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貞德與大公爵,這兩個世紀帝國的戰役分別代表同一個時空背景下的兩個價值。
聖女貞德代表的是法國人的信念,為了民族國家奮戰到底的精神。
大公爵的主角約翰跟腓力代表了政客,他們利益至上且冷眼旁觀。
聖女貞德的故事,從農家女出生,帶著英雄光環與悲劇收場,整體故事非常感人且共感。
大公爵的故事則是真實的政治現實,雖然冷血無情,卻好像可以想起自己的某段人生經歷。
在這兩個故事交會處,也是大公爵的最後一關尾聲,敘事者看著聖女貞德在處刑台上說:
「it is nothing personal. It is only politics. ... It is, like all things, a means to an end.」
「這無關個人恩怨,這只是政治 … 就像所有事物一樣,它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從小玩世紀帝國到出社會,體驗從貞德的熱血到大公爵的冷血,好像能看到某段人生經歷,這也是我為什麼決定要把這兩個戰役,聖女貞德與大公爵寫下來的原因。
在百年戰爭的後期,聖女貞德成為法國軍隊的象徵和領袖,並在1429年的奧爾良之戰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激勵了法國人民,扭轉了戰爭的局勢。然而,貞德的成功引起了勃艮第公國和英格蘭的極大關注和忌憚。勃艮第公國的領袖,好人菲利普(Philip the Good),決心消滅這位對手,以確保自己的政治和軍事利益。
5月13日聖女貞德前往康比涅以抵擋英格蘭和勃艮第人的攻勢。
5月23日,在康比涅的防守戰中,貞德親自率領一支小分隊進行突圍,試圖打破勃艮第軍隊的包圍。在突圍過程中,貞德的部隊遭遇了勃艮第軍隊的猛烈攻擊。貞德在撤退時被一名勃艮第弓箭手射中,隨後被包圍和俘虜。她的被俘對法國軍隊和她的追隨者們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但對於菲利普和他的盟友英格蘭來說,則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貞德被俘後,被轉交給英格蘭的盟友。在1431年5月30日被判處火刑。貞德在魯昂的廣場上被燒死,年僅19歲。貞德的被俘和處決雖然是一個悲劇,但她的犧牲激勵了法國人民繼續抵抗外敵。
好人菲利普成功俘虜貞德並奪取康比涅,這對於勃艮第和英格蘭聯軍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勝利。菲利普鞏固了他的政治地位,並繼續在法國內部擴展勃艮第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