漂亮又肥嫩的毛毛蟲,丞旭還帶了觀察盒到學校分享給小
Thumbnail
記得有次老師與我們分享小青蛙的故事,我們從中學習到青蛙的小時候就是隻小蝌蚪,認識了小蝌蚪的一生,老師也和我們提到毛毛蟲的小奧秘,我們都有記住唷!可是呀!我們確實還沒真正看過牠們實際長大變身的樣子,很榮幸丞旭媽媽正好分享著家裡外面的金桔樹長了漂亮又肥嫩的毛毛蟲,丞旭還帶了觀察盒到學校分享給小
Thumbnail
你的蟲不僅很餓,而且很會爬,還會游泳。我在太平洋西岸發現牠。這裡的人,不管是小孩或是父母都愛它,並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謝謝你!
Thumbnail
你的蟲不僅很餓,而且很會爬,還會游泳。我在太平洋西岸發現牠。這裡的人,不管是小孩或是父母都愛它,並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謝謝你!
Thumbnail
本質是貓派 大學時養了一隻晚我20年出生但現在已經搶先進入中年的橘貓 然後遇到了愚人節出生的臘腸(超皮) 再後來俗稱療癒天使的黃金小幼幼也來了
Thumbnail
本質是貓派 大學時養了一隻晚我20年出生但現在已經搶先進入中年的橘貓 然後遇到了愚人節出生的臘腸(超皮) 再後來俗稱療癒天使的黃金小幼幼也來了
Thumbnail
這張是前年一位學伴,看到網上有張松鼠與蝴蝶的照片,想到我畫的松鼠,於是標註我去看,然後我把它存了起來,那年八月份畫了出來。 構圖也挺有趣味,松鼠看見蝴蝶,眼睛瞪得又圓又大,好像驚訝,又好像覺得新奇,蝴蝶倒是老神在在地自顧自地飛。 如果喜歡我的作品,歡迎隨喜贊助,中年媽媽喬宜思感謝你😊
Thumbnail
這張是前年一位學伴,看到網上有張松鼠與蝴蝶的照片,想到我畫的松鼠,於是標註我去看,然後我把它存了起來,那年八月份畫了出來。 構圖也挺有趣味,松鼠看見蝴蝶,眼睛瞪得又圓又大,好像驚訝,又好像覺得新奇,蝴蝶倒是老神在在地自顧自地飛。 如果喜歡我的作品,歡迎隨喜贊助,中年媽媽喬宜思感謝你😊
Thumbnail
日光草原是孩子們最喜歡玩樂的地方,在這裡孩子們盡情的揮灑汗水, 跟同儕開心的追趕跑跳。這天,我們在草皮上發現了兩隻毛毛蟲, 一隻不小心被踩到了、另外一隻則是在一旁緩慢地爬行。 孩子們看到後,紛紛告知周圍的人,要用眼睛看、 不可以用手去碰或是用東西戳。 因為毛毛蟲有保護色不容易被看到
Thumbnail
日光草原是孩子們最喜歡玩樂的地方,在這裡孩子們盡情的揮灑汗水, 跟同儕開心的追趕跑跳。這天,我們在草皮上發現了兩隻毛毛蟲, 一隻不小心被踩到了、另外一隻則是在一旁緩慢地爬行。 孩子們看到後,紛紛告知周圍的人,要用眼睛看、 不可以用手去碰或是用東西戳。 因為毛毛蟲有保護色不容易被看到
Thumbnail
小一點的時候好像更注重「體會」,對於萬事萬物要有所感,要愛這個世界甚過自己、要恨這個世界以證明投入;現在倒是比較在意「體驗」,放空整副身心的去吸收和承接,讓自己有所智識和話語權以做選擇,讓自己掙脫來自「我」、父母甚或社會的控制枷鎖,當然很難、很難,但仍是相信我已在其中試著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Thumbnail
小一點的時候好像更注重「體會」,對於萬事萬物要有所感,要愛這個世界甚過自己、要恨這個世界以證明投入;現在倒是比較在意「體驗」,放空整副身心的去吸收和承接,讓自己有所智識和話語權以做選擇,讓自己掙脫來自「我」、父母甚或社會的控制枷鎖,當然很難、很難,但仍是相信我已在其中試著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Thumbnail
正男妮妮常說:『馬麻,我們家好像動物園喔!』細問下,孩子們很自豪的覺得家裡有看過動物:野雁、螳螂、蚱蜢、飛蛾、鴿子、壁虎、一堆不知名的蟲蟲、蟑螂、螞蟻、果蠅......@@.....今天洗澡前,家裡來了不速之客,一隻巨無霸獨角仙!全家興奮的衝到紗窗前去看(包括已全身脫光光的妮妮),孩子們好奇又興奮地
Thumbnail
正男妮妮常說:『馬麻,我們家好像動物園喔!』細問下,孩子們很自豪的覺得家裡有看過動物:野雁、螳螂、蚱蜢、飛蛾、鴿子、壁虎、一堆不知名的蟲蟲、蟑螂、螞蟻、果蠅......@@.....今天洗澡前,家裡來了不速之客,一隻巨無霸獨角仙!全家興奮的衝到紗窗前去看(包括已全身脫光光的妮妮),孩子們好奇又興奮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