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在印度,我的名字是活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費盡心力來到她的地盤,就是為了教會我: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定得怎樣」的規矩,尤其身在印度。
在印度一個人旅行,送你一句話『不要期待,接受一切』。


作者來到心心念念的國度,從下飛機到搭車進城,還算不錯的第一印象,在找下榻旅館時備受忽略,感覺是個糟糕透頂的開始,甚至想改機票回台灣,然後移動到下一個地點,又是一樁樁不好的待遇。接受一切、臣服、順流就像是類似的概念,但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體會這樣的道理,特別是在自己重視、努力但結果不盡人意的事情上,我也還在學習「沒有一定得怎樣」。還有在印度搭火車的故事,所謂的入境隨俗,就是要將吃完的餐盒直接丟到車窗外,這讓從小被教育「不要亂丟垃圾」的我們,實在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但其實是要將吃不完的東西留給野外的生物食用。


距離抵達瓦拉納西還有十多個鐘頭,我依舊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在遙遠的另一頭等待我:我納曾經墨守成規、非黑即白,總以為正義感使然的規矩人生觀,卻在不知不覺,從一個餐盒開始,徹徹底底地給顛覆了。

本來想要好好記錄裡頭的內容,但實在不知道怎麼下筆......,裡頭有太多我喜歡的故事與文字了。這些充滿感情的字,闔上書本,內心滿是澎湃,也許同樣喜歡旅行的我,在找尋什麼的我,只是我的個性更加小心翼翼的,所以清楚過去有著"嬉皮旅人夢"但深知絕對做不到這樣的事情,才如此沸騰我內心的小宇宙吧!

我能感覺作者本人的牡羊性質一定很強,同時又有雙魚的浪漫,還有射手、九宮的信念。

這是一本我有在關注的手繪創作者所自費出版的書,作者「吉娜」(Gina)的發音剛好是印度語的「活著」。在三十歲那年踏上印度的自助旅行,透過旅行的故事、體悟所寫成的書。

我為什麼看得津津有味又如此喜歡呢?

首先,在2010年身為女子的作者本人獨自到印度旅行,貧富差距、性別不平等、混亂,這些負面的第一印象,光是聽到就讓人有點害怕,這一點就讓我感到無敵respect,不是跟團的安全旅遊,而是沒有行程計畫的、三個月旅行。

像是召喚一樣,充滿勇氣的去了心繫多年的國度,讓我想到三毛寫的「沙哈拉的故事」,這不是旅遊的工具書,而是透過旅行生活所組成的故事,帶著有稜有角的性格去碰撞,那一切經歷,其中文字不斷觸動我的心。

印度之旅結束,作者飛到歐洲拜訪友人,期間卻生了一場大病,而且是在自認為身體素質很好、自助旅行多達三十次的背包客身上,那場大病嚴重到有生命危險,是為一場重生,也讓作者明白地球另一端「家人」的重要。

最後這段故事的章節頁數並不多,但很特別的是全書十分之九的印度旅行故事都用黑白的文字、照片組成,而最後則是搭配彩色的照片內容,這是我在寫心得翻閱的時候發現的,這樣的巧思,更是說明了前面有趣精彩的旅程都是為了學會些什麼,回歸「Gina」這個名字,其所代表的「活著」,就是最珍貴的禮物。

書本最後的重生,不僅僅是畫下句點,而是另一個沒有說明的開始。(其實我所認識的手繪創作者吉娜,就是這下一段開始後的故事,時間順序上我只是倒過來回去看她寫的書)


最後,用我喜歡的一篇文字做個結尾吧!


遠征沙漠之前我們只是期待 、只有期待,

光是想到金黃澄沙的滾燙與炙热,

讓我們說什麼也要踏上這段盡是疲憊的旅程。

背包客真的很奇怪,彷佛人人有病,

我們總愛挑戰人類對於放棄的極限,

翻山越嶺、飛岩走壁、上山下海,

累壞的我們都瘋了,徹徹底底地瘋了。

我更瘋到只顧意柑信 ,

只要我們真心想抵達的歸屬,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這就表示我們什麼都不怕嗎?

