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人生的4千個禮拜 CH11-搭上巴士就別輕易下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一年將近有52禮拜時間,十年有520禮拜,50年有2600禮拜,當人的壽命到達80年,有將近4千個禮拜,曾幾何時,我們慢慢面對生活中重複事件,被這重複事件,活出了我們自己本身-重複、單調、煩悶,你有觀察過螞蟻嗎? 下次好好觀察螞蟻,如何去分配它們的人生? 螞蟻看似人生每天在搬食物,其實他們也是從平淡無奇生活中,製造出一些令人驚奇的偉大奇蹟,我想人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一片天地開花結果,藉由人生的4千的禮拜,作者提供我們滿多不同有趣且精闢的思路。

螞蟻分工

螞蟻分工


人生的4千個禮拜-推薦九宮格

人生的4千個禮拜-推薦九宮格

CH11-搭上巴士就別輕易下車,平常我們搭上巴士後,都有一個終點下車地方,然而我們內心很急著希望快點到達,卻沿途忘記其中風景,匆匆忙忙,忘記沿途也是我們能欣賞風景、調整身心過程。 作者提到在匆忙世界裡,掌握這個世界的方法,你得以做真正重要的事,並從做中獲得滿足感,而不是一切等以後再說。 為何作者會如此說? 最初在哈佛大學的藝術史課程中,開始第一堂課,老師要讓學生去博物館挑一幅畫擬視三個小時,當作者長達三小時再觀察藝術作品,同學都以為他瘋,能在一個藝術品上長達進駐三個小時,但老師目的為何? 後來事後老師說【必須有人給它們另一套規定或限制,不同於平日主宰他們生活的那一套。】 在重複念誦這段老師話語,想起以前求學拍照,會為一張拍攝風景照,停駐半個小時,就為等待日出的出現,隨著日出出現,內在充滿震撼與希望,有別於只是看一張日出照片,短短幾秒鐘,內在卻是純粹看到,卻也忽略很多感動地方。 回到作者藝術史觀賞作品中,作者經歷放棄時間過得好慢的不自在、慢慢體驗與畫中場景,開始體驗眼前場前的場景刺激的感官。也看到不同藏不住視野看不到的地方。緊接著慢慢拋棄徒勞無功的努力,不在想要指定體驗進行的速度,得以進入真正體驗,最終開始進入真正體驗生活。 這一段描述藝術欣賞過程,與生活連結有相同地方,我們人生最終不是完全與生活競爭,而是開始去體驗生活,從中得到各種氧分,供我們身心靈成長的動力。 第二個例子,作者提及心理治療師派克在他的心靈地圖一書中,提及碰到家電、汽車、腳踏車維修完全束手無策,後來因為鄰居一句話【那是因為你沒有花時間】,後來卻在修理汽車過程中,慢慢找到安定力量,只要能跟自己說【已經處理了】,維持掌握感然後找尋解答方法與前進,看到這段話中,我也受到啟發,我們人生何嘗不是常會碰到棘手問題,但還沒開始解決時,我們已經兩手一攤,就被問題解決我們,這可供讀者變為心中的信念。

30分鐘好好觀察這張圖

30分鐘好好觀察這張圖

駕馭耐心三原則:

  1. 讓自己喜歡碰上問題
  2. 聚沙成塔: 當我們若要透過計畫何時開始,也忽略長時間中慢慢小時間累積概念,因為所有一切都是不斷累積過程,且慢慢修正到要路徑。
  3. 原創性通常位於非原創性遙遠的另一邊: 作者提即現代人們,要透過反傳統,有時也無形在某各區塊,消失當有的體驗生活,鼓勵我們在原本平淡無奇生活中,耐心走過眾人所走的路,接觸到更豐富的獨特型態。


