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飄起冬雪|談何宇森的雕塑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藝術家小檔案 】

raw-image

何宇森 https://www.heyusen.com/

1995年 出生於臺灣臺南。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學士,中央美術學院觀念雕塑與材料研究碩士。藝術家著重於物質材料的探索,透過流體材料的凝固,找尋物質形狀的多樣性,進而研究雕塑材料與造型之間的關聯。



南方的冬雪


        有這麼一片園子,種著各式的植物,它們回應著陽光和氣溫,在四季更迭中隨著自己的節奏生長,有的在春天冒枝枒,也有的在秋氣下綻放,鬱鬱蔥蔥而點綴著色彩,直到雪花落下時,園子成為了另一全然純白的樣貌。


        而這片冬日中的園子,正是宇森還在北京念研究所時,在校園來回總會經歷的景象,對於生活在臺灣的他,被雪層層包覆的植物們是他在北方生活的特殊視覺經驗,也因此成為了發展《南方雪系列》(2019-)的起點。《南方雪系列》是將各式姿態的植物組合與排列,或堆疊,再以媒材反覆包裹,直到融為一體。同樣的方式也承襲於近年延伸出的《關係系列》(2022-),不同的是《關係系列》只選擇以兩兩植物相互親密纏繞,雙雙對對也直到融為一體。這些系列的誕生,彷彿他在不下雪的南方,製造了一場冬雪,也種下了一片冬景長存的園子。


        不論《南方雪系列》或《關係系列》,它們都是宇森常以「媒材的本質」來思考「何謂雕塑」的一種詮釋。或著反過來試問,對他來說究竟「何謂雕塑?」,什麼又是「媒材的本質?」,以至於用了這樣的表現形式發展這些系列。這也是這篇文章的方向,希望從面對雕塑最基本的提問,來看宇森的創作。


raw-image


何謂雕塑


        也許有點難想像,關於「何謂雕塑」,竟要回到高中喜歡塗鴉的宇森,創造了「蝸牛人」這角色開始。起初作為日常奇想畫下的怪獸角色,是他想把總笑臉迎人的「蝸牛人」放在街上,傳遞著快樂的氛圍,直到更渴望將這些角色給真實的再現,因此大學選擇了雕塑系。當他透過雕塑來理解「蝸牛人」時,宇森形容「我發現蝸牛人身上的那些肌理更貼近雕塑本體,開始把身上的元素拿出來重新組合,也更趨近於表現質感和材料的特性,慢慢的蝸牛人就消失了,只剩下觸覺跟感受。」,也就是說,他進入雕塑的途徑,是透過解構的方式,就像被拆解後的一塊零件,再重複成數大的量體,重新去創造物件,而材料雖然在反覆的循環裡不斷再現,但依舊維持著最原始的樣貌。後來他更用心的去觀察生活中被單一元素包裹的物件,如玉米、榴槤,甚至毛細孔,也因此發展了《皮層系列》(2016-2017),即《南方雪系列》的前身。其實在日常中帶有如此特性的物件不少,只是我們從未用這樣的角度理解,但這就不難想像,為何在下起綿綿細雪的北方,他會觀察著被層層細雪覆蓋的植物們其各種姿態與變化。


        因此,雕塑對宇森而言,就是回到最單純、起初的狀態裡去呈現,只是在反覆中,就像一滴水,能變成一片湖泊;一粒細沙,積累成廣大的海灘;綿綿的冰晶,則讓大地都覆蓋上一層雪霜。


raw-image



媒材的本質        


延續前段,因著接觸到雕塑後,漸漸地「只剩下觸覺跟感受。」,可見其雕塑給予他在感官上最直接的回饋,正是由觸覺啟動。這也是為什麼在面對雕塑時,並非選擇以鋼、鐵等較為堅硬的媒材為創作材料,而是可在雙手中捏塑,具有可塑性的媒材,如土、石膏、樹脂等,但可塑性的一體兩面,是有著它的不可預期性,也可以說在還未真正固化之前,它們保持著變動的彈性。如同石膏調和水或樹脂調和滑石粉,其比例、濃稠度,皆影響著待乾,甚至定型程度,這是在製作中需要時間才能漸漸明朗的成果,反之,進行的過程則是在未乾的可塑性裡,還能持續捏塑與調整,而這些媒材的特性,正是宇森眼裡最迷人的地方。       


