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人話嗎?】ep03 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想聽我們聊更多,就來這邊吧~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但也提到他的平面設計經驗可能不夠豐富。朋友看到這封郵件後,不知道該怎麼回覆,於是來問我意見。

當時,我心裡想,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啊。你只需要回覆說:「我對這份工作非常有興趣,雖然我的平面設計經驗可能不夠豐富,但我有做過很多相關的工作。」這樣簡單明瞭的回答就可以了。為什麼他會糾結於這個問題呢?

其實,這背後有一個很深層的原因:害怕和不確定。他可能害怕自己的回答不夠好,或者不確定自己的經驗是否真的符合對方的要求。這種情緒上的障礙會阻擋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判斷。

我相信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而感到困惑和不安。原因可能是我們的關注點不同。就像我的朋友,他一看到「經驗不夠豐富」這幾個字,就開始擔心自己是否已經被否定了,害怕接下來的回答會讓自己扣分。

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面試官其實只是想知道你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而已。他們已經看過你的履歷,知道你的經驗不夠豐富,但仍然願意給你一個機會,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信號。

這讓我想到,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這麼難以解決問題。其實是因為我們常常被自己的情緒所影響,無法跳脫出當下的情境。我們可能會過度擔心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對方其實已經給了我們一個機會。

所以,當你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不妨先冷靜下來,換個角度思考。不要讓情緒影響你的判斷,試著去理解對方的意圖,這樣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難解決。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想法,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謝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遇到問題時,總是選擇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自己解決?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其實,這背後有很多心理和社會因素在作祟。

例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們在面對問題時,常常會說「我不會」,即使這個問題並不難,甚至他們心裡可能已經有了答案。這讓我想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學生在上課時,當你問他們問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會」。這種反應有點像條件反射,彷彿只要說「我不會」,就可以避免一切風險和責任。

這種情況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學生中,很多成年人也有類似的行為。當我們面對一些看似複雜的問題時,可能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無法解決,於是選擇尋求他人的幫助。這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我們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失敗和被批評。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和我們的成長環境和教育體制有很大關係。以台灣的教育體制為例,很多學生從小就被教導要遵循標準答案,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華人的社會環境中,自我懷疑和缺乏自信也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往往選擇逃避和依賴他人。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真的沒有能力解決問題。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缺乏勇氣和自信去面對挑戰。當我們選擇說「我不會」時,其實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鼓勵,希望有人能給我們勇氣去嘗試和探索。

這讓我想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剛開始教學時,當學生說「我不會」,我會馬上開始解釋,試圖教他們怎麼解決問題。但後來我發現,這樣做並不能真正幫助他們。因為即使我解釋得再詳細,當我再次讓他們嘗試時,他們還是會說「我不會」。

後來,我意識到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他們真的不會,而是在於他們缺乏自信和勇氣去嘗試。所以,我開始改變我的教學方式。當學生說「我不會」時,我不再馬上給出答案,而是鼓勵他們自己去思考和嘗試。我會告訴他們,沒關係,即使答案不對也沒關係,重要的是你敢於嘗試和探索。

這種方法慢慢地開始奏效。學生們開始變得更加自信,敢於面對問題和挑戰。他們不再害怕失敗,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失敗了也沒關係,這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

其實,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教學,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也是如此。當我們面對問題時,不要急於尋求他人的幫助,而是先嘗試自己去解決。即使最初可能會遇到困難,但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我們會發現自己其實有能力解決很多問題。

所以,下次當你遇到問題時,不妨給自己一點勇氣和信心,嘗試自己去解決。相信自己,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這樣不僅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和獨立。

這種過程雖然可能會有些挑戰,但當你成功解決問題時,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無可比擬的。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能夠不斷成長,變得更加成熟和有智慧。

希望這些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啟發。下次當你面對問題時,記得先給自己一點勇氣和信心,嘗試自己去解決。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做到。 在我有小孩以後,我開始接觸很多情緒和溝通方面的東西。後來我發現,溝通不僅僅是表面上說出來的話。你知道嗎?其實當學生在說「不會」之前,他們會先有一些表情上的變化。眉頭皺起來,表情看起來很苦惱,有時候還會有一陣子的沉默——那種看起來很痛苦的臉。然後,他們才會說:「我不會。」

我不知道你對這種表情熟不熟悉,反正我自己蠻常做的。當我看到學生這樣的時候,我不會馬上教他們怎麼做。我會先問:「你現在是不是覺得我講的話你聽不懂?所以你現在感覺很焦慮,覺得很慌亂,是嗎?」通常,學生都會說:「是的。」

