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幾米繪本作品《地下鐵》解析,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追尋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地下鐵故事簡介——想像、色彩、與聲音的追尋旅程

地下鐵這本書在說的是,一個十五歲就失明的小女孩,決定在生日當天的早晨,隻身前往城市裡探索,她帶著膽怯又期待的心情走進地下鐵,從一個陌生的小站,前往另一個陌生的小站,心想如果所有的地下鐵都連在一起,是不是可以帶她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女孩在地下鐵裡迷路、徘徊,又發現新的出口、新的希望。

台北某個以幾米作品為裝飾的地下道,梅花Deer拍攝於多年前。

台北某個以幾米作品為裝飾的地下道,梅花Deer拍攝於多年前。

我想正因為她看不見,想像的視野更加遼闊,讓生命更自由。在城市之中,看得見與看不見、起點與終點……界線漸漸地模糊,而地下鐵的冒險之旅最終變成尋找生命勇氣的內心歷程。


「我們何其幸運/無法確知/自己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地下鐵》引用辛波絲卡的詩句做為開頭,揭開了書中正面且開朗的序幕──我們是何其的幸運,能夠勇於面對世界的未知。幾米以一個盲人女孩的角度出發,儘管她的前方是不可知的未來,比一般人充滿更多徬徨無助,然而,繪本中畫面渲染著五顏六色,做為未知世界的背景,繪出生命的驚奇和冒險。


We're extremely fortunate Not to know precisely the kind of world we live in. -W.Szymborska《 We're extremely fortunate 》


畫得其實是「孤單」

其實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在書中,把自己投射在盲女身上,在學校、在職場,也許總會有感覺自己不容易融入人群的時候,彷彿一個人在摸索著。就像盲女有時是很開朗的,但有時對生命又很疑惑、很恐懼。

在閱讀《地下鐵》時,一頁一頁地翻著,看見盲女走入地下道,進入地下世界,也進入她的想像。其實她應該是看不見的,但畫面卻是那麼豐富。我感受到這個故事講的是「孤獨」,那種活在一個城市的孤獨感,讓我想到臺北,也是我曾經生活四年的地方,不知道有沒有人一樣有這樣的共鳴,搭著捷運的手扶梯被送往地下,一層、兩層、三層.......,到底都是怎麼在這座城市的下方建造出這麼大的世界呢?

地下鐵以出入口與世界連接,若站在入口,無法完全窺探地底世界,只能緩緩潛入才能知道,這和生命的本質很類似。盲女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既然上車了,該在哪一站下車呢?、如果地下鐵能通往所有想去的地方,那麼穿過地心的另外一邊,又是哪裡呢?有人會在出口等我嗎?盲女和我都有相似的感受和疑問。

很特別的是在這部作品中,《地下鐵》的英文書名翻作《Sound of Colors》,而不是翻譯成Subway 或Underground railway 。我認為是當傾聽自己的內在時,才能看到更多的色彩。繪本最後以里爾克的詩《盲女》作結:「如今我已不再置身事外,一切色彩皆已化入聲音與氣味。且如曲調般絕美地鳴響。」


文字的作用,不只能傳達訊息,還能創造故事的節奏感、音樂性,我想繪畫也是。看著畫面彷彿就可以聽到一場盛大的嘉年華正在上演。看見那些討人喜歡的動物了嗎?穿著溜冰鞋的小豬、成群的企鵝、小熊負責搖鈴鼓、跳舞的大象……都在陪盲女跳舞!如果你手邊剛好也有一本《地下鐵》,翻開來看看,找到這一頁了嗎?這一頁寫著「我是否太過奢求。生命如此難測,我們來唱歌吧!我們來跳舞吧!」。當盲女身處不同的場景,就有很多或天真或魔幻的想像畫面。當然也會看見她單獨的身影,失序的方向,在忙碌人群中,顯得十分孤立。而身邊的小狗,與盲女孤單的身影互相依偎,那些畫面又寂寞又可愛呢。

