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前摘要 ~
本介紹文為20世紀最傑出的挪威民族學家、探險家索爾·海爾達(Thor Heyerdahl)於1947年,為證明自己所相信的理論:遠在歐洲大航海時代之前,散居在大洋洲玻里尼西亞人的古代祖先極可能來自於南美洲,而能夠建造出巨大金字塔的印加人,則是選擇建造輕木筏這種更適合大洋航行的航行工具,藉由海流、風帆以及星象導航,將太平洋視為陸地的延伸,開枝散葉。並將這段旅程寫成回憶錄,這趟看似瘋狂的壯舉背後,也可說是一篇用肉身海上探險所寫成的奇特「學術論文」。
『命運,我既相信,也不信;有些時候似乎有隻無形的手在操作我們,就像綁在線上的木偶,但肯定的是,我們可以自己抓起線來,在每個交叉路口調整方向……我的人生充滿一連串冒險,有如線上珍珠,一個接一個。希望牡蠣中的珍珠自動出現在盤中呈現給你,多少有些癡人說夢;你得自己潛水下海尋找。我從來都不喜歡為冒險而冒險,但是當冒險來臨時,我也不逃避。』 —《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1947年
要說「康提基號」是一艘船,倒不如說它是一隻可被海水浸透的木筏,是一種用南美洲盛產的輕木(Balsa,或譯西印度輕木或是白塞木)所做的簡易木筏,它沒有自己的動力,航海時依賴的是季節循環的洋流和簡易的風帆,一種道道地地的「漂流式」航行。
探險性研究(Adventure-cum-research),或研究式探險,也就在海爾達「康提基號」石破天驚的創新之後開了端;從此之後,各式各樣試圖重建或再現古代航具與航線的行動簡直是不勝枚舉,海爾達自己也繼續使用這種方式,來證明某些古老航行路線和方法的可能性,例如:1969年的「拉號冒險」、1977年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航出波斯灣,一路航向非洲。也影響了其他探險者例如:英國的提姆‧謝韋倫(Tim Severin,1940 - 2020年)等人的投入,為20世紀的民族誌和田野調查增添更多更詳實的資料。
原著共分為八個章節,第一章至第三章詳細描述了年輕海爾達的出生背景、理論的發想(與新婚妻子在馬貴斯群島的某座小島體驗過源源不絕吹送的貿易風)、以及如何越挫越勇、四處找資源及人脈、如何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們相聚。
第四章至第七章則是描述了3個月時間的海上漂流時間,如何運用六分儀維持航道、用無線電與陸地維持聯繫,他們學會了如何看星象導航,也目睹了前所未見的海洋奇景,經由海洋裡源源不絕的漁獲以及(木筏底下)自成一格的海洋農場生態系,彌補了他們的伙食,開闊了視野。
第八章是他們如願抵達大溪地,歷經101天後,這群海上流浪漢都快忘了站在陸地上的感覺了,也與島上原住民載歌載舞慶祝(他們的歷史傳說多以口述流傳,也成為他們信仰的基石;看到康提基號以及海爾達6人,我相信這讓他們對自己為傲的歷史傳說更有底氣了),以及將康提基號整艘拖回挪威,在奧斯陸的比格半島(Bygdøy peninsula)上成立了康提基號博物館,以及「康提基號」歷險歸來後,在學術界引起的巨大震盪,和後起之秀的追隨與印證。
這也讓我在觀看原著的同時,不由得一再反問自己,他們這次旅程的大獲成功,是機緣?是意志?還是純粹的運氣?