這就像你去跟老闆開會,老闆問你為什麼上一季的業績這麼差——你會緊張吧?當人在緊張的時候,你無法好好理解別人在說什麼,因為你被緊張、害怕和焦慮的情緒卡住了,無法正常運作。

當我問學生:「你是不是現在覺得我講的聽不懂,感到很慌亂?」他們通常會點頭。這時候,我會描述他們的感受,確認他們的狀態:「你現在是不是覺得心跳很快,這裡不太舒服?」他們通常會說:「對。」

然後,我會說:「你看我,現在跟我一起做,吸一口氣,然後呼氣。」通常學生會感到困惑,想:「上課為什麼要呼吸?」但我會堅持:「真的,你看我,我們現在一起呼吸,做三次。」這聽起來很蠢,但真的很有效。

當他們呼吸完,我會問:「你現在感覺好些了嗎?」然後我們再回到剛才的問題,我會說:「現在只要聽我講話的聲音,什麼都不用想。」這時候,他們通常能夠神奇地聽懂我剛剛說的話。

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因為當我們在緊張的時候,大腦會進入一種「戰鬥或逃跑」的狀態,無法正常處理信息。透過深呼吸,我們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重新集中注意力。

其實,不只是學生,我們每個人在面對困難問題時,往往也會有這樣的反應。當我們感到焦慮和緊張時,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大打折扣。所以,下次當你遇到困難時,不妨試試這個方法: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再重新面對問題。

這個方法不僅適用於學生,也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境。無論是工作中的壓力,還是家庭中的矛盾,當我們感到無法解決問題時,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思考解決方法,效果會好很多。

所以,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願意解決問題,而是我們被情緒卡住了。只要我們能夠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就會變得容易解決很多。

希望這個方法對你有幫助,下次當你感到困惑和焦慮時,記得試試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重新面對問題。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難解決。 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在面對問題時,總是顯得無所適從。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尋求外部幫助,而不是自己解決問題。這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

其實,這個現象背後有一個很有趣的原因——情緒。當我們被情緒包裹時,很難理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就像你可能已經對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非常熟悉,但在情緒激動的時候,這些方法似乎突然變得無效了。等到情緒平復後,再次聽到同樣的解決方案,卻能夠理解並採取行動。

這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在處理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處理情緒。所謂的處理情緒,其實並不複雜——只是意識到情緒的存在,接受它,然後讓它自然消散。我們不需要對情緒做任何特別的事情。因為只要我們的身心發展健全、智商正常,就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在於,當我們被情緒困住時,這些能力無法發揮出來。

那麼,如何處理情緒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要接受它的存在。比如說,當你感到緊張或困惑時,可以先暫停一下,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吸氣、吐氣,讓自己有一個緩和的時間。這樣,你的情緒會逐漸平復,思路也會變得清晰,從而更容易理解和解決問題。

這種方法有點像是「抽離」。當我們被情緒包裹時,很難理性思考。而通過專注於呼吸或其他簡單的動作,我們可以暫時抽離當下的情境,給自己一個中場休息的機會。就像打籃球時,中場休息五分鐘,或是教練叫暫停,討論戰術一樣。這樣做,可以讓我們換一個思考的脈絡,不再被情緒困住。

這種「抽離」的方式,也可以理解為按下內心迴圈的停止鍵。當我們卡住在某個情緒點時,如果一直專注在這個地方,就會覺得無解。而通過暫時抽離,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困境,重新恢復理性思考的能力。

舉個例子,如果你陷入流沙中,越掙扎只會陷得越深。這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繼續掙扎,而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尋找脫困的方法。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被情緒困住時,最好的方法不是立即嘗試解決問題,而是先處理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來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

這種方法其實很簡單,但卻非常有效。當我們專注於自己的情緒,並接受它的存在,情緒會逐漸平復。我們的思路會變得清晰,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自然恢復。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不再依賴外部的幫助。

所以,當你或身邊的人在面對問題時,不妨試試這種方法。先暫時抽離當下的情境,專注於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等情緒平復後,再來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難解決,只是我們需要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機會。

希望這些分享能對你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學會如何更好地處理情緒,從而更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因為它揭示了我們在面對困難時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大部分時候,我們遇到問題時,並不是因為我們無法抽離,而是因為我們身邊的人沒有意識到我們需要抽離的狀態。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自己通常不會感覺到這一點,除非我們受過訓練,或是我們有意識到這件事,並且經常練習。

