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麼地愛你,你卻不肯正視我一眼」-跟蹤騷擾是什麼?以「馴鹿寶貝」為例的心理分析(上)

穗波心理師
發佈於愛情之屋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有雷,請自行斟酌閱讀)

「馴鹿寶貝」的風波

近來,Netflix 出現一個很有話題性的作品「馴鹿寶貝」(baby reindeer),影片上的描述說明是根據真實故事,劇中男主角兼本片導演,正是現實中被跟蹤騷擾的男性,他把親身體驗拍成影集,也因為「根據真實故事」的影片說明,引起軒然大波,網友們開始肉搜片中真實的跟騷者-劇中女主角「瑪莎」的原型,指責及灌爆她的信箱,而被肉搜出的費歐娜哈維律師,則出面陳述劇中的描述不符合當時的情況,造成她名譽受損,並且提告Netflix ,後果如何,讀者可以拭目以待。

 

關於「跟蹤騷擾」行為

姑且不論這部影集引發的後續風波,藉由這部影集,我們得以認識跟蹤騷擾行為這種犯罪類別。會說它是一種犯罪類別,因為它造成被跟蹤騷擾者精神心理上的極大痛苦,雖然這個行為沒有造成實質的身體傷害,也因為這個原因,長久被社會大眾所忽視,大家容易認為「他又沒對你怎麼樣?(指身體上的侵害)」,直到近年來,社會上發生幾個真實案件,最後被害人受傷甚至死亡,回溯案發的時間都之前,都發現加害者對被害者跟蹤騷擾,當下已造成被害者當時極大的心理壓力,但警政方面無法可管,直到近年來「跟蹤騷擾防治法」的立法(民國110年底),明白揭示「免於受到跟蹤騷擾行為侵擾,維護個人人格尊嚴。」,又清楚說明跟蹤騷擾行為是發生在「與性或性別有關」的背景下(註二),如此警政才能依法有據制止跟騷行為,對所謂的「跟騷犯」施以約制作為。

 

在這裏談的是感情糾葛脈絡下的跟騷行為

唯讀者要注意的是,跟蹤騷擾法防治的「跟蹤騷擾」行為限於「與性或性別有關」,也就是說因討債而三不五時的其他跟踨騷擾行為並非本法所規範的跟蹤騷擾行為,而是要在情感的脈絡下出現跟蹤騷擾行為,就像「馴鹿寶貝」中的瑪莎自認為愛上唐尼(劇中男主角,跟騷受害人)而產生「跟騷行為」才成立。就這個角度來說,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跟蹤騷擾行為」對跟騷者是愛情的變態行為樣式,它沒有考慮到「愛情的對等性」,情感的兩人之間的相互對待沒有平衡,大部分是一方一昧地給予,另一方沒有相應程度的接受。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跟蹤騷擾加害人以男性為主,但也有女性的加害人,在英國的比例約為2比1;而受害人和加害人的關係大致上有三類:加害人的前任伴侶、受害人的追求者以及陌生人。若在精神醫學的角度來看,「跟騷者」具有的人格特質傾向多座落於B群人格疾患,包括自戀型、邊緣型、反社會型人格傾向,可能還有情感依附(attachment )的問題及情緒調節困難的情況。還有一些發現是跟蹤騷擾者若有飲酒、藥物濫用及過去暴力犯罪史將會大幅度和跟騷行為相關。

若從研究的發現來看「馴鹿寶貝」中的跟騷者瑪莎,她有多樣特徵相符:是唐尼的追求者,表現出來的行為樣式類似邊緣性人格傾向,有過去犯罪的跟騷史。

而若從性心理的角度可以這樣看:因為為跟蹤騷擾涉及「跟蹤」及「騷擾」兩個部分,前者「跟蹤」的部分,可以理解為跟騷者強化兩人關係的手段,這個手段就是「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對於此人的各種相關訊息」,這種心理機制就如同對藝人某些私生活狀況的追逐,以獲得別人所沒辦法獲得的非公開情報,如此在心理上,會覺得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有某種特殊性,因而感覺自己是一個能深入瞭解對方的人,所以跟騷者性心理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持續不斷地關注對方(受害者)大小事,而這可能跨越了界線,侵犯他人隱私;而後者「騷擾」部分,則可理解成不斷要接觸對方,從對方的反應來回應他內心的想像成份,由於是不合宜的想像,所以他的接觸行為往往越了界。

說回想像,可以將「持續不斷地關注對方」行為理解成植基他腦中的想法,想法大概可以區分成兩種形式的想像:「幻想」和「妄想」。前者是幻想對方有個隱藏其中對他自己的情愛心意,或是性幻想;後者則是踏入精神疾病的狀態,也就是說縱使對方否認,他也無視於現實証據,仍然堅信自己和對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比如認為自己和對方前世已是一對,今生必定要在一起。

這種腦袋的想像,常讓自己固執己見,別人看來會覺得太偏執,難以改變,表現出來就是面對拒絕和挫折有強烈的反應,並且難以接受他人的拒絕,因為跟騷者常常有一種情況,就是缺乏基本的社交技巧,無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再推斷下去,就會看到跟騷者多受苦於孤獨和自卑。

