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Long Stay-第83日(2024.06.01)

圓滾滾
發佈於一個人車宿遊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晚上,悶熱的天氣,讓我不得不打開冷氣降溫好入眠。池上,正式邁入了夏天。

今天要到台東參加「2024世界自行車日~馬到成功168 Go!」的活動,我是工作人員,所以要走到池上車站搭乘6:20的火車前往台東。五點多走在鄉道上,只見陽光燦爛輝煌,眼睛都快睜不開。走了十多分鐘,就滿頭大汗,逼得我拿出背包裡的陽傘出來遮陽。熱啊…..

清晨5:30熱力四射的太陽

清晨5:30熱力四射的太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典型的池上的藍天白雲

典型的池上的藍天白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7:12抵達台東車站,距離與另二位工作人員八點會合的時間還很早,我就在台東車站與站內擺設的藝術品們拍拍照。以往到台東車站都在趕車,難得今天可以細細品味這些木雕藝術的美。原來,台東藝術家的審美眼光與普羅大眾相同,但是表達的更直接。其中一尊爆乳裸女(原鄉的維納斯)佇立在車站入口的右側,讓我驚呼連連。天啊‼️超級宏偉。這個應該有F罩杯吧!這時該來研究一下,原鄉的婦女是否都是這種size?很令人佩服!

原鄉維納斯

原鄉維納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八點跟另外兩位工作同仁會合一起搭乘計程車前往今天的活動場地~育仁中學。抵達中學門口,已經有工作人員在現場等候,沒有多久,五位東管處的人員就來報到。再等一會兒,聲勢浩大的台東在地的蘋果車隊也來了。蘋果車隊是專業的自行車協會,男女老少車友均有。今天我們騎電輔車,他們騎公路車。

出發前來張照片

出發前來張照片

今天的電輔車由在地店家「阿度的店」提供

今天的電輔車由在地店家「阿度的店」提供

蘋果車隊

蘋果車隊

raw-image
raw-image
出發前大合照

出發前大合照

9:00準時出發,一路浩浩蕩蕩的朝鹿野前進。歷經一個小時又6分鐘的騎乘時間,我們順利抵達鹿野車站。完成了這次的2024世界自行車日的紀念騎乘。

第一個休息點~中油初鹿加油站

第一個休息點~中油初鹿加油站

蘋果車隊的公路車,借來拍照過癮

蘋果車隊的公路車,借來拍照過癮

raw-image
和東管處人員合影

和東管處人員合影

中午主辦單位提供給工作人員的便當

中午主辦單位提供給工作人員的便當

活動贈品~自行車掛袋

活動贈品~自行車掛袋

raw-image
raw-image
鹿野車站….終點大合照

鹿野車站….終點大合照


12:30回到池上,依舊是太陽高高掛,刻苦堅毅的我依然撐著陽傘徒步40分鐘回家。

回家後的我馬上沖涼、開啟冷氣的運作以紓解滿身的熱氣,再睡個午覺解除疲勞。

傍晚和好同學松明一家人在成功聚餐。今天是松明的ㄧ子一女畢業典禮,所以他特別從台南來參加。松明真是好家教,三個小孩都很懂事乖巧。

我們來到「旗遇海味」這家餐廳用餐,這是一家吃巧的餐廳。看到菜單有道「鵝頸藤壺」,沒吃過想嚐鮮,可惜今天售罄,就又改換另一道「鐵甲」炒豬肉。

驅車前往成功

驅車前往成功

鐵甲

鐵甲

豬肉蒜苗炒鐵甲

豬肉蒜苗炒鐵甲

將入口的鐵甲,軟嫩

將入口的鐵甲,軟嫩


這鐵甲就是石鱉,是一種堅硬如鐵甲的特殊貝類。鐵甲的盛產期是每年3月到10月,鐵甲喜歡躲藏在潮間帶的石縫或洞穴還會緊緊吸在礁岩上,漁民都自行打造合手的鐵甲採集工具才能將其一隻隻採集回來。剛採集回來的鐵甲會緊張蜷縮成一團,要浸泡淡水讓其蜷縮的肉舒展開來,接著將鐵甲煮3-5分鐘,雙手搓揉鐵甲就可將堅硬的殼板與肉分離,粉嫩嫩的鐵甲肉就出現了。

店家用蒜苗、豬肉下去與鐵甲一起爆炒,重口味的吃法,個人感覺過於厚重了一點,不過鐵甲口感柔嫩倒是出乎我意料,不錯吃。

席間,大家說說笑笑,很是愉快。同學相見,總有說不完的話。用完餐,想找間咖啡廳繼續,第一次發現成功比池上更安靜,竟然找不到一間夜間營業的店,只好在港區散步聊天。微風徐徐吹來,更讓我堅定了不在海邊long stay 的想法,海邊只適合看日出、白天來玩,至於居住生活,還是要到山線地區。

