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可能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誰扶不起,你才扶不起,你全家都扶不起。」by劉禪(並沒有說過)

剛好颱風連假,趕緊把欠很久的歷史文補一補XD

感謝跳鼠飛行日記之前在簽到文的支持❤️❤️

劉禪是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的兒子,阿斗是劉禪的小名,平常我們常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一個人毫無能力,旁人再怎麼努力幫忙也扶持不起來。這段話的由來就是《三國演義》對劉禪的形容詞。

但事實上,劉禪在位40年,這段時間諸葛亮、姜維等人持續北伐,消耗國力,和東吳之前也經常有外交上的角力斡旋,如果劉禪真如演義形容的那麼昏庸,恐怕蜀漢早該提前滅亡了。

顛沛流離的童年

呂捷老師有一段經典的形容:劉備的軍隊就像......

即溶奶粉🤣🤣

主要也是形容劉備在入蜀前的居無定所,屢戰屢敗的淒慘戰績。

劉禪生於公元207年,正是劉備寄居荊州時期,已經四十多歲的劉備,一直沒有子嗣,前面才剛收養一個義子劉封,後來終於盼到劉禪出世,可惜當時劉備基業不穩,很快就遭遇曹操大舉進攻,劉禪襁褓時期就和生母甘夫人身陷亂軍之中,(演義中變成知名的趙雲七進七出,單騎救阿斗),另外生母甘夫人也在210年就過世,劉禪五歲時還差點被後媽孫夫人搶回東吳,幸好又是被趙雲所救。這樣看來,父親老來得子,生母早逝,劉禪的童年生活所受到的關愛應該不多,很有可能是較為放任式的教養

219年,老爸劉備順利打贏漢中之戰,即位為漢中王,劉禪這年才12歲,此刻正值蜀漢國力鼎盛時期,完全有機會和魏吳抗衡。可惜好景不常,幾乎在同一時間,他的兩位「叔叔」關羽張飛就相繼去世,沒多久老爸劉備又在盛怒之餘,將「哥哥」劉封給賜死(判斷是劉封未出兵救援導致關羽兵敗被殺,也有一說是為了將來即位後的權力問題)。沒過多久,221年老爸劉備又在諸葛亮等人的擁立下稱帝,劉禪被立為皇太子,此時的他不過才14歲,親眼見證國家由弱轉強,再由盛轉衰,都只在頃刻之間,不知道當時年輕的劉禪是怎麼想的。

223年,滿懷怨氣的老爸劉備出兵東吳,吃了大敗仗之後回白帝城託孤,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李嚴之後,撒手人寰,17歲的劉禪正式即位。

即位初期|傀儡皇帝?

我們熟讀的諸葛亮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等鞠躬盡瘁的精彩戲碼,其實全都集中在往後的11年光陰裡(諸葛亮234年去世),在這期間,劉禪謹遵亡父教誨,最大程度地放權給諸葛亮,甚至「事之如父」。

由於當時蜀漢內部派系紛亂......


然而諸葛亮不愧是大政治家,事必躬親的作法,確實使他以一己之力穩住了幾經跌宕的蜀漢國力,但這樣也讓劉禪缺乏磨練的機會,得一直熬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才終於等到拿回權力的時機,這時劉禪27歲。

在位中期|找回權力

奪回權力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丞相制,把文、武的權力進行區分,使得後續接班人蔣琬費禕董允等人都不會回到當初獨攬大權的情況,成功要回自己屬於君主的權力。

有一位輕狂之人叫李邈,居然在諸葛亮死後,劉禪發喪三日的時候,上疏向劉禪道賀,說諸葛亮和司馬懿一樣有狼顧之相,少了這傢伙國家就更好啦~劉禪大怒,當場把李邈關起來並在獄中處死。

不過除此之外,說是奪回權力,但劉禪這個人,可能真的少了老爸當年那種怒鞭督郵的霸氣(對,是劉備打的,演義移花接木變成張飛),也有可能是當時蜀漢國力確實遠遠比不上曹魏,需要暫時休養生息,並且與東吳結盟,劉禪在這些大方向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扣除最後10年被宦官黃皓一陣亂搞,間接導致蜀國滅亡之外,劉禪親政的近30年歲月裡,大多數時候應該都是一位不錯的君主。

