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為名的歌曲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松、竹、梅合稱歲寒三友,梅、蘭、竹、菊合稱四君子,無論是歲寒三友或四君子,梅都在其中,古人如此推崇梅花是因為它的傲雪清香,與文人清高堅韌的品格相似。台灣有多處適合賞梅的景點,例如台北的陽明山、桃園的角板山、新竹的雪霸農場、南投的風櫃斗、嘉義的梅山公園、台南的梅嶺等等。梅不僅它的花可供觀賞,它的果實亦可食用,製成梅乾、梅醬、梅酒等食品,而「梅雨」的由來就是梅子成熟時江南正值雨季。在台灣12月底1月初是開花期,果實於清明節左右黃熟,已經成熟的梅子稱黃梅,初結而尚未成熟的梅子稱青梅,而夏日消暑飲品酸梅湯,就是清明節前採收的青梅燻製加工成烏梅,再加上仙楂、甘草等材料熬製而成,今日分享六首以梅為名的歌曲:

raw-image


潘瑋柏《梅雨季》



某個觸景當下

腦海裡偷偷摸摸的作響

久久未唱的弦律是青春

一直放不下的年少輕狂

老街巷弄已經變了樣

我也變了樣

卻沒有停止闖蕩

不停的犯錯 不停的流浪


你說我是傻瓜

這句話我從來沒有遺忘

分分合合就像兒戲玩耍

沒想到你那次真的離開

是否因為我你變了樣 表情變了樣

我卻喝醉 亂講話

等我懂得反省

已經是幾年後的過往


夏天就要來臨 梅雨即將離去

我們都已長大了 就再也回不去

巷口沒你身影 不見人剩回憶

當一切都沒改變的時候

我原來真的愛過你


夏天就要來臨 梅雨即將離去

我們都已長大了 就再也回不去

巷口沒你身影 不見人剩回憶

當一切都沒改變的時候

我原來真的愛過你


某個觸景當下

腦海裡偷偷摸摸的作響

久久未唱的弦律是青春

一直放不下的年少輕狂

老街巷弄已經變了樣

我也變了樣

卻沒有停止闖蕩

不停的犯錯 不停的流浪


你說我是傻瓜

這句話我從來沒有遺忘

分分合合就像兒戲玩耍

沒想到你那次真的離開

是否因為我你變了樣 表情變了樣

我卻喝醉 亂講話

等我懂得反省

已經是幾年後的過往


夏天就要來臨 梅雨即將離去

我們都已長大了 就再也回不去

巷口沒你身影 不見人剩回憶

當一切都沒改變的時候

我原來真的愛過你


夏天就要來臨 梅雨即將離去

我們都已長大了 就再也回不去

巷口沒你身影 不見人剩回憶

當一切都沒改變的時候

我原來真的愛過你

某個觸景當下

腦海裡偷偷摸摸的作響

等我懂得反省

已經是幾年後的


周治平《青梅竹馬》



是誰和誰的心 刻在樹上的痕跡

是誰和誰的名 留在牆上未曾洗去

雖然分手的季節在變

雖然離別的理由在變

但那些青梅竹馬的愛情

不曾忘記


是誰給誰的信 藏在深鎖的抽屜

是誰和誰的身影 留在泛黃的相片裡

雖然情侶的誓言在變

雖然說謊的方式在變

但那些魂縈夢繫的秘密

不曾忘記 嗯∼


當我們唱著一些無聊的歌曲

談著愛與不愛的問題

幻想是林黛玉 愛著賈寶玉

或是牛郎織女約在七夕


而那些做過的夢

唱過的歌愛過的人

那些我們天真的以為

永遠不會結束的事

而做過的夢

唱過的歌愛過的人

留在漫漫歲月不能再續


是誰給誰的信 藏在深鎖的抽屜

是誰和誰的身影 留在泛黃的相片裡

雖然情侶的誓言在變

雖然說謊的方式在變

但那些魂縈夢繫的秘密

不曾忘記 嗯∼


當我們唱著一些無聊的歌曲

談著愛與不愛的問題

幻想是林黛玉 愛著賈寶玉

或是牛郎織女約在七夕


而那些做過的夢

唱過的歌愛過的人

那些我們天真的以為

永遠不會結束的事

而做過的夢

唱過的歌愛過的人

留在漫漫歲月不能再續


而那些做過的夢

唱過的歌愛過的人

那些我們天真的以為

永遠不會結束的事

而做過的夢

唱過的歌愛過的人

留在漫漫歲月不能再續


毛不易&周深《梅香如故》



落花醉了梅苑 恍若人生是初見

青絲染了霜煙 攜手共赴塵世萬千

心事褪了紅顏 眼前相思已淩亂

淚光藏了誓言 相約一生何曾改變


花開盛豔花易殘 誰在撥琴弦啊

情到深處人易散 獨自唱離歌啊

暮色遲遲春已晚 蘭因如夢空嗟歎

任他似水流年


茫茫歲月分不清 何處是歸期

恨不知心底的在意

月光如水浣盡了 浮華的舊事

惟願留一筆相依

漫漫長夜捨不下 華髮追青絲

不敢看你悄然遠離

若有來世 盼你我 結尋常布衣

再相約不離不棄


花開盛豔花易殘 誰在撥琴弦啊

情到深處人易散 獨自唱離歌啊

暮色遲遲春已晚 蘭因如夢空嗟歎

任他似水流年


茫茫歲月分不清 何處是歸期

恨不知心底的在意

月光如水浣盡了 浮華的舊事

惟願留一筆相依

漫漫長夜捨不下 華髮追青絲

不敢看你悄然遠離

若有來世 盼你我 結尋常布衣

再相約不離不棄

時光一別經年 從不曾忘舊容顏

梅香一縷清淺 仿佛故人夢中相見


姜育恆《梅花三弄》



紅塵自有癡情者 莫笑癡情太癡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看人間多少故事 最銷魂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斷人腸 梅花二弄費思量

梅花三弄風波起 雲煙深處水茫茫


紅塵自有癡情者 莫笑癡情太癡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看人間多少故事 最銷魂梅花三弄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看人間多少故事 最銷魂梅花三弄


