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作】大象仍然席地而坐

【文學創作】大象仍然席地而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勾起長鼻子,搭出橋
通往世界,沒有愛的電廠
這是,最後一夜
憂鬱企鵝依舊沉睡
作家提起黑暗的筆,劃開時間

博物館舉槍,盔甲躁動
中國遠征軍驚醒緬甸的雨林,和平低鳴
我睜開雙眼,從南國北方出發
走出島嶼標本,搭乘靈魂纜車
展開一場限時旅途,穿越海峽
前往天然氣的脈搏
真相太過粗糙,磨傷腳掌的興「旺」

牠是基輔
最後一隻大象
雙眼緊閉,虔誠跪地祈禱
獵豹與獅子紛紛出籠
穿越明天的邊境
飼育員餵養溫柔,沒有蘋果
輕撫柵欄,巨大的信仰
在荒原裡並排而坐
我說,我們共同來自他方
沒有人類,樹叢高聳茂密
遮蔽傷口一路遷徙,笑容是影
你說,我們一起回家
他們躲在烏雲下,牽一隻赤裸的羊
徒步走過街區,穿越森林

一同仰望藍天起霧
機械鳥下蛋
在歷史破殼之前守護,試著
我們用力接住
一些易碎的今天
紅色雨水,滴落自由的眼睛
大陸羽翼未曾翱翔
死亡持續盤旋
模糊了窗戶,草綠和白雪
他們緊閉呼吸的門
盛滿最後一碗羅宋湯
我們屏息擁抱,交換疼痛
粗壯的四肢,小心摸黑行進
生怕吵醒
還沒說完的故事

他用皺紋寫遺書
藏近我皮膚老舊的褶痕
橋梁在生還夢境裡瓦解
我的言語,隨秒針褪色
最後回到千里之外,另一座城市
島嶼的太陽,仍然升起日落的信仰
昨天還會點亮
愛會甦醒
我們仍然席地而坐

*此作榮獲第五十二屆成功大學鳳凰樹文學獎現代詩組貳獎

就這樣燒了起來。

就這樣燒了起來。



avatar-img
于棋,寫作魚鰭的沙龍
15會員
29內容數
專訪、文學創作和藝文活動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傳統教育產業和新興媒介如何擦出火花?南一教育集團成立「北門76事務所」推出一期生,活潑可愛的「甘糖亞彌奈」與冷靜知性的「海色水晶」。彌奈負責遊戲,藉由Minecraft挑戰,與觀眾一同訓練空間感和系統性思考;水晶則主攻雜談,融合英文、時事等內容,讓觀者在看台的同時,不知不覺充實自我。
杏仁ミル早在2018年出道,自稱台日混血的6歲中二美少女,精通中日英3國語言,兼具幼稚與成熟的「反差萌」,YT頻道「Annin Miru Channel」至今累積45.5萬訂閱,曾舉辦 3D Live演唱會等活動,更和音樂品牌「BEATDAY」共同打造《Annin Miru Wonderland》。
曾任遊戲公司動畫製作、插畫家,自2021年起,投入百餘件VTuber模型製作,Live2D-VTuber模型師Zonecha宗茶,於2024年成立「妄想販售屋」,提供一條龍式的V皮創作服務。從設計繪圖到建模皆由公司一手包辦,更開設課程《從零學會Live2D|Vtuber模型製作入門課 》。
傳統教育產業和新興媒介如何擦出火花?南一教育集團成立「北門76事務所」推出一期生,活潑可愛的「甘糖亞彌奈」與冷靜知性的「海色水晶」。彌奈負責遊戲,藉由Minecraft挑戰,與觀眾一同訓練空間感和系統性思考;水晶則主攻雜談,融合英文、時事等內容,讓觀者在看台的同時,不知不覺充實自我。
杏仁ミル早在2018年出道,自稱台日混血的6歲中二美少女,精通中日英3國語言,兼具幼稚與成熟的「反差萌」,YT頻道「Annin Miru Channel」至今累積45.5萬訂閱,曾舉辦 3D Live演唱會等活動,更和音樂品牌「BEATDAY」共同打造《Annin Miru Wonderland》。
曾任遊戲公司動畫製作、插畫家,自2021年起,投入百餘件VTuber模型製作,Live2D-VTuber模型師Zonecha宗茶,於2024年成立「妄想販售屋」,提供一條龍式的V皮創作服務。從設計繪圖到建模皆由公司一手包辦,更開設課程《從零學會Live2D|Vtuber模型製作入門課 》。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