註一:我國「跟蹤騷擾防制法」的立法意旨:「為保護個人身心安全、行動自由、生活私密領域及資訊隱私,免於受到跟蹤騷擾行為侵擾,維護個人人格尊嚴,特制定本法。」。

註二:跟縱騷擾防制法中對跟蹤騷擾的定義:「本法所稱跟蹤騷擾行為,指以人員、車輛、工具、設備、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對特定人反覆或持續為違反其意願且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下列行為之一,使之心生畏怖,足以影響其日常生活或社會活動」。

(本文已發表在「女子漾」)


165會員
290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我的第96堂韓語課】韓文最後面那個「呀」是什麼? 這篇文章解釋了韓文裡的「壓、呀」有三種不同的用法,分別是表示「是」的意思、表示「親切叫人」和表示「發語詞」。文章中提供了多個例子來說明這三種用法,並給出了使用建議。教育韓文學習者更好地理解韓文的用法。
Thumbnail
avatar
花花
2024-05-27
如果我對某一瞬間說:停一停吧,你是那麼美! — 2023台北雙年展觀展雜感臺北雙年展的「小世界」是一場讓人深思的藝術之旅,除了聚焦於不同世界文化的差異,還描繪了一種類似「小確幸」的感覺,藝術家運用了「微觀」和「封閉生態圈的創造邏輯」兩大手法,展覽中的作品令人感觸良多。
Thumbnail
avatar
Vera Chang
2024-01-24
雖然那麼痛苦 我還是撐了一年多那陣子我都跟別人說我在苟且偷生 今天又苟活了一天 每天我都很努力慶祝 今天又賺了1000塊 好棒啊 我在努力說服自己 做得很好!繼續! 但我每天起床都覺得很累
avatar
歐歐是隻黑色卯咪
2023-08-24
儘管那麼多年,我還是愛妳 染色 你把每一件事物 染成了悲傷 驗證著 對你的思念 頑強的不肯鬆開 我愛你 像是對自己的安撫 未曾離去 或是留下 侵占著 腦海的每個回憶 不單單是一個身影 而是一切 樣貌、聲音、溫度、味道 五官眷戀著 過往 夢偶爾會回到 當初 我 依舊 愛著你 儘管多年 我依舊為你寫著 情書
avatar
默默毋鳴
2023-02-12
台劇|《正義的算法》正義是什麼,那是我們律師一輩子在找尋的答案有雪芙一定要追的呀😍 和陳柏霖已經三度合作 不過是第一次配對和影集的長度 雖然知道拍好很久了 但非常突然的就宣布要上檔😂 而且還是每週三四更新兩集的形式 總共有26集還蠻長的! 以喜劇形式包裝嚴肅的法律議題 基本上是兩集一個案件 前面的兩個案件都十分扣緊主題 很容易就會反思正義到底該如何選擇?
Thumbnail
avatar
雪花布丁
2022-08-31
【金牛貝克】升息股市就跌!?這隻「鷹」真有那麼「派」?|我是「股」科物理治療師?!(九)疫情以來, 需多工廠公司停擺、失業率大增、消費力下降、死亡率與日俱增...... 都讓資金在各市場間的流轉變慢甚至停滯, 造成「全球經濟成長低下」。 這讓本就處於「低利率時代」的我們, 再次面臨資金短缺的危機, 於是一種有別於單純「降息」的「非傳統式貨幣政策」—量化寬鬆政策(QE)便被使用。
Thumbnail
avatar
物治貝克
2022-04-18
世界是那麼大,我們是這麼渺小日更最後一天,一早起床就先梳理自己一番再把家裡打理了一遍,倒了大杯水就在書桌前就定位,準備在這裡駐守一段時間,自從畢業回國之後就一直關注這世界和我所居住的社會,雖然能力有限,但我盡可能的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知識去探索和瞭解。
Thumbnail
avatar
Ru-Wei
2021-09-23
大力推薦的《我是遺物整理師》真的有那麼好?
最近韓劇的表現真的很出色,除了《文森佐》之外前陣子推薦的《如蝶翩翩》和這次的《我是遺物整理師》這幾部的表現直接榮登今年必看片單。最近因為疫情影響不如待在家追這些優質劇耗耗時間。 我是遺物整理師劇照 「 眼睛看不到的,不代表不存在,只要記得,就永遠不會消失。 」 收到各式各的樣委託案,替亡者傳達移
Thumbnail
avatar
躺著看
2021-05-24
寫了十年的文章,為什麼我的流量還是那麼低?     前陣子意外看到一則留言,大致上說他已經寫部落格寫了十年了,但是為什麼文章流量依然很少,每日不到100人流量。           我心想,寫十年的文章應該有一定的深厚實力,怎麼可能會沒有人去看他的文章,好奇心驅使下,我點擊了他所附上的部落格網址,去一探究竟。           我簡單整理
avatar
maggie3943
2021-02-15
相識時是那麼年輕,要老,我們一起老吧!生命是一場認真的遊戲,我們有緣,繼續玩耍到地老天荒」  時代正在迅速改變,我們這一代人過的生活,跟三、五十年前我們的父執輩完全不一樣,面對的挑戰也跟過往的人類社會完全不一樣,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思維來面對這嶄新的世界,安排自己的人生。  現在台灣平均壽命是八十多歲,平均的意思是同一年出生的所有人口預期壽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