今天的夜晚在松明一家人的陪伴下,溫暖。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越發珍惜和老朋友相聚的機會。祈願我的朋友們身體健康,平安喜樂,大家可以年年相聚,看山看海話家常。

道別前來張自拍合影

道別前來張自拍合影


逐漸深沉的夜,依依不捨的道別,我沿著玉長公路回到池上,結束了這一天。

48會員
272內容數
一個熟齡女子獨自遊歷台灣,享受一個人獨處的自由及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池上心靈散步。田野與歷史間的時光軌跡。從馬卡道族到天堂之路一直覺得池上這個地名有一種動態感,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池上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當時池上還是一座寧靜純樸的鄉村而已,沒有遊客,只有農家與生活感。後來,一直來到池上這個地方,發現池上是個多元族群融合之地,雖然是鄉村,卻像極了台灣的歷史縮影,池上真正開始開發大概在清朝道光年間,距離現在還不到
Thumbnail
avatar
蕭裕奇
2023-12-17
池上跑旅本以為煩躁的情緒放在台北,結果卻跟著火車一路來到了花東,直到過玉里後車窗外出現黃金稻田後,才有點拋離紛擾情緒的感覺。 下了車在月台上,鐵軌旁即是稻田,純藍的天空涼爽的秋風,池上站現在變得很文青,但依然是個小巧遊客比居民多的車站。 火車站...送往迎來,同時是起點也是終點... 慢步在街道找著住
Thumbnail
avatar
夏季星空的心宿二
2023-08-22
池上春耕野餐音樂節|意想不到的力量「池上大概是連老天都偏愛的地方,來池上感受自由吧!⛱」 昨晚剛到池上入住飯店後,我們就上網查看了今天的天氣。預報顯示會有90%的概率會下雨,我與夥伴提到我們一定要全副武裝赴「春耕野餐音樂節」的約,做好會成為落湯雞的準備。但老天大概是看見大波池旁這幅漂亮、幸福又美好的景觀和氛圍,所以也不忍心掃了大家的
Thumbnail
avatar
今日小戴
2023-04-15
池上藝術村的寄情與召喚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22-07-01
池上走走,重新與土地連結在民宿的陽台眺望田野,想起了童年,基隆火車站的婆婆家,不只有吵雜火車聲,隨之地板還會震動。大多人提起童年、家是快樂的,但我除了每個夏季都苦於中暑,颱風天屋頂漏水忙著找水桶接之外,實在感受不到美好。 再大一點,是一張蒼白病懨懨的臉,沈重的側背包將肩膀壓得一開一低。在南陽街回基隆的區間車上正為找不到座位
Thumbnail
avatar
瑪西
2021-04-13
池上人塑造了池上的樣子──建興碾米廠‧梁正賢推動「池上米」認證標章的關鍵人物是建興碾米廠的老闆梁正賢。早在1994年,他就開始推動有機農業,2000年到日本參觀施行MOA自然農法的大仁農場後,一整套結合農家、藝術、醫療,順應自然的健康生活法,讓他大受啟發,回到池上,他在心中立定三大志業:自然農業、藝術生活、健康身體。(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0-01-22
池上秋收的推手 「台灣好」十年計畫在地方扎根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0-01-22
池上秋收幕後 林懷民催生天然劇場「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從第五年雲門舞集的售票演出開始,就選定了現今的固定表演場地。在阡陌縱橫中,如何看出這片視野由上而下,將山脈、鄉路、稻田全收入眼底的位置能搭建出絕佳的天然舞台?就不得不教人佩服林懷民獨到的藝術家之眼。(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0-01-21
池上秋收 稻田裡辦藝術節每年秋天,我像是候鳥一樣,一心一意飛往池上,等待一場田間的表演。布景是中央山脈、金黃稻田,燈光與特效由老天爺安排,或明燦或隱沒的太陽、或透藍或雲霧的天幕、或呼嘯或輕拂的風聲、或翻飛或搖曳的稻浪,臨演是悠然飛過的鳥兒。再怎麼精細的人為設計都無法主導整場演出,表演者只能跟隨大自然的節奏行進。(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0-01-21
池上雜記台二十三線的曲折堪比同性間的情慾。山間公路時而皺褶時而疙瘩,到了富里接上台九線,耳機裡的和弦已經升了個半音,煞有鬼魅地扭動起來。
Thumbnail
avatar
午夜先生
201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