《地下鐵》封面。

《地下鐵》封面。

繪本解析—色彩、構圖,還有那些大眼睛

《地下鐵》繪本中視覺效果豐富,兩大特色為「強烈的色彩對比」以及「豐富的想像構圖」。在色彩的表現方面,綠、紅、黃、藍幾個飽滿而強烈的顏色,經常同時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中,對比盲女看不見的一片漆黑,心的眼睛看見得反而更美,驚奇的視覺元素不斷出現在繪本中,例如:階梯上留下大象的足跡;在地下鐵出口一隻擺出彎腰姿勢的小豬,踩在鋪滿金葉子的草地上;地下鐵開往海底世界,乘客與海豚、小魚、小狗及泡沫共舞;躺在大鯨魚的背仰望湛藍的天空,這些圖像都一再打開我們的眼睛。

除此之外,幾米亦常利用構圖,製造想像的空隙,如邊緣處殘缺的物體、巨大而隱藏在背景的兔子、大象,給人一種畫面的動態感,好像隨時會有巨大而無害的動物竄出,也延伸了讀者的想像視野。郝廣才(2006)在《好繪本,如何好》就提到過「捕捉真實的影像,更要讓圖像能有深層的意義,使讀者的眼睛能隨圖像滲透到故事的核心。」這樣的觀點,我在幾米的作品中屢屢得到了印證。

繪本裡「眼睛」的象徵意義,頗耐人尋味。骨碌碌的大眼睛,這樣元素一再反覆出現,創作者如此去鋪排畫面,也許有某種的意圖。幾米在《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中,就曾經這樣詮釋他的作品中看向讀者的大眼睛:「總覺得人生時時刻刻,都被一雙看不見的眼睛窺伺著?是天使的眼睛?還是魔鬼?或許真的是一隻巨大的紫免子喔!」。說不定呢,交錯的樹影後頭、女孩的祕密花園的一扇小門後、布幕後半掩的一隻眼……這類的眼睛至少出現五次,令人感到冰冷,肅然起敬。睜大的眼睛,不時藏在小女孩孤單前行的地下鐵中。而那些眼睛總是瞪著讀者,使得看繪本的讀者,頓時成了被觀看者。讀者被捲入故事中,和裏頭的人物有了互動。

《地下鐵》採用特殊的尺寸開本(沒錯擺在書櫃中,和其他繪本的尺寸很不一樣),用來表現幾米創作長達一年的這部作品,把空間向上,向下,向右,向左延伸;把想像向聲音,向色彩,向光暗,向心靈延伸。

看見聲音的色彩,一種陪伴的力量

在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就很喜歡看繪本,幾米的圖畫人物造型可愛、色彩繽紛,總能吸引我,那時對於他的文字還不是很懂,但是光看著圖就能感受到強烈的生命力。長大後我才覺得,幾米繪本是給大人看的。我至今都還是特別喜歡他畫的動物,目光常常停在那些不時出現的動物上。有時幾米會把動物變得非常巨大,巨大的動物看起來比人類還要堅強,他們會好好陪伴在孩子身邊,我相信也會陪伴在已經長大的人們身邊。

多年前我也曾經去看過幾米音樂劇《地下鐵》,由人力飛行劇團製作,當時由魏如萱飾演女主角,有可能是2012年左右(天啊已經可以說是十幾年前了!),這麼遙遠的記憶,我還記得一個當晚看到的魔幻畫面,盲女想努力地抓住光芒,也抓住繼續走下去的勇氣,繪本文字和臺詞都這樣說道:「我努力尋找希望,深怕幸運就在身邊,卻被我粗心錯過。」。接著好幾位不同打扮,但一樣都戴著墨鏡的盲女交錯進場,我覺得那好像是一個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過程,在人生中的尋尋覓覓也不就是如此。

幾米音樂劇《地下鐵》收錄的歌曲,超級好聽!在這邊分享我特別喜歡一首〈那麼,就要出發去遠方了嗎?〉由魏如萱演唱的版本,順道一提,這首歌的作詞是陳綺貞,兩位都是我心中的女神。

在空蕩的廣場 在空蕩的海洋 我學會了退後的飛翔 退後在熟睡的夢鄉


幾米天真而異想天開的故事情節,畫出了許多人心中的渴望,包括我自己,我也曾夢想著搭在大象的背上,一隻小狗跟隨著我展開奇幻的冒險,和企鵝握手,和青蛙一起歌唱;或者,展開翅膀翱翔天際、潛進水裡悠游海底…...。為了適應現實世界,人們總是不斷改變、不斷失去,當然也有得到。就像是我們總會有必須獨自面對黑暗摸索的時候,也許會恐懼,也許會迷失,也許會像盲女一樣不知所措。還好我們還有幾米的奇幻世界,讀著繪本,好幾次都不自覺的嘴角上揚,因為,從畫面中,聽見沉睡在心中好久以前的聲音,那聲音說:「我想好好創作」。