費玉清《一翦梅》



真情像草原廣闊

層層風雨不能阻隔

總有雲開日出時候

萬丈陽光照耀你我


真情像梅花開過

冷冷冰雪不能淹沒

就在最冷枝頭綻放

看見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飄飄 北風蕭蕭

天地一片蒼茫

一翦寒梅 傲立雪中

只為伊人飄香

愛我所愛 無怨無悔

此情 長留 心間


雪花飄飄 北風蕭蕭

天地一片蒼茫

一翦寒梅 傲立雪中

只為伊人飄香

愛我所愛 無怨無悔

此情 長留 心間


李榮浩《烏梅子醬》



背靠在樹枝上

蜻蜓落在露水旁乘涼

表白後的烏梅樹下

土壤發了芽

美得不像話


再讓我想一想

那最膩的情話怎麼講

慢火熬的細水長流

念長長久久

約好到白頭


你淺淺的微笑就像 烏梅子醬

我嘗了你嘴角唇膏 薄荷味道

是甜甜的愛情 來的這麼確定

因為你每個害羞的反應


你淺淺的微笑就像 烏梅子醬

迎風吹過你的頭髮 我好喜歡

厚厚的甜蜜感

用幸福秤桿秤一些收藏

合照一張和夕陽


舀一勺這味道

暮暮朝朝比例剛剛好

果肉配焦糖的溫柔

再幾個春秋

我餵你一口


你淺淺的微笑就像 烏梅子醬

我嘗了你嘴角唇膏 薄荷味道

是甜甜的愛情 來的這麼確定

因為你每個害羞的反應


你淺淺的微笑就像 烏梅子醬

迎風吹過你的頭髮 我好喜歡

厚厚的甜蜜感

用幸福秤桿秤一些收藏

合照一張和夕陽

厚厚的甜蜜感

用幸福秤桿秤一些收藏

合照一張和夕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內娛嗑學觀察及軼聞趣事分享
6會員
471內容數
以局外人角度觀察內娛粉圈討論嗑學以及分享軼聞趣事
2025/04/30
2024年7月男孩工作室發布一系列男孩歐洲旅遊影片,7月10日序篇和7月30日終章影片開頭都有一對老夫妻相伴旅遊畫面,讓筆者想到顧醫生向校校求婚時提及「年輕人常把轟轟烈烈的愛情掛在嘴邊,卻抵不過公園裡白髮蒼蒼的父母一個簡單的並肩而行」,今天分享夏菁創作的現代詩《與妳同行—給C》和四首以同行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2025/04/30
2024年7月男孩工作室發布一系列男孩歐洲旅遊影片,7月10日序篇和7月30日終章影片開頭都有一對老夫妻相伴旅遊畫面,讓筆者想到顧醫生向校校求婚時提及「年輕人常把轟轟烈烈的愛情掛在嘴邊,卻抵不過公園裡白髮蒼蒼的父母一個簡單的並肩而行」,今天分享夏菁創作的現代詩《與妳同行—給C》和四首以同行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2025/04/29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唐代王維創作的詩《新晴野望》,描繪詩人在初夏雨過天晴眺望原野所看見的田園風光,抒發熱愛自然、眷戀田園生活的情懷。今天分享六首以晴天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2025/04/29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唐代王維創作的詩《新晴野望》,描繪詩人在初夏雨過天晴眺望原野所看見的田園風光,抒發熱愛自然、眷戀田園生活的情懷。今天分享六首以晴天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2025/04/27
