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貞德與大公爵,這兩個世紀帝國的戰役分別代表同一個時空背景下的兩個價值。
聖女貞德代表的是法國人的信念,為了民族國家奮戰到底的精神。
大公爵的主角約翰跟腓力代表了政客,他們利益至上且冷眼旁觀。
聖女貞德的故事,從農家女出生,帶著英雄光環與悲劇收場,整體故事非常感人且共感。
大公爵的故事則是真實的政治現實,雖然冷血無情,卻好像可以想起自己的某段人生經歷。
在這兩個故事交會處,也是大公爵的最後一關尾聲,敘事者看著聖女貞德在處刑台上說:
「it is nothing personal. It is only politics. ... It is, like all things, a means to an end.」
「這無關個人恩怨,這只是政治 … 就像所有事物一樣,它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從小玩世紀帝國到出社會,體驗從貞德的熱血到大公爵的冷血,好像能看到某段人生經歷,這也是我為什麼決定要把這兩個戰役,聖女貞德與大公爵寫下來的原因。
時間點在歷史戰役阿金庫爾後,玩家要搶在英軍的亨利五世前佔領巴黎。
1415年,阿金庫爾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爆發,英軍在這場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重創了法國貴族和軍隊。此時的法國內部陷入了極度的混亂和分裂,無畏的約翰(John the Fearless)試圖利用這一機會,進一步擴大勃艮第的勢力。
無畏的約翰意識到,佔領巴黎不僅能削弱法國王室的力量,還能在與英軍的博弈中佔據有利位置。因此,他策劃了一次迅速的軍事行動,目標是搶在英軍亨利五世(Henry V)到來之前奪取巴黎。此為故事的開頭篇講述的故事。
約翰拉攏巴黎市民,得到工人、商賈、學者等階層的支持,這也反映在遊戲的中提供協助的各個公會上。
1419年,無畏的約翰成功佔領了巴黎,並試圖與法國皇太子查理(後來的查理七世)會晤,以達成政治協議。然而,這次會面使他致命。在會面過程中,阿馬尼亞克派的侍衛發動襲擊,無畏的約翰被當場刺殺。
無畏的約翰的被刺殺對勃艮第和法國的政治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兒子菲利(Philip the Good)繼承了公爵之位,並決定與英軍結盟,以對抗阿馬尼亞克派和法國王室。這一決定進一步加劇了法國內戰的複雜性,也影響了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的進程。
無畏的約翰的政治和軍事手段雖然充滿爭議,但他對勃艮第公國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他的強硬作風和策略性行動為勃艮第奠定了強大的基礎,使得他的兒子菲利能夠繼續擴展公國的影響力。菲利在繼位後,繼續推動與英軍的聯盟,並在低地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