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問題以及別人的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為何別人給你的答案,
自己沒辦法為自己的問題提供解答呢?
只是在當中,
沒做好一個小點而已,
也就是怎樣由別人的答案,
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答案那樣,
如果哪個技能是自己的,
哪要怎麼使用,就可以如何使用,
而不是行為或是工作等的,
需要等待別人的允許,
才能使用或是行動。


由自己的問題,
後面和外界詢問,
有許多沒有同理心,
或是不知道當局者人的難處或痛點,
可能就會有很多受傷等的機會,
但在這些的受傷過程中,
你了解到如何治癒自己,
以及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喜歡什麼,
或是討厭什麼。


喜歡的可能持續互動,
持續做,
沒什麼可以多說的,
(另一種例外是被別人設局,但就不提太複雜的)
討厭但有必須要做的這種,
比較可以給一個有用的建議,
就是一個照鏡子,
用那個人的話語行為,
來對待那樣的人,
其他的行為,
只能讓事情往更壞的方向移動。


期望勇於和外界發問,
問問題的人,
最終都可以由外界的回應,
來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而我也只是喜歡思考那些很奇怪,
會問很多基本別人知道答案的問題人士而已。


喜歡和人交流,
會問一些笨問題,
但我覺得那個笨,
不是一個缺點,
反而是優點,
因為可以更加踏實的走這一個人生的過程,
雖然很順的人生,
感覺沒什麼可以學習經歷的,
但我這個非常不順,
而且還是最近才發現自己怎樣欣賞自己,
以及察覺到已經錯失很多愛自己的時間情形,
更需要好好的自覺自己的經驗以及特質。
一個奇妙經驗的累積,
以及和不同人學習,
知道所謂的人生可惜,
以及怎樣在察覺可惜之後,
逐漸改變,
而且不會被那個可惜給綁住,
這些經驗非常寶貴。