參考資料

幾米(2001)。地下鐵。臺北:大塊文化。

幾米(2002)。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臺北:大塊文化。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臺北:格林文化。

梅花Deer創作筆記

大約在六年前,我練習製作了拼貼作品,運用的元素剛好和幾米地下鐵有關,記得一部分是拿地下鐵音樂劇的宣傳DM剪貼而成的,也和大家分享。

raw-image

作品描述

我是個快睡著的女孩,坐在早上六點五分從黑暗的夢境開往一片花海的捷運上。我想讓你知道,睜開眼就能看見山了,學習像山那樣安住不動,無論風雨陰晴。我要送給妳的禮物是一個停下來的時鐘。

4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繪本魂︳齊米雷絲卡還有這些作品,你看過幾本?(下)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Thumbnail
avatar
繪本原力 x 花火閱讀
2024-04-30
繪本魂︳齊米雷絲卡還有這些作品,你看過幾本?(上)接下來寫一些齊米雷絲卡作品中最拿手的事吧。 《眼睛》、《心的房子》大家都知道,那麼以下這幾部呢?《十個腳趾去旅行》、《上學的路》、《普通的書》、《會思考的鉛筆》、《這樣折起來》、《親愛的女兒》,你又看過幾部?
Thumbnail
avatar
繪本原力 x 花火閱讀
2024-04-30
暖暖的繪本-《我的世界都是你》★幾米 曾經擁有,就是幸福,珍惜身邊的一草一木,一時一刻,也是幸福,幸福就在身邊,就在你的世界裡。
Thumbnail
avatar
Vanessa Li
2023-02-23
醫學生的課外時間|《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閱讀心得|幾米、插畫、繪本大人都不愛閱讀了,為什麼還要逼著孩子閱讀呢?在這個低度閱讀的年代,這本繪本用幽默風趣的語法,搭配意境滿滿的插畫圖,獻給每個不愛閱讀的人。
Thumbnail
avatar
雙雙在讀
2023-02-06
幾米的幼兒繪本,《地球寶寶晚安》一直很喜歡幾米溫暖的畫風。 開始認識幾米的第一個作品,是《向左走,向右走》,在高中時期某次回家的公車上,同學分享給我看的,從此便對他的作品風格印象深刻。 他的創作生涯到現在沒有間斷過,現在作品也觸及到幼兒繪本,更重要的是小孩很喜愛,我家孩子最近每次睡前,總要唸個三遍以上。 *** *** ***
Thumbnail
avatar
日日樂讀手札
2022-07-18
幾米創作心得分享《繪本的夢想與實際》《繪本的夢想與實際:幾米分享創作心得》這本書相當適合作為繪本創作者的工具書,在創作卡住時拿來自我診斷一番。作為一名書寫故事的文字創作者,我很好奇怎樣的故事適合以繪本的形式創作?因此我彙整了幾米對這個主題的看法,並以《地下鐵》為例,一窺幾米如何從無到有創作出這個溫暖動人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如遇
2022-07-15
【書評】創作,就是有話要說:幾米《繪本的夢想與實際》面對創作的時候,最內在的本質便會流瀉出來。
Thumbnail
avatar
微讀
2022-03-15
[展覽]2019台北國際書展:幾米簽書會2月17日是國際書展最後一天,在這天帶小孩衝書展,主要目的是要帶小孩參加「幾米簽書會」。從家裡帶了2本貝兒睡前很喜歡的「不睡覺世界冠軍」&「我會做任何事」兩本繪本,都是幾米畫的插圖,想請幾米簽書。這是女兒第二次參加幾米簽書會,第一次是去年11月在信義誠品,參加幾米創作二十周年原畫展的講座。
Thumbnail
avatar
小貝媽咪
2020-04-04
[講座] 聽幾米說故事 藝術家分享會幾米1998年開始創作繪本,今年是創作二十週年,目前有66本書,9齣戲劇、191種國際版權、20個國家/語言、2部動畫、3部電影,亦獲得國內外獎項。
Thumbnail
avatar
小貝媽咪
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