甚至曹魏244年發動的興勢之戰,蜀漢方也是完全勝出。

這場戰役較冷門,歡迎大家點擊wiki查看細節

在位後期|胡搞瞎搞

253年,費禕遭到降將郭脩刺殺身亡,此後姜維接掌軍權,不斷嘗試北伐曹魏,但這時的劉禪已經開始寵信陳祗、黃皓兩個小人,一開始董允還在世的時候,還能稍微制衡一下這兩個人,但忠言逆耳,陳祗、黃皓兩人不斷對劉禪說好話,可董允總是諫言斥責劉禪,這讓四十多歲的劉禪感到煩躁。

「拎北已經當皇帝當三十年了餒,還需要你來教?!」(設計對白)

董允過世之後,劉禪更加寵信二人,開始崇尚巫卜之術,黃皓的黨羽也日益擴張,直到後來連姜維也忌憚黃皓的勢力,向劉禪進言殺了黃皓,但劉禪認為黃皓只是個小咖,沒有影響力,就否定了姜維的建議,姜維也因為害怕黃皓加害自己,只好遠離成都,躲在沓中屯田,放棄了該重兵把守的漢中地區,這個舉動後來也招致滅國之禍。

263年,魏國讓鄧艾(牽制姜維)、鍾會(進攻主力)、諸葛緒(阻斷姜維去路)兵分三路進攻蜀漢,姜維向劉禪請求應該要分兵把守重要道路,可劉禪這次又採納黃皓的鬼巫之言,認為魏軍根本不會來犯。

結果姜維費盡千辛萬苦,繞過諸葛緒的防守得以趕回劍閣,又把鍾會的主力大軍全卡在劍閣前面,卻還是漏掉了鄧艾,想不到這個快七十歲的老將軍居然帶精兵,從人煙罕至的山間小路繞道而行(七百餘里天啊),並且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把自己用毛氈捆住滾下山崖,其他將士隨後跟進。

也真是天要亡蜀,劉禪還安心在宮殿裡占卜,魏軍卻奇蹟似地在蜀軍後防江油出現,隨後又快速佔領綿竹,蜀國的大軍都還在姜維手上,劉禪打出手上的底牌,讓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率兵迎敵,但諸葛瞻也是諸葛亮晚年才得來的兒子,作戰經驗遠遠不及久經沙場的鄧艾,最終與兒子諸葛尚戰死在綿竹關前。

生死存亡,一念之間

此刻的蜀漢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危急存亡之秋,但此刻劉禪召集群臣商議的時候,還是總結出了兩種繼續抗戰的作法:

  • 遷都南中
  • 投奔東吳

這時,蜀漢光祿大夫譙周(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老師)站了出來,他駁斥這兩種做法:

他認為,遷都南中,應該要提前做好準備,現在大敵當前,才想著要往南逃跑,很容易出錯。

至於投奔東吳,沒有堂堂一國之君跑去人家家裡當臣子的。

所以,你劉禪還是乖乖投降吧。

小時候覺得譙周真是誤國!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哪有人像你這樣勸主公投降的,你該不會是臥底吧!

但譙周眼睜睜看著姜維北伐多年,徒耗國力卻毫無戰果,甚感不平,還寫了書(仇國論)來抱怨,雖然自己因此升官,但還是無力阻止姜維繼續北伐,作為益州本土人士,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家鄉繼續遭受戰火摧殘,才會有投降的意見。

而本咚認為,最關鍵的還是核心兵力在姜維手裡,而且廖化、張翼等足以一戰的將領也不在身邊,如果能夠讓某個將領帶比較少的兵力守在劍閣抵擋鍾會,姜維能回到綿竹來對決鄧艾,或許的或許,蜀漢還有一線生機。

但事實是,劉禪評估了一下自己的內心,這57年的歲月,其中40年的皇帝生涯,作為一個不求上進的普通人心態來說,或許他真的累了,身邊足以依靠的人也已經一個一個離開人世或不在身邊,自己又不小心誤聽讒言,現在連光祿大夫(很高階的文官)都站出來,建議自己投降,其他文武百官也無計可施,為了城裡的百姓免遭生靈塗炭,看來這是唯一的選擇了,於是劉禪向鄧艾投降。

樂不思蜀

後面這段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劉禪投降後被押送到洛陽,被封為安樂公,某次被司馬昭設宴款待,席間播放蜀國地區傳統歌舞來助興,在場蜀國舊臣全都感到憤慨與悲傷,只有劉禪怡然自若,享受其中,司馬昭再設計性地提問:「安樂公看到這段歌舞,想不想念蜀國呀」。劉禪回答:「這裡很快樂,不會想念蜀國」。

