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吃不飽了,爲什麽還要花錢照顧動物?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爲什麽要把那些錢花在動物身上。可我們若能夠反思自己的發展與建設對自然、動物造成的危害,就會瞭解到有不少鳥類是因爲人造的窗口而窗殺死亡,也有鳥類被人們隨意丟棄的流浪狗貓咬死、咬傷。砍伐樹木導致鳥類失去自然栖地築巢,只好飛到人們家附近或就直接在人類的家裏找個相對安全(但其實不安全)的地方築巢。

每看到一隻尸體,就提醒我一次不要做一個只看得到人類而沒有自然(把自然界當成理所當然存在)的人類中心主義者。

保護生態,保護我們自己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在透明的窗口上貼上貼紙,就能夠減少鳥類的窗殺率,一小小的動作就可以帶來改變,不一定要花很多錢。鳥類也是生態環境的其中一員,若牠們能夠好好活著,人類生活的環境也會穩定。保護它們其實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的生活環境。

——一個小小志工的小小心得


raw-image


這張圖片是跟著友人去賞鳥的時候,在花蓮一間已經關閉的大富國民小學看到它的窗口上有貼上老鷹和花朵圖案的貼紙,避免鳥類撞上透明的窗死亡或受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芊芊的沙龍
22會員
52內容數
芊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8
<Our thoughts are our stories, challenging our beliefs while balancing with standing firmly what align with one's authentic self> We often tend to be
2024/12/18
<Our thoughts are our stories, challenging our beliefs while balancing with standing firmly what align with one's authentic self> We often tend to be
2024/11/08
剛溫習自己在花蓮用的筆記本。看到之前參加台灣猛禽協會舉辦的辨識猛禽工作坊的時候做的筆記。我記得為了這個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我翹掉一堂政治學的課(其實也不算翹課,那時候我有請假,我還把參加的證明上傳去請假系統)。 現在回想起來,幸好我當時有請假去參加這個工作坊。雖然我還蠻喜歡政治學,但每次都坐在教
Thumbnail
2024/11/08
剛溫習自己在花蓮用的筆記本。看到之前參加台灣猛禽協會舉辦的辨識猛禽工作坊的時候做的筆記。我記得為了這個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我翹掉一堂政治學的課(其實也不算翹課,那時候我有請假,我還把參加的證明上傳去請假系統)。 現在回想起來,幸好我當時有請假去參加這個工作坊。雖然我還蠻喜歡政治學,但每次都坐在教
Thumbnail
2024/04/12
之前學了特教之後,再也不敢亂人叫人「智障」,組織行為裡面有出現「智障」,它指的智障跟特教的智障不一樣,它指的是只用一種視角看待事情的管理者。 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中文意思是:如果你手上只有槌子,那
Thumbnail
2024/04/12
之前學了特教之後,再也不敢亂人叫人「智障」,組織行為裡面有出現「智障」,它指的智障跟特教的智障不一樣,它指的是只用一種視角看待事情的管理者。 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中文意思是:如果你手上只有槌子,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螞蟻的一天從充滿各種活動開始 螞蟻腦袋都在想什麼?他們是怎麼溝通?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一些生物特別感興趣。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我寫了一篇「螞蟻是最強搬運工」。 內容大概就是在描述他們「團結力量大」、「分工合作」。 今天我們來說說螞蟻故事,螞蟻都在幹嘛?
Thumbnail
螞蟻的一天從充滿各種活動開始 螞蟻腦袋都在想什麼?他們是怎麼溝通?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一些生物特別感興趣。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我寫了一篇「螞蟻是最強搬運工」。 內容大概就是在描述他們「團結力量大」、「分工合作」。 今天我們來說說螞蟻故事,螞蟻都在幹嘛?
Thumbnail
一年將近有52禮拜時間,十年有520禮拜,50年有2600禮拜,當人的壽命到達80年,有將近4千個禮拜,曾幾何時,我們慢慢面對生活中重複事件,被這重複事件,活出了我們自己本身-重複、單調、煩悶,你有觀察過螞蟻嗎? 下次好好觀察螞蟻,如何去分配它們的人生? 螞蟻看似人生每天在搬食物,其實他
Thumbnail
一年將近有52禮拜時間,十年有520禮拜,50年有2600禮拜,當人的壽命到達80年,有將近4千個禮拜,曾幾何時,我們慢慢面對生活中重複事件,被這重複事件,活出了我們自己本身-重複、單調、煩悶,你有觀察過螞蟻嗎? 下次好好觀察螞蟻,如何去分配它們的人生? 螞蟻看似人生每天在搬食物,其實他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最近雨季,螞蟻都奮力的往上爬😑,聽說小北百貨某廠牌的滅螞蟻藥很有用° 就在今天下午過客我懶得爬上樓,請老闆Angie老師幫忙點一下螞蟻藥,但放學時間一到,小孩下樓一直說:老師二大教室有血,真是驚死人了,過客心想怎可能啦!就在剛剛另一位老師上樓,我請她拍給我看,真是大傻眼呀! 我明明跟Ang
Thumbnail
最近雨季,螞蟻都奮力的往上爬😑,聽說小北百貨某廠牌的滅螞蟻藥很有用° 就在今天下午過客我懶得爬上樓,請老闆Angie老師幫忙點一下螞蟻藥,但放學時間一到,小孩下樓一直說:老師二大教室有血,真是驚死人了,過客心想怎可能啦!就在剛剛另一位老師上樓,我請她拍給我看,真是大傻眼呀! 我明明跟Ang
Thumbnail
你曾經是草食動物 一木一草即為你的天地 你曾經是肉食動物 狩獵動物即為你的天性 最終生態系裡 分解者 分食一切 消失殆盡 你曾經回到過去 為了安撫未完成的情緒出口 你曾經想像未來 為了追求未知帶來的冒險精神 現在你停留在此時 只為片刻的快樂 因為最終 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Thumbnail
你曾經是草食動物 一木一草即為你的天地 你曾經是肉食動物 狩獵動物即為你的天性 最終生態系裡 分解者 分食一切 消失殆盡 你曾經回到過去 為了安撫未完成的情緒出口 你曾經想像未來 為了追求未知帶來的冒險精神 現在你停留在此時 只為片刻的快樂 因為最終 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