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作】大象仍然席地而坐

【文學創作】大象仍然席地而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勾起長鼻子,搭出橋
通往世界,沒有愛的電廠
這是,最後一夜
憂鬱企鵝依舊沉睡
作家提起黑暗的筆,劃開時間

博物館舉槍,盔甲躁動
中國遠征軍驚醒緬甸的雨林,和平低鳴
我睜開雙眼,從南國北方出發
走出島嶼標本,搭乘靈魂纜車
展開一場限時旅途,穿越海峽
前往天然氣的脈搏
真相太過粗糙,磨傷腳掌的興「旺」

牠是基輔
最後一隻大象
雙眼緊閉,虔誠跪地祈禱
獵豹與獅子紛紛出籠
穿越明天的邊境
飼育員餵養溫柔,沒有蘋果
輕撫柵欄,巨大的信仰
在荒原裡並排而坐
我說,我們共同來自他方
沒有人類,樹叢高聳茂密
遮蔽傷口一路遷徙,笑容是影
你說,我們一起回家
他們躲在烏雲下,牽一隻赤裸的羊
徒步走過街區,穿越森林

一同仰望藍天起霧
機械鳥下蛋
在歷史破殼之前守護,試著
我們用力接住
一些易碎的今天
紅色雨水,滴落自由的眼睛
大陸羽翼未曾翱翔
死亡持續盤旋
模糊了窗戶,草綠和白雪
他們緊閉呼吸的門
盛滿最後一碗羅宋湯
我們屏息擁抱,交換疼痛
粗壯的四肢,小心摸黑行進
生怕吵醒
還沒說完的故事

他用皺紋寫遺書
藏近我皮膚老舊的褶痕
橋梁在生還夢境裡瓦解
我的言語,隨秒針褪色
最後回到千里之外,另一座城市
島嶼的太陽,仍然升起日落的信仰
昨天還會點亮
愛會甦醒
我們仍然席地而坐

*此作榮獲第五十二屆成功大學鳳凰樹文學獎現代詩組貳獎

就這樣燒了起來。

就這樣燒了起來。



avatar-img
于棋,寫作魚鰭的沙龍
15會員
29內容數
專訪、文學創作和藝文活動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努力「拆除性別框架」,卻不知如何是好?2019年,勵馨基金會旗下小青馨發酵室,開始招募15-25歲中部地區女孩,舉辦「孵個女孩誌」計畫,共同製作中部地區第一本女孩誌──《好感》。此篇特邀時任主編羅惠文及上屆編輯種子:蘇安予、賴語彤、翁榆絜和葉乃慈,一起聊聊《好感∞》。
在布幕拉開的瞬間,用力摔碎一面被擦得雪亮的鏡子。任憑那些鋒利渣滓,撲倒在地,刺傷赤裸的腳掌,鏡面反射舞台光線,瑣碎地照亮呼吸和聲音,形成新的,另一個名字的自己......我會懷念這段對於聲音和身體,盛大且虔誠的日子。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製作,繼2023年首演後,再次於2024南國表藝節演出,以黑色幽默喜劇,引導觀眾思考當代原住民生存、文化傳承困境。監視者、傳承者(被監視者)及外來者,一場權力網絡的形構展開,「泰雅精神」又到底是甚麼?
由20%實驗劇坊推出,系列製作「幸福祭」之一《現代浪漫》,以紅、黑、白三色為宣傳主視覺設計,不僅呈現愛情中,陰影與光亮的二面性,也象徵人終其一生尋找的「另一半」。此次演出,由蔡東翰導演執導,周平及陳俊宇二位演員出演,以不同距離的媒介,由虛到實,層層剝開生活中的愛情面貌。
《TON618》由黃麗蓉、邱鉦淯製演,再次於台南不存在劇場演出,演出簡介首句寫道:「TON618是目前宇宙所知最大黑洞的名字」,一齣以日常切片談論孤獨、情緒的戲,它營造讓觀者進出黑洞的迴圈路徑,會被吞噬,但在停止之後,你還可以逃脫,卻也還是存在下一次的吞噬。
5/5戲劇
努力「拆除性別框架」,卻不知如何是好?2019年,勵馨基金會旗下小青馨發酵室,開始招募15-25歲中部地區女孩,舉辦「孵個女孩誌」計畫,共同製作中部地區第一本女孩誌──《好感》。此篇特邀時任主編羅惠文及上屆編輯種子:蘇安予、賴語彤、翁榆絜和葉乃慈,一起聊聊《好感∞》。
在布幕拉開的瞬間,用力摔碎一面被擦得雪亮的鏡子。任憑那些鋒利渣滓,撲倒在地,刺傷赤裸的腳掌,鏡面反射舞台光線,瑣碎地照亮呼吸和聲音,形成新的,另一個名字的自己......我會懷念這段對於聲音和身體,盛大且虔誠的日子。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製作,繼2023年首演後,再次於2024南國表藝節演出,以黑色幽默喜劇,引導觀眾思考當代原住民生存、文化傳承困境。監視者、傳承者(被監視者)及外來者,一場權力網絡的形構展開,「泰雅精神」又到底是甚麼?
由20%實驗劇坊推出,系列製作「幸福祭」之一《現代浪漫》,以紅、黑、白三色為宣傳主視覺設計,不僅呈現愛情中,陰影與光亮的二面性,也象徵人終其一生尋找的「另一半」。此次演出,由蔡東翰導演執導,周平及陳俊宇二位演員出演,以不同距離的媒介,由虛到實,層層剝開生活中的愛情面貌。
《TON618》由黃麗蓉、邱鉦淯製演,再次於台南不存在劇場演出,演出簡介首句寫道:「TON618是目前宇宙所知最大黑洞的名字」,一齣以日常切片談論孤獨、情緒的戲,它營造讓觀者進出黑洞的迴圈路徑,會被吞噬,但在停止之後,你還可以逃脫,卻也還是存在下一次的吞噬。
5/5戲劇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