我自己也是練習了很久,真的以年計算,才慢慢能做到這一點。絕大部分的人不會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們需要有人在我們身邊提醒我們。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我有,但他們是出家人。出家人和我們的層次不一樣,他們講的是「無我」,也就是沒有自我的意識。這聽起來很玄妙,但其實就是一種極高的抽離狀態。

但我們一般人很難做到這一點,可能比較適合我們的是接受自己的情緒。先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狀態,然後接受它。比如說,我現在感覺很害怕,那我就接受這個害怕的感覺,而不是試圖去處理它。神奇的是,當你接受自己的情緒後,你會發現問題開始變得可以解決了。

這裡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被接受的感覺也很重要。當你和別人分享問題時,如果對方能夠接受你的情緒,你才會更容易接受對方的建議。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驗,但我超討厭在分享事情時,別人馬上指教我該怎麼做。比如說,我抱怨老闆很急躁,聽的人馬上說你應該怎麼做,這樣老闆就不會這樣對你。這種情況下,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對方的指教,而是需要對方的理解和接受。

這種情況在交往中也很常見,尤其是女生,她們特別討厭別人馬上給她們建議。這其實是因為我們在分享問題時,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理性的解決方案。

所以,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其實是因為我們在情感上需要被理解和接受,而不是馬上被指教該怎麼做。這種情感上的需求往往比問題的本身更重要。當我們能夠被理解和接受時,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這也提醒我們,在面對別人的問題時,不要急於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先去理解和接受對方的情緒。這樣不僅能讓對方感到被支持,也能讓問題更容易被解決。希望這些分享能對你有所啟發。 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在和別人聊天時,特別是當對方在抱怨或分享困擾時,我們總是忍不住想要給出建議或解決方案?這種情況在男女之間的交流中特別明顯。尤其是男生,常常會覺得自己需要扮演問題解決者的角色。你可能會想:「我只是想幫助她,為什麼她反而生氣了?」

其實,很多時候對方並不是在尋求解決方案,她只是需要一個能夠理解她、支持她的人。這點在男女關係中尤為重要。如果你的女朋友回來告訴你:「我今天在公司,老闆真是個白癡!」這時候你需要做的不是給出解決方案,而是表示理解和共鳴。你可以說:「我也覺得聽起來他真的很白癡。」這樣的回應會讓她覺得你在傾聽她,而不是在指導她。

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男女之間,其實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我之前在做顧問服務時也發現,很多人來找我並不是想要知道解決方案,而是想要被理解和支持。他們心裡其實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解決方案,只是需要有人來確認和支持他們的想法。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客戶,她一直在找出版社出版她的書,但總是被拒絕。她來找我時,我並沒有直接告訴她為什麼會被拒絕,而是先和她聊了聊她為什麼想要出書,這對她的價值是什麼。這樣的對話讓她感覺被理解和支持,然後我們再一起探討為什麼出版社會拒絕她的書。這樣的過程不僅讓她感到被尊重,也讓她更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目標。

所以,當你在和別人交流時,特別是當對方在分享困擾或抱怨時,試著先傾聽和理解,而不是急於給出解決方案。這樣不僅能讓對方感到被尊重和支持,也能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有時候,我們需要學會放下「問題解決者」的角色,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這不僅能讓我們的關係變得更好,也能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平和和滿足。試著在下次對話中,先傾聽和理解,你會發現效果會比你想像的更好。

這種溝通方式其實是一種生存技能。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擾和挑戰,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一個解決方案,而是需要一個能夠理解和支持我們的人。這樣的理解和支持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安慰和力量,讓我們更有信心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所以,當你下次遇到有人來和你分享困擾時,試著先傾聽和理解,而不是急於給出解決方案。這樣不僅能讓對方感到被尊重和支持,也能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個傾聽者,你會發現這樣的改變會讓你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和諧和美好。

總之,傾聽和理解是我們在與人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我們能夠真正理解和支持對方時,我們的關係會變得更加緊密和和諧。試著在下次對話中,先傾聽和理解,你會發現效果會比你想像的更好。 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往往不會第一時間想到自己解決,而是尋求他人的幫助?這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背後的原因可能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首先,我們來談談情緒問題。很多人遇到困難時,真正需要解決的其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他們的情緒。比如說,我有一個朋友,她想要出書,但總是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信心。每次她跟我談起這件事,我都會先肯定她書裡面好的地方,幫她建立信心。這樣,她才能夠正視這件事,然後我們再討論如何讓出書變得更加容易。