4月23日發布的《小站記》影片中男孩翻閱兒童繪本圖片提到「像中國的水墨一樣」,恰巧女孩4月22日殺青的古裝劇就是製墨工藝傳承。4月24日女孩卡點2312(愛贊旎奧)發布商務照片,照片中的木馬讓CP粉聯想到男孩去年生日照片以及《漂流》MV中的木馬。木馬讓筆者聯想到保有童心的大人以及天真無邪的小孩
Thumbnail
2025/04/27
4月23日發布的《小站記》影片中男孩翻閱兒童繪本圖片提到「像中國的水墨一樣」,恰巧女孩4月22日殺青的古裝劇就是製墨工藝傳承。4月24日女孩卡點2312(愛贊旎奧)發布商務照片,照片中的木馬讓CP粉聯想到男孩去年生日照片以及《漂流》MV中的木馬。木馬讓筆者聯想到保有童心的大人以及天真無邪的小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梅不僅它的花可供觀賞,它的果實亦可食用,製成梅乾、梅醬、梅酒等食品,而「梅雨」的由來就是梅子成熟時江南正值雨季。在台灣12月底1月初是開花期,果實於清明節左右黃熟,已經成熟的梅子稱黃梅,尚未成熟的梅子稱青梅,而夏日消暑飲品酸梅湯,就是清明節前採收的青梅燻製加工成烏梅,再加上仙楂、甘草等材料熬製而成
Thumbnail
梅不僅它的花可供觀賞,它的果實亦可食用,製成梅乾、梅醬、梅酒等食品,而「梅雨」的由來就是梅子成熟時江南正值雨季。在台灣12月底1月初是開花期,果實於清明節左右黃熟,已經成熟的梅子稱黃梅,尚未成熟的梅子稱青梅,而夏日消暑飲品酸梅湯,就是清明節前採收的青梅燻製加工成烏梅,再加上仙楂、甘草等材料熬製而成
Thumbnail
台灣是水果王國,一年四季都盛產水果,例如春季有桑葚、梅子、李子、枇杷,夏季有西瓜、芒果、荔枝、百香果,秋季有柚子、柿子、蘋果、火龍果,冬天有草莓、柳丁、柑橘、蜜棗,而芭樂、香蕉、番茄、葡萄更是一年四季都生產,今天和大家分享六首以水果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台灣是水果王國,一年四季都盛產水果,例如春季有桑葚、梅子、李子、枇杷,夏季有西瓜、芒果、荔枝、百香果,秋季有柚子、柿子、蘋果、火龍果,冬天有草莓、柳丁、柑橘、蜜棗,而芭樂、香蕉、番茄、葡萄更是一年四季都生產,今天和大家分享六首以水果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芒種》其一 種瓜會得瓜嗎? 種芒會得芒嗎? 新月好還是舊月甜? 青月額旁有紅胭脂。 或酸或甜,(望不見的家鄉) 亦甘如飴。(老實地過日子) 捉得到翠綠怡人, 撈起來河邊金黃。 去種,一樹之香芬, 並盤恆紮於心底。 《芒種》其二 未
Thumbnail