後來蜀漢舊臣郤正還跑來教劉禪:「下次他再這樣問,你就哭著說,先人的墳墓都還再蜀國,沒有一天不想念呀」,後來司馬昭真的再問了一次,劉禪照著做了一遍,司馬昭回應:「這怎麼像郤正教你說的阿」,劉禪震驚地回應:「正是像您說的這樣!」

很多人用樂不思蜀當成貪圖享樂的一種形容詞,但身為曾經的國君,如今只是別人的階下囚,對方還是善於心計的司馬昭,如果不演這齣的話,恐怕劉禪很難在洛陽安享天年吧。

參考書目:

三國志

朱祖德教授(2017)三國人物特寫—你所不知道的三國英雄

wiki維基百科

以及參考部分網路文章與個人見解

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以及我的所見所聞 很多事情沒有對錯 多想想 多思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國時代是一段短暫而精彩的歷史時期,濃厚的人物性格和戲劇性的事件吸引了眾多作家、漫畫家、遊戲開發者,以不同的方式詮釋這段歷史。三國作品無論是遊戲、漫畫、歌曲、小說、動畫或影片等,都因其人物鮮明的性格、短暫的歷史時代和浪漫主義的情節而深受人們喜愛。本篇文章將探討為何三國如此吸引人。
三國時代是一段短暫而精彩的歷史時期,濃厚的人物性格和戲劇性的事件吸引了眾多作家、漫畫家、遊戲開發者,以不同的方式詮釋這段歷史。三國作品無論是遊戲、漫畫、歌曲、小說、動畫或影片等,都因其人物鮮明的性格、短暫的歷史時代和浪漫主義的情節而深受人們喜愛。本篇文章將探討為何三國如此吸引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劉海蟾   從前、從前有一隻蟾蜍精,四處竊盜偷錢,以收藏金錢為樂。   有個道士去收服牠,在打鬥過程,砍斷了蟾蜍精的一條後腿,好不容易才把牠制伏。從此這隻剩三條腿腳的蟾蜍就跟著這個道士,變成他的寵物兼坐騎。   這道士名字叫劉海蟾,收服這隻三腳蟾蜍後,有劉海蟾出現的地方一定有三腳蟾蜍陪伴,劉海
Thumbnail
公元263年,鄧艾奇襲陰平,兵臨蜀漢最後的防線:雒城 當時鄧艾帶著 1 萬多敢死隊攀山越嶺,走了將近700餘里的懸崖峭壁、荒蕪人煙的「未開發小道」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達成都平原。
Thumbnail
「醫師,我最近很容易喘耶。」回診的王女士說,她是一位腎盂癌三期的患者,約一年前已接受手術治療,並定期於門診追蹤。 這次胸部X光顯示有肺部腫瘤,後續的切片證實是泌尿上皮癌轉移到肺臟,確定診斷後便開始進行化學治療。作完6個療程後
Thumbnail
他父親劉備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甚至在嬰兒時期重重的把他摔在地上...
Thumbnail
這一次展覽名為《橋流水不流》,副題是「順理成章的悖論」,概念來自「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的禪詩,主旨是破除習以為常的假設和妄執。展覽當中有部份作品的靈感是來自他的成長經歷,原生家庭中的磨擦讓他反思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沒有對或錯,只是不適合的人走在一起,造成錯的結果。
Thumbnail
最近和幾位朋友吃飯聊到申報遺產稅,其中朋友聊到有朋友為了將老爸的房子趕快賣出去,用了比當時市價還便宜的價錢賣掉了。我說如果那位朋友的老爸的債務大於資產,那位朋友這樣處理可能會導致訴訟纏身,甚至他必須對老爸遺留的債務負無限責任。為什麼?請見本文說明。
Thumbnail
引用、模仿與改造是文學中常見的現象,那麼古人在引用前人的文字時,可能做哪些改動?又會因此留下哪些時間線索呢?時間線索的重要是證明一本古籍誕生時代的重要證據。如果不理解這些客觀現象的存在,便不能很好的把握資料,同時也很難寫出好的、符合科學精神的考證文章。
Thumbnail
蜀漢後主。 樂不思蜀的安樂公。 扶不起的阿斗。 有齊桓之賢任用能人,自己執政就一塌糊塗。 你認識的劉禪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二十歲之前的劉禪,可能有武術底子,不喜歡讀書。 有肩膀,能決策,個性有點衝。跟諸葛丞相在老爸過世前就非常麻吉。 少年阿斗,基本配得上「英明神武」這四個字啊。
Thumbnail