這時候,如果我一開始就告訴她出版社更喜歡什麼樣的內容,她可能會反駁我,說她已經試過其他方法。這種情況下,情緒上的對抗是無法讓我們走到解決問題那一步的。因此,我學會了先共鳴她的情緒,理解她的感受。當她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她就會比較理性地聽取我的建議。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被接受。比如說,我有一個朋友在面試失敗後非常沮喪。我沒有直接告訴他是他的能力有問題,而是說可能是時機不對或是運氣不好。這樣,他比較容易接受現實,然後才能夠重新振作起來,去投其他的公司。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很多人遇到問題時,情緒往往是最大的阻礙。如果我們能夠先處理好情緒,再來面對問題,事情會變得容易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自己解決問題,而是尋求他人幫助的原因之一。

所以,下次當你面對問題時,不妨先看看自己的情緒狀態。你會發現,當你情緒穩定下來後,問題可能並沒有那麼難解決。希望這些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聽起來簡單,但其實背後藏著很多情緒和心理層面的因素。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運氣不好,總是遇到各種問題。為什麼偏偏是我?這樣的想法很容易讓人陷入一個死胡同,越想越覺得自己倒霉。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你的情緒已經把你卡住了。你可能會一再重複這些負面的念頭,讓自己越來越焦慮。

我有一個朋友,他在面臨工作上的困境時,也曾經陷入這樣的情緒漩渦。他不停地告訴自己,為什麼只有我運氣不好,為什麼剛好是我?這樣的思考方式讓他無法看到其他的可能性,甚至忽略了自己曾經有過的成功經驗。

有一次,我和他聊起這個問題。我有意識地引導他往其他的方向去想。我提醒他,曾經有一個知名品牌找過他,問他是否有興趣去那裡工作。這讓他突然想起,原來自己並不是那麼糟糕,只是因為當時那個人換了工作,所以沒有後續的機會。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能力或機會。

在這次對話之後,他的心情明顯好轉,變得更積極。他開始相信自己有能力重新找到好的工作機會。這就是因為他被解放了——他的內心不再被那些負面的情緒所困擾,所以他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被情緒卡住,這是很正常的。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法:一是抽離,二是共鳴。抽離是指在情緒來臨時,先停下來,給自己一點空間和時間,不要馬上做出反應。共鳴則是指當我們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情緒時,能夠得到對方的理解和支持,這會讓我們感到被接納。

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被接受,或者說我們自己沒有接受自己的情緒和問題。當我們沒有接受自己時,就很難看到問題的全貌,更別說找到解決方法了。

意識到自己被情緒卡住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但這往往是最困難的。因為當我們陷入情緒時,很難客觀地看待自己的狀況。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從自己開始,學會接受別人的情緒,也許在某一天,他們也能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狀況,進而接受自己,最終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這讓我想到一個小技巧:當我們遇到事情時,先停個三秒鐘,想一下,再做出反應。這三秒鐘的空間,可以讓我們有時間去調整自己的情緒,不會被情緒牽著走。

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我的老闆在半夜兩點多傳訊息給我。當時我沒有開靜音,看到訊息的瞬間有點火大,心想為什麼要那麼晚傳訊息給我。但我接受了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不要馬上回應,等到早上起床後再回覆。結果,我的回覆還不錯,沒有因為情緒影響到工作關係。如果當時我馬上回覆,可能會因為情緒失控而做出不理智的反應,甚至影響到我的職場形象。

所以,當你遇到問題時,先停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接受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去思考解決方法。這樣,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是可以自己解決的。 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問題就在眼前,但你卻遲遲無法下手解決?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常見,特別是在我們情緒波動的時候。當我們被情緒卡住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並且分享一些有效的應對方法。

首先,當我們處於情緒波動的狀態時,理性的思考能力會受到抑制。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無法冷靜地分析問題,更別說找到解決方案了。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情緒激動時,會優先處理那些引發情緒的刺激,而忽略了理性思考的部分。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情緒上非常激動,當時真的無法好好處理手頭上的問題。當你很生氣的時候,大腦的理性部分幾乎是被關閉的,這時候要解決問題真的非常困難。所以,暫停真的是一件需要練習的重要事情。當你感到情緒高漲時,不妨暫停一下,給自己一些時間冷靜下來,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問題。

我們需要練習如何在情緒波動時暫停,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能。暫停並不意味著逃避問題,而是給自己一個冷靜的機會。你可以試試深呼吸,或者離開當下的環境,去做一些讓你放鬆的事情。這樣,當你回到問題面前時,你會發現自己能夠更理性、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能在情緒激動時直接解決問題呢?其實,這樣做往往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當我們情緒激動時,容易做出衝動的決定,這些決定往往是不理智的,甚至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所以,學會暫停,讓情緒平復,才能更好地處理問題。

