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火熱上映中,在進電影院觀賞刺激的飛車追逐前,是不是也興起了想再複習一遍《瘋狂麥斯:憤怒道》的想法呢?《瘋狂麥斯》之所以經典,除了在導演、劇本、動作場面、表演、特技和構想等各方面都獲得了廣泛的讚譽,鏡頭中所蘊藏的情感也不容小覷。
或許讀完這篇文章,再去看《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的話,能夠從鏡頭畫面中感受到更多不同的魅力喔!
這個在《瘋狂麥斯》中很少出現、將主要拍攝對象配置在整個畫面中的鏡頭,以中間夾雜其他鏡頭的方式反覆出現。同時,也透過芙莉歐莎在畫面中的比例變化,改變她給觀眾的印象。
一開始,攝影機靠近芙莉歐莎,她在畫面中的比例也從中全景(膝上鏡頭)變成中特寫(胸上鏡頭)。接下來一段時間,芙莉歐莎維持著這種大比例的中特寫,而背景的其他女人則以小比例的全景或中全景入鏡。在這個鏡頭中芙莉歐莎和背景其他人的比例差距大,令芙莉歐莎給人較強烈的印象。
接著,攝影機稍微遠離芙莉歐莎。攝影機移動是因為這時原本站在芙莉歐莎對面的麥斯,走上前與她握手而入鏡。
在這個鏡頭中,芙莉歐莎與背景其他女人的比例差距縮小,令芙莉歐莎給人的印象減弱。
這裡一下加強芙莉歐莎的印象一下減弱,是為了配合芙莉歐莎和背景其他女人之間的關係變化。
原本芙莉歐莎身為指揮官,始終獨自做出所有決定,加強芙莉歐莎印象的鏡頭正是為了突顯這一點。之後,她受到眾人鼓勵,做出靠自己無法做出的決定時,畫面上她給人的印象也隨之減弱。
除了比例大小的變化,四名妻妾及鐵馬車隊的女人逐漸聚集在芙莉歐莎身邊,這樣的走位也顯示著芙莉歐莎受到眾人鼓勵。
芙莉歐莎以為是自己一路保護大家,這時才察覺她們都是自己可靠的夥伴。這個芙莉歐莎與眾人團結一致的過程,用畫面中演員的移動方式來呈現。
調色(color grading)是指配合作品世界觀調整影像顏色及色調的程序,青橙色調(teal and orange) 則是調色手法的一種。這是在暗部用藍色,中間色調及亮部加入橘色,利用互補色為影像製造立體感的手法,很多大片鉅作都會使用這種色調。
《瘋狂麥斯》幾乎從頭到尾都使用青橙色調,沙漠部分使用橙色調色,天空部分使用藍色調色。從米勒在《瘋狂麥斯美術設定集》(The Art of Mad Max: Fury Road)序文中放上調色師艾瑞克.威普 (Eric Whipp)的名字,就能明白他的貢獻有多大。片中天空的藍,大多是在拍攝結束後,於後製階段合成的顏色。
《瘋狂麥斯》中,只有兩個段落天空覆蓋白雲,幾乎沒有使用青橙色調。
第一個是電影開頭,麥斯走向停下的戰爭油罐車的段落,他與芙莉歐莎戰鬥獲勝後,試圖從她們手上搶走戰爭油罐車(30分53秒處)。第二個段落,是電影接近尾聲時,原本已和芙莉歐莎等人分開的麥斯又再次追上她們,此時他提議搶奪不死老喬的堡壘(85分30秒處)。
這兩個段落不使用青橙色調的原因,或許可用麥斯兩次行動的共通點和前後明顯的變化來解讀。共通點是,兩個段落都始於麥斯走向芙莉歐莎的場景。
明顯的變化是,麥斯的行動從利己變成利他。 第一個段落中的麥斯只想從她們手中搶走戰爭油罐車,是個試圖從女人手中剝奪希望的自私男人。第二個段落中,麥斯提出協助她們的建議,成為帶給眾人希望、具有利他性格的男人。
這兩個段落的色調特別黯淡,或許可想成是為了 以更具象徵性的手法,呈現麥斯性格變化而製造的共通點。
(本文摘錄自原點出版,御木茂則《一出手就是名場面:從《樂來越愛你》到《寄生上流》,11大類型片背後的影像拍攝密技&布局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