《芒種》其一 種瓜會得瓜嗎? 種芒會得芒嗎? 新月好還是舊月甜? 青月額旁有紅胭脂。 或酸或甜,(望不見的家鄉) 亦甘如飴。(老實地過日子) 捉得到翠綠怡人, 撈起來河邊金黃。 去種,一樹之香芬, 並盤恆紮於心底。 《芒種》其二 未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Thumbnail
陽明山楊梅 這是朋友從陽明山上的果園採下來,特別送過來給我品嘗的楊梅,楊梅,也稱為楊梅或中國草莓,是一種小型紅色水果,原產於東亞。 它是楊梅科的一員,該科還包括楊梅和楊梅。 楊梅通常鮮食,但也可用於釀酒和其他飲料。 外觀口感 楊梅是小而圓形的水果,通常為紅色,但也可以是黑色或紫色。 它們的皮膚
Thumbnail
陽明山楊梅 這是朋友從陽明山上的果園採下來,特別送過來給我品嘗的楊梅,楊梅,也稱為楊梅或中國草莓,是一種小型紅色水果,原產於東亞。 它是楊梅科的一員,該科還包括楊梅和楊梅。 楊梅通常鮮食,但也可用於釀酒和其他飲料。 外觀口感 楊梅是小而圓形的水果,通常為紅色,但也可以是黑色或紫色。 它們的皮膚
Thumbnail
自從梅花成了南宋雅文化圈最重要的精神象徵之後,任何人事物只要跟梅花沾上邊,就具有脫俗出塵的韻味,文士食梅更是當時最精緻與清雅的風尚之一!南宋詩人楊萬里筆下的梅花餐「蜜漬梅花」,是一道有助詩興,又適合下酒的小菜。詳細做法,可參考同時代的《山家清供》。是我們今天依舊可以好好仿古與享用清雅的文人菜。
Thumbnail
自從梅花成了南宋雅文化圈最重要的精神象徵之後,任何人事物只要跟梅花沾上邊,就具有脫俗出塵的韻味,文士食梅更是當時最精緻與清雅的風尚之一!南宋詩人楊萬里筆下的梅花餐「蜜漬梅花」,是一道有助詩興,又適合下酒的小菜。詳細做法,可參考同時代的《山家清供》。是我們今天依舊可以好好仿古與享用清雅的文人菜。
Thumbnail
宋人愛梅成癡,認為梅花在天寒地凍、生機閉塞的冬天盛放,是天地間的至清之氣,因此凡事都想跟梅沾個邊,以襲得一身的清氣。今天就來介紹一道出自《山家清供》的「素醒酒冰」,也就是梅花凍。這道點心是用石花菜去熬的,加上新鮮的梅花,佐以薑橙醬。因具有清涼醒酒的功效,又是純素的,所以被稱為「素醒酒冰」。
Thumbnail
宋人愛梅成癡,認為梅花在天寒地凍、生機閉塞的冬天盛放,是天地間的至清之氣,因此凡事都想跟梅沾個邊,以襲得一身的清氣。今天就來介紹一道出自《山家清供》的「素醒酒冰」,也就是梅花凍。這道點心是用石花菜去熬的,加上新鮮的梅花,佐以薑橙醬。因具有清涼醒酒的功效,又是純素的,所以被稱為「素醒酒冰」。
Thumbnail
時值梅花盛放的時節,在賞梅的觀光景點,沿途都有「人客,要不要來碗梅子雞?」叫賣聲。不禁想起九百年前的宋人以梅花入菜的風雅,想到同樣是國花,日本人對櫻花卻有一種集體的文化美感與生命情懷,令許多日本商家樂於研發各種跟櫻花有關的食品或料理。省思到我們對梅花沒有太多的情懷,不過就是戒嚴時代植入的愛國意識。
Thumbnail
時值梅花盛放的時節,在賞梅的觀光景點,沿途都有「人客,要不要來碗梅子雞?」叫賣聲。不禁想起九百年前的宋人以梅花入菜的風雅,想到同樣是國花,日本人對櫻花卻有一種集體的文化美感與生命情懷,令許多日本商家樂於研發各種跟櫻花有關的食品或料理。省思到我們對梅花沒有太多的情懷,不過就是戒嚴時代植入的愛國意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