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業教練 EP4|想經營自媒體,哪個平台比較好?

副業教練 EP4|想經營自媒體,哪個平台比較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副業教練 EP1|藝術家Y想經營自媒體,該怎麼開始?》這篇,談到了經營自媒體一開始要決定的兩件事「選主題」跟「選戰場」。

💡 「選戰場」的關鍵是,找你「舒服的輸出方式」並選擇「適合的平台」。

談到「選戰場」,選擇前可以先「認識」戰場,看看戰場是什麼環境,我們比較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戰場。


平台特性觀察

以下是我自己對於媒體平台的觀察:

a. Youtube:有長尾流量、有自然流量、用戶黏著度較高,以影片為主

b. IG:有自然流量、Reels目前還有流量紅利,圖文、影片

c. FB:粉絲頁自然流量現在很差,社團流量還可以,以文字為主

e. Threads:現在有自然流量紅利,以文字為主

f. TikTok:自然流量佳、用戶黏著度低,以影片為主

g. 推特 X:自然流量佳、台灣用戶少,以文字為主

h. 部落格文章:可以搭上SEO自然流量跟長尾,以文字為主

i. Podcast:自然流量差、用戶黏著度高,以聲音為主

j. 電子報:基本上沒有自然流量跟長尾,但可以直接接觸用戶名單,不用被平台綁架,以文字為主


其中又可以再細分

  • 影片長度:Youtube > Tiktok > IG
  • 文字長度:部落格 = 電子報 > FB > IG=Threads > 推特
  • 知識密度:部落格=電子報 > Podcast > FB > IG=推特=Threads

(還是看實際如何應用,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簡單統整。或許過陣子平台演算法更新,又會大洗牌也說不定。)


當然你也可以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我全都要。」

但問題就是你有沒有這些時間、精力來做這些事?如果要外包就是資金的問題,但通常有資源的品牌們也很難所有平台都做好,更不用說是小小的個體戶了。


要如何挑選平台經營?

  • 先試試有紅利的
  • 再試試自己喜歡的
  • 沒想法,那先隨便選一個嘗試就對了

有紅利的地方,你更有機會被看見,就更有機會獲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有機會驅動你繼續前進。

但也可能有紅利的形式,不是你喜歡的,那也沒關係,換一個就好。

💡 經營自媒體其實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別忘了先前有提到「經營自媒體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持續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覺得不喜歡、覺得累了,自己設定一個停損點,就再換下一個平台試試看吧!

又或著你真的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那就先隨便選一個開始吧。

有試過都比站在原地不動來的更好,至少你知道你不適合了。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小故事,觀迎訂閱免費電子報,會將文章寄到你的信箱~


《副業教練》是個我跟朋友聊天的記錄,每次聊天我會提供給對方一些可執行的商業想法,如果你想找我聊聊,可以用1小時1000元的價格預約,如果聊完你覺得沒有收穫,全額退款給你。

raw-image



avatar-img
Billy的沙龍
11會員
23內容數
喜歡商業知識的影音創作者 曾是《大人的Small Talk》Podcast製作人 🎧 Podcast製作 🎬影片製作 💡行銷規劃 🤖AI工具分享 [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ill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心理師S平常喜歡逛市集,特別喜歡一個蠟燭品牌,是個生活在台北的外國人自己手工製作的香芬蠟燭,幾乎每隔幾個禮拜就會去補貨。
前陣子一位做電影行銷的朋友J,突然去德國住一個月,考了一張花藝師證照回來,我跟身邊的朋友們一樣都是又驚又喜! 後來有機會碰面聊聊,原來是因緣際會接觸到花藝,後來希望在專案型的電影行銷工作之外,能透過另外一種方式來增加收入,並打造自己的品牌。 朋友J在電影行銷主要走的是實體宣傳的部分,對網路社群行
《副業教練》是個我跟朋友聊天的記錄,每次聊天我會提供給對方一些可執行的商業想法。 今天想講的是住在美國的藝術家朋友的故事。
心理師S平常喜歡逛市集,特別喜歡一個蠟燭品牌,是個生活在台北的外國人自己手工製作的香芬蠟燭,幾乎每隔幾個禮拜就會去補貨。
前陣子一位做電影行銷的朋友J,突然去德國住一個月,考了一張花藝師證照回來,我跟身邊的朋友們一樣都是又驚又喜! 後來有機會碰面聊聊,原來是因緣際會接觸到花藝,後來希望在專案型的電影行銷工作之外,能透過另外一種方式來增加收入,並打造自己的品牌。 朋友J在電影行銷主要走的是實體宣傳的部分,對網路社群行
《副業教練》是個我跟朋友聊天的記錄,每次聊天我會提供給對方一些可執行的商業想法。 今天想講的是住在美國的藝術家朋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