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既然都要住,不如給自己一個好些的環境,錢的話,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賺,不要被錢綁著自己的思維,給自己一個較好的生活環境,設施和心情都好些,生產力自然也會提高。
從小到大我的生活環境都不好,父母總是會因為租金而將貨就價。我現在住的村屋離能買東西的地方很遠。
我今次出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厭透了這種買顆藥丸、買個郵票都要坐車很久的環境,還有鄰居小孩的噪音。
B房的確算是生活便利,起碼走路都能到達幾家便利店,晚上也有美食街,也有些麵檔。一直以來,「我落街食個飯」對我來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每次出去都要帶傘、拉買餸車、帶水、熱的話要帶風扇...認識我的人總說我的背包(對,我一定要背背包,不能用挽的手袋,因為太重了)很重,怎麼要帶這麼多東西出去。我每次出去都挺「大陣仗」,因為總不能只出去,總得補給一下,不然很浪費時間和車費。
如果只是居家,B房算是能自給自足,但要出去玩,或者買些特別的東西,例如那個大創的叮麵碗,就比較麻煩,從出租房到車站要走二十分鐘(房東說的七分鐘不要信),去商場更要走半小時,沿途很曬,而路也不好走,都是馬路旁的石壆,地面也高低不平,忽然又會有個洞,有幾次我差點扭到腳。
還有那條六條行車線,像河一樣的大馬路。
雖然不用抱著必死的決心,但出去也會有點猶疑;最重要的不是出去那程,而是回程—每次出去逛完腿都要斷了!很感謝我每次都平安回到出租屋。(但已經比我在香港的住所好太多。在香港我是沒可能用走的到達鐵路站。)
本以為付貴了租金,房子的質素會好些,結果又回到我最討厭的問題—這房子超吵!
在香港,我就是極受不了鄰居小孩的噪音,氣到「離家出走」。(這件事有機會再分享。)
來到第一天已經是晚上,第二天我在昏睡,第三天出去了,直到第一個星期天大約到了晚上便開始出現砰砰嘭嘭,像是有大得像雪櫃洗衣機的重物被推下樓梯的聲響,接踵而來的是很大的音樂聲。
吸收了A房的經驗,在我不能接受這些噪音的時候,我通知了Airbnb 和房東。(我不會只通知一方。)
房東回話說應該是外頭的Sunday Festival造出的聲浪,只會持續幾小時,並對這不可抗的外力情況致歉。
但我告訴他音樂聲是從走廊傳來的,而那些推重物的聲音真的很大。
他叫我拍下情況讓他看。我答我只是外國人怎麼敢?然後他說派人去看,沒發現,叫我再有的話通知他。
接下來我沒有每天出去玩。老實說怎麼能玩足三十天?去玩完也想休息一下、處理自己的事情。
我發現這裏很吵。
由於接近新機場和這一帶有很多鴿子,所以有飛機聲和鳥叫。這也算了。
還有我最討厭的小孩玩耍的叫聲,以及老是有裝修的聲音。
雖然外國人不認為小孩的玩耍聲音是噪音,還認為是應份的,但我絕對不認同。
外國人在外國,跟我無關。可是在香港的時候,那些搬來的南亞裔人和小孩就在我家門前玩耍聚會,真的一打開門便看到他們正正在門前!
有人覺得沒所謂,甚至覺得很可愛,我卻一點都不喜歡!試想老是有人站在你家門前有什麼感覺?
還有,那些吵人的沒感覺,但我為什麼要聽別人玩耍吵鬧?我也需要安靜和休息的時間!
你愛玩是你的事,為什麼要滋擾到我?
有人連鄰居練琴練樂器也會覺得吵,為什麼要迫我聽你練,何況是玩?
我覺得這樣吵著鄰居很不尊重人,加上這裏是香港不是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