不,不是的,

我們也會害怕,我們也禽恐懼、胡思亂想

然而,我們最最擔心的

是我們阻上了自己,最後哪裡都去不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喃藍自語的沙龍
12會員
30內容數
喃藍自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9
延續上一篇的回顧,這篇是篇幅比較多的兩個主題 繪畫創作 去年底至今年初那段無業遊民的日子每天到圖書館報到,因此翻閱架上的繪本,那時候有個想法,好像可以來畫繪本...。 我真的是異想天開的愛作夢吧!明明那時候在畫畫上卡關已經好一陣子沒動筆了,後來陸續在網路上找資料,也有看到繪本插畫課程,無奈費用太貴
Thumbnail
2024/12/29
延續上一篇的回顧,這篇是篇幅比較多的兩個主題 繪畫創作 去年底至今年初那段無業遊民的日子每天到圖書館報到,因此翻閱架上的繪本,那時候有個想法,好像可以來畫繪本...。 我真的是異想天開的愛作夢吧!明明那時候在畫畫上卡關已經好一陣子沒動筆了,後來陸續在網路上找資料,也有看到繪本插畫課程,無奈費用太貴
Thumbnail
2024/12/29
2024年倒數最後幾天了,今天也是最後一個周末,很難得的,台北出了個太陽,不過天氣還是冷冷的,我放棄出門的想法,還是坐在沙發上打開筆電敲打我的「年末回顧」。 總結來說,一路上跌跌撞撞、一邊內心戲十足的年齡焦慮,偶有那股「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的想法冒出,可是加加減減,回頭來看還算是過得頗充實又忙碌的
Thumbnail
2024/12/29
2024年倒數最後幾天了,今天也是最後一個周末,很難得的,台北出了個太陽,不過天氣還是冷冷的,我放棄出門的想法,還是坐在沙發上打開筆電敲打我的「年末回顧」。 總結來說,一路上跌跌撞撞、一邊內心戲十足的年齡焦慮,偶有那股「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的想法冒出,可是加加減減,回頭來看還算是過得頗充實又忙碌的
Thumbnail
2024/12/02
年紀越大越不想面對的生日悄無聲息地,到了。 一邊感謝並收下他人的祝福,同時也吹毛求疵地對自己的無成就而失望。不敢想像的,我33歲了。以前認為33歲時應該要怎樣怎樣,而我,都不是! 這幾天,我很清楚的感受到,內心許多的不安全感,來自於我與他人的距離。 明面上說著「討厭框架」這種話,卻因為我與他
2024/12/02
年紀越大越不想面對的生日悄無聲息地,到了。 一邊感謝並收下他人的祝福,同時也吹毛求疵地對自己的無成就而失望。不敢想像的,我33歲了。以前認為33歲時應該要怎樣怎樣,而我,都不是! 這幾天,我很清楚的感受到,內心許多的不安全感,來自於我與他人的距離。 明面上說著「討厭框架」這種話,卻因為我與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書寫成為我的另一場覺知與修行之旅。
Thumbnail
書寫成為我的另一場覺知與修行之旅。
Thumbnail
緊抓著生命的苦及時時處於備戰狀態,也不會比較安全。
Thumbnail
緊抓著生命的苦及時時處於備戰狀態,也不會比較安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位女揹包客獨自到印度自助旅行的心得分享,文章內容講述了吉娜在印度旅行的真實故事和個人體悟。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在印度旅行時的點滴故事以及感慨,充滿豐富情感的文字和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位女揹包客獨自到印度自助旅行的心得分享,文章內容講述了吉娜在印度旅行的真實故事和個人體悟。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在印度旅行時的點滴故事以及感慨,充滿豐富情感的文字和感受。
Thumbnail
我要好好調適心態,我來到印度了。
Thumbnail
我要好好調適心態,我來到印度了。
Thumbnail
印度全自助旅遊 無包車 九天八夜 印度奇異之旅 這九天彷彿經歷了什麼奇異之旅,腦袋不斷吸收超出認知外的事物,尤其對於人類的認識已經突破最大值。經過4年的等待,疫情前就確定好要去的印度,直到今年才終於實踐,這過程我做了無數的功課,也有很多很多心理準備,我確定自助過程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我有自信可
Thumbnail
印度全自助旅遊 無包車 九天八夜 印度奇異之旅 這九天彷彿經歷了什麼奇異之旅,腦袋不斷吸收超出認知外的事物,尤其對於人類的認識已經突破最大值。經過4年的等待,疫情前就確定好要去的印度,直到今年才終於實踐,這過程我做了無數的功課,也有很多很多心理準備,我確定自助過程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我有自信可
Thumbnail
這一次,沒有人在遠方迎接你。
Thumbnail
這一次,沒有人在遠方迎接你。
Thumbnail
因為一場糊裡糊塗的面試,一入坑就是十四年的印度旅居生活,長期印度台灣兩邊飛,印度,也算是我第二個家;平常在印度的工作是三個月一期,而這次的時空背景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14天印度原地有薪放假,促使了這次北印度8天九夜的奇幻旅程。喜歡獵奇、不按牌裡出牌、非傳統的旅遊問誌,都很適合訂閱。
Thumbnail
因為一場糊裡糊塗的面試,一入坑就是十四年的印度旅居生活,長期印度台灣兩邊飛,印度,也算是我第二個家;平常在印度的工作是三個月一期,而這次的時空背景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14天印度原地有薪放假,促使了這次北印度8天九夜的奇幻旅程。喜歡獵奇、不按牌裡出牌、非傳統的旅遊問誌,都很適合訂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