就像植物的生長,我們永遠無法預測它長成的模樣,但我們欣賞著各式姿態,也像宇森前期在採集植物的作業中,亦是欣賞與順應著它們本身的造型,即便後續會經過重組與排列,但在包裹媒材的步驟,選擇讓材料自身的條件與特質去塑形,也不依循固定的比例,而是藉由不同比例的調和,在一層一層的覆蓋上,使之產生媒材的肌理、流動的紋理等,呈現著不同的效果,是非常有機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宇森說「開始一個作品時,我只能大概想像會有什麼樣子,但真正最後的模樣是我沒辦法預期的,這也是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原來「媒材的本質」,對他來說就是接納著媒材本身的特性,順應著這些可塑又帶點不可預期性,使之定調了對材質的理解,也成為作品的特色。



關係的化身        


理解宇森的創作途徑,從起初塗鴉的「蝸牛人」帶領他進入雕塑,而雕塑又讓他回歸到最單純的狀態去理解事物、認識媒材,直到北方下起了冬雪,看見植物們順應著外在產生的變化,讓他有感而發的也創造了另一場在南方飄起的冬雪。而回到更深層的情感上,這也是宇森看待人與人之間「關係」(relationship)的化身,在他打造的南方雪裡,雪宛如是「關係」的調和,讓彼此在各自的姿態裡,是如何纏繞又如何交疊,進而化身為合一的存在,或說,其實就是讓「關係」都能處在最舒服自在的模樣。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所有圖片及版權皆為藝術家提供及擁有,勿任意轉載及翻印。