『水手來來去去,任何樣貌、性情的水手都有,或嚴肅或輕挑,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談到海的時候,永遠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1947年4月28日,32歲的挪威人索爾·海爾達(Thor Heyerdahl,1914 - 2002年),與其他五位從事研究的同伴,一起登上了一艘看似禁不起風浪的「康提基號」(Kon-Tiki,以古印加的帝王為名,語意為「太陽之子」)輕木筏,從祕魯西海岸的卡瑤港(Callo)出發下水,靠著赤道以南向西流動的洪堡洋流(Humbodt Current,或稱祕魯洋流)的載浮推送,歷經101天的時間,他們在汪洋大海中航行(或漂流)了八千公里(維基百科寫的是6900公里,差不多是紐約,但原著圖說裡是寫芝加哥,到莫斯科的距離),竟然真的如海爾達所預期的,「康提基號」安全抵達了大溪地(Tahiti)島嶼的海岸(維基百科寫的是圖阿莫圖群島,詳見康提基號的介紹),完成了近乎瘋狂的壯舉。
康提基遠征隊的成員(從左至右):克努特豪格蘭(Knut Magne Haugland,1917 - 2009年)、本特丹尼爾森(Bengt Emmerik Danielsson,1921 - 1997年) 、本書作者、埃里克黑瑟爾貝格(Erik Bryn Hesselberg,1914 - 1972年)、、托爾斯泰因拉比(Torstein Pettersen Raaby,1918 - 1964年)、赫爾曼瓦辛格(Herman Watzinger,1916 - 1986年)。
看這幾個相貌、性格、出身各異毫無血緣關係的六人組,因緣際會一同出航,毅然投入這場沒有退路的偉大旅程,不得不讚嘆:果真的是喜愛參與「掠奪夏令營」的維京人後代,然而不管是為了遠方的財富還是名聲,這份不畏艱辛的冒險精神實在可佳!
『是啊,就是因為你詮釋問題的方法。他們是專家,全部都是,他們不認同你這種切入植物學到考古學每一個特殊分支的研究方式。他們特意縮小他們的研究領域,為了能更深入、更明細、更專心。現代的研究要求每一個專業分支只專注於自己的領域,所以很難得有人會去整理自己領域之外的資料,然後將它們整合起來。』
這是年輕的海爾達拿著他的論文在紐約處處碰壁時,一位他視為死黨的民族學家卡爾對他說的話,然而固執的海爾達讓身旁所有認識他的人,都深刻理解到這不是一時的天馬行空,也不是在開玩笑。
我很喜歡原著前三章,他如何與第一位夥伴:赫爾曼的相遇,如何把其他人找齊,還寫信給曾一同參軍的同袍邀他們同來,而每個人一但下定決心,便絕無半路退縮的可能。
也很喜歡他們兩個深入叢林去尋找製作「康提基號」的九根主骨架:白塞木(Balsa),以及乘坐用白塞木臨時組建、由兩位原住民船夫掌舵(木筏沒有明顯的前後方向差異,所以需要兩位舵手;而「康提基號」建造時雖有明顯的前端,但剛下水時還是讓海爾達一行人一陣手忙腳亂)的木筏順流而下,在寂靜中穿越過雨林不欲侵擾大自然的尊重,也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收藏的另一本魔幻小說:《伊娃露娜的故事》裡,一篇講述了叢林能吞噬一切文明的短篇故事。
幾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也感染了不分美國、挪威、祕魯等國幾位高官顯要為他們謀畫提供資源與裝備,非常樂於看到這個計畫能成真,但當看到藏在祕魯海軍基地裡,與其他巨型戰艦相比,實在渺小到無法相比的「康提基號」木筏時,原本興高采烈的旁人,實在不怎麼相信這個無疑自殺的計畫能成功。
但木已成舟,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了!
當然,出航當天的手忙腳亂,幾個趕著去喝離岸前最後一瓶啤酒的年輕人,差點沒趕上自己的船班,祕魯當局安排了拖船拉著「康提基號」避開繁忙航線出港,直到遠離熱門航道,其他護航相送的船隻也一一道別後,他們是真正的海上孤筏了。
在第四章至第七章中,海爾達描述的海洋奇景,以及如何在海上生存的小竅門,我個人覺得非常有參考價值(可惜同行的鸚鵡,在半途被大浪捲落木筏,下落不明);也非常能夠體會到,迷失在茫茫大海中,「康提基號」(在玻里尼西亞語稱木筏為「斐斐」,Pae-Pae)已然成為他們心目中唯一的家園。
當他們抵達大溪地群島前,曾被海流帶到一處小島,但沿岸的珊瑚礁讓他們無法順利靠岸,所以沒多久又被海流給帶離小島,繼續往前漂流。在大溪地島時則猛力撞上珊瑚礁石上,而「康提基號」居然在大浪的撞擊下沒有散架,也讓幾人安然上岸休整,享受了幾天的陽光沙灘後,才與來援救的原住民們碰面,完成這趟自殺式的歷險。
對於「康提基號」,我是先看電影再看小說的,不得不說原著確實彌補了不少電影裡沒有的細節,也更為耐人尋味。在此推薦給大家。感謝您的閱讀!
分而享之,咱們下回見!