最後,我們想問問你,你有被情緒卡住的經驗嗎?這種經驗是非常普遍的,分享出來也許能幫助更多人。我們非常歡迎你在底下留言,分享你的經驗和感受。如果你想要聽更多有關情緒、溝通、自我認知等相關話題,記得回來哦!我們會不斷分享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你。

拜拜,期待你的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我遇到了一件事,讓我開始思考冷血是否真的是件好事。你可能會覺得冷血這個詞聽起來很負面,但有時候,它可能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 事情是這樣的:我前兩天封鎖了一個以前很好的朋友。我們其實已經認識十幾年了,每年都保持聯絡。最近這兩天我們才又聯絡上,因為他以前做了一些事情...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老闆不說人話。 在我們開始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給他定義一下。什麼叫做「老闆都不說人話」呢?我相信有上過班的人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你常常跟老闆講話,可能第一個,你真的聽不懂他在說什麼;第二個,老闆講的話非常不合理,提出一些很過分的要求。
最近我遇到了一件事,讓我開始思考冷血是否真的是件好事。你可能會覺得冷血這個詞聽起來很負面,但有時候,它可能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 事情是這樣的:我前兩天封鎖了一個以前很好的朋友。我們其實已經認識十幾年了,每年都保持聯絡。最近這兩天我們才又聯絡上,因為他以前做了一些事情...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老闆不說人話。 在我們開始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給他定義一下。什麼叫做「老闆都不說人話」呢?我相信有上過班的人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你常常跟老闆講話,可能第一個,你真的聽不懂他在說什麼;第二個,老闆講的話非常不合理,提出一些很過分的要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其實也有點不敢問,你想回應就回應,不必免強。我在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為何別人給你的答案, 自己沒辦法為自己的問題提供解答呢? 只是在當中, 沒做好一個小點而已, 也就是怎樣由別人的答案, 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答案那樣, 如果哪個技能是自己的, 哪要怎麼使用,就可以如何使用, 而不是行為或是工作等的, 需要等待別人的允許, 才能使用或是行動。 由自己的問題, 後面和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有時候對話來自於討論某個議題,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多一個人一起思考多一個思維,從談話裡構築思想,也從中找出一些生活方向。
Thumbnail
比如對方身上有個特點很明顯,那表示有高機率被問過很多次,如果你一開口就問了就容易被對方貼標籤「又被問這個了真煩」落入跟別人一樣的歸類,與你對話就會開始失去興致。 大家都會問的問題,要等對方話夾子開了才能問,聊到對方希望你多了解我時,就可以問這類問題。 真實的交流不是想著盡快提出問題,然後等待
Thumbnail
平常越不說話的人,可能想法才是最多的人,你可能問對問題,對方突然就開始滔滔不決的說起自己的故事,畢竟人都喜歡說,不喜歡聽,如果你都能好好的傾聽,又能接受不同的觀點,有誰會不喜歡你呢? 當然不是教你當個情緒垃圾桶,而是了解一場能交心的對話是什麼模樣,自行運用。 每個問題都像一扇門,如果能打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其實也有點不敢問,你想回應就回應,不必免強。我在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為何別人給你的答案, 自己沒辦法為自己的問題提供解答呢? 只是在當中, 沒做好一個小點而已, 也就是怎樣由別人的答案, 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答案那樣, 如果哪個技能是自己的, 哪要怎麼使用,就可以如何使用, 而不是行為或是工作等的, 需要等待別人的允許, 才能使用或是行動。 由自己的問題, 後面和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有時候對話來自於討論某個議題,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多一個人一起思考多一個思維,從談話裡構築思想,也從中找出一些生活方向。
Thumbnail
比如對方身上有個特點很明顯,那表示有高機率被問過很多次,如果你一開口就問了就容易被對方貼標籤「又被問這個了真煩」落入跟別人一樣的歸類,與你對話就會開始失去興致。 大家都會問的問題,要等對方話夾子開了才能問,聊到對方希望你多了解我時,就可以問這類問題。 真實的交流不是想著盡快提出問題,然後等待
Thumbnail
平常越不說話的人,可能想法才是最多的人,你可能問對問題,對方突然就開始滔滔不決的說起自己的故事,畢竟人都喜歡說,不喜歡聽,如果你都能好好的傾聽,又能接受不同的觀點,有誰會不喜歡你呢? 當然不是教你當個情緒垃圾桶,而是了解一場能交心的對話是什麼模樣,自行運用。 每個問題都像一扇門,如果能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