本篇文章原刊登於【No.1228期 理財周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小溪
10會員
22內容數
無關評論,單純想用文字說點藝術裡的故事。
林小溪的其他內容
2024/07/25
和霍剛聊天或聊藝術,絕對是愉快的經驗。輕鬆自在,侃侃而談,總能把話說得剛剛好,即便滿頭白髮,眼裡依舊炯炯有神,彷彿老去的痕跡之於他,非時間的枷鎖,而是生命更自在與豁達的體悟。聊起藝術,不咬文嚼字,總用些簡單的比喻或故事,說出深刻的道理,也是這樣的簡潔有力,引人思考起其中的趣味,又才意識到,這些特質不
Thumbnail
2024/07/25
和霍剛聊天或聊藝術,絕對是愉快的經驗。輕鬆自在,侃侃而談,總能把話說得剛剛好,即便滿頭白髮,眼裡依舊炯炯有神,彷彿老去的痕跡之於他,非時間的枷鎖,而是生命更自在與豁達的體悟。聊起藝術,不咬文嚼字,總用些簡單的比喻或故事,說出深刻的道理,也是這樣的簡潔有力,引人思考起其中的趣味,又才意識到,這些特質不
Thumbnail
2024/06/03
泥҉ 土҉ 有҉ 埋҉ 葬҉ 父҉ 親҉ 的҉ 香҉味҉҉ 嫩҉ 葉҉ 有҉ 母҉ 親҉ 血҉ 汗҉ 的҉ 香҉ 味҉ _____ 節自 巫永福《泥土》
Thumbnail
2024/06/03
泥҉ 土҉ 有҉ 埋҉ 葬҉ 父҉ 親҉ 的҉ 香҉味҉҉ 嫩҉ 葉҉ 有҉ 母҉ 親҉ 血҉ 汗҉ 的҉ 香҉ 味҉ _____ 節自 巫永福《泥土》
Thumbnail
2024/06/01
他們透過一次次的凝視與描繪/紀錄,持續朝向內在的療癒或放鬆之自我實踐。也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會看見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樣態,看見時間所遺留的痕跡,同時又是用著什麼樣的意志,如何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在平凡的日常裡奮力掙扎的生存,又再從何處得以感受到家鄉的慰藉。至於當代藝術中語境多重的「南方」,就在眼
Thumbnail
2024/06/01
他們透過一次次的凝視與描繪/紀錄,持續朝向內在的療癒或放鬆之自我實踐。也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會看見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樣態,看見時間所遺留的痕跡,同時又是用著什麼樣的意志,如何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在平凡的日常裡奮力掙扎的生存,又再從何處得以感受到家鄉的慰藉。至於當代藝術中語境多重的「南方」,就在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去年離了冬天 今年走了春天 此刻抱著三伏 花日情開眼前
Thumbnail
去年離了冬天 今年走了春天 此刻抱著三伏 花日情開眼前
Thumbnail
有這麼一片園子,種著各式的植物,它們回應著陽光和氣溫,在四季更迭中隨著自己的節奏生長,有的在春天冒枝枒,也有的在秋氣下綻放,鬱鬱蔥蔥而點綴著色彩,直到雪花落下時,園子成為了另一全然純白的樣貌。而這片冬日中的園子,正是宇森還在北京念研究所時,在校園來回總會經歷的景象,對於生活在臺灣的他,被雪層層包覆
Thumbnail
有這麼一片園子,種著各式的植物,它們回應著陽光和氣溫,在四季更迭中隨著自己的節奏生長,有的在春天冒枝枒,也有的在秋氣下綻放,鬱鬱蔥蔥而點綴著色彩,直到雪花落下時,園子成為了另一全然純白的樣貌。而這片冬日中的園子,正是宇森還在北京念研究所時,在校園來回總會經歷的景象,對於生活在臺灣的他,被雪層層包覆
Thumbnail
當冬日來臨,雪花飄飄,覆蓋了一切。這是一個關於冬天靜謐美好的故事,等待春天的到來,融化寒霜,充滿春意。
Thumbnail
當冬日來臨,雪花飄飄,覆蓋了一切。這是一個關於冬天靜謐美好的故事,等待春天的到來,融化寒霜,充滿春意。
Thumbnail
我在冬天的末端經過上野公園,那是隔了一整個冬季後,我首次路過白天的上野公園。公園內幾棵櫻花樹掛滿垂涎欲滴的花苞,示意著我終於熬過漫長的嚴冬,迎來期待已久的春
Thumbnail
我在冬天的末端經過上野公園,那是隔了一整個冬季後,我首次路過白天的上野公園。公園內幾棵櫻花樹掛滿垂涎欲滴的花苞,示意著我終於熬過漫長的嚴冬,迎來期待已久的春
Thumbnail
你們看那樹木,它是在那裡不會移動的,它是可以被選擇種在哪裡的。你是被選擇的嗎?你是不能移動的嗎?不,你可以為你自己做出選擇。
Thumbnail
你們看那樹木,它是在那裡不會移動的,它是可以被選擇種在哪裡的。你是被選擇的嗎?你是不能移動的嗎?不,你可以為你自己做出選擇。
Thumbnail
醒來時/ 初雪已落/
Thumbnail
醒來時/ 初雪已落/
Thumbnail
這一波霸王級的寒流,讓台北市的陽明山再次下起靄靄白雪,許多人紛紛糾團乘興追雪,打卡秀出冰雪之舞的合影,畢竟台灣難得有此輕鬆親近大地的雪白妝容。不禁想起大二那年,我躲在溫暖的宿舍被窩裡賴床,被同學糾著下山幫《屏風表演班》打工,當時我並不知道外面早已白了山頭 ...
Thumbnail
這一波霸王級的寒流,讓台北市的陽明山再次下起靄靄白雪,許多人紛紛糾團乘興追雪,打卡秀出冰雪之舞的合影,畢竟台灣難得有此輕鬆親近大地的雪白妝容。不禁想起大二那年,我躲在溫暖的宿舍被窩裡賴床,被同學糾著下山幫《屏風表演班》打工,當時我並不知道外面早已白了山頭 ...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Thumbnail
當北極的雪落到向北的海岸,就變成芒草的心。當北極的雪落到向北的海岸,就變成芒草的心。
Thumbnail
當北極的雪落到向北的海岸,就變成芒草的心。當北極的雪落到向北的海岸,就變成芒草的心。
Thumbnail
來到這平台不經不覺已經有六個月了,還記得第一篇文章是寫春天,那時候才三月尾,積雪還未完全融化,甚至有冰雨。大家還記得下面的照片嗎? 現在呢? 今天是中秋佳節,再過多一個星期,就是加拿大的感恩節,所以這也算是華人的感恩節吧?而且都是慶祝耕種豐收的節日,一家人團圓吃飯,不管月餅還是南瓜餡餅,都是又圓
Thumbnail
來到這平台不經不覺已經有六個月了,還記得第一篇文章是寫春天,那時候才三月尾,積雪還未完全融化,甚至有冰雨。大家還記得下面的照片嗎? 現在呢? 今天是中秋佳節,再過多一個星期,就是加拿大的感恩節,所以這也算是華人的感恩節吧?而且都是慶祝耕種豐收的節日,一家人團圓吃飯,不管月餅還是南瓜餡餅,都是又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