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按:因本文內圖表格式和本站不相容,故無法正確顯示,請參見原書)
唐代燕樂裡的角調是蘇祗婆樂調(即,以林鐘為宮的正聲音階)的變宮調曲(簡譜#4,5,6,7,#1,2,3,#4),以變徵音為結聲。到了宋代,因為唐代角調是為正聲音階,只是宮位是以林鐘為宮,宋代燕樂是以黃鐘為宮的正聲音階,所以它是移動了結音的方式,視覺上看來,似成了蘇祗婆樂調的角調曲(簡譜7,#1,2,3,#4,5,6,7),即它是把唐代角調的#4,5,6,7,#1,2,3,#4裡的7移成宋代燕樂正聲音階上的角調調主而形成7,#1,2,3,#4,5,6,7,7音正好落在宋代燕樂的變宮音上,被粗心的學者誤以為是宋代角調燕樂是變宮調式,還講什麼閏角調之類。
有關對於唐代燕樂角調與宋代燕樂角調之間的關係,下表顯示唐代燕樂下徵音階和宋代燕樂正聲音階的對應的工尺關係:
唐代燕樂
凡 4
合 5
四 6
一 7
上 1
尺 2
工 3
凡 4
宋代燕樂
合 1
四 2
一 3
勾 #4
尺 5
工 6
高凡 7
六1
如今,為便於解析,上表改成用相同工尺的對應,並於中間加列唐代角調及宋代角調音階各一,以便對照解說。下表內唐代角調(林鐘合字為宮);宋代角調(林鐘尺字為宮)
唐代燕樂
凡 4
合 5
四 6
一 7
上 1
尺 2
工 3
凡 4
合 5
唐代角調
#4
5
6
7
#1
2
3
#4(結聲)
5
宋代角調
7
#1
2
3
#4
5
6
7(結聲)
宋代燕樂
高凡 7
合 1
四 2
一 3
勾 #4
尺 5
工 6
高凡 7
六1
按,唐代角調於宋代燕樂自唐代燕樂的下徵音階轉為正聲音階時,此一唐代角調搬往了宋代燕樂之下來唱奏,它的方式,即,因為唐代燕樂的角調上是以唐代音階的林鐘為宮的一列正聲音階。當它移往宋代時,它仍是保有以宋代林鐘為宮的一列正聲音階的原樂調性質。但是唐代燕樂音階的林鐘在合字,而宋代燕樂的林鐘是在尺字,一如以上對照表,一目了然,即,原先唐代燕樂角調的音階的第一音的#4,位在唐代工尺譜的高凡位置,此唐代的工尺的高凡,在唐代燕樂裡相當於變徵聲的#4,當到了宋代,原先唐代燕樂角調的音階的第一音的#4,在宋代燕樂的工尺,是落在勾字上,即,此一唐代燕樂角調的結聲#4,在宋代工尺是變成了勾字。而宋代的工尺,對照上表,知高凡相當於宋代的變宮音,於是,在宋代來看此一唐代燕樂角調,它是以變宮音為結聲,其七聲音階的構成成了如上表的下二列對照出,宋代燕樂角調,它唱奏的是7,#1,2,3,#4,5,6,7,此所以,為何宋代的角調,都會出現一個應聲(大呂音#1)在音階裡的原因在此,因為它不是宋代燕樂的以黃鐘為宮的正聲音階,在宋代黃鐘為宮的正聲音階下,它是蘇祗婆樂調(即,以林鐘為宮的正聲音階)的相當於其角調。
(刘有恒:中国古代音乐史辨正(甲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