三國時代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太子戰隊。 每個太子一定要有四個好朋友。 所以一共是五個人。 曹魏太子曹丕的四友算是最有名,陳群、司馬懿、吳質、朱鑠。 東吳太子孫登也有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蜀漢劉禪有沒有四友?也是有的。 郭攸之、費禕、董允……這三個是出師表裡提到的人物。 還有一個:霍弋。
Thumbnail
後主劉禪,究竟是平庸誤國的昏君,抑或是深謀遠慮的天才? 若單方面罵劉禪愚蠢昏庸,或是以片面之詞將劉禪翻案捧為明君,都是有問題的,且聽說書人談談歷史上的劉禪。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劉海蟾   從前、從前有一隻蟾蜍精,四處竊盜偷錢,以收藏金錢為樂。   有個道士去收服牠,在打鬥過程,砍斷了蟾蜍精的一條後腿,好不容易才把牠制伏。從此這隻剩三條腿腳的蟾蜍就跟著這個道士,變成他的寵物兼坐騎。   這道士名字叫劉海蟾,收服這隻三腳蟾蜍後,有劉海蟾出現的地方一定有三腳蟾蜍陪伴,劉海
Thumbnail
公元263年,鄧艾奇襲陰平,兵臨蜀漢最後的防線:雒城 當時鄧艾帶著 1 萬多敢死隊攀山越嶺,走了將近700餘里的懸崖峭壁、荒蕪人煙的「未開發小道」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達成都平原。
Thumbnail
「醫師,我最近很容易喘耶。」回診的王女士說,她是一位腎盂癌三期的患者,約一年前已接受手術治療,並定期於門診追蹤。 這次胸部X光顯示有肺部腫瘤,後續的切片證實是泌尿上皮癌轉移到肺臟,確定診斷後便開始進行化學治療。作完6個療程後
Thumbnail
他父親劉備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甚至在嬰兒時期重重的把他摔在地上...
Thumbnail
這一次展覽名為《橋流水不流》,副題是「順理成章的悖論」,概念來自「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的禪詩,主旨是破除習以為常的假設和妄執。展覽當中有部份作品的靈感是來自他的成長經歷,原生家庭中的磨擦讓他反思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沒有對或錯,只是不適合的人走在一起,造成錯的結果。
Thumbnail
最近和幾位朋友吃飯聊到申報遺產稅,其中朋友聊到有朋友為了將老爸的房子趕快賣出去,用了比當時市價還便宜的價錢賣掉了。我說如果那位朋友的老爸的債務大於資產,那位朋友這樣處理可能會導致訴訟纏身,甚至他必須對老爸遺留的債務負無限責任。為什麼?請見本文說明。
Thumbnail
引用、模仿與改造是文學中常見的現象,那麼古人在引用前人的文字時,可能做哪些改動?又會因此留下哪些時間線索呢?時間線索的重要是證明一本古籍誕生時代的重要證據。如果不理解這些客觀現象的存在,便不能很好的把握資料,同時也很難寫出好的、符合科學精神的考證文章。
Thumbnail
蜀漢後主。 樂不思蜀的安樂公。 扶不起的阿斗。 有齊桓之賢任用能人,自己執政就一塌糊塗。 你認識的劉禪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二十歲之前的劉禪,可能有武術底子,不喜歡讀書。 有肩膀,能決策,個性有點衝。跟諸葛丞相在老爸過世前就非常麻吉。 少年阿斗,基本配得上「英明神武」這四個字啊。
Thumbnail
三國時代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太子戰隊。 每個太子一定要有四個好朋友。 所以一共是五個人。 曹魏太子曹丕的四友算是最有名,陳群、司馬懿、吳質、朱鑠。 東吳太子孫登也有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蜀漢劉禪有沒有四友?也是有的。 郭攸之、費禕、董允……這三個是出師表裡提到的人物。 還有一個:霍弋。
Thumbnail
後主劉禪,究竟是平庸誤國的昏君,抑或是深謀遠慮的天才? 若單方面罵劉禪愚蠢昏庸,或是以片面之詞將劉禪翻案捧為明君,都是有問題的,且聽說書人談談歷史上的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