avatar-img
3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arl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心靈有很多的詞彙, 其中一個常見的詞彙應該是內心小孩, 但愛自己其實有另一個訣竅, 但他是另一個詞, 也就是內心大人。 小時候是內心小孩的主宰,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 內心大人逐漸被外界給餵養, 大人長大了, 小孩就被欺負了, 所以就造成不知道怎麼愛自己, 這個愛自己。 也就是本性, 就是內心
自我思考, 一般只會思考兩個事主而已, 也就是我以及他, 如果發生爭執, 不是我的錯, 就是他的錯那樣的認知, 但其實還有一個是環境或是外界的問題, 可能時間地點等等都有影響, 像是外界的某個事物, 讓你想起過去的一些記憶, 導致有些的情緒由過去瞬移到你的現在, 但這源頭不是你開頭的, 而是環境是源
之前的生活資訊以及要學的內容沒有很多, 所以只需要將資訊當成工具使用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的資訊量太大, 如果還是將資訊當成工具使用, 那就會產生比沒有使用工具後的的複雜情況。 所以在吸收新資訊的時候, 一昧的只會使用,也就是生活的加法, 會讓生活逐漸變得臃腫且複雜難解的情形. 然而在吸收資訊的
經濟學:選擇的科學,雖然他懂了,好像也是沒辦法解決選擇障礙的問題。 賽局:多一個時間軸,去思考各個面向合作與競爭的優劣處。 內卷:就是零和賽局,也就是分餅,而不是讓餅變大。 內核穩:中國用詞,但覺得解釋真的很好。 和人互動的過程,則是注意好為人師, 某一塊也屬於一種知識的詛咒, 但不是說
應該是被討厭也沒關係的 主動勇氣才對
真正的半杯水 是自己已經擁有半杯水的能力, 以及還可以向外界吸收半杯水的能力, 有所自信, 也可以保有後續的進步。
身心靈有很多的詞彙, 其中一個常見的詞彙應該是內心小孩, 但愛自己其實有另一個訣竅, 但他是另一個詞, 也就是內心大人。 小時候是內心小孩的主宰,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 內心大人逐漸被外界給餵養, 大人長大了, 小孩就被欺負了, 所以就造成不知道怎麼愛自己, 這個愛自己。 也就是本性, 就是內心
自我思考, 一般只會思考兩個事主而已, 也就是我以及他, 如果發生爭執, 不是我的錯, 就是他的錯那樣的認知, 但其實還有一個是環境或是外界的問題, 可能時間地點等等都有影響, 像是外界的某個事物, 讓你想起過去的一些記憶, 導致有些的情緒由過去瞬移到你的現在, 但這源頭不是你開頭的, 而是環境是源
之前的生活資訊以及要學的內容沒有很多, 所以只需要將資訊當成工具使用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的資訊量太大, 如果還是將資訊當成工具使用, 那就會產生比沒有使用工具後的的複雜情況。 所以在吸收新資訊的時候, 一昧的只會使用,也就是生活的加法, 會讓生活逐漸變得臃腫且複雜難解的情形. 然而在吸收資訊的
經濟學:選擇的科學,雖然他懂了,好像也是沒辦法解決選擇障礙的問題。 賽局:多一個時間軸,去思考各個面向合作與競爭的優劣處。 內卷:就是零和賽局,也就是分餅,而不是讓餅變大。 內核穩:中國用詞,但覺得解釋真的很好。 和人互動的過程,則是注意好為人師, 某一塊也屬於一種知識的詛咒, 但不是說
應該是被討厭也沒關係的 主動勇氣才對
真正的半杯水 是自己已經擁有半杯水的能力, 以及還可以向外界吸收半杯水的能力, 有所自信, 也可以保有後續的進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其實也有點不敢問,你想回應就回應,不必免強。我在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當答案總是一致,是因為我們不斷被敷衍,還是那個同樣的答案就是我們疑問的回應呢?不只是在諮商中,在與宇宙的問答中,"請傾聽自己的心聲"也是常常出現的回答,其實不斷告訴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認為的"可是"、"但是"、"我不行因為..."都比不上我們真正的心意,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找最簡單的路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我這人一向奉行 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原則。 就是沒事不要浪費能量在99%都論不到你插手的事情上。 我不喜歡別人問我 你還好嘛? 你怎麼了? 有事? 這種過度臆測的問句拿去問隔壁英文老師啦! 通常 別人若是問我 你發什麼神經啊! 你有毛病哦? 明明白白我的清緒。 這態度就挺
Thumbnail
聚焦你能聚焦、預判你能預判;何不承認,你其實很不會賺錢,而非人家不給。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正確答案病」。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填到正確的選項,就連其他不對的選項我也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對。 寫評量自修明明會作答,還是想翻一下後面解答,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答案。 我們似乎從開始讀書起,就被訓練要選出正確答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其實也有點不敢問,你想回應就回應,不必免強。我在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當答案總是一致,是因為我們不斷被敷衍,還是那個同樣的答案就是我們疑問的回應呢?不只是在諮商中,在與宇宙的問答中,"請傾聽自己的心聲"也是常常出現的回答,其實不斷告訴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認為的"可是"、"但是"、"我不行因為..."都比不上我們真正的心意,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找最簡單的路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我這人一向奉行 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原則。 就是沒事不要浪費能量在99%都論不到你插手的事情上。 我不喜歡別人問我 你還好嘛? 你怎麼了? 有事? 這種過度臆測的問句拿去問隔壁英文老師啦! 通常 別人若是問我 你發什麼神經啊! 你有毛病哦? 明明白白我的清緒。 這態度就挺
Thumbnail
聚焦你能聚焦、預判你能預判;何不承認,你其實很不會賺錢,而非人家不給。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正確答案病」。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填到正確的選項,就連其他不對的選項我也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對。 寫評量自修明明會作答,還是想翻一下後面解答,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答案。 我們似乎從開始讀書起,就被訓練要選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