這本人生的4千個禮拜,整本書籍翻閱起來,提供於我們獨特反思,難怪[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朱家安導讀重點說:【若我們總是為了未來而活,那我們真的活過嗎?】,確實在人生的4千個禮拜,忙碌現代人提供一盞明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閱讀之敲門聲
2會員
14內容數
音樂敲擊聲,是件悅耳的聲音;閱讀敲門聲,也是敲醒自己,往心中鼓聲前進。
愛閱讀之敲門聲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在溝通中,如果勾起了憤怒、生氣、傷心等強烈情緒,這代表內心可能有未被理解、未被滿足的需求或過去累積的傷痛。療癒的關鍵是覺察、接納、釋放、轉化。
Thumbnail
2025/04/25
在溝通中,如果勾起了憤怒、生氣、傷心等強烈情緒,這代表內心可能有未被理解、未被滿足的需求或過去累積的傷痛。療癒的關鍵是覺察、接納、釋放、轉化。
Thumbnail
2025/04/08
日常的挑戰易致負面情緒,壓力累績影響免疫系統。若能訓練不反應能力,可避免情感受傷。關鍵在不升高亦不壓抑情緒,藉由覺察、停頓觀察、理解轉化,能減少情緒傷害、改善關係、減輕壓力、促進健康。此需持續練習。 情境: 伴侶因為你忘記做某件家事而指責你。 常見反應 (升高情緒):互相指責: 立刻反駁伴侶
Thumbnail
2025/04/08
日常的挑戰易致負面情緒,壓力累績影響免疫系統。若能訓練不反應能力,可避免情感受傷。關鍵在不升高亦不壓抑情緒,藉由覺察、停頓觀察、理解轉化,能減少情緒傷害、改善關係、減輕壓力、促進健康。此需持續練習。 情境: 伴侶因為你忘記做某件家事而指責你。 常見反應 (升高情緒):互相指責: 立刻反駁伴侶
Thumbnail
2025/03/08
阿迪亞香緹是美國少數真正開悟的靈性老師,承繼了東方禪學,童年有瞭自發性覺醒的經驗,就學時雖被視為有讀寫障礙,但不影響他後來評價,19歲書本上讀到開悟一事開始激起他內心的追尋,人生有次靜坐卻讓他深深著迷,開啟他對【真理】的探索。25碎時有次開悟的經驗,對自己的真實本性有了一個發現。接來來五六年,
Thumbnail
2025/03/08
阿迪亞香緹是美國少數真正開悟的靈性老師,承繼了東方禪學,童年有瞭自發性覺醒的經驗,就學時雖被視為有讀寫障礙,但不影響他後來評價,19歲書本上讀到開悟一事開始激起他內心的追尋,人生有次靜坐卻讓他深深著迷,開啟他對【真理】的探索。25碎時有次開悟的經驗,對自己的真實本性有了一個發現。接來來五六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吧~看著眼前兩條晃動的觸鬚…… 不出我所料,不是蒼蠅、蚊子,就是蟑螂、螞蟻這種好殺的昆蟲…… 這長觸鬚……是小強吧… 還是這個屋子… 我到底是還要死幾次?
Thumbnail
好吧~看著眼前兩條晃動的觸鬚…… 不出我所料,不是蒼蠅、蚊子,就是蟑螂、螞蟻這種好殺的昆蟲…… 這長觸鬚……是小強吧… 還是這個屋子… 我到底是還要死幾次?
Thumbnail
螞蟻的一天從充滿各種活動開始 螞蟻腦袋都在想什麼?他們是怎麼溝通?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一些生物特別感興趣。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我寫了一篇「螞蟻是最強搬運工」。 內容大概就是在描述他們「團結力量大」、「分工合作」。 今天我們來說說螞蟻故事,螞蟻都在幹嘛?
Thumbnail
螞蟻的一天從充滿各種活動開始 螞蟻腦袋都在想什麼?他們是怎麼溝通?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一些生物特別感興趣。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我寫了一篇「螞蟻是最強搬運工」。 內容大概就是在描述他們「團結力量大」、「分工合作」。 今天我們來說說螞蟻故事,螞蟻都在幹嘛?
Thumbnail
一年將近有52禮拜時間,十年有520禮拜,50年有2600禮拜,當人的壽命到達80年,有將近4千個禮拜,曾幾何時,我們慢慢面對生活中重複事件,被這重複事件,活出了我們自己本身-重複、單調、煩悶,你有觀察過螞蟻嗎? 下次好好觀察螞蟻,如何去分配它們的人生? 螞蟻看似人生每天在搬食物,其實他
Thumbnail
一年將近有52禮拜時間,十年有520禮拜,50年有2600禮拜,當人的壽命到達80年,有將近4千個禮拜,曾幾何時,我們慢慢面對生活中重複事件,被這重複事件,活出了我們自己本身-重複、單調、煩悶,你有觀察過螞蟻嗎? 下次好好觀察螞蟻,如何去分配它們的人生? 螞蟻看似人生每天在搬食物,其實他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昨晚經歷了白蟻恐攻後,今天早早醒來收拾殘局,邊吸著地板,邊感覺身體裡的焦躁不安。 房子老了,縫隙多了,好多東西無孔不入的出現;貓樂了,整晚東西飛奔,五坪的房間跑得像有五十坪。 查了電影資訊,這幾年的疫情讓各式產業都消退許多,往年打開列表總選不出,因為太多;現在依然選不出,因為沒興趣,一樣沒得選。
Thumbnail
昨晚經歷了白蟻恐攻後,今天早早醒來收拾殘局,邊吸著地板,邊感覺身體裡的焦躁不安。 房子老了,縫隙多了,好多東西無孔不入的出現;貓樂了,整晚東西飛奔,五坪的房間跑得像有五十坪。 查了電影資訊,這幾年的疫情讓各式產業都消退許多,往年打開列表總選不出,因為太多;現在依然選不出,因為沒興趣,一樣沒得選。
Thumbnail
最近上課,教練提到「紅螞蟻開胯」。 聯想到有一陣子阿公阿嬤都會吃一款紅螞蟻 的保養品。 好奇到底兩隻紅螞蟻是不是同一種螞蟻...? 昨天跟姑姑閒聊,無意中聊起阿公以前很喜歡穿一件淺土黃色的外套,正好那件外套左上方有一隻 #紅螞蟻。(我猜可能是保養品贈送的)
Thumbnail
最近上課,教練提到「紅螞蟻開胯」。 聯想到有一陣子阿公阿嬤都會吃一款紅螞蟻 的保養品。 好奇到底兩隻紅螞蟻是不是同一種螞蟻...? 昨天跟姑姑閒聊,無意中聊起阿公以前很喜歡穿一件淺土黃色的外套,正好那件外套左上方有一隻 #紅螞蟻。(我猜可能是保養品贈送的)
Thumbnail
一直遇到同一隻螞蟻,是不是眾神的示意?好,我真的想太多了。但謝謝這種想太多的無限加料,才能支撐起,來到這裡之後停不下來的發文以及發文。 我和妳都使用同一個廠牌的酒精,比較特別又高雅的原因在於,我們都朝著自己的心口活潑的射擊,因為最毒的是腦滿腸肥的「今夜愛未眠」。 我喜歡通信,我喜歡一直堅強活著的
Thumbnail
一直遇到同一隻螞蟻,是不是眾神的示意?好,我真的想太多了。但謝謝這種想太多的無限加料,才能支撐起,來到這裡之後停不下來的發文以及發文。 我和妳都使用同一個廠牌的酒精,比較特別又高雅的原因在於,我們都朝著自己的心口活潑的射擊,因為最毒的是腦滿腸肥的「今夜愛未眠」。 我喜歡通信,